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安家》有哪些不合理的設定?

餐飲菜鳥


電視劇《安家》我個人覺得最不合理的設定環節就是龔蓓蓓買的跑道房。首先跑道房這套房和龔蓓蓓這個客戶是爺叔為了為難房似錦拋給她的兩個硬骨頭,一套十幾年都沒有賣出去的房子和一位錢少事多態度鳥的客戶“龔蓓蓓”。房似錦承諾不用三個月就可以賣出去這套跑道房,接下來就是房似錦親自到跑道房(注意這時候的跑道房完全是清水房)測量數據,鏡頭隨之就到了房似錦找龔蓓蓓談先賣她的房子,然後在買一套,很快她就搶了王子的客戶,把龔蓓蓓的房子賣給了嚴叔,而又帶龔蓓蓓去看跑道房,這時候跑道房已然裝修一新,一應傢俱都齊全,而且還是根據龔蓓蓓量身準備的。

首先第一點作為一箇中介有什麼權利可以去裝修客戶委託的一套房子?

第二點,房似錦裝修跑道房的資金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第三點,龔蓓蓓就一定會買這套跑道房嗎?如果龔蓓蓓不買,房子又是按照龔蓓蓓的需求裝修,又打算賣給誰呢?

第四點,房似錦跟爺叔說得不用三個月就可以賣出去這套跑道房,那麼裝修跑道房花了多少時間呢?三個月以內她要完成房子的裝修還要搞定客戶,這個時間對於很多中介來說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西子愛劇


我覺得這段,一日王子去接女同學下班,準備了精美的花束,也受到了女同學同事的表揚,隨後兩人準備出門上車。誰知女同學因為王子的車太次,告知以後開這車就別來接我了。王子無奈答應。

隨後,王子便駕車來到4S店,相中了一輛別克昂科威,隨即購買。

再次出現,王子已經開著昂科威了,閃閃見到昂科威就像見到賓利一樣,而王子自從開了昂科威,走路都帶風了。小樓和985兩人更是發出了驚人的感嘆,王子的魅力值直線上升。

開了新車的王子自然要馬上去女同學面前炫耀一番,誰知女同學還真的買賬了,感覺就像是王子開了輛賓利來接她一樣,還不停的誇讚車好。王子錢沒白話,挺高興。

王子從開播到換車前,一直開的都是一輛別克威朗GS,看著像頂配,廠商指導價要18.59萬元。換車之後,王子用威朗GS置換了昂科威,起售價18.99萬元,1.5T最貴的也不過20.99萬元。

女同學的態度居然發生瞭如此大的轉變。





平常愛剪輯


劇情《安家》中不合理的地方其實還是蠻多的,畢竟是電視劇總要美化一下的。那麼咱們先來說說有哪些吧。

第一、先說說提成吧,安家中說中介費兩個點,那麼問題來了,林茂根一套好幾億的房子算下來應該是有好幾百萬啊,一個億就是200萬的提成,就算是一個點也有100萬,更何況是好幾個億的房子,最終也是按兩個點算的。那麼這麼多錢房似錦家裡的事情不是很好決絕嗎她媽才要150萬,以前賺的也是錢啊。

第二、為了幫985開單,直接把房東鄰居給遷走了,這也太扯了吧問題是還沒費多長時間,一套房子好幾百萬家裡這麼有錢智商就那麼差嗎非要自己教育孩子肯定有辦法嘛。

  • 第三、再說說劇中差不多都快天天賣房了,門店都是有範圍的,就算門店再大也沒這麼好開單啊,都快趕上賣白菜了。一部艱辛的房產局,都快拍成愛情劇了首先是房似錦遇到徐姑姑,後面是985和那個瓜哥,再又是朱閃閃和王子建。劇中的我為單狂去哪裡了呢

第四、包子鋪老闆花了300多萬全款給兒子買房,後來不讓住不至於包子鋪都開不了沒地方住吧。中介費還要用包子還?

