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朝代散文的藝術特點及對後世的影響

導語:說起中國古代比較出名的文體,大多部分人可能會想起唐詩、宋詞等,在仔細想想可能會說漢賦、元曲、明清小說。但還有一種文體,一直以來都被很多人給忽視了,這個文體就叫做散文。

說起散文,大部分可能會不解,為何會說古代的散文十分出名呢?其實古代的散文種類十分豐富,語文課本上的《過秦論》、《鴻門宴》等文章都可以說是古代的散文。

不同朝代散文的藝術特點及對後世的影響

鴻門宴

和其他文體不同的是,詩歌在唐朝達到頂峰就開始衰落了,詞、戲曲和詩歌一樣都是達到頂峰後就衰落的文體。可是散文卻不同,散文貫穿了我國古代的每一個朝代。詩詞大部分用來娛樂或者是抒情,而散文則因為獨特的特點,還具有上奏、記史等作用,是詩詞等文體無法代替的。

先秦時期的散文

先秦時期成就最高的是歷史散文和哲理散文,散文起源於商朝,但是真正地成熟鼎盛時期卻是在春秋戰國時期。

《尚書》、《左傳》、《戰國策》這些史書都可以算是歷史散文的範疇。《尚書》是一部散文集,並且是我國曆史上最早出現的,他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國語》記載了八個國家的歷史事件,主要是記言,其次才是記事。《尚書》和《國語》中都有一部分文章具有虛構性的色彩。

先秦時期,《左傳》的文學成就超過了其他的散文著作,他記載了各國的重大活動,包括了政治、軍事、祭祀等方面。《左傳》句式靈活,精煉簡潔,準確地寫出了人物的主要特點。《左傳》中最成功的作品是描寫戰爭的文章,這些散文不僅將過程寫得井然有序,還突出了事件背後的歷史教訓,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曹劌論戰》。

哲理散文還有另一個稱呼:諸子散文,《論語》、《孟子》都屬於這個範疇。這些著作多是記載人物的言行。

不同朝代散文的藝術特點及對後世的影響

孟子

《論語》的風格是流暢簡易的,具有形象性和哲理性。《孟子》則擅長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進行分析,語言犀利,具有極強的氣勢。《莊子》的想象力十分豐富,包含了神話、寓言故事,具有浪漫色彩。《老子》語言凝練,《墨子》邏輯嚴密,《韓非子》風格犀利嚴峻。

漢魏時期的散文

西漢時期的散文繼承了先秦散文的特點,但是成就最高的卻是政論散文和史傳散文。

西漢時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散文家,如賈誼、晁錯等。最能體現賈誼散文特點的是政論散文,如《過秦論》分析了秦國滅亡的歷史原因,並以此來警示漢王朝的統治者,見解深切,具有磅礴的氣勢。

晁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論貴粟疏》,這篇散文建議統治者重農抑商,邏輯清晰嚴密,語言簡潔懇切。除了賈誼和晁錯之外,漢朝的散文家還有桓寬、王充等人,他們的散文不僅是政治哲理著作,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

不同朝代散文的藝術特點及對後世的影響

晁錯

漢朝成就最高的歷史散文是《史記》,其中的歷史散文對研究我國曆史具有重要的認識價值。書中的人物大多性格鮮明,為我國文學創作提供了文學素材。書中記載的事件在後世文人的創作中被廣泛地使用。

在三國時期,散文就從哲學與史學中正式獨立出來了,在這樣的背景下,散文的特點就更加地突出鮮明瞭。三國時期的散文抒情色彩不斷地增加,還有向駢偶化轉變的趨勢,文人們更加註重遣詞造句,體裁也更加地豐富。曹操的散文清峻沉雄,代表作是《求賢令》。諸葛亮的《出師表》語言誠懇,感人肺腑,嵇康的散文新穎大膽。

不同朝代散文的藝術特點及對後世的影響

諸葛亮

西晉以後,散文出現了駢體化的趨勢,正式出現了新的散文文體:駢文。駢文的奠基作家是陸機,除了陸機之外,潘岳、張載等人的駢文也十分地出名。東晉時期,駢文迅速發展。但是還是有文人在創作散文,代表作品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清淡典雅。除了王羲之我,還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

南朝時期,文壇上流行的文體已經變成了駢文,創作散文的作家數量急劇減少,相對應的,成功的散文作品數量也很少了。北朝時期,創作散文的作家數量有回暖的趨勢,並且出現了最出名的三本散文著作。

