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纯属名词罗列,为啥给人感觉意境悠远?

雅欣雅致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纯属名词罗列,为啥给人感觉意境悠远?

这就是一幅优美的国画风景。

中国诗词中,往往通过咏物抒情,借诗言志,在特定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人物心理活动共同作用下,就会出现千古传诵的精品。

古代社会交通不方便,人们物质生活与当今社会不能相比,但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生活是相当丰富的。

这首《天净沙·秋思》出自元代诗人马致远之手,诗人独自骑一匹瘦马,独自在旅途行路,晚秋的萧索景色,衬托出诗人落寞心情。

中国古诗词,在写景的同时,更注重寓情于景,借诗言志,这样就使一首小小的诗词立刻有了灵魂,有了灵魂的诗作,呈现出读者的岂不是意境悠远的中国山水画卷吗?


这种悠远的意境,在现代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稀缺品,可遇而不可求。

能够在忙碌之余,静下心来读一读古代诗词、传统经典,已经是一种奢侈了。


书香居


元曲四大家:关、马、郑、白,马致远是之一。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释译

   傍晚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着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水哗啦啦流着,旁边散落着几户农家。在长满枯草的古道上,秋风瑟瑟,行人骑着一匹瘦骨潾洵的马在赶路。太阳慢慢西下,天已黄昏,忧郁成伤的人还旅途上漂泊着,茫无涯迹。

这首诗被称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曾热衷于仕途,但未得志,漂泊二 十余载,五十入仕,看不惯黑暗的官场,退而隐居。《秋思》是他在漂泊旅途时的作品之一,现实的悲苦、字面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现实的不 满。饱学之士,百无一用。失意、落泊,痛苦、凄凉、孤独,衷肠诉于谁,留作纸行间

人与景结合,通过枯,老,昏,古,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苍凉的暗淡的深秋农家乡野跃然于画面上,也不失一种幽静,幽静中的孤独寂寞,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却不知何方是自己的归宿,无尽的惆怅,无尽的落寞,路之坎坷,漫漫如人生,没有希望还在寻求希望,透露出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与情怀,感之落目,悲之痛哭,情与景互化,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表现了孤身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看字如画景,画景融于字。应景生情,由情生景





无为6777599135


这是首元曲出自元代作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半部分十八个字,全是名词和形容词,却是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想。

名词也可以营造悠远的意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整首曲全部是由众多名词构成,简单通俗易懂。其实这种手法就是诗人常用的一种作词手法叫做:“白描”也就是说马致远通过自己在生活上的体验和感受,用自己所看到的一些情景,提炼精炼后写下了这首元曲。

名词与形容词的巧妙结合。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马致远将这些名词和形容词按照自己的生活体验架构在一起,但是每个人所体会的意境却全然不一样需要读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来把握这些名词带给我我们的意境架构。

密集形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我国古代诗歌中作者最擅长的就是用意象来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比如说“残阳”,一般表达形单影只或者是离别之情。而且在中国古代诗中往往含有多种意象交叉表达。很显然这首曲马致远几乎全部用意象来表达,在前十八个字中马致远“懒得用”动词加以强调。马致远用九组名词来表达他的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这样以环境物象来烘托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就是用物与情的交融,此时没有感情的物被作者人格化之后,就有了作者的惆怅情怀。

寄情于景,景情交融。马致远采用了众多诗人都采用的手法就是情景交融、心物合一。能否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就是情与景能否巧妙结合。这首小曲的情与景完美结合,这些名词所表现的游子的悲哀忧愁情怀。面对秋景,人自然而然会流露出一幅悲愁情感。残阳,西风,瘦马更是体现出凄凉的感觉。这些名词很能引起人的情感共鸣,自带属性。

马致远这首元曲虽然这些意象不新颖,但是精炼简单,运用古代诗人常用的表达方式表达了游子悲愁的情怀,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影视君cool


野狐试答

题主好,感谢你很有质量的提问,我的回答也力争有质量。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广为后世传颂,这首小令是匠心独运、大巧若拙,无雕琢之痕迹,有自然之天成。马致远写自己的人生体会,也写出了天下读书人的世相和心酸,很容易引起后世读书人的共鸣。

在年轻时,天下的读书人大都很有抱负,青年时代的马致远就对“龙楼凤阁”抱有极大的幻想,但才不偶命,仕途多舛,空留散曲悲世情。这种情形历史上的文人大都有过深切的体验,古代有“秋士”一词,又有无以计数的悲秋诗文,无不在诉说着士子的落魄与心酸。《天净沙 秋思》在内容上为天下文人做了申言,在艺术表现上更有着自己独到的地方。

