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孩子参加高考,在家总是玩手机,也不努力学习,怎么办?

卖饰品的老于


带他去绿皮火车停靠站和机场分别看看,让他自己选中将来他的未来的主要交通工具和生活方式。


纽西男


关于这个问题,我谈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希望各位大咖斧正!

我儿子现在已经大三了,他从高二就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导致了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期末考试总分二百六十多分!期间我也采取了n种措施,什么耐心沟通了,严加管教了,甚至是棍棒相加了……效果总是不明显!

最后,我发现我错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没有认真分析儿子的心理状况,因为儿子也想改正错误,只是缺乏恒心毅力而已!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在学习上已经找不到成就感了!我们都知道,人在做完一件事情的时候,那种成功的感觉,是很爽的!

于是,高三上学期,我给他转学了,去了我们临朐一中,因为那里面有我的同学任教,新环境,新老师,寒假去接儿子的时候,他说,要是早来一中就好了!言语之间,透露出了他学习的进步,我在心里窃喜,儿子终于找到了学习的成就感了!

同时,我和儿子有个约定:他努力学习,争取考个好大学,我自学法律,一定考出山东大学的法学本科!于是,我们父子两个在一起的时候,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终于熬到了高考,儿子考入烟台大学,我的法学自考也只差一门就过了!学习,是一种信仰!!

一家之言,不喜勿喷,谢谢!!


猴哥160738724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了去年一名同事的做法,这位同事的孩子去年上初三,当时和你一样的心情,非常着急,非常担心孩子考不上重点高中。那时他没收了孩子的手机,取消了孩子喜欢的舞蹈补习班,给孩子报了数学、物理和英语补习班,他的孩子那个时候很不满意,也反抗过,但最终还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得依了家长。

今年我遇到同事的孩子,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孩子说,其实去年初三的时候自己的爸爸妈妈给自己报了补习班,他根本没好好学过,只是为了应付家长。因为给他报了补习班,他内心很生气,就在学校里不好好上课,几个同学在老师上课的时候偷偷拿手机玩儿游戏,上淘宝、上课睡觉,他说他内心非常怨恨他的父母断绝他上喜爱的舞蹈课程,而是一味的让他学习,父母不了解他的心情。他说初一初二的时候,自己的成绩很好,在班里都是前三名,父母一直想让他考重点高中,就不断地逼迫他学习,让他抓紧时间,不让他和学习不好的同学在一起,但父母不知道,那些同学身上也有他们的优点,他和那些同学在一起是快乐的。可能是因为底子好的原因吧,在高考的时候,考上了重点高中,他说以他那时对父母的怨恨他自己是不想考上重点的。他看到父母是很高兴的,可自己的心里还是有更多的失落,更多的是因为那个“舞蹈”的情结。

所以我觉得家长们不能把孩子的一些娱乐、网络游戏全部否定,你越打压的时候,他越想反抗,他不能正面反抗,也会偷偷的反抗。孩子在学习之余也要有自己的爱好,父母的着急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孩子不理解父母的情况下,他是不会买账的,可能会事得其反。家长把全部的心思放在孩子身上是对孩子的关心,但还要看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孩子情绪的背后是什么?在和孩子交流时,要注意和孩子交流的态度,有时候语气比语言的内容更重要。



167号渡老师李兰阁


第一, 耐心沟通,适度控制。

虽然家长们都表示说教基本没用,但是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和孩子好好沟通,才能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于他们的期待,并且让他们知道沉迷手机游戏的危害。江西高考家长群的一位家长说到:“孩子就是这样,所有我们做大人的一定要对自己的孩子有超人一般的耐心”,小编觉得这句话非常正确。

作为家长,对于孩子要多一些耐心,孩子沉迷手机的时候,为了达到良好的劝诫效果,首先要做的就是耐心沟通。在沟通的基础上,为了督促孩子好好学习,避免沉迷游戏对孩子学习的影响,可以选择和孩子商量适当地采取一些控制措施,例如一周只能玩一到两个小时或者是将孩子送到学校住读。

第二, 以身作则,正面引导。

正如重庆高考家长群的家长所说,孩子在身边学习的时候,家长也克制自己,不要玩手机,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正面引导。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对于孩子的引导作用是很大的。

所以,家长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孩子从游戏中走出来,比如带孩子一起看有意义的纪录片,如《大国崛起》,或者是孩子学习的时候自己跟孩子一起看书。长期这样的坚持不仅会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在无形中给孩子支持和鼓励,形成与孩子的良性互动。


小强说成语


我其实特别能够理解,作为家长,在这最关键的时刻,都希望孩子能够和时间赛跑,抓住这最后的机会,有些家长苦口婆心,孩子反而更加逆反了,所以这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讲究方法。

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这些年对亲子沟通的研究,总结了一下三点建议给各位家长,希望对各位叔叔阿姨们有所帮助。

首先,家长要稳住,不要瞎着急、干着急!

其实相比学生,出现焦虑的是家长。焦虑的原因是您对孩子的状况和高三后期的教育不了解,因此就变得焦急不安,而情绪是会传染的,家长的焦虑情绪会传染给孩子,所以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其次,寻求老师的帮助

如果孩子因为考试起伏不定而变的焦虑,家长这个时候尽量不要安慰孩子,因为您很难找到合适的角度。单纯告诉孩子不要紧张,只能适得其反。比较合理有效的办法就是求助孩子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老师对孩子更了解,对考试的信息掌握的更多,所以,跟孩子谈话的角度就更合理,往往能引导孩子走出困境。

再次,合理适度引导

这个时候,不能什么都盯着孩子学习,不要老把高考挂在嘴上,要体现出对孩子的信任,同时又要委婉的传递适当玩手机的信息。千万不要用指责、教育的口气,这会点燃导火索的!

