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的父母,從來沒去想你的痛苦壓抑會在成長中變成怨恨,認同嗎?為什麼?

農在天涯


我覺的你沒有必要怨恨父母,父母給了你生命,把你養大成人,有再多的不是,也不能記仇!


秋霞134181534


對於偏心的父母來說,那個被忽略的孩子,她們真的是壓根不會注意到她的喜怒哀樂的,就跟個小狗一樣,能長大就行了。而且她們一直感覺到:我並沒有扔掉你,你不是還一樣長大了嗎?

因為他們對於所偏愛的那個,無微不至地關懷,替他考慮到一切所有的大小事情;她們都認為是應該的。

而對於忽略的那個呢,說像養條狗也差不多吧。她們不會細心地觀察她的一切思維甚至情感。

因為忽略,所以壓根不在乎。

就像我一個同事一樣,在家排行老三,上面兩個姐姐,下面一個弟弟。一家人極其偏愛那個弟弟。後來她慢慢長大了,對於父母也非常地怨恨,有一次鼓足勇氣說了一點,結果遭到了父母的痛罵:說她多麼不孝順,不也沒把你扔了嘛,還讓你上學了嘛!怎麼就不體諒父母!真就是白眼狼啊!

後來她再也沒說過這事。對於父母來說,沒把她扔掉已經是天大的恩惠了。

那她還能計較什麼呢?自己心裡有數,然後也不再說這件事了。


Longsuixinyuan


我父母特別偏心!做任何事說任何話,都不會顧忌我的想法和感受,唯一的想法就是怎麼從我這裡搞到多少錢,至於我的家庭有什麼事發生什麼跟他們沒有關係。恨嗎?曾經恨過!怨嗎?現在慢慢釋懷了!我不是聖人!沒有那麼多善良給他們傷害!得癌症後一輩子賺的錢在他們手上不認賬,還要算計我的房子,化療開刀半年我自己出去賺錢打靶向針。是從內心再沒有把他們看做親人了!道德綁架我沒有用!當初癌症治療我活了2年,如果當時不行的,又是誰受道德綁架?


蠢蠢34


怕就怕明明偏向的厲害,自己卻不承認,也許你認為的父母偏心都是有原因的,在他們心裡想著就是最好的安排,我有兩個兒子,自己受過偏向的苦,我很早就告訴自己儘量不要偏心,但是有時候我自己也拿不準自己到底偏心不偏心,

以我的經驗分析愛孩子的心應該都是一樣的,俗話說手心手背肉,哪兒受傷了家長都疼,之所以偏向誰,是因為被忽略的那個人好說話,從小皮實,他們忘了,他也是孩子,也渴望得到溫暖,渴望寵愛。



悶頭學做飯


好多偏心的父母,自己是認識不到自己偏心的,他覺得是理所當然的,從我婆婆對三個孫子的態度上就很明顯能看出來,老大老二是小叔子家的,我們家是最小的,他就是覺得老大好,老大摔東西都是可愛,弄壞東西我婆婆眼睜睜看著轉頭就跟別人說我們家弄壞的,因為我們家最小,反正也不會反駁,跟老大從來沒有生過一次氣,逢人便誇,弟妹回孃家都只讓帶老二,要把老大給她留家裡她摟著睡。這倆小的就不行了,天天吼,她吼還嫌我們不吼,說慣的孩子長大了出門得殺人放火,孩子犯點錯誤我們一訓,我婆婆就在邊上趕緊加油添醋的你們家孩子這不好那不好,非得整的孩子父母轉過頭不讓她說才能消停,天天拿這倆跟老大比,不如老大懂事,不如老大會說,不如老大聰明,反正就是樣樣不如,所以在她心裡,老大就是好,這倆就是不好,是真的不如老大好,啥時候說她偏心的時候是死活不能幹的[捂臉]


萬金名


有些父母都是咋當的啊,我真是服了!我家我和妹妹兩個人,到現在我倆都經常吵,我說:我媽對我比較好,不喜歡她!我妹妹說:我媽對她比較好,不喜歡我!……我能舉出一籮筐我媽媽怎麼“照顧”我,而“偏待”了她。而我妹妹能舉出一貨車我媽媽對她有多好!……也許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愛真的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吧!


用戶6271493378606


真的是這樣的,我從小母親去逝了,父親嚴重重男輕女,我是在他的 拳頭皮鞭辱罵歧視白眼謠言疾病恐嚇下長大的,沒有安全感,出門就不想回家,多年了,一直到現在都是痛,他沒有感覺,在這個家裡,他就是天,他的拳頭👊就是理,之前特別恨過,現在想想,畢竟他有養育之恩,現在不恨了,也放下了


妙真613


你喜歡父母偏向誰?如果父母偏向於其他兄弟姐妹,你應該感到高興,說明他們各方面都不如你。如果偏向你,你應該儘快學會自強自立。因為父母基本都偏向弱者。明事理不?



Kyzt998


其實有些父母養孩子是為了自己老有所依,或者為了自己的面子,比如自己實現不了的願望希望孩子幫他們實現,特別是我們的上一代,很多都是這樣的,養兒子希望老了養自己希望他們的兒子能光宗耀祖,還希望兒子能延續他們的香火,說來說去他們對孩子有太多的期望,很少是因為喜歡孩子,他們對孩子的付出都希望有回報,和我們這代人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現在提倡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強調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我們也很少有養兒防老的觀念。


閒看花落286


也對也不對。因為父母不一定認為他們有過偏心,這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孩子從小對這些事情的感受和認知很可能是從孩子的角度認知的,往往帶著偏差和錯覺。這些錯覺確實是給一個人的成長帶來不一樣的影響。

有的人是被父母寵壞了,驕橫跋扈慣了,有的是感覺父母偏心,委屈怨恨一輩子。

人的一生哪裡有這麼多正好的。父母給的多了覺得應該,少了就怨恨,這樣造就了很多不同的人生。

不同的人生在於,無論從父母那裡得到的多或少,都具感恩心。你是否珍惜你的人生,是否過得有價值,與父母給你多少沒有關係,要看一個人對自己的要求。

一個人可以糊塗前半生,但是,不可以糊塗一輩子。獨立,自律,自己負起責任,不怨天不怨地,是心智成熟的一些標記。一個人的心智是否成熟,是要看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一輩子任性的怨氣沖天的活,只能自己苦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