第五、房似錦剛到上海門店的時候,賣的第一套房還是自己先去給房子裝修了一下再帶客戶看房的,那麼問題來了裝修費誰出呢?公司出那是不可能的。自己出嗎?但一出場就是窮的不能再窮的悲慘人生啊


沙漠哈士奇


所謂無巧不成書,電視劇也是一樣的,肯定有一些地方會與現實生活或者尋常理解不一致,《安家》也一樣不能免俗,以下列舉幾處:

好幾個事件都是圍繞老洋房業務展開的,那就先談一下這裡面的不合理之處。

首先,龔家花園的那套房子。既然房主都知道表姑奶奶住的地方是違章搭建,又知道他們一家居心不良,但為什麼一定要自己去協商,不成功之下還自己叫人拆違建呢?萬一傷了人,到時只會更甩不掉。直接報警或者到城建舉報,讓他們去趕人拆房,表姑奶奶一家欺軟怕硬的還敢跟政府部門吵嗎?



其次,是這次江奶奶的老洋房。兩個外甥的所作所為真的是噁心到家了,老人也在臨終前立下遺囑把自己的層面捐獻國家,讓貪財的外甥永遠拿不到房款。這個操作固然解氣,但是既然知道有這個操作方式,在當初要賣房的時候,為什麼不直接作為武器促使兩個外甥賣房呢?如果這兩個能明確知道現在不賣房,江奶奶死後自己連自己的那份都得不到,他們還敢這樣肆無忌憚嗎?



然後是房中介的內部管理問題。

翟雲霄其實有句話說得沒錯,房似錦是來當店長的,不是當一般的銷售員。從房似錦的知識面上來看,她也懂了一定的管理技能,但是跑來就明目張膽地翹單,這是作為一個管理者可以做的事情嗎?宮醫生的那單就不說了,房源和客戶都是老油條想看她笑話扔給她的,做成也是展現自己的能力。但是王子健的嚴叔那單翹得毫無道理,而且撬之前一聲招呼都不打,這是一個合格的店長會做的事情嗎?



最後是主角在個人生活和情感上的處理問題。

這兩個主角在自己的感情處理上也經常是讓人氣得牙癢。徐姑姑對前妻張乘乘一點沒轍就不說了,畢竟徐姑姑的設定就是一個老好人又是溫吞性格。但是房似錦平時那麼狼性那麼幹練的一個人,也在重點大學學習了那麼久,又有那麼多社會經歷,面對一眾或高級或低級的客戶都手到擒來,但是對著從一出生就想淹死自己,經常不給自己吃飯,又不讓自己讀書,還逼自己嫁人的無賴農村婦女怎麼會一點辦法都沒有呢?

可以看到她對母親肯定是沒有親情的,唯一有感情的是她爺爺,頂多加個弟弟。那她在外打拼那麼久,幾萬幾萬地賺佣金,與其讓潘貴雨撒潑全部拿走,為什麼就不在北京或者上海買個房子付個首付,就算租房子也行,然後直接把爺爺接來呢?這樣一來沒有了潘貴雨能要挾她的軟肋,而且即使潘貴雨上門鬧,藉口也是現成的:她用全部的錢在照顧爺爺呢。潘貴雨敢在大庭廣眾說她不該照顧老人嗎?就算堵到家裡,爺爺也能用長輩的身份反駁,命令其走。又怎麼會像現在這麼被動,又被追著要錢,又要付所謂的高昂醫藥費呢?



不過電視劇終究只是個故事,很多看似不合理的地方很有可能都是編劇為了擴大戲劇衝突,點燃觀眾情緒故意做的,不用太當真,看得開心就好。


電影裡的海闊天空


大家好我來說下我的觀點

1:孕婦買到新房,剛裝修就入住進去了。

房似錦推薦給宮蓓蓓的房子,剛裝修好,也告訴了宮蓓蓓,宮蓓蓓本身學歷就高,自己還是婦產科醫生,新房裝修好不能很快入住,而且她還是孕婦這點她應該比誰都懂把?就算缺錢,省錢,暢想詩和遠方也不會讓寶寶承受甲醛的傷害的。

2:在房產公司,兩年不開單的朱閃閃,公司白養活?

