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地名故事——骡马甸

在常德,从前船和神马都给力。沈从文在他的《常德》、《常德的船》散文里,精彩地描述了沅江上来往的船,还有那繁华无比的水岸商埠。其实,在茶马古道上行走的骡马,还有那热闹非凡的水陆联运集散“旱码头”,同样令人惬意。

铃响叮当马帮来

古城常德西北郊,曾经有个风光旖旎,风情万种的地方,要多美有多美。这里的人耳朵特别灵敏。只要传来马铃的叮当声,就能从响铃的音韵中,判断出是哪位“锅头”(领队)的马帮来了。从一“哒哒!”、二“哒哒!”、三“哒哒!”的马蹄声脆中,准确地推算出骡马有多少匹。

商店、饭铺、客栈、草料库的掌柜和伙计们全都站上街头恭候,笑容满面,温良恭俭让。那些城里的商号坐庄人、洋行买办、牙行经纪人、作坊老板、镖局掌门人、钱庄大款、烟馆黑老大、大西门矮城墙(现九重天商业广场斜对面)一带的“野鸡”(妓女)们,全都奔到这里“赶集”。哪些泊在沅江河岸边的船主,穿紫河畔船码头的船老大,城市里的老百姓和丹阳楼“愚人码头”的渔夫。或赶来接洽马帮团队的船运,或赶来洽谈承载货物的流转,或交割捎来的俊媳妇、乖孩子和邮件,或提供从柳叶湖、穿紫河打来的生猛河鲜,林林总总。满街顿时“闻鸡起舞”,“开锅”沸腾。这就是连接五省通衢,远近闻名,湘西北首屈一指的水陆联运集散中心常德的骡马甸。到如今,它已成为建设路最西端的那段商贸街。

海纳百川的小社会、大家庭

骡马甸是小社会、大家庭、和谐包容、海纳百川的典范。它勃兴于何时,方志上无考,但在清同治年间的《常德府城图》上有标示。在清代,骡马甸由上骡马甸、下骡马甸和府河驿三大板块组成。上骡马甸,位于现在的骡马甸巷一带,如今属于白马湖街道北站社区。下骡马甸与府河驿,位于现在的邮政银行骡马甸支行一带,如今属于穿紫河街道朝阳路社区。当年的上骡马甸,是短帮落脚下榻处,主要跑短途运输,多为客人雇用代步。从常德附近的慈利县、石门县、安化县、桑植县、桃源县、澧县来的马帮都集中在这里;下骡马甸,主要接待远道而来的长帮。长帮是长途运输的马帮,货物运至客商所需求的云南、贵州、四川、江西、湖北等目的地而止;而府河驿,则是清代常德府最大的官办水马驿站,它是专门传递官府文书的一种通信组织。在这一带,众多马厩一排排一行行由东向西排列。还有那东面的马池子(现益高装饰材料市场),南面的便河(护城河)都能为骡马保障饮用的水。茅草街(现骅街口巷)堆满的草料、饲料能为骡马提供充足的粮草。铁匠铺、铜匠铺供应各种马鞍、马掌和叮当响的马铃(原第一纺织机械厂大门一带)。为之配套服务的小商小店在这里鳞次栉比。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各司其职,和谐包容,得其所哉。

在那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时代,山是交通的屏障,水是联系的枢纽。人们除了通过水路来沟通经济和生活外,还需要用骡马弥补水路的不足。自然形成了一队队的马帮团队踏遍千山万水、行走江湖。常德当年是沅水流域通湖达江的门户,自古商业繁荣,为湖南西部和整个云贵地区通向中原的咽喉之地。那些赶着骡马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汉子,千里迢迢,经历千难万险,迈过青山,淌过江河,来到桃花盛开,浮云散开的常德后纵酒放歌。首先要吃的当然是山里人很难吃到的鱼!只见一盆盆鼓嘎嘎,香喷喷的鲜鱼火锅端上桌来,要多鲜有多鲜、要多辣有多辣。按规矩,马锅头首先用筷子撮动鱼头,象征抬头见财喜; 镖师吃鱼脊,象征一路平安; 马掌匠吃鱼尾,表示骡马力大无比; 随行的货主、信使(民间邮递员)吃鱼肚,表示货源充沛;余下的部分由众马夫分享。

