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杜鹃,5个不当养护容易造成黄叶、枯萎,找对原因及时解决

杜鹃是平时大家都喜欢养的花卉,但是也有很多花友说,它是在众多花卉中比较难养的花卉,买回来以后短时间内还开花挺好,可是过一段时间后,就逐渐开始叶片发黄、萎焉,最后导致整株都枯萎。其实像这种情况,在刚买回来杜鹃时比较多见,发生的几率也是比较大的,因为我在最初养花时这些问题也都遇到过,后来慢慢了解杜鹃的生长习性,掌握了一些养护方法之后,才逐渐把它养的比较好一些。下面就针对杜鹃黄叶、落叶、萎焉这个问题,分享一下个人的一点养护经验。

养杜鹃,5个不当养护容易造成黄叶、枯萎,找对原因及时解决


造成杜鹃黄叶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1、盆土的问题

我们在花市新买的杜鹃花,大多都是使用的原始塑料盆,盆土也基本是普通的园土,这种土壤黏性大,透气性差,营养成分又比较稀少,平时商家都靠浇施营养液来补充养分。如果后期买回来没有进行翻盆换土,而是直接使用园土养,当土壤中的养分被消耗殆尽时,盆土就容易形成结板,影响根系对养分正常吸收,盆土结板后根系也影响正常的呼吸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植株没有养分来源,就会逐渐出现黄叶、落叶甚至是萎焉的情况。

养杜鹃,5个不当养护容易造成黄叶、枯萎,找对原因及时解决


解决方法

不论是新买的杜鹃,还是在家养养很长时间的杜鹃,当盆土逐渐呈碱性化,在浇过水干了以后,经常会形成结板的时候,说明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已经非常稀少了,这时就需要给它进行翻盆换土。杜鹃是喜微酸性的花卉,在配制培养土时,要尽量使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介质,比如可以多用一些腐叶土、松针土、发酵的有机肥等,再搭配一些比较疏松透气性好的介质,像蛭石、粗沙、煤渣等。在上盆栽植时,再加入适量的底肥,这样肥沃透气的培养土,对杜鹃的生长发育是非常有益。

养杜鹃,5个不当养护容易造成黄叶、枯萎,找对原因及时解决


2、养护环境太干燥

为什么新买回来的杜鹃更容易出现黄叶落叶等问题,这其中跟养护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杜鹃是喜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在花卉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都是适宜它生长发育的,一旦把它换到新的环境中,和以前的生长环境温度、湿度差距太大,就容易出现问题。其中多是因为环境太干燥造成叶片干焦、脱落,这就需要给它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才能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养杜鹃,5个不当养护容易造成黄叶、枯萎,找对原因及时解决


解决方法

在家中养杜鹃时,尽量为它提供比较适宜的环境,尤其是冬天,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出现冻伤,很多杜鹃都是要把它搬到室内养护。而室内的各种采暖设备和家用电器,也会散发很大的热量,就会使室内的空气环境变得比较干燥,虽然避免了它出现冻伤的几率,可是这种环境也是不适宜它生长的。这个时候可以经常向植株和盆栽周围洒水,以增加空气的湿润度,并避免把杜鹃盆栽放在空调出风口以及采暖设备周围,以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养杜鹃,5个不当养护容易造成黄叶、枯萎,找对原因及时解决


3、长期缺少光照

杜鹃虽然是喜半阴花卉,但是也要适当让它浇见阳光。如果长期缺少光照也是对植株生长不利,就容易造成枝条徒长,叶片瘦弱,发黄落叶,甚至是不开花,开花少的现象。在缺少光照又通风情况不好的条件下,盆土中还容易滋生细菌,引起各种病虫害的危害。同样要把它防在强光下直晒,也是容易把植株的叶片给灼伤,造成叶尖焦枯,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整株的枯萎。平时在养护时,也要做好光照方面的管理。

解决方法

杜鹃在养护的过程中,既不能长期不见阳光,也不能放在阳光下直晒,这都是对生长不利的。每个季节光照的强度也区别很大,春秋季节阳光较温和一些,可以经常把杜鹃盆栽搬到有散射光的接受一些照射;夏季光照强度大,这个时候要做好遮阴防晒;冬季光照明显减弱,可以把它放在阳光下晒晒,这样有利于叶绿素形成,使植株能够更好的吸收营养,减少黄叶现象的发生。当周围环境太干时,还可以通过向植株洒水的方式来增加空气的湿度,以为植株提供良好的环境。

