潍坊的杰出古今人物之刘墉

陈介祺(1813〜1884年)清金石学家。字寿卿,号籠斋,今潍坊市潍城人。其父陈官俊,曾任吏部尚书和协办大学士。青少年时代,他随父在北京生活和学习。

道光十五年,陈介祺考中举人,10年后又考中进士,此后近10年间,他一直供职翰林院。在北京期间,陈介祺广泛涉猎各种文化典籍,对于经史、义理、训诂、辞章、音韵等学问,无不深入研究。经多年努力,陈介祺在金石文字的探讨和有关文物的收藏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并于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在潍县城内建成“万印楼"一幢。

潍坊的杰出古今人物之刘墉


在许瀚、吴式芬、何绍基、陈唆等人的协助下,他将所收藏的古印、封泥,进行反复鉴别和系统整理,编成《笛斋印集》。鸦片战争之后,他看到朝廷丧权辱国,官场腐败黑暗,非常不满,便借母丧返归故里,专心致志地从事金石研究。他不惜巨资,到处购求文物,并不辞劳苦,到处查访地方文物,足迹遍齐鲁。

潍坊的杰出古今人物之刘墉


他搜集了很多齐鲁古陶,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著成《笛斋藏陶》。他收藏的文物以青铜器最多,其中最贵重的是驰名中外的毛公鼎。陈介祺所作毛公鼎考释,有非凡的见地。他还藏有商、周古钟11件,取其整数把“万印楼”称作“十钟山'房”。此外,还有商周铜器235件,秦汉器物80余件,以及秦汉刻石、各种古钱、陶、瓷、砖瓦、碑碣、造像、古籍、书画等精品亦达万件以上。

陈介祺关于金石方面的学术著作达30余种,公开出版的有:〈〈十钟山房印举》、《封泥考略》、《置斋藏古目》、《瓮斋传古别录》、《黄斋吉金录》、《瓮斋金文释》、《瓮斋藏镜》等。

潍坊的杰出古今人物之刘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