题主所说的名词就是小令中的意象,古典诗歌常用意象说话,简单说,意象就是诗歌中用来表达诗人感情的客观物象,一组有共同趋向性的意象构成一个有一定情境的画面,这可以算作是意境。意象、意境在古典诗歌中非常重要,抽象复杂的感情常借助意象、意境传达。

“枯藤,老树,昏鸦。”三个意象营造了一个萧瑟、苍凉的秋境,如同电影中的一个镜头;镜头很快又切换成了一副温暖、恬适的江南图景,这个图景是由“小桥、流水、人家。”三个意象所营造而成的;镜头停留片刻,又切换到了萧瑟、苍凉的秋境,只是意象换成了“古道、西风、瘦马。”显然第一个镜头和第三个镜头是眼前的实景,是实写,第二个镜头是虚写,是诗人的想象。看起来是九个静态意象简单地排列,诗人艺术的运用了虚实交替手法是意象静中有动,增添了小令的韵味,在画面的对比中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羁旅天涯的愁怀。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面九个意象蓄势,最后一句张本。一位落魄的游子浪迹塞外,深秋的黄昏,猎猎的西风中,一匹瘦马行走在苍茫的古道中,干枯的藤蔓缠绕着道旁的老树,树梢上栖息着几只神情麻木的乌鸦。人穷则反本,此时此刻,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那温暖、恬适的江南。如血的残阳把这个游子拽出了梦境,让这个天涯的游子只有断肠的思念,怎么也回不到梦中的家乡。

其实,马致远的家乡是在河北东光县,他只是在浙江作过几年小官。他是代天下失意的士子立言,江南多士子,即便把江南说成故乡也无大错,这只是诗人心中的一个情结。读诗不可死于句下,不可认死理,因为诗歌是空灵的,这首小令在形式上是那样的明静、通透、空灵,在内容上又是那样的沉重、凄凉、伤感。


野狐习禅


路过看到此问题,马致远的这首小令创作意境确实别致,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读来自然而然的容易被词中的意境和画面所感染。

——这首小令是以十三个名词,自然的组合,一词一景,一景一画。而且都是些凄凉的语调衬托出夕阳夕下,断肠人还在天涯孤独飘零的无助和无奈!确实让人寻味!


张秉荣


中国人不论是吟诗还是赋词都是喜欢省略的,遣词造句时对于文字的应用能省则省、能删则删,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这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前三句如果写成一篇散文,应该是这样:

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作者在这里用了极简的语言,只用了九个名词就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这里使用的九个词描述的全都是大家熟悉的事物或场景,不论是枯藤、老树,还是小桥、流水,亦或古道、瘦马,都是大家马上能想到的事物,当我们看到这些名词时,一副栩栩如生的图画已经出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当这一副副图画连接在一起时,整个悠远的意境也就油然而生了。

元代白朴也有一首曲《天净沙·秋》跟这首也很相似。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这首曲也全部都是名词的罗列,为我们呈现了一副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还有唐代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有两句,也是名词罗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将早行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历历在目。


播种火焰的青牛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看似简单的名词罗列,实则是元代“曲状元”---马致远高超的语言艺术体现。每个名词前都加了一个恰到好处的修饰字,“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生动的营造了悲秋、寂寥、沧桑、暗淡的情绪和画面感。“古道”“西风”则把人们的目光拉向遥远的,西风吹拂的荒野古道,悠远和空旷感扑面而来。“小桥”“流水”“人家”三个名词则营造了清新、优美、和谐的意境,把人们的目光随流水引向远处 ,水流经的地方有温馨的农家小舍,又能引起人们无限的思绪与遐想,同样意境深远,余味悠长。



这首小令的经典之处还在于,融词曲风格与口语为一体,声调和谐优美,字句清雅含蓄,语言流畅自然,音律平仄对仗,节奏简练明快,读来朗朗上口,读而见景,触景生情,意境悠远。



一梅君


因为这首《秋思》很特别,所以,让人感觉意境悠远。作者马致远,如不假思索一般,啪啪啪,一口气道出了九种风物,在猝不及防之间,带给读者的冲击力极强。不禁让人觉得,自己不是在吟诵文字,而是正在浏览一幅秋郊夕照图。