养杜鹃,5个不当养护容易造成黄叶、枯萎,找对原因及时解决


4、施肥浓度过大

杜鹃的根系比较纤细,吸收能力不强,平时施肥不宜浓度太高,若是施肥过勤过浓,植株的根系就容易被肥料烧伤,造成根毛受损,从而无法正常的向枝叶供给水分和养分,而没有养分和水分的来源,植株也会慢慢出现黄叶枯萎的现象。

平时养护杜鹃并不是施肥越多越好,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做到合理施肥,有时长势不佳也不一定是养分不足,要先确定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再有针对性的去解决。

解决方法

平时为杜鹃施肥要做到薄肥勤施,在不同的季节和生长阶段,植株对肥料的元素需求也是不同的。比如在生长旺盛期,要给它补充氮肥,这样可以促进枝叶的生长;在孕蕾开花期以前,则要为它补充磷钾元素的肥料,主要可以促使植株孕蕾开花。施肥避免肥水过浓,否则就容易把根系烧伤。

养杜鹃,5个不当养护容易造成黄叶、枯萎,找对原因及时解决


如果杜鹃在施肥的过程中,因施肥过多引起烧根黄叶、落叶现象,要马上将植株放在阴凉通风的环境,并用大水来灌根几次,这样会使肥液冲淡,减少对根系的伤害。在情况比较严重时,应及时进行翻盆处理,可以把植株从盆内脱出,修剪一下发生腐烂的根系,再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来对根系杀菌消毒处理,待晾干根系后,再重新换培养土上盆栽植,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养护。

5、盆土长期过于潮湿

在养杜鹃的过程中,浇水虽然看似比较简单,却是非常难以合理掌握的,盆土过于潮湿或者干旱都会对植株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杜鹃的根系较细小,在盆土过于潮湿的情况下,就会影响根系呼吸,时间长了还会发生腐烂,使根系受损,不能把养分输送到枝叶,这时也会出现黄叶萎焉的现象。所以平时做到合理浇水,也是养好杜鹃比较关键的环节。

养杜鹃,5个不当养护容易造成黄叶、枯萎,找对原因及时解决


解决方法

平时为杜鹃浇水时,在盆土还稍湿润的情况下,就不要频繁给它浇水,可遵循见干见湿的浇水原则。夏季高温炎热,可以通过向植株和周围洒水来增加环境的湿度,同时也起到降温的效果。入冬以后更不能浇水太勤,只要保持土壤稍湿略干的状态就可以。当杜鹃因浇水过多造成叶子发黄时,要暂时停止浇水,并把盆栽放在阴凉通风处,经常给它松松盆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马上翻盆,对根系作杀菌消毒处理后,再重新换土上盆养护。

其它要注意的事项

①在养杜鹃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因盆土碱性化而出现黄叶,在平时养护时,可以经常给它施加一些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或者浇施一些发酵好的饼肥水、硫酸亚铁等。经常补充有机肥料,不仅营养成分比较全面,同时也可以改善土壤的疏松度,对植株生长非常有益。

养杜鹃,5个不当养护容易造成黄叶、枯萎,找对原因及时解决


②养护环境长期通风不良,对植株生长是非常不利的,也更容易发生各种病虫害。平时在家中养杜鹃,一定要经常开窗透气,尤其是冬季,由于温度较低,开窗通风的时间很少,室内空气流通差,又过于干燥,也经常会造成黄叶落叶的情况。

③杜鹃在夏季的梅雨期间也经常会遭受不同病虫害的侵袭,当温度高,空气湿度大时,就更容易引发各种病虫害,比如常见的褐斑病,植株在发病初期,叶子的边缘会出现黑点或褐斑,后期就会慢慢扩大,最后会使整个叶子发黄脱落。

如果发现植株患有褐斑病,要及时将受害叶子摘除,并每周喷施一次70%的代森锰锌800倍液来防治,后期会逐渐恢复正常。

养杜鹃,5个不当养护容易造成黄叶、枯萎,找对原因及时解决


总结:总体来说杜鹃发生黄叶和落叶的现象,大多是因为在养护的过程中,对它的生长习性不是很了解,没有完全掌握好养护方法所致。在植株刚开始出现黄叶落叶现象时,要及时分析出所造成黄叶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来进行解决,情况不是太严重的情况下,也都能恢复正常生长。平时只要加强水肥、光照、温度和湿度这几个方面的管理,并保持养护环境通风良好,一般都是可以把杜鹃养好的。

想了解更多养花知识,请关注养花小院,每天与大家分享养花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