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申请中科院院士四次被拒,被当选为美国院士后,却选择留在祖国

中国人天生就有一股拼劲和不轻易服输的勇气,因此先后出现了一个个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科学家。他们都名留青史流芳百世,

除了这些叫得上名的钱学森邓稼先等人外,还有许多默默无闻在自己工作岗位奉献出青春的可敬的人。

很多人也许都没听过李爱珍这个名字,她的研究领域在国防环保医疗等方面,她在科研上也做出了重大贡献。只是她缺少了一点运气,虽4次被院士力荐,却4次落选中国院士。尽管她在中国落选,却意外在2007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不过李爱珍并没有因此放弃祖国这片土地去美国发展,她还是坚定地留在中国,对她而言荣誉并没有那么重要。

她申请中科院院士四次被拒,被当选为美国院士后,却选择留在祖国


巾帼不让须眉 

李爱珍1936年生于福建石狮,1958年毕业于复旦后便分配到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之后她就一直从事各项研究工作,李爱珍主要从事的是信息科学方面的半导体材料方面的研究。她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奉献了大半辈子,只要国家哪里有需要她就在哪里埋头研究,也因此获得了国家工程科学奖。

她还发表了256篇论文,申请过国家专利发明28项。李爱珍认为做学问的前提是要把人做好,她在自己的科学研究生涯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除了不怕艰辛还要不断探索,正因如此她也取得相当突出的科研成绩。

在1980年代初,李爱珍因能力出众又有很突出的科研成绩,被领导公派到美国的卡基尼梅隆大学去做访问学者。一些人对李爱珍被公派的事情很不满,并为此大做文章。说她是华侨又被批斗过,有公派机会也许去了美国就不会回来了。李爱珍的老师邹元爔院士还是顶着舆论压力选择相信李爱珍,推荐她去美国学习,李爱珍此去美国过程困难重重但所幸最终顺利公派出国。

她申请中科院院士四次被拒,被当选为美国院士后,却选择留在祖国

美国当时的科研设备确实比中国的先进许多,李爱珍看到了很多高端设备心里非常激动。特别是她看到那套很新颖的分子束外延设备内心更是欣喜万分,这设备在国防环保医疗都应用很广泛,可惜当时国内还没有研发出来。  

分子束外延设备当时是禁运的设备,中国没办法从国外运回来。李爱珍和同事当即下定决心要将这种技术学会,争取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不再受制于人。苦心人天不负,李爱珍和她的同事终于创造出了这套分子束外延设备,西方国家看到我们的中国制造纷纷取消了禁运。

除了分子束外延设备,国内的量子级联激光器这一领域也落后美国二十多年,回国后的李爱珍又开始肩负重要使命带着团队开始攻克难关。她先后建立多间实验室,耗费23年的青春,将量子级联激光器开辟出了新领域。李爱珍巾帼不让须眉,拼命三娘的壮举让美国的贝尔实验室也佩服得五体投地,中国人真不可小觑,中国女人更不可小觑。

她申请中科院院士四次被拒,被当选为美国院士后,却选择留在祖国

而李爱珍的研究水平也得到了国际性会议的认可,这个名为“中红外光电材料和器件国际会议”,曾几何时只青睐于欧美国家,中国根本就没资格成为它的座上客。李爱珍在2005年荣幸成为这个会议中的仅有的亚洲委员,此后李爱珍还成为该会议的主席。而这个国际性会议因李爱珍在2010年上海召开,这也间接说明了我国的研究水平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也得到了国际的认可。


意外的美国院士荣誉  

李爱珍个人能力出众,又有很多成就,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她曾四次申请中国院士,可是四次都遗憾落选。当时评选中国院士都比较重视年轻的科学家,在李爱珍第一次申请院士时,她已63岁了。按规定年龄六十以上须六位院士推荐,六十岁以下两位院士推荐即可。  

当时推荐李爱珍的院士当中有一位叫郭景坤的老院士,四次参选,他四次推荐。他很看重李爱珍,认为李爱珍能担得起中国院士这四个字。彼时郭景坤做过喉部切除手术,没办法说话只能靠写字和发声器说话,躺在病床上的郭景坤依旧坚持要推荐李爱珍。

她申请中科院院士四次被拒,被当选为美国院士后,却选择留在祖国

郭景坤

可惜四次推荐结果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郭景坤感到很遗憾,具有国际一流技术的人才却评不上中国院士。李爱珍只单凭年龄超限推荐人数少于六个就在初审被刷下来。很多人都觉得不公平,希望能改革这个年龄限制的制度,受人尊敬的科学家不应有年龄之分,年轻朝气脑子灵活但也要有经验的累积才能成功。

就在国内的院士制度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而让李爱珍多次落选时,2007年美国的科学院却评选李爱珍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她是唯一一个中国女科学家。这突如其来的荣誉也说明李爱珍是个优秀的人才。毕竟美国科学院曾出过许多的诺贝尔得主,虽然它只是美国的一个民间协会,但也有一定的含金量。能被评选上院士是她的荣幸。但李爱珍并没有因美国科学院的评选而抱怨国内的院士落选,她依旧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作出贡献。  

她申请中科院院士四次被拒,被当选为美国院士后,却选择留在祖国

她知道如果没有祖国的栽培提供经费和科研环境,她不会有此成就也不会安心在岗位上,两耳不闻窗外一心只做科研,祖国是她坚强的后盾,她永远都不能忘本。她很感激那些推荐她的院士年龄那么大还不辞辛苦,但自己也总是让他们失望她感到很愧疚。


退休却仍坚持在岗位上

2001年李爱珍退休了,她人退休了,心还不退休,依旧在实验室为祖国发挥余热,做着她最爱的科研。她不管外界对她的华侨身份评价如何,也不再在意自己没有评选上中国院士,她只在乎自己能在有生之年能多做贡献,培养下一代的接班人继续为祖国贡献。李爱珍就像艾青的诗歌里写的,因为她爱这土地爱得深沉,所以才会如此努力,即使退休也要发挥发热

她申请中科院院士四次被拒,被当选为美国院士后,却选择留在祖国

李爱珍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她也曾经历过战争,经历过许多不公平的对待。因此在和平的年代里,李爱珍更加珍惜她得来的一切,珍惜幸福的生活,珍惜祖国给她的平台。她知道一切都得来不易,祖国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无论什么时候,祖国越强大身为中国人就越有安全感,李爱珍作为一个为祖国添砖加瓦的建设者她感到很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