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跑旱船!

儿时的农村总是那么安静,静谧!一年到头也听不到一点机器的轰鸣,不像现在这么喧嚣,偶尔有点大一点的声音也大不过村头大黄狗不甘的叫声:汪,汪,汪。

一年当中也只有过年的那几天能使这个安静的庞然大物瞬间就充满无穷的魅力。当大红的对联贴在了每家每户的大门上,立刻孩子的嬉笑,鞭炮的轰鸣,擀面杖的咕噜声,立刻就使他变的热闹起来。

跑旱船就是在农村流传了千年的民俗。一般都是用一些树枝,彩色纸片扎成需要的形式,表演的人在化了对应的装束,而那些平时说话都脸红的农村汉子都化了妆,穿上了花花绿绿的衣服,他们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新年祝福。

儿时的记忆——跑旱船!

跑旱船,一般都从大年初一开始。一大早村口传出锣鼓敲击的声音,而大人们总是喊一句:快点,跑旱船的开始了。就再也不用担心昨晚熬夜的孩子懒床了,除夕熬夜,初一早起象征着一年顺顺利利,也是我们这的习俗。

而到我麻溜的起床,飞快的跑到村口的时候。跑旱船的队伍总是排起了大长龙,大人,孩子,嘻嘻哈哈的挤在一起,身子骨瘦小的总是想方设法的往前挤。

儿时的记忆——跑旱船!

跑船的队伍往往第一个目标就是村里的公社,村支书也会一大早就等在那里。当跑船的队伍进入公社大院的时候,早有一旁等待的小伙子点燃了一挂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中气氛很快就被烘托了起来。这时候那些常年耕做在田里的汉子也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其实他们哪里会什么唱腔,往往一开始就有大批的人起哄,而唱错了,唱跑调的人也不以为意。被起哄的人说急了就大声喊一句:他大婶子,要不你来啊。随即就淹没再更大声的起哄嬉戏中。

在表演的间隙,公社里也会适时的撒一把把的糖果出来。这是我们小孩子最欢快的时间,高粱饴,大白兔,谁要是抢到一块大虾酥,那是绝对不敢出声的,因为在我们看来虾酥才是糖中的极品。

穿梭在人群中,我们不仅捡到了花花绿绿的糖纸,也收获了新年的祝福,童年的快乐。

跑旱船的节目,一般都会持续到正月十五。我们村是一个大的自然村有三四百户人家,而这跑旱船的队伍会一家一家的拜访。而跟在队伍后面去每家拜访也成了小时候过年必须得流程,所以我们知道哪一家有几只鸡,哪一家买了新摩托车,哪一家娶了新媳妇这也无性的促进了村庄的和谐。

儿时的记忆——跑旱船!


每到一家他们都会送上新年的祝福,以及蹩脚的表演。主家也不会在意,总是笑容满面的散着烟,分发糖果。如果今年有谁家没迎来跑旱船的祝福,在以后的一年里也会被村上的人看不起,所以他们今天去了哪家,明天要去哪家,也成了过年的一个嚼头。每到一家,总是受到主家的欢迎。

现在农村发展日新月异,过年娱乐的方式也有了多样化。跑旱船做为一个在农村存在了几百几千年的风俗,渐渐地失去的生存的土壤,这几年更是销声匿迹。

偶尔过年的时候有跑旱船的队伍出现,我总是要跟着他们走几家,串几家。那粗鄙的化妆,简陋的服侍,甚至风一吹就掉的彩色纸片,成了记忆里的缅怀。

到现在我也没学会一支跑旱船的曲目,但是总是忘怀不了它带给我的童年的欢乐。它于我可能渐行渐远,于我可能只剩下记忆里花花绿绿的糖纸,以后谈起的时候也会让下一代人向往吧。

儿时的记忆——跑旱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