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必争之地幽云十六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汉史趣闻


公元938年,后晋高祖石敬瑭按照和契丹的约定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从此开始,幽云十六州就成了后来各中原王朝的心病,而历代中原王朝君主无不以收复幽云十六州为己任。

幽云十六州

那么幽云十六州究竟是哪里呢?

幽云十六州通常又称为“燕云十六州”或“幽蓟十六州”,大致范围为今天的北京、天津全境,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地区,东西绵延约六百公里,南北约两百公里!

(幽云十六州古今对照图)

幽云十六州具体指的是:幽州(今北京市区)、顺州(今北京市顺义区)、儒州(今北京市延庆区)、檀州(今北京市密云区)、蓟州(今天津市蓟州区)、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市北)、新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妫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武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蔚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应州(今山西省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市东)、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区)、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

历代君王之努力

在了解幽云十六州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历代君王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所做的努力!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率领大军攻辽,意欲收复幽云十六州,解除辽国对后周的威胁。一月之间,就收复了其中的二州—瀛州和莫州,以及益津关、瓦桥关和淤口关三关。但是无奈在准备攻打幽州时,柴荣忽患重病,只得班师回朝,最终含恨而死。


(后周世宗柴荣画像)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就曾设置封桩库,意欲用金钱赎回幽云十六州。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曾先后两次北伐,但都以失败告终,尤其是高梁河一役中,赵光义更是受伤中箭,最后坐驴车才仓惶逃走了!

此后北宋又与辽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但始终未能收复幽云十六州。直到宋真宗时期,宋真宗御驾亲征,最终与辽国达成澶渊之盟,从此以后百年之间宋辽之间再无大的战争。

对于幽云十六州一直有一种误解,就是普遍认为幽云十六州始终控制在辽国手中。其实按照澶渊之盟的约定,宋辽约定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了遂城及涿、瀛和莫三州。因此,北宋实际上是控制了其中的两个州!


(宋辽澶渊之盟)

公元1122年,一向不务正业的宋徽宗也打起了幽云十六州的主意,和东北的金国订立了海上之盟,约定灭辽后,金国归还幽云十六州。后来金国如约将太行山以南的的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和蓟州归还,但是在此之前金国几乎将这几地的人口和财物系数掳走,北宋得到的只是几座空城!

此后南宋偏安一隅,幽云十六州再无收复可能。直到明朝初年,徐达率领25万大军北伐才再一次将幽云十六州纳入汉人政权的统治之下,悬在中原王朝头上的一把剑终于被解除,至此被压制了四百年的汉族人民才真正扬眉吐气了!


(徐达画像)

幽云十六州的重要原因

那么为什么幽云十六州会这么重要呢,以致于历代君王都想要收复呢?很多人都认为是幽云十六州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所决定的,其实不然。除了地理因素以外,还有几方面也影响着幽云十六州的重要性。

第一、天然的屏障

幽云十六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北宋叶隆礼的《契丹国志》记载:

“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

幽云十六州中的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在太行山北支的东南,称为“山前”,其余九州在山的西北,称为“山后”。


(幽云十六州地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幽云十六州的界限绝大部份都以长城为界。今长城自居庸关以东向西南分出一支,绵亘于太行山脊,到朔州以西复与长城相合,这就是内长城。

中原如果失“山后”,后面还有内长城的雁门关寨可守。如果再失“山前”则河北藩篱尽撤,北方再也无险可守,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就可沿着幽蓟以南的坦荡平原直冲河朔。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自战国燕、赵就结合此地的险要,在此修建长城以加强防御来抵御匈奴,以后的朝代也多有修建长城的习惯!

第二、经济基地

幽云十六州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的农业区。

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从北宋的角度看幽云十六州对其重要性,如果转换一个角度从辽国的角度看幽云十六州,那么我们就能发现幽云十六州重要的经济价值!

