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哭声免疫法到恒河猴试验,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行为心理学的创始人约翰·华生有一句名言: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 –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从哭声免疫法到恒河猴试验,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约翰·华生

臭名昭著的“小阿尔伯特”试验就出自他手,曾经在美国风靡一时的哭声免疫法的核心思想也源于此人。所谓哭声免疫法就是:孩子哭了,别去抱他,等孩子不哭了,再去抱他,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孩子知道只有不哭才能得到父母的爱。它影响了美国整整一代儿童的教育方式,其中也包括他自己的孩子。

哭声免疫法养育的儿童长大后出现了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在付出沉痛代价后,欧美人民开始反思这种养育方法,并最终抛弃了它。

在约翰·华生去世一年之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里·哈洛进行了著名的“恒河猴”试验。哈洛和他的同事把一只刚出生的猴子养在一个隔离的笼子里,而且用两个假猴代替真母后。一个假猴用铁丝做成,并在其胸前安置一个能够提供奶水的奶头,另一个假猴用柔软的绒布做成。起初,婴猴大多时候待在“铁丝母猴”身边,但是没过多久,婴猴更多时候愿意待在“绒布母猴”身边,只有饿了才会去“铁丝母猴”那里喝几口奶水。当婴猴感受到威胁时(一只木头蜘蛛),就会跑到“绒布母猴”身边并紧紧抱住它,好像可以从“绒布母猴”得到更多的安全感。


从哭声免疫法到恒河猴试验,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恒河猴”试验

哈洛从这个试验中观察到了一些问题:“绒布母猴”抚养大的猴子性格极其孤僻,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甚至性成熟后不能进行交配。于是,哈洛改进了试验方法,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绒布母猴”,并保证婴猴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改进后的实验表明,这样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了。

哈洛的“恒河猴”试验说明:在家庭教育中,亲子陪伴这件事远比物质给予重要的多。

如果说源自于约翰·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哭声免疫法是彻底程序化、毫无感情基础的教育方法,那么哈里·哈洛则给父母们带来了充满爱的教育方法。

在中国,我们很少能见到哭声免疫法中的父母,国人愿意把自己的一切给孩子,目光中总是充满了爱怜,于是就有了另一种极端:溺爱。

在冷漠和溺爱之间,还有一种办法叫做:不走极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就拿孩子哭来说,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原因的哭,父母的处理方式肯定也是不同的,假如婴儿期的小宝宝,因为饥饿、受惊、身体不舒服等原因而哭闹,这个时候父母就应该去抱抱孩子,安慰一下,然后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而不是眼睁睁的看着孩子痛哭。

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开始学会使用“计谋”了,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又哭又闹,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就不应该去迁就孩子了,这种哭不是孩子的生理反应而是他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从哭声免疫法到恒河猴试验,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父母肯定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他的哭是哪种情况,一目了然。

养儿育女是一件很复杂也很辛苦的事,毕竟父母们面对的是有血有肉的,有思维的,活生生的人,和这些“神兽”打交道真是其乐无穷。

作为父母应该明白,不走极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才是最好的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