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帶娃看行為藝術,男藝人“一絲不掛”,媽媽的表現太無知

導語:不同國家的文化,國情,風俗習慣都不太一樣,這些不太一樣,在藝術表現形式上會比較明顯。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新聞,在巴西的藝術館內,有位男藝術家當眾表演獨樹一幟的全裸“行為藝術”。在眾多觀眾男人赤裸著全身,雙膝跪在地上,靜靜地看著地面,內心沒有任何波動。周圍的人也都直勾勾地盯著。

就在這個時候,一位媽媽帶著自己的女兒從人群裡擠了出來。就在此時,男藝術家平躺在地上,寶媽下意識地讓女兒去撫摸藝術家的身體。女兒雖然很好奇的,但還是很穩重的把藝術家從頭到腳仔細地觀察了一遍。

媽媽帶娃看行為藝術,男藝人“一絲不掛”,媽媽的表現太無知

而周圍的人看到這個媽媽和孩子的行為都覺得非常的詫異,開始各種抨擊這位媽媽,女兒還這麼小,就讓她接觸這樣的事物,太過分了。而且這是一種神聖的藝術,卻被這個媽媽給破壞了。媽媽太無知了。

這位媽媽實際上是在教自己的女兒識別身體器官而已,但是這樣的方式不對,別人在表演藝術,而且在這麼多人之下,甚至不應該帶孩子去看這樣的表演才對。

認識人體器官應該三歲之前,最好是家長和孩子洗澡時教孩子。比如嘴巴嘴巴在哪裡?眼睛眼睛在哪裡?用正常的態度告訴孩子人體相關的器官。家長態度大方,孩子也能更正確對待。

當然也可以買一些介紹身體的繪本和孩子一起看,現在很多繪本都會用畫畫來告訴孩子,直觀,美觀,自然。

媽媽帶娃看行為藝術,男藝人“一絲不掛”,媽媽的表現太無知

關於性,家長要從小正確引導孩子,我們可以這樣做,既避免尷尬又讓孩子學到知識

1、家長從細節做起

孩子出生後,取名字的那一刻起,家長就應該要有關於性教育的意識。

比如在孩子的姓名,穿著,和生活日用品上都應該選擇對應的性別去使用,這樣有利於孩子對性的初步認知。

如果家長把男孩打扮成女孩。或者把女孩打扮成男孩子,對於孩子對自己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沒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很容易導致孩子長大後出現性別認知錯誤甚至是同性戀。

若家長一味地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打扮孩子,會影響孩子從小對性別的認知,嚴重的話還會影響孩子後期性格和行為上的改變。

媽媽帶娃看行為藝術,男藝人“一絲不掛”,媽媽的表現太無知

2、自然教育

自由探索自己的身體是健康性教育的良好開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配合,選擇合適的時機,做到很自然地讓孩子對自己的身體器官有簡單的瞭解。

比如孩子剛好看到妹妹在喝母乳,就會對母乳很好奇,這時候媽媽可以告訴男孩子關於乳房的知識和故事,並要讓孩子知道這是身體的私密部位,不能讓別人看到的。

對於一些比較隱私的器官,家長要做重點講解。並且還要引導孩子對自身的清潔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媽媽帶娃看行為藝術,男藝人“一絲不掛”,媽媽的表現太無知


3、以身作則

家庭裡,爸爸對媽媽的愛是直接影響整個家庭是否溫馨,是否和諧的重要因素。

有爸爸有媽媽才會有孩子,而自己的兩個創造者相親相愛也會讓孩子對於男女之間愛情的模式有了更正向的認知。

因此父母之間要做到互愛互敬,偶爾在孩子面前秀恩愛,比較親親臉,抱抱,可以讓孩子更加的熱愛生活,還可以給孩子樹立關於愛的正確價值觀。

媽媽帶娃看行為藝術,男藝人“一絲不掛”,媽媽的表現太無知

4、通過閱讀了解

孩子慢慢長大,對於性的知識也會有不一樣的認知,家長可以把這方面的內容融合到生活當中,讓孩子去理解。現在幼兒園極少會給孩子教育這方面的知識,所以還是要家長自己親自來教育會更合適。

可以購買關於性教育的讀物,通過故事,畫冊等內容去引導孩子認識生命的本質,以及對性的認知。

5、實事求是地回答問題

隨著孩子漸漸的長大,懂得也越來越多,很多時候,孩子會突然問家長,他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家長不要敷衍,可以先從動物繁衍開始講起,然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關聯到人的繁衍後代的問題。

媽媽帶娃看行為藝術,男藝人“一絲不掛”,媽媽的表現太無知

對於孩子性教育這方面,家長要懂得如何用自己的語言去獲得孩子的理解。既滿足孩子的對性的求知慾,又能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今日話題討論:對於性教育方面,您還有那哪些有效的辦法呢?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