幽云十六州所处的纬度,温暖湿润,降水充足,因此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也是经济最繁荣、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在被辽国吞并以后,辽太宗便立即将幽州升为南京(燕京),云州升为西京,并且规定不是亲王身份的不得掌管幽云十六州。


(辽国地图)

随着幽云十六州纳入辽国的版图,这里的汉人也就成为了辽国的臣民。汉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给辽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农耕经济取代了游牧经济成为了辽国的主要经济形式。

在辽国的治理下,幽云地区成为了辽国的农业经济中心,同时也是主要的赋税来源地。据记载仅燕京析津府一地就有“兵戎冠天下之雄,与赋当域中之半”的美誉!由此可见,幽云地区对于辽国的重要性。

第三、战马基地

北宋之所以在和辽国的战争中难以取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强大的骑兵军团,而这中间战马的优劣和多寡是建立骑兵的先决条件。之所以当年汉武帝、唐太宗的大军能够在戈壁大漠中所向披靡,所仰仗的就是强大的骑兵军团!


马场)

而当时有两个重要的产马地区,一个是甘凉河套一带,另一个就是幽云地区!对于北宋来说非常不巧,这两个地方一个被西夏控制,一个则被辽国控制。

因此,幽云十六州在古代无论是对于中原王朝还是游牧民族都是极其重要的。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取得了幽云十六州则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前方基地;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取得幽云十六州则是完全掌握战争主动,骑兵随时可以南下纵横驰骋,同时也是游牧民族的经济中心!


小祁说历史


首先说一下幽云十六州指的是哪些州?

如图,燕云十六州具体指: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

概括来说,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天津全境,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地区。

如果只说这个有点少,我们再进一步说说这个问题的由来及发展。

先说这个问题是怎么出现的呢?

大家看这是唐朝地图,是没有所谓的幽云十六州的问题的。从上图看属于河北道,河东道,和单于都护府的一部分。后来唐开元天宝年间设立缘边节度使。天宝十节度使是唐天宝年间设置在边陲的十个军区长官,地方势力逐渐强于中央,北方尤其显著。

那怎么会出现这样一个地理概念的呢?

这得到唐朝末年。终于后梁灭唐,朱温建立后梁。

图晋就是河东道,也是后来的后唐。北边就是契丹。

936年,后唐的河东节度使反后唐,向契丹求援,他给出的条件是,割让幽云十六州,然后向契丹称臣,称父子,也就是他是辽太宗的儿子,史称儿皇帝。这样,938年,幽云十六州就割让给了契丹。又称为燕云十六州。

从这儿之后,这些地区一直被北方少数民族所占领,中原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天然和人工防线,辽国也开始从单纯的游牧民族,向游牧与农耕相交杂的民族过渡。在燕云十六州,汉族也和契丹族混居。从辽到金。他们对这些地区采取的政策是既拉拢又排斥,辽用科举任官和婚姻来使汉人忠于自己,又不完全信任,而将置于社会底层。而金朝也同样,将幽云汉人列于女真人渤海人契丹人等民族之后。而幽云汉人,也出现了复杂的心理,在汉人金人契丹人之间摇摆,不定。

先是后周柴荣的努力,刚开始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收复瀛、莫、宁(天津静海县南)三州,以及益津关(河北霸县)、瓦桥关(涿县南)、淤口关三关。后又欲攻取幽州(今北京)时,最终病重班师,再说宋朝,曾经的高梁河一战,幽州百姓也曾是“以牛酒迎犒王师。”可是后来,还是失败了。夺取幽云十六州的愿望破灭。北方人民不再对宋有什么希望。他刻意夺取十六州,最终是失败了。1004年,宋辽有澶渊之盟,双方稳定边境下来。幽云十六州不再奢望。

后来的金朝崛起,1122年宋金订立"海上之盟",约定联合灭辽后,金归还宋燕云十六州。于1123年二月把太行山(后明在此建内长城)以南的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蓟州如约归还。

后来1126年北宋灭亡,1127年南宋建立 ,北方又落入金人之手。直到1213年,燕云十六州被蒙古帝国占领。1264年八月,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改燕京(今北京市)为中都,定为陪都。1272年,将中都改名为大都。

这就这样,燕云十六州 又被蒙古帝国统治了455年,之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燕云十六州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

再往下1644年清军入关,清世祖顺治皇帝定都北京,燕云十六州由清朝统治,直到1912年灭亡。

这就是幽云十六州, 京畿重地,养马屏障之地。北方与中原的过渡地带,兵家必争之地。后来日本又策动华北五省自治,也是这一带地区。

我还记得我们的毛主席吟咏的诗篇,江山如此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果真是如此呀!好了,我们的介绍就到这里,欢迎关注我们,历史上那些人那些事,谢谢大家,再见!