《水經注》的作者是酈道元。這本書具有極高的文學成就,對研究我國文學創作具有重要的認識價值,他還是一本成功的地理著作。這本書主要描寫風土人情與名勝古蹟,語言精練,描寫逼真,對後世遊記散文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洛陽伽藍記》主要描寫了洛陽的佛寺建築的特點,其中又涉及了歷史典故、神話傳說等多個方面的內容。《顏氏家訓》語言通俗易懂,並且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

唐宋時期的散文

初唐、中唐時期,駢文在文壇仍然佔據了最重要的位置。魏晉時期流行的浮華柔弱的文風受到了當時文人的批判,陳子昂、李華、元結等人提倡復古之風,在散文上取得成就最高的人是元結,對唐代散文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意義。

不同朝代散文的藝術特點及對後世的影響

韓愈

盛唐之後,文壇上掀起了散文的復古之風,主要人物有韓愈。韓愈扭轉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散文創作的形式主義傾向,使得散文發展朝著健康的方向前進。蘇軾是這樣評價韓愈的:"文起八代之衰"。

參加散文復古運動的還有柳宗元,他的散文對唐朝的散文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柳宗元的《永州八記》是一篇山水遊記,風格清新自然,但是卻又有著更深刻的寓意。柳宗元在描寫山水時,寄託了他對於黑暗現實的反抗。

不同朝代散文的藝術特點及對後世的影響

柳宗元

中唐後期,古文運動對散文創作的影響逐漸減少,這時的文壇上興起了新的散文創作風潮-----小品文。代表人物是皮日休,他的《鹿門隱書》表達了對於統治者的諷刺,還有陸龜蒙的小品文,具有幽默尖銳的特點。

不同朝代散文的藝術特點及對後世的影響

歐陽修

創作駢文的風氣一直持續到了宋朝,直到歐陽修掀起了第二次古文運動,才使得散文的地位重新得到了提高。歐陽修的散文具有極高的藝術技巧,代表作品又《朋黨論》,這篇散文邏輯嚴密,語言犀利,還有《醉翁亭記》,這篇散文清新自然,寫景與抒情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開創了遊記體散文的新風氣。

不同朝代散文的藝術特點及對後世的影響

蘇軾

除了歐陽修之外,王安石和蘇軾的散文也各具特色。王安石的散文峻峭高深,。蘇軾的散文清麗俊秀。他們都和歐陽修關係匪淺,並且他們的散文主張都有部分相通之處。南宋時期的散文,大多以愛國為主題,並且還出現了日記形式的新型散文。

明清時期的散文

元代的散文並沒有取得太高的評價。比較出名的作品有劉因的《武遂楊翁遺事》,這篇散文描寫了一個普通人物在戰爭中的悲慘遭遇。除此之外代表作品還有《與戒石書》和《工獄》,這些散文都是紀實散文,各具特色,但是對後世的散文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

明朝時期,散文又迸發出了新的生機,這些散文大多具有社會意義。代表作品是《送東陽馬生序》,這篇作品具有極高的教育意義,教導年輕人要刻苦學習。還有一些作品,則揭露了當時社會存在的各種問題,如《楚人養狙》。

明朝中期,前七子反對當時流行的臺閣體,又掀起了散文復古運動。但是他們的散文只在於模仿,優秀的作品極少。後七子的散文創作主張與前七子的相似,這次運動雖然人數很多,聲勢浩大,但是形式主義十分嚴重,取得的成就也不高。

除了前七子與後七子外,唐宋派的散文也十分出名,他們推崇唐宋時期的散文,但是又反對前七子和後七子只顧模仿的行為,講究模仿的是散文創作的精神,而不是形式。成就最高的散文家是歸有光,他的散文清新質樸,感情真摯動人。

不同朝代散文的藝術特點及對後世的影響

李贄

明朝後期,以李贄為首的作家,提倡"童心說"。他們認為創作散文最重要的是抒發作者的感情。與李贄文學創作主張相似的還有公安派,他們主張散文創作要"獨抒性靈"。

清初的散文主題多是反清復明,代表人物是侯方域,到了中後期,則出現了桐城派。桐城派也提倡復古,學習唐宋時期的散文,他們創作出了一些優秀的作品,對散文發展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

結語:散文貫穿了我國曆史的所有時期。我們的身體裡流淌著散文的血液,中華人女的性格也更加適合創作散文。哪怕是近現代,散文創作也在文壇上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

不同朝代散文的藝術特點及對後世的影響

朱自清

近現代的散文雖然從文言文變成了白話文,但是仍然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散文家,如周作人、朱自清等。他們的散文既有吸收西方散文創新的一面,可是也有繼承中國古典散文的一面。

參考書籍:

譚家健《中國文化史概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