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跳楼,下来吃螃蟹


别跳楼,下来吃螃蟹


报上有个新闻,说武汉有人要跳楼,闹腾了六个小时,怎么劝不肯下来,他站在窗外的水泥台上。报纸上说:“来,下来吃螃蟹、喝酒。”下午3点半左右,与他租住一间房子的男子,买了兜大闸蟹来诱惑他。没想到他竟然一下子心动了……

可以不要命,可美味不可辜负啊,活着,知道还是人间。

许是螃蟹渐佳之际,想起苏东坡《老饕赋》: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以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天美,以养吾之老饕。

是他喜爱的六种吃的,猪脖子后面那块的肉,秋后大闸蟹那两只蟹螯,蜜饯樱桃,杏酪蒸羊羔,醉蛤蜊,醉蟹。感慨了一句,托老天洪福有这么些好东西,不长成一个吃货对得起谁呢?

螃蟹爱好者古来有之。至于吃法,各种各法,李渔说:以之为脍者,腻则腻矣,而蟹之真味不存。更可厌者,断为两截,和以油、盐、豆粉而煎之,使蟹之色、蟹之香与蟹之真味全失。此皆似嫉蟹之多味,忌蟹之美观,而多方蹂躏,使之泄气而变形者也。

这句话自他说出之后,便深得人心,对于螃蟹,煎啊炒啊油炸啊,都是耍流氓,都是玷污它的清白。李渔先生觉着,清蒸,唯有清蒸,才是食蟹的正宗,其它都是歪门斜道。他还提了要求,许多吃的,别人帮忙可以去皮去核,而吃蟹,吃瓜子,吃菱角,非自己动手,才有好味。

《红楼梦》里有一场蟹宴,凤姐剥蟹给薛姨妈吃,薛姨妈道:“我自己掰着吃香甜,不用人让。”像是印着李渔的吃法。

食蟹喝黄酒,像相互成全,就像蕃茄遇到了鸡蛋,或者荞面饸饹羊腥汤,那是要死死活活紧跟上的。螃蟹性寒,黄酒温热,对冲,恰好。

林妹妹倒了一杯黄酒,见是温的,说:“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宝玉忙道:“有烧酒。”便令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黛玉也只吃了一口便放下了。”似乎烧酒之烈,能够暖心。

喝黄酒还有一个好处,清淡,不至于把口舌麻木了,尝不出味。

学者黄侃轶事太多,他说: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便了足一生。一次去词人吴梅家里吃蟹,边吃边喝边谈,为学问争起来,黄侃和吴梅打了一架,然后二人各自躺下,呼呼大睡,醒来,相视一笑,还是朋友。他这样说了,便这样死了,有一回,吃了很多很多螃蟹,喝了很多很多酒,便了一生。

还有一位丰子恺,他随弘一法师茹素了几年,后来法师圆寂,他没有茹素了,他也痴迷螃蟹,他女儿一篇文章写,老了没了牙齿,还是要吃蟹,怎么吃呢,他央姑娘,你咬开,把肉剥出来,喂爸爸吃嘛。实在可爱得很。

吃螃蟹实在江左风流,我偶尔也吃,也想体会螃蟹的美味,只是体会不深。许是因为我是西北乡下人,从小没吃过的原因,而味蕾的养成,常常在于少年,在于故乡。

有位老兄聊吃螃蟹的事儿说,有一回看见一个人直接把蟹盖儿给掀了,那不等于看见姑娘漂亮,掀人家裙子嘛,那个死吃相!时隔多日还气忿忿的,令人莞尔。这位老兄还引申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只消上一只清蒸螃蟹,这横行霸道的东西,吃得有秩序,吃相坏不到哪里去。

他的话也许有道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