历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儿


说起幽云十六州,想必熟悉历史,特别是五代史和宋史的朋友,一定非常熟悉。在宋朝,幽云十六州屡屡被提及。宋朝人为何频频提起幽云十六州,幽云十六州到底在什么地方呢?幽云十六州对中原王朝到底意外着什么呢?

幽云十六州的大致范围都在北方,具体是这样的:幽州(今北京市区)、顺州(今北京市顺义区)、儒州(今北京市延庆区)、檀州(今北京市密云区)、蓟州(今天津市蓟州区)、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市北)、新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妫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武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蔚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应州(今山西省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市东)、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区)、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

五代时期的后唐,石敬瑭为了取得契丹人的支持,于是下令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辽),此后幽云十六州一直在辽、金、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手里,直到明太祖统一天下后,幽云十六州才重新回到中原王朝手里。

失去幽云十六州,对中原王朝而言,是特别不利的,不仅始终面临北方的强大军事威胁,也成为中原王朝统一天下最大的障碍。不管是后周世宗,还是北宋的宋太祖和宋太宗,都曾为收复幽云十六州而努力,奈何因为实力不济,再加上对手实在太强悍,一直没有成功。

金灭辽时,金、宋曾约定一起共同出兵灭掉辽国后,然后双方平分幽云十六州。但是宋江实在太没出息了,面对已经是强弩之末、被金军打得落花流水的辽军,宋朝依然打不过辽国,反而被辽国的一群残兵败将打得丢盔弃甲。

金国人一看宋朝这么没出息,就干脆放弃和宋朝联合,只凭自己的实力,一举灭掉了辽国。金国人灭辽之后,接管了幽云十六州。宋朝曾派人讨要幽云十六州中靠近宋、金边境的几个州。金国人回敬:滚!老子打下来的土地,凭什么送给你!

蒙古人崛起后,灭掉了金国,幽云十六州又到了蒙古人手里。元朝一统江山后,不仅是幽云十六州,整个华夏大地都在蒙古人手里。

元朝末年,蒙古人窝里斗非常厉害,无暇顾及朱元璋等农民军,再加上蒙古人此时的实力已经远非铁木真和忽必烈时代所比,蒙古人的实力早已是今非昔比。这些因素,给朱元璋攻取幽云十六州带来了极大便利。

对手蒙古人已经残了,朱元璋本身也有较强的实力,就顺势克复了幽云十六州。这样,自五代后唐时期开始,已经丢失了几百年的幽云十六州,重新回到中原王朝手里。


袁卫宇


答:这个问题貌似很简单,其实不然。

想当年,宋徽宗派马植跨海与女真人海上结盟,双方约好,宋助金灭辽,大功告成后,金将燕云十六州之地还宋。

但是,当辽国被灭,宋金双方坐在谈判桌上兑换当年结盟时的誓言。

金国代表问宋朝代表,您说您想要回“燕云十六州”,那您先跟我说说,这燕云十六州都是哪些地方。

宋朝代表一下子也傻了眼。

对于燕云十六州的大致印象,大家都知道,包括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山西、河北北部地区。

现在查《宋史•地理志》,上面也标得清清楚楚,什么燕州、顺州、儒州、檀州等等。

但是,自从沙陀人石敬瑭在公元938年把燕州、顺州、儒州、檀州等十六州献给契丹,至公元1123年宋金结盟灭辽,这其中的时间间隔将近有一百年,中间不知又经历了多少变故。

其中最大的一笔变数,就是公元959年,不世之英主后周世宗柴荣曾水陆并进,率军攻辽,用了一个月多一点功夫就收复了瀛、莫、宁(天津静海县南)三州,以及益津关(河北霸县)、瓦桥关(涿县南)、淤口关三关。

