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近期很多資本市場的投資人都會天真地幻想,我國的股票市場會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避風港。雖然愛國之心值得尊敬,但很明顯從金融常識來說,股票市場的連鎖反應只會使得我國股票市場出現聯動波動。當前連聰明的北上資金都在撤退,談何國際資本市場的避風港?當然我國除了股票資產以為的資產倒是有可能成為國際避風港,但唯獨A股是絕對不可能成為全球國際金融資本的避風港的。首先海外金融市場有著完善的做空機制,投資者可以通過做空規避一部分的金融投資風險。其次,我國的資本市場法治化體系尚不完善,莊家遊資橫行,華爾街的精英會連這都看不明白嗎?不過海外的資本市場也是從不完善中逐步過渡到現在完善的資本市場,而我國尚處於不完善的資本市場階段,你讓歐美投資精英從完善的資本市場來咱這避險,好比你去北上廣深招募人才去蓮花池五里屯淘金。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當前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表面上是源於新冠疫情,但很多人忽視了全球各發達經濟體國家本身的缺陷等問題,例如西方發達國家由自由主義蔓延和滋生的慵懶的醫療福利體系。但凡有過歐美留學經歷的同學都能體驗到歐美看病難的問題。筆者在維也納留學的時候,牙齒破了大半年,根本不敢去醫院。歐美醫院看病需要經歷繁瑣的預約程序,而且價格高昂。平時小的補牙齒等疾病尚且能夠給普通民眾帶來這麼大的麻煩,何況新冠肺炎這樣的疾病?因此此次全球性股票指數的坍塌,其實是歐美國家體制長期積澱下來的頑疾所致。這也導致歐美西方國家在面對公共風險事件的時候,不如中央集權體制國家應對的效率高。西方資本主義體系人工成本極其高昂,不要說歐美國家,即使是亞洲的日韓和港澳臺地區,但凡是勞務用工成本都極其高。這更加導致其在面對公共突發性事件方面人手不足,長期的高福利慵懶體系在面對危機時候,就會陷入恐慌狀態。因此以納斯達克為首的股票指數出現大幅度震盪,牽一髮而動全身,全球的股票市場都相繼出現動盪。尤其在自由的金融市場體系中,任何對於股票市場的過度強行干預行為,都會導致股市的內生調節機制出現紊亂,進而導致投資者更大的損失。比如:投資者原本可以通過做空股指期貨對沖做多股票的風險,但由於外在的強行干預,就會使得股市信用顯示機制出現失靈,投資者無法從基本面和政策面去預估相應的風險對沖策略。而當外在有形干預的手成為了股市唯一的主宰力量,基於信息不對稱原則,投資者就會陷入到沒頭的蒼蠅局面,只會虧損更加慘重。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書中自有黃金屋

很多投資者會天真地幻想全球資本都會集中到A股市場,幻想A股大牛市可期。要知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經濟形勢好的時候,A股都沒有迎來牛市。此時迎來牛市,邏輯在哪裡呢?很多人會說,強意志拉動就會有牛市,而完全忽視了股票市場仍然是一個高度開放的金融市場,市場中所有人都在博弈。股票市場中有北上資金、外資、民營資本家、散戶、機構等多方主體,除了散戶以外,其他主體基本都掌握著更多的信息來源渠道。在國際金融市場聯動博弈的框架下,指望A股能夠獨善其身顯然是不現實的。那麼有沒有好的辦法呢?從個體而言,止損就是賺錢。從全社會而言,就是建立好一個良幣驅逐劣幣的股票市場,而這需要一個漫長的法治化完善的過程。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希望之手

備註:本文屬於學術中性理論研判,成年人投資收益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