马致远是元曲大家,是元大都(今北京)人氏。其生卒年,约为公元1251年-公元1323年(此仅为其中一种说法,未定论,仅供参考)。他字千里,号东篱,别称马神仙。从这几个称号就可以看出,马致远属于老庄一派,素有远离尘嚣、归隐田园的心愿。不过,据史料记载,马致远年轻时,也曾热衷于追逐仕途,并且,在宗族和乡里中间还颇有声名呢。


“天净沙”是元曲的曲牌名的一种,就算小令吧。在这首《秋思》里面,整篇没有一个“秋”字,也没有一个“思”字,更没有一个“愁”字,却透露出一股浓浓的悲凉和哀愁。请看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深秋时节,黄昏时分,想必已是凉风瑟瑟,日影低垂了。此时,疲惫的游子,在不经意间,由近及远,瞥见了周遭的一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就像电影中的定格镜头一样,一一顺序呈现在眼前。


这前三句,一共一十八个字,全部是由形容词加上名词组成,其中,没有一个动词。并且,枯、老、昏与古、西、瘦等的运用,恰到好处,在无形中,起到了对景物的强化作用。不但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还精炼到极致。如此的巧妙安排,使得其韵味隽永悠长。这一手法,也算是前无古人了。难怪,后世对这首《秋思》的评价极高。


秋天萧瑟,引发愁思,是中国传统文人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那么请问,到底是罗列景物再借以抒情为好呢?还是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却欲言又止为佳呢?我看是各有千秋。虽然都是断肠人在天涯,不过,由于各个人的秉性不同,所以,其表现手法也是大有分别的。


马致远这个落魄的游子,早已心灰意冷。所以,他的心中只留下了一个“愁”字;反观一生豪放不羁的辛弃疾,虽然也是壮志难酬,却仍然是愤愤不平。因此,辛弃疾心中的思绪,较之马致远,就要复杂得多了,也就不仅仅是一个“愁”字所能概括的啦。请看: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俗话说,文而第一、武无第二。你觉得,以上哪一首更合你的心思呢?


俚言杂谈


先看看这首诗的意思: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自屈原的《离骚》起一直延续到现在。《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意思是外物使人内心的情意活动起来。那又是什么东西能让外物动起来呢?《诗品》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他认为,这种能让物动,从而引起你内心感动的是‘气’。那气又是什么呢?古人认为,宇宙间有阴阳二气,是它们的运行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四时晨昏。譬如:夏天阳气最盛,所以草木茂盛。但盛到极点就开始衰落,阴气渐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秋冬之际阴气最重,因而草木衰败。阴到极点又转为阳,阳生而万物长,所以春天就会百花齐放。由于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这些变化而感动。春天草木的萌发让人联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欢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因此会让人感到忧愁和悲伤。《离骚》中屈原叹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宋玉在《九辩》里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陆机《文赋》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再看他的布景:“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3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謚。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那功名离我近吗?远吗?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会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觉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经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让人泣不成声也。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张继劳


马致远这三句最成功之处唯四字而已:身临其境!

1.用字凝练。

用凝练的字营造出恰到好处的意境,以抒发凄凉伤感之情。

藤是“枯”的,树是“老”的,乌鸦在黄“昏”中。三个景物就营造出黄昏中万籁归寂的情景氛围。

没有跨江大桥,不过是个“小”桥,而桥下水在“流动”,平添徐徐生机。远处有三五人家,这黄昏夜色的寂静中又多了几许温情。

道路是“古”的,不知走过多少羁旅行人;风从“西”而来,带着些凉薄之意;马都“瘦”了,走了多远的路?吃了多少苦呢?乘马之人想必也瘦骨嶙峋了吧。

再联想后面两句“夕阳西下”,那个流浪天涯的人,怎能不“断肠”?

2.笔力苍劲。

曲之不同于诗还在于音韵至美。三句唯有9个名词,读起来有苍劲的骨感,硬朗而掷地有声。

枯藤缠绕在老树上,老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潺潺流水,水流旁有三五人家。

古道上西风阵阵,西风中走来一匹瘦马。

夕阳的余晖中伫立着一个人影,那断肠人正奔走天涯。

如果将名词之间加上一些衔接,就变成了上面这段话。读起来更流畅,更哀婉,却少了些硬气的风骨,少了“断肠”那种撕裂的痛感。

其实,每个人都对文字有天然的审美基因,你读起来是好的,那就是它最恰到好处的表达,最完美的表达。

#头条公开课繁星计划#

(我是弦小闲,很喜欢这首诗,一点想法与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