在这段时间,家长能做的就是以鼓励为主。千万不要把这些话经常放在嘴边,比如“如果再努力一些就会怎么样”“你要记得你努力的目标”等,这叫继续增加压力。家长更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比如说孩子“不努力学习”,不要对孩子说“必须”“应该”等词语,这只会加重考生心理负担。

所谓鼓励,是让孩子着眼现在,帮助孩子梳理担心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学科上是哪些科目、哪些题型、哪些知识点不熟悉,以现有的水平如何应对这个问题。


会爬树的乔治


这时候一定要采取一些强硬措施。

高三的学生和高一高二不同,和初中生小学生更是天差地别。

这场战斗意味着一生的命运。

知道为什么他们在家里就总是玩手机吗?因为之前在学校被压抑得太久,现在全国人民都在家歇逼,所以反弹起来无人能挡。

一是关于压抑后的反抗,一是关于同伴的安慰。

这两种心理情况下导致的“不努力”,无法在短期内改变,而形势严峻,可以说刻不容缓。如果家长这时候不采取强硬的措施,是无法让孩子学习的。

他们的身心已经比较健全了,不会因为短短的时日造成心理上的损伤。

而开学在即,他们去学校就会被严加管制,更加没有随意玩耍的自由。

所以,拿出父母该有的威严,恩威并施。不然,后悔的就是一个家庭。


芝杰说教育


今年要参加高考的考生一定要远离电子产品,这个是很有必要的,但别说一个现在高中的孩子,高一高二高三的孩子,成年人也没有办法远离,所以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远离电子产品的话,我也建议你把你的电子产品也放到离你远点,对吧?要不玩咱就都不玩了,安安心心的让孩子去备考哈,当然在这里面呢,所有的这些计划,这些东西我更建议是孩子自己来去制定的,比如说我不想去玩了,或者是如果你真的想玩,那要自己来制定玩的时间,我有个朋友,她的女儿上初三,前段时间我跟那孩子聊了一下今年中考,然后我就关于玩手机这个事儿,我说我可以同意,你说每天有一段时间,比如半个小时40分钟去玩,但是我给你一个选择的权利,你想把这个时间放到哪,他说那这样的老师,我把它放到我睡觉之前,她10点睡觉,9:30~10:00玩一下,我说你考虑一个问题啊,你在睡觉之前如果玩这种电子产品的话,会不会影响你的睡眠?他说好像会啊,那我说那怎么办?他说那这样吧,那我把它放到我吃饭之后,我7点吃饭,然后吃完饭7:30~8:00,这段时间我玩一会儿行吗?我说没有问题,你只要觉得不影响你的学习,你都可以来进行,然后接下来这这个女孩就执行的非常到位,就是因为这个不是别人给他制定的,是他自己愿意的,所以在这上面在制定计划也好,你的实施状态也好,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节奏,自己的意愿去,而不是强加干涉啊。

同时呢要学会情绪管理,因为在高考之前要记住要胜不骄败不馁,就是分高了成绩好了,不用骄傲,分一般,不是很理想的话也不用气馁,因为你要知道在高考之前你都是在做沉淀啊。

还有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找到学习动力,你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你的目标有了动力有了状态才会更好,如果说你的目标有了,然后状态没有很好的话,你看看要不要做去做调整啊。

所以说在这里边,目标跟动力以及你的状态,实际上呢,它会决定你未来的成绩,当然这是线下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当这些设定好了之后呢,他跟你最大的关系在哪呢,就是你的未来,而你的未来实际上跟你的关系是非常非常大的。


王玉哲高考志愿专家


1、理解,是一种无条件的喜爱与尊重的情感,他需要你的无私和爱心,应该知道做父母的如果不能理解他们,孩子就会向外寻找理解他们的人,反之父母若能理解他们,他们就会感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愿意与父母交流、沟通,只有先去理解而后才能够正确引导。

2、注重亲子教育,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的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长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该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的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3、平等沟通,平等相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但是沟通不只是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更不是丢给他们一个笼统的好孩子、坏孩子的概念,父母应该树立平等沟通、平等相处意识,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时,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如果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就会在和孩子沟通时难以保持平等的地位。


火锅达人秀


不忙的话,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规定学习时间和课间时间,严格按照上学作息时间来调整。如果高中知识都不懂的话,可以制定个时间作息计划,只有中午休息或者晚上睡觉之前半小时内玩一会。如果可以辅导孩子是最好的,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下知识。促进孩子的自主学习兴趣。最主要还是制定好计划严格执行,在学校为什么不能玩,主要是学习环境和严格的制度。希望能帮到您!


老王生活二三事


高考前沉迷手机当然是个问题了。不过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深刻分析原因!高中生已经接近成年,好多道理也懂,所以造成孩子沉迷手机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成绩不好或是成绩上不去,现实世界中失败的打击,只有在虚拟世界中才能发泄。所以解决这一难题关键是如何帮孩子提高成绩。首先,要明确告诉孩子一点,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不要盲目去和别人比较,清楚的了解自己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才是最重要,你不一定要做第一,但你可以通过努力,在自己的原有水平上提升自己,这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第二,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给孩子找一个一对一辅导的老师,最好是刚参加完高考的大一大二学生,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才能高效率的利用时间,提高成绩。学生成绩提高了,自然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也就不会沉迷手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