吃得苦,霸得蛮的龙马精神

常德水文化和茶马古道上的马文化在骡马甸交汇融合,发扬光大。湖湘人吃得苦,霸得蛮,怕不辣,敢为天下先的龙马精神也随着叮当的马铃声得到诠释。湖湘人视侠义之气为上品,生性勇武耐劳苦。要多勇有多勇。马帮雇请的镖师简直在玩命,货在人在。路遇打劫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全国武术名宿之一的杜心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著名武术家杜心武,1869年出生于张家界慈利江垭镇,他是自然门的二代宗师,文武双全。早年行走四川、贵州、云南一带做马帮保镖,他常常落脚常德的骡马甸。后来担任孙中山、宋教仁的保镖,威震四方。被誉为“中华第一保镖”。

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贺龙,幼年时因家境贫寒,十四岁跟随马帮跑四川、入湖北,经常行走至常德的骡马甸、穿紫河上的船码头,靠贩运食盐、桐油和药材为生。他在马帮中从少年步入青年。在走南闯北中不仅磨砺了意志,也锻炼了胆量。后来带领桑植、石门一带的贫苦农民,特别是赶过骡马的人揭竿而起,走上革命的道路。

民国二十三年(1934),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中央红军。为了策应中央红军从江西突围,贺龙、肖克奉命率领第二和第六军团向常德发起围城佯攻。曾经跟随贺龙赶过骡马的红军战士,熟门熟路地从骡马甸和穿紫河的船码头穿插而过,其先头部队一度冲进了附近的小西门(现铜锣湾商业广场)城门内。至今骡马甸和船码头的老人们仍记忆犹新。

阿哥阿妹的情意长

电视剧《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片头主题歌《马帮谣》。活脱脱地再现了赶骡马的阿哥与阿妺的深情爱意。

骡马甸最先突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倡导婚姻恋爱自由的地方。当年许多常年生活在船上,多情善感的船家靓妹,在骡马甸的饭铺、茶馆、旅社里打工。她们往往与勇猛著称的赶骡马帅哥一拍即合,坠入爱河,喜结良缘。至今成为骡马甸的美谈。

历代的驿站官办官用,不办民间通信。为了便利民间乃至商贾邮递信件、金钱及物品。清宣统二年(1910),常德城区已有3家商办民信局。据前辈讲述,这些民间邮局还承办托运人的业务。特别热崇“邮递”媳妇和小孩。他(她)们跟随马帮行走天涯海角。赶骡马人从不侵犯他(她)们的人权。但女人必须用布包裹头部,不得穿花衣。到了骡马甸后,这些恩爱夫妻在骡马甸相会或离别时,泪水止不住地顺面颊流了下来,其情其景十分感人。

马帮中的马,一律是公马。到了骡马甸后,卸下辎重的骡马一身轻松,嚼着青草,摇摆着尾巴,改马步走猫步。此时的公马再也分不清性别,错把骡子当母马,见到骡子就发情。发出嘶嘶叫声想扑上去。展露一下马尾巴的功能。

更多的故事在路延伸的前方

骡马甸因马路上跑来跑去的骡马众多而故名。更多的故事就在这条路延伸的前方。抗日战争前,街上的骡马、赶骡马的人与行人数量比是一比一比一。抗战时期,当局征用了骡马甸的各路马帮,用于运输军用物资。加上日寇飞机多次狂轰滥炸和1943年常德大血战。骡马甸冷落萧条,甚至荒芜。许多马厩变成了菜园地,有的竟成了稻田,直到常德解放前夕仍无起色。

新中国建立初期,常德人民为进军四川,解放大西南做出了极大的奉献。据记载,常德先后为邓小平、刘伯承指挥的二野补充供应大批军需物资。其中的部分物资是由骡马甸的马帮们承运。

其后不久,1959年常德市搬运合作社在这里成立了马车大队。他们买回两匹战马,派人训练马拉车。又从湖北荆州买回40匹马繁殖。一时间,来来往往的大马车将穿紫河船码头和方家桥(原护城乡政府)码头上岸的大米、食油、土特产拉到城内新西街的仓库里(现光明巷尾)。

骡马甸乘载了沧桑,驮走了风霜。古往今来,这里依旧人来人往。如今漫步在昔日的骡马甸马路上,仿佛看见了贺龙元帅高大的“铜像”。闻到了踏花归去马蹄的香味。听到了那一串串马铃的回荡声,渐行渐远。马路上你会看到逛街的女子爱将头发结成马尾巴,走起路来左甩右甩,要多乖有多乖。你还会见到一些女子大冷天套条连裤袜亮大腿,走起路来一“哒哒!”、二“哒哒!”、三“哒哒!”长筒马靴声脆。哇噻!你当然找到了昔日骡马甸的感觉。

常德地名故事——骡马甸
常德地名故事——骡马甸

朝阳路边骡马甸巷

(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