可惜的是,该五月,世宗皇帝欲攻取幽州(今北京)时,因突患重病,被迫班师。

这之后,世宗病故,赵匡胤发起陈桥兵变,全盘接管了后周之地,当然,也包括周世宗用血汗收复回的瀛、莫、宁(天津静海县南)三州。

那么,自宋朝开国至宋金结盟,北宋君臣一直叫嚷着要收复的“燕云十六州”,其实自己已攥有三州在手了。

但北宋诸帝,从宋太祖到后面的两个鼻涕皇帝徽、钦二宗,都抵不过周世宗的一个脚趾头,没有能力向北收复一州一县之地。

契丹人在管理剩下的十三州之地时,在名称、辖区上作了很大的改变。

比如,它将原石敬瑭割让的十六州中的幽州、云州、新州和武州分别改为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奉圣州和归化州。在南京道辖-府(原幽都府,后改南京析津府,即今天的北京)、八州(涿、檀、平、易、营、顺、蓟、景);在辽西京道辖-府(原云州,后改西京大同府,即今天的大同)、八州(武、应、朔、蔚、奉圣归化、儒、妫)八州。这其中的景州和武州是契丹人新增设的;营州、平州并非从石敬瑭手中得来,而是从后唐李嗣源手中夺来的;易州则是989年从北宋手中所得;另外,废弃了原来的寰州。

……

辽国灭亡前夕,驻扎在涿州、易州的常胜军留守郭药师举军向北宋投降,献上两州之地。

所以,金国人问宋朝人,你们原先说要回的是从石敬塘献给辽人的十六州,是哪十六州?

为这事,双方扯皮了好几个月。

最后,金国开出了的分配方案是:平、滦、营三州不是属于当初石敬塘割让之地,不在归还之列,西京也不能归还,只能将太行山以东的燕、蓟、檀、景、顺、涿、易七州交还于宋朝,但还土不还税,还土不还人。

不难看出,因为涿州和易州是由郭药师献给北宋的,金国所答应归还的七州其实只有五州。

一句话,所谓“燕云十六州”,在地理变易下,其实是一笔糊涂账。


覃仕勇说史


燕云十六州,燕是今北京市,云是今大同市。

十六州大致包括今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廊坊、承德、保定、衡水、张家口、大同、忻州、朔州等地。

这些地方是传统上的边境地区,汉高祖白登之围就在此地,安禄山也是从这里起兵谋反的。

北魏南迁以前,大同是它的都城所在。辽国得到十六州以后,在燕州建了南京析津府,在云州建了西京大同府。后来金国在辽南京基础上建立金中都,元朝在金中都基础上建立元大都。后来北京成为中国明、清、民国和共和国的首都。



名利不如闲86380201


幽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燕云十六州”。

“燕云”这一名称最早现于《宋史-地理志》,燕云十六州包括今北京、天津全境、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等广大地区,面积约10.5万平方公里。

(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具体有:

——幽州(又称燕州,今北京市)

——檀州(今北京密云)

——顺州(今北京顺义)

——儒州(今北京延庆)

——蓟州(今河北蓟县)

——瀛州(今河北河间)

——莫州(今河北任丘北)

——涿州(今河北涿州)

——妫州(读:gui,今河北怀来)

——蔚州(读:yu,今河北蔚县)

——武州(今河北张家口宣化区)

——新州(今河北涿鹿)

——应州(今山西应县)

——寰州(今山西朔州东)

——朔州(今山西朔州)

——云州(今山西大同)。

燕云十六州所在地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就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原农耕汉族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天然屏障。

由于处在边境地区,故其战略意义非常重要。失去燕云十六州这个天然屏障,将导致中原王朝直接暴露在北方草原民族的铁蹄之下。故自秦始皇时起,即对这一地区非常重视,此后历代中原王朝亦是如此。

公元936年,时任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起兵反叛,不久其即被后唐大军兵围太原,就在战争处于胶着之际,石敬瑭被迫向契丹求援。时年九月,契丹军南下解了石敬瑭之围,并帮助其击败后唐军。

所谓无利不起早!

契丹亦是如此。

灭掉后唐后,石敬瑭自立为帝,作为对自己恩人契丹的回报,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这一重要战略屏障献于契丹,并每年向契丹称臣纳贡,光布匹就达30万。

除此之外,为表忠心,石敬瑭竟认比自己小十岁的辽太宗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而自己则成了被后世贻笑千载的的“儿皇帝”。

(后人绘石敬瑭向辽太宗跪拜)

由于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献给了契丹,使得中原王朝丧失了抵抗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保护屏障,亦使辽国的疆域直接扩展到长城沿线,给后世中原王朝埋下了巨大隐患,尤其是北宋,造成北宋政权深受北方游牧民族威胁长达二百余年。

可以说,燕云十六州对宋朝的衰败与灭亡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也是自那时起,往后的中原朝代皆没有完全收复该地。