中介行業本來就非常的殘酷,3—6月不開單的話基本就是辭退了,自己也不好意思待下去了,朱閃閃沒業績,不學習,整天在辦公室描眼畫眉,也不是啥關係戶,就因為給個吉祥物的稱號就白養活著?關鍵她在公司兩年連基礎知識都不懂,一問三不知,只會倒茶端水。

3:張乘乘的出軌。

張乘乘與徐姑姑一直都是很恩愛的,沒有一點不合跡象。結果張乘乘轉身就和公司新來的小奶狗好上了,還直接帶回家。後面劇情也描述到,她不是為了房子蓄謀已久的,這個出軌在我這沒看懂,-純粹為了出軌而出軌。

4:新開店長,房似錦撬自家人的單。

自古以來不管做什麼行業你撬別人家的單證明你有本事,房似錦撬自家人的單,連個招呼都不打這個鯰魚效應不是那麼玩的。而且是一而再,再二三的撬,身為一名職場人員,就算缺錢,也不能這麼幹啊,這是職場素養的問題。

5:為救朱閃閃,不打電話直接到酒店敲門。

朱閃閃被梁公子騙到酒店,大家為了救她直衝酒店,一個房間一個房間敲門?五星級酒店能讓你那麼幹嘛?關鍵是沒有一個人打電話的,朱閃閃的手機是24小時暢通的,身為一個業務員,關鍵梁公子也沒有逼他關機啊。

6:房似錦為救自己的爺爺,隨手甩出5萬塊。

房似錦的爸爸撞人這件事情,房似錦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管誰的責任,也不報警,也不走法律程序,直接先給5萬,什麼字據都不留,然後就拿起酒瓶跟一群流氓幹架,一群專門討債的就這麼被嚇跑了?我也是沒理解。

以上這些劇情我覺得都是不合理的設定。你們覺得呢。







妍邦影視


《安家》的編劇六六還算有知名度的。不過這一次寫的這部電視劇失分不少,觀眾都不是傻子。而劇裡面的人物,無論賣房的買房的幾乎在六六的筆下成了傻子和弱智。賣房的橋斷也是滲水太多,變成地地道道的“水貨”,估計六六沒有去體驗一把賣買房人的生活,對心態、需求、觀念等沒有深入挖掘。憑空設想、粗製濫造、天馬行空、不切實際等是我對《安家》的判定。

從張乘乘無緣無故出軌、房似錦和姑姑徐文昌無巧不成書合租、房似錦“解放前惡毒後母”的形家、億萬富豪飼料大王林茂根“小人之舉”、為985第一單設局鄰居為子遷房等等,故事情節太荒謬了,完全脫離現實生活,讓人大跌眼鏡。

而除了孫儷半冷不熱的演出效果,其它幾個主演還算各具特點,演技加分。但是,有一共同特點值得商榷,幾個男主人公把“上海小男人”的作派演得出彩。而實際他們當中有胸懷夢想的外地人到上海打拼,應該把這些各具地方特點的人物,要刻畫入微。而不是一味上海腔調、油油的“上海佬”形象,此為最大敗筆。

整個電視劇,並無亮點,情節做作,興好幾個演員撐住了場面……


傳承書道袁建華


《安家》人物設置兩個最大的硬傷,房似錦和朱閃閃

隨著電視劇《安家》的收視率芝麻開花節節高,大家都把《安家》往死裡誇。

今天不走尋常路的鵬哥我,反其道而行之,批判下《安家》的種種硬傷。

今天主要說一說浮誇的人物。

為了讓電視劇情戲劇化,矛盾衝突誇張化,編劇六六跟九枚玉水兩個人,用“水過地皮溼”似的人員安排,讓安家中介靜安分店的人員性格五顏六色,但也事劇情充滿了浮誇。

最浮誇的兩個人物,是兩個極端,最能幹的房似錦,跟最愚鈍的朱閃閃。

從人設上來說,孫儷的這個人設,人很能幹能吃苦,但是不懂得愛護自己。孫儷扮演的“房似錦”是從真實的中介人物演繹而來的,但是劇情的設計太過浮誇,這就好比一個人喜怒無常,讓她旁邊的人感覺很難受。

房似錦一來靜安分店,擺出的架勢是大幹一場,而且是六親不認,連自己人王子健(王子健)的客戶都搶,看似要來個狼性生存法則,積極工作的人有肉吃,消極怠工的人就得餓死。

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一轉眼,房似錦就大變模樣,很快的就跟徐文昌的手下們握手言和,你們這“演戲”呢?普通人吵個架還得三五天才能緩和,漸漸的趨於平淡。

你這拿著尚方寶劍來斬徐文昌的“欽差”,這麼快就被“糖衣炮彈”腐蝕了?那委派你來的安家天下副總翟雲霄真的是有點“有眼無珠”。

肩負著領導的重任,要把帶不動的隊友統統的帶上衝業績的快車道,可你跟本要架空的對手徐文昌“夫唱婦隨”是什麼鬼?

