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己親人的羈絆


新東方原副總徐小平地在《我也有一個功夫熊貓的夢》一文中,談到自己第二次回國追夢時,記錄著這樣一段經歷:

“1996年初隨俞敏洪再次回到北京,加盟新東方,開始了激動人心的追夢之旅。那是我回國不到兩個月的時候,我的三個姐妹中的一個姐姐從老家給我打電話,她代表家人來勸導我放棄北京,回加拿大去盡家庭責任。任我怎麼解釋我在北京幹著多麼有希望、有意義、有前途、有‘錢途’的工作,她就是不依不饒,認定我回國是一個錯誤的選擇,對我個人和家庭都不利。”

當時,徐小平先生“當著辦公室幾個僱員,幾乎用號哭的聲音對姐姐說:‘我四十歲了,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你們怎麼可能比我更瞭解我自己?我根據自己的良知去追求我認為有價值的目標,你們應該相信我,因為我並不愚蠢。現在是我人生最困難的時刻,你們最應該做的,不是質疑我的決定,而是支持我的行動。家庭應是我奮鬥的堅強後盾。不要把我當成不務正業的人好不好!放下電話,我號啕大哭。”

像徐小平先生所講述的事,我相信每個人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事業、婚姻等方面都會或多或少地遭遇過。親人的規勸當然是關心、關愛,當然是好心,也肯定有他們一定的道理,但是親人往往只站在他們自己的立場和角度來看問題,而從不顧及當事人想法、思維和感受。我們的親人,當然不會有意想傷害我們、破壞我們,但是他們的規勸往往也就直接表達了親人的反對、不理解以及失望。那怕就是對待自己的孩子,你也無法代替他去生活。所以,親人的過度關愛、勸阻甚至威脅,往往事與願違、於事無補。他們沒有站在當事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他們在那一刻會忽視了每個人的人生要靠自己去完成,他人是無法替代的這一基本道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本來就有著那麼多的桎梏和羈絆,而親人的羈絆最讓人痛心、痛苦、痛切。因為是親人,所以他們有時候更加理直氣壯、更加肆無忌憚,也讓當事人更加無可奈何。現實中一個人如果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奮鬥,那是精神的自由,那是一件快樂事情,如果加上親人的理解與支持,那簡直是雪中送炭、錦上添花幸福無邊了。

正是他的那次對姐姐的拒絕與反詰,才使得他更加堅定、決絕地走上了自己選擇的路,正如他在文章中寫的“讓爸媽去擔心吧——誰擔心到最後,誰擔心得最好!”

讀到這裡,我想起自己的一位戰友。當年轉業時,如果按正常的步驟,他可以進公務員隊伍,而且根據職務還會有個一官半職(縣團副處級)。但是,他選擇了“自主擇業”。親朋好友一聽他不願意進政府機關“當官”,紛紛都來勸說。親人們循循善誘、旁徵博引、如數家珍地列出“當官”的種種好處和不“當官”的種種不利之處。戰友聽了沒有反駁,也沒有爭辯,只是淡然一知,因為,他並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在政策的允許下,作好了“權衡”後的理性選擇。他告訴我,在中國這個有著二千多年官本位思想的國度,和親人們去據理力爭是徒勞無功的,也是對牛彈琴的,因為,他們不會比我自己更瞭解自己到底要想什麼。他曾經這樣對我說“雖然我沒有像成功人士那樣贏得掌聲和鮮花,但直到現在從沒為自己的主動放棄當官而後悔,相反,以前規勸過我的親人現在反而有點羨慕我的選擇,說我智慧、高瞻遠矚,活出了自己,而且就目前經濟來說也不比誰差。當然對此,我也並不滿足於現狀,因為,我離自己的夢想還有很長、很長的路,只是我一直在盡力而為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在走!”

不錯,親人是我們的牽掛,我們也是親人的牽掛,而牽掛往往會演變成無法擺脫的羈絆,總讓我們有所顧忌,讓人難以放手一搏、施展自己的抱負!

);r\u0014�V�� \u00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