宋朝立国后,宋太祖赵匡胤曾打算用金钱向辽国赎回该地,但終没有成功。

1125年,金朝灭辽。

不久,金兵又大举南下俘虏了北宋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燕云十六州便成为金朝疆域。

蒙古崛起后,不出几年又灭掉金朝。1213年,燕云十六州被蒙古帝国占领。

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后,命大将徐达、常遇春北上歼灭元朝残余势力。于1368年,攻克原元朝都城大都,使得燕云十六州自石敬瑭献于契丹始,在非汉族统治450余年后重回汉人势力范围。

影响明朝历史走向,震惊中外的重要事件——“土木堡之变”亦发生于此。

明朝灭亡,清军于1644年入关,该地再次落入非汉人统治疆域,且直到1912年清廷覆灭。

清帝退位后,燕云十六州归北洋政府接管。抗日战争爆发后,又落入日本人手中。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燕云十六州再次回归中国版图之上。

是非成败转头空,几度夕阳红。

转眼间,千载已过。

燕云十六州在这一千多年时间内,起起落落,几易其主。

其中的幽州更是逐步成为了北方重镇,成为了金、元、明、清的都城所在地,成了新中国的首都,今天的北京市。

燕云十六州作为中原汉族王朝的重要战略屏障,既见证了历代王朝的兴衰起伏,朝代更迭;更亲历了华夏历史进程的一步步走向。


小司马说


  幽云十六州,也叫做燕云十六州,对于中国古代汉族人来说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是这个地方对于内战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处,而一旦发生外族入侵,那么这里将会是中原大地最重要的防线,一旦丢失,将直接面临着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铁蹄。

  

  幽云十六州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广阔,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山西、河北等部分地区,东西之间长达600公里,南北宽足有200公里,面积高达十二万平方公里,是一块非常辽阔的土地。这十六州分别是:幽州是今北京,顺州是今北京顺义,儒州是今北京延庆,檀州是今北京密云,蓟州是今天津蓟县,涿州是今河北涿州,瀛州是今河北河间,莫州是今河北任丘北,新州是今河北涿鹿,妫州是今河北怀来,武州是今河北宣化, 蔚州是今河北蔚县,应州是今山西应县,寰州是今山西朔州东,朔州是今山西朔州,云州是今山西大同。

  

  幽云十六州正是取得幽州和云州的简称,我们从地区中可以很直观的发现,这一块地区刚好位于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的交汇处,是从北方进入中原大地的必经之地,易守难攻。在漫长的历史中,幽云十六州牢牢的保护这中原大地的百姓不受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是中原地区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


下午世界


幽云十六州可能不太懂历史的的小伙伴会对这个地区充满陌生感,这神秘的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什么地方呢?又是中国地图上的那些地方呢?

幽云十六州古时期是:幽州,檀州,顺州,儒州,蓟州,瀛州,莫州,涿州,妫州(读:gui),蔚州(读:yu),武州,新州,应州,寰州,朔州,云州。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现在的:北京市,北京密云,北京顺义,北京延庆,河北蓟县,河北河间,河北任丘北,河北涿州,河北怀来,现河北蔚县,河北张家口宣化区,河北涿鹿,山西应县,山西朔州东,山西朔州,山西大同一带。

幽云十六州还有其他两个名字: “蓟云十六州”和“燕云十六州”,它的所在地区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去往中原农耕地区的唯一通道,也是中原和北方草原民族的区分地区,更是中原民族抵挡北方草原民族的天然屏障。

因此,如果失去了幽云十六州就相当于把中原暴露在了北方草原民族的铁蹄之下,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所以从秦始皇开始治国起就很重视这一地区,此后的每一代中原王朝亦是如此。




默貘君


幽云十六州,也叫燕云十六州,或者幽蓟十六州,古代有“丢幽云则必祸中原”的说法,是古代中国北方重要的边境屏障,那么幽云十六州到底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




幽云十六州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古代有“丢幽云则必祸中原”的说法,幽云十六州在古代长期都处于中原统治者的控制之下,但自五代后晋起,到明朝消灭元朝前,四百多年里,中原王朝始终没能收回幽云十六州,这直接导致了中原地区失去了边境屏障,使得北方少数民族的疆域势力扩展到长城一带。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160多年。

