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翡翠白玉湯?朱元竟然靠這些食物活下來

對於單口相聲大王劉寶瑞先生的《珍珠翡翠白玉湯》這個經典作品,大家已經耳熟能詳。這個故事當然是虛構的,不過明太祖朱元璋年輕時要過飯,吃點殘羹剩飯的事情肯定是時有發生的。那麼他當上皇帝后每天的伙食標準如何呢?


珍珠翡翠白玉湯?朱元竟然靠這些食物活下來


這是一則洪武十七年六月的膳單:

早膳:羊肉炒,煎爛拖虀(搗碎的姜、蒜、韭菜等)鵝,豬肉炒黃菜,素熇插清汁, 蒸豬蹄肚,兩熟煎鮮魚,爐煿(煎炒或烤乾)肉,筭子面,攛雞軟脫湯,香米飯,豆湯,泡茶。

午膳:胡椒醋鮮蝦,燒鵝,火賁羊頭蹄,鵝肉巴子(肉乾),鹹豉芥末羊肚盤,蒜醋白血湯,五味蒸雞,元汁羊骨頭,糊辣醋腰子,蒸鮮魚,五味蒸麵筋,羊肉水晶餃兒,絲鵝粉湯,三鮮湯,綠豆棋子面,椒末羊肉,香米飯,蒜酪,豆湯,泡茶。

雖然看起來比較豐盛,但對於皇帝而言,這樣的飲食還是比較簡樸的。朱元璋的創業歷史本來就比較艱苦,小的時候父母親和親人多被餓死,所以他整體上還是非常懂得衣食無憂之來之不易。朱元璋為了“示子孫知外間辛苦”,規定御膳裡必須有百姓吃的野菜、蔬菜和粗糧,包括苦菜根、苦 菜葉、蒲公英、蘆根、蒲苗等。粗糧類則有麥粥、蕎籸、蒸炒麵、 苜蓿、榆錢、杏仁、幹糗餌、雜豆等


珍珠翡翠白玉湯?朱元竟然靠這些食物活下來


最後為大家介紹一下朱元璋的養生食譜

一 救命的玉米油

玉米油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就是熬玉米粥的時候,從上面撇的一層粘稠的液體,窮人家的孩子沒母奶,多能以此充飢。

二蘿蔔

蘿蔔是養生之寶,不但能促進消化,還能增強免疫力,在做小和尚的時候,朱元璋能活下來,蘿蔔湯功不可沒。

三 豆腐

相傳朱元璋十七歲在鍾離縣皇覺寺落髮為僧,因為清規嚴律,加上連年災荒,被方丈疏散出寺,雲遊化緣過著近乎乞討的生活。有一天,他來到鍾離西南二十里處一位姓黃的廚師門口化緣,這位黃廚師見此少年遊方僧衣衫襤褸,骨瘦如柴,頓起惻隱之心,隨將剛出鍋一塊“釀豆腐”施捨給了他。

朱元璋飢寒交迫之中。得此美味果腹,遂終生忘。後來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當了皇帝,常常想到贈食的“釀豆腐”,令御廚如法烹製,可是都不會做,於是就降旨差員特詔黃廚師進京,並封為“御膳師”專門做“釀豆腐”奉獻,以後宮中每逢瓊林宴,“釀豆腐”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從此,馳名於世,相傳至今已有六百餘年。黃家十三代孫現在仍住鳳陽,“釀豆腐”這道名菜成為地方一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