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北岸、黃河故道……中原大地植樹忙

新鄉:黃河北岸“種風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同增

春光明媚宜植樹。3月12日上午,河南省沿黃生態廊道示範工程集中開工暨新鄉市春季義務植樹活動,在平原示範區橋北鄉洪莊萬畝槐林旁正式啟動。黨員幹部齊動手,把1800棵觀賞樹整齊地栽種在黃河北岸的一片荒地上。

黄河北岸、黄河故道……中原大地植树忙

種下的是樹苗,長成後將是一道道美麗“風景”。今年新鄉沿黃生態廊道規劃新增綠化面積25.4萬畝,已開工建設沿黃生態帶重點項目28個,今年計劃投資33.5億元。

據介紹,為把黃河生態廊道示範工程建成最靚的“風景線”,新鄉市正著力抓好“六大廊道”建設。沿黃大堤生態廊道,全長170公里堤內側50米防浪林、堤外側100米護堤林基本成形,今年的重點是提升改造;沿黃河生態觀光廊道,全長66公里行道樹及北側100米寬防護林基本完成,生態觀光帶初具規模;沿幸福渠穿灘公路廊道,全長63公里的幸福渠護堤林和北側100米寬的景觀林帶隨道路拓寬正在實施;天然文巖渠生態廊道,全長53公里;沿高速高鐵生態廊道全長近300公里,已完成84.3%;七條進灘公路兩側綠化。

抓項目就是抓落實,新鄉在整個沿黃區域規劃佈局了六個重要節點,全力鑄造“精品工程”。以平原示範區洪莊萬畝槐林為依託,打造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樣板區;以國家生物育種中心為依託,規劃建設綠色科創小鎮,打造中原現代農業硅谷;以國家園藝種質資源庫為依託,建設中原國家植物園;以黃河溼地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依託,打造溼地鳥類公園;以博浪沙國有林場為主體,打造國家級森林公園;以封丘陳橋溼地為基礎,打造集康養、民宿、文旅為一體的中州水鎮。

新鄉還要嚴把 “設計關、種苗關、挖坑關、栽植關、澆水關、管護關”等“六道關”,因地制宜、因害設防、適地適樹建設生態廊道,推進沿黃生態廊道建設由綠化向美化、彩化提升,在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中奏響出彩的新鄉樂章。

據瞭解,新鄉市當天的義務植樹活動為市縣聯動進行,全市共植樹101100株,綠化面積1455畝。我省下達新鄉市綠化造林任務16.2萬畝,目前該市已完成22萬畝,佔省定目標的135.8%。

商丘:一天栽下7.2萬株樹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夢珂

扶樹正苗、揮鍬培土、踩土定植、提桶澆水,3月12日上午,商丘市梁園區黃河故道國家森林公園內,商丘市四大班子領導與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一起植樹添綠。

黄河北岸、黄河故道……中原大地植树忙

植樹現場一片繁忙,大家分工協作,密切配合,銜接有序,幹得熱火朝天。不一會,6000餘株苦楝、竹柳在黃河故道森林公園迎風挺立,展現出蓬勃生機。與此同時,各縣(市、區)黨員幹部和群眾也積極開展了義務植樹活動。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植樹添綠正當其時。商丘市高度重視植樹造林工作,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千方百計改善全市生態環境,搶抓春季好時機,號召全市人民積極開展植樹造林活動,把植樹造林變成全民的自覺行動。正值全國第42個植樹節,商丘市採取市縣聯動方式,按照錯峰參與、嚴防疫情的原則,組織開展了此次義務植樹活動,掀起全市春季造林綠化高潮。

據統計,當日商丘市義務植樹面積1800畝,栽植苦楝、白蠟、香花槐、欒樹等7.2萬餘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