即便不“杯酒釋兵權”,但也不能這麼“雙宿雙飛”啊,翟雲霄真是瞎了眼,所託非人了。

關鍵是你房似錦一開始處處不留情的架勢,分明要讓自己成為“孤家寡人”,可喝杯茶的功夫,大家都“恩怨全消”,喜笑顏開了?

這不符合你“霸氣無情”的人設啊?都說女人會唱戲,但這變臉的速度,真的是在編劇手裡“玩出花了”。

不得不說,還是你們女人會變臉,一隻春秋筆,讓房似錦演啥就是啥,你們說啥是啥。

總之,房似錦,變臉比翻書還快。

而朱閃閃這個人身上,值得商榷的點有很多。

在中介公司,不是做文案工作,而是做業務員兩年三個月不開單,沒有被開除,簡直是不可想象。

在中介的江湖,就是狼性的江湖,想吃肉得自己去開單,去跟其它中介搶,去跟同事爭,這樣你才能搶到自己在中介江湖應有的地位。“能者多酬,這是規則”。

有人會問,為什麼會這樣做?因為中介門檻低,雖然入門容易,但要提升卻很難,門檻在門裡面,這一點跟郭德綱的相聲有點像,相聲門檻低,一次德雲社報名的有3000人,最後能剩下100個說相聲的,郭德綱就太滿意了。

中介的淘汰率雖然沒有那麼高,但是也是高流動的行業,入門容易,三個月到半年的試用期,開單就是過試用期的標誌,你開單之日,就是你轉正之時。

這也沒辦法,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中介,高流動性,把不適合的人剔除,剩下的就是適合的人。

而要做好中介需要心勤,嘴勤,腳勤,這三點。

心勤,是要記住賣房買房客戶的需求,他們的脾氣性格,你掌握的越全面,對客戶瞭解越詳細,成單的幾率越高。

嘴勤,是要多打電話,多溝通,多開發客戶房源,你掌握的資源,人和房子,就是你上中介戰場最大的武器,資源越多,你成單的幾率也越大。

腿勤,有資源,還要懂得會利用,得積極帶客戶去看房子,眼見為實,你說的再天花亂墜,房子才是最有說服力的武器。理論上來講,帶看客戶越多,成交的幾率越大。

因此,我真的不明白,兩年三個月不開單的朱閃閃,是怎麼“濫竽充數”在一線的,即便徐文昌不開除她,更合理的操作是安排她做後勤工作,保障一線員工衝鋒陷陣。

而不是跟房似錦說一句:她是吉祥物。就能一言蔽之的。

他難道不知,不開單的朱閃閃就像是定時炸彈,一條懶惰的魚,混進勤勞的魚裡面,最終會把大家的工作積極性都無形降低,讓別人以為,不開單沒關係,可以像朱閃閃那樣混日子。

長此以往,怎麼在狼性十足的中介圈混?簡直不可能。

所以說,佛系,慈悲為懷在中介是不存在。

也許有人會說,你這麼能說,去做編劇去吧,你還別說,我還真想去,但是沒人給機會啊,哈哈。

總言之,更加接地氣的劇情,會更能打動人心,誰也別把誰當傻子,尊重觀眾,注意細節,才能使故事變成經典的存在。


多加青菜


《安家》中不合理的還是挺多的,比如,老嚴兩口能拿出320萬真金白銀買房,意味著什麼?

考慮到通貨膨脹,意味著他們老兩口的生意一天的淨利潤不會低於1000元。

這老兩口沒有住進新買的房,不意味著破產吧?

需要連中介費都需要用包子抵扣嗎? (我知道拿包子抵扣是開玩笑,但是也說明了老兩口已經沒錢了,這和他們能攢300多萬現金不符)

即使買房全用光了,每天的收入還是有的吧? 幾千塊錢的中介費算什麼?

還有。 閃閃開的第一個租賃單,那兩個新畢業大學生,租了一套總價10000的兩居室,還不講價。

還說現在年輕人收入高,租的起。

現實呢?

現實是剛畢業的本科生,女生基本上是兩個人租一間臥室。因為工資稅後只有五六千而已啊。

好,有人說家裡土豪,這種我確實見過。但是劇情中的設定是現在年輕人賺的多,所以如果是家裡支持,劇情是矛盾的。

還有,10000元的二居室,有主臥次臥之分吧? 都是5000?當然也有關係好不計較的情況,但是別忘了這是合租而不是整租,價格是由中介分配而不是整租之後自己分配。

另外,開租賃單不會離門店很遠。根據劇情設定,門店周圍的房子的均價在5.5萬到7萬,這樣的價格只能是上海非核心區域吧。是什麼樣的租售比,讓這樣的房子的租賃價達到10000兩居室?

我知道我上邊說的都有反例,但我們說的是不合理,而不是不存在。

如果把兩居室的價格調整到7000元,那我認為劇情就合理多了。

最後,我來說一個目前為止整個劇情最大的不合理:沒有聚焦真正在上海買房的底層。

目前出場的所有買房者,收入最低的是誰? 老嚴夫婦。 但是即使是老嚴夫婦,也能一下子拿出300多萬現金付全款。 我們竟然沒有發現,儘量減少首付款的情況發生。 所有人,都儘量不用槓桿。 就算海清這博士夫妻也是如此。(聽說還要按揭,很擔心和失望)。

無論窮人還是富人,難道不是都想要充分利用槓桿嗎?

這部劇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窮人,即使是普通人都沒有。 大家可以想一下,買房的普通人是哪個群體?

是掏光六個錢包才剛剛能湊齊首付的30歲左右的年輕人。 (這群人工資並不低,但是首付難湊。)

作為一部以《安家》作為名字的電視劇,真的在討論安家嗎,存在著太多普通老百姓達不到的實際。


宜家影視放映


1 團寵吉祥物朱閃閃,兩年不開單

  • 朱閃閃沒業績,成天就在辦公室描眉畫眼,也不是啥關係戶,關鍵是她入職2年,一單都沒有開。中介行業競爭是非常殘酷的,3-6個月不開單基本就捲鋪蓋走人了。就算不開單,房產行業肯定會培訓,基礎知識總要懂的,房產知識、推銷話術、客戶心理,一問三不知。

2 博士生孕婦買新房就入住

  • 房似錦推薦給宮蓓蓓的樓道房,是剛裝修過的,她也告訴了宮蓓蓓。

宮蓓蓓夫婦都是博士生,自己是婦產科醫生,而且她還懷著二胎,就算缺錢、省錢,也肯定不會讓寶寶承受甲醛危害啊!

3 新店長剛入職 撬自家人的單

  • 撬別人單子可以理解,可是撬自家人的單子,撬一次就算了,接二連三的撬有些不能理解。撬完單子後理直氣壯,吃相太難看


推好劇


安家中這個購房案例根本不是討論婚後是否和父母一起住,而是討論一種不念養育恩情聯合自己的老婆在壓榨完父母之後棄之如履的極端社會心理。

老兩口作為外地人,在上海賣早點幾十年如一日,不但養育了兒子,還攢了三百多萬要給兒子在上海買房結婚。可惜他們把養育兒子的任務完全等同於賺錢,結果養出了這樣一個白眼狼。全款買的房子被兒子兒媳霸佔,他兒子明知他們沒地方去,還讓老兩口先回去。三十多年的養育之恩與血汗錢付諸東流,真是令人唏噓。

這個事例中的受害者,看似只有白眼狼的父母,實則他的配偶子女都是潛在的受害者。當前他可以為了自己的老婆和幸福把自己的父母趕出家門,以後激情褪去或者矛盾出現時,他也完全可能犧牲家庭犧牲婚姻。

處理親密關係的態度和能力,實則反應一個人的。能否與他人尤其是親密關係的人的情感變化產生共振,直接關係到我們對待他人的方式。我的老師公安大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教授說過,沒有共情能力的人,往往是嬰幼兒時期不乏物質享受卻缺少陪伴和關懷,所以才會只懂索取不懂付出,只會交換不會共享,直接體現就是凡事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安家中老兩口起早貪黑賣包子賺錢,肯定忽略了兒子成長過程中的精神需求,這樣的父母往往以創造更好的物質環境為藉口,忽視了和諧溫馨的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心理的巨大影響。

電視劇中他那個擅長表演的老婆實在也無需得意,與這種缺乏共情能力的人共同生活,眼下也許會你儂我儂,幸福美滿,但婚後出現家庭暴力的可能性也是非常突出。幾年之後也許又會出現一個年輕漂亮更會演戲的女孩,而那個為了她趕走自己父母的丈夫,也會再一次毫不留情的趕走自己的髮妻。因為一旦涉及這種人的私慾,所有的感情都是可以丟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