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中原带来无穷后患



石敬瑭是五代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为河东节度使。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对包括石敬瑭在内的功臣勋戚大起疑心,石敬瑭为求自保,遂于清泰三年(936年)起兵造反。但石敬瑭凭河东一隅之地,难以与朝廷大军相抗衡,于是向契丹求援,以割让幽云十六州作为回报请求契丹出兵,契丹爽快答应,大军南下击败后唐军。同年十一月,石敬瑭在契丹的册封下登基称帝建立后晋王朝,拜辽太宗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次年一月攻破后唐都城洛阳,末帝李从珂自焚而死,后唐灭亡。



后晋天福二年(938年),石敬瑭遵守约定,将幽云十六州割让于契丹。石敬瑭割地称儿的行为在当时遭到很多人的反对,甚至于他的不少亲信都反对他的这种丧权辱国的做法。石敬瑭死后,即位的侄儿石重贵不甘心受契丹控制,结果遭到契丹大军讨伐,947年后晋为契丹所灭。

北宋立志收回幽云十六州,但反遭覆国之灾



五代最英明神武的皇帝当属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主动攻击契丹,令契丹人胆寒。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水陆并进御驾亲征辽国(契丹),一个多月内收复幽云十六州中的瀛、莫、宁三州和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三关。五月欲进取幽州,因病班师回朝,不久即病逝于东京府(今开封),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大业戈然而止。

北宋建立后,也是立志要收回幽云十六州,面对辽国铁骑横行宋朝北境,宋太宗痛定思痛,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率宋军移师幽州,试图一举收复幽云故地,结果在幽州城外的高粱河之战中宋军遭到惨败,宋太宗肩膀中箭,乘驴车逃走。此后北宋依然不屈不饶的为争夺幽云十六州与辽国展开战争,但始终未能收回此地。



女真人崛起后,辽国逐渐衰弱。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订立“海上之盟”,约定联合灭辽后,金归还宋幽云十六州。在宋金的联合夹攻下,辽朝末代皇帝辽天祚帝被赶出中原,辽朝灭亡。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信守盟约,于宣和五年(1123年)将太行山以南的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蓟州如约归还给北宋。但金太祖一死,宋金关系恶化,战事又起,燕京地区又复金朝所占。第二年,金军大举南下,攻破北宋都城汴梁,俘虏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变”,北宋宣告灭亡。

北宋灭亡后,康王赵构衣冠南渡,在长江以南重兴宋朝建立南宋,但幽云十六州从此再难收回。1153年金废帝完颜亮以燕京设中都,作为金朝的国都之一。

明朝收回幽云十六州,一绝400年之患

元朝统一中原后,元世祖于1276年迁都中都燕京府。1272年又将中都改为大都,正式定为元朝的国都,上都变成元朝的陪都。



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后,誓师北伐,以徐达、常遇春为北伐大将,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攻克元大都,元惠宗逃遁漠北,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从913年到1368年,幽云十六州在非汉族的统治者手中统治了整整455年,终于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

为了加强对幽云十六州地区的统治,曾经就藩北京的燕王朱棣在夺取侄儿建文帝皇位后,于1421年将国都从南京迁都至北京。




幽云十六州也叫燕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具体指:幽州(今北京市区)、顺州(今北京市顺义区)、儒州(今北京市延庆区)、檀州(今北京市密云区)、蓟州(今天津市蓟州区)、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市北)、新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妫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武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蔚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应州(今山西省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市东)、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区)、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全境,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地区。总面积达到105271平方公里。


大国布衣


幽云十六州另外的名字叫“幽蓟十六州”和“燕云十六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





燕云十六州的丢失

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老二(石敬瑭)在给阿三(后唐末帝李从珂,他是石老二的岳父李嗣源的义子)打工。阿三老是怀疑石老二要夺他的江山,石老二思索再三认为如果长期这样下去的话,早晚得被阿三弄死,于是他就干脆起兵造反了。石老二一反阿三就派精兵讨伐他,很快石老二就被后唐重兵包围在太原。

(石敬瑭画像)

于是石老二就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救,许诺耶律德光事成之后,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每年进贡大批财物,以儿国自称。(认比自己还小10岁的耶律德光当爹)每年还要孝敬契丹大批的财物。耶律德光天天都在为南下发愁,突然听到这个天上掉馅饼的消息,他高兴的差点跳起来。他立即率兵从雁门关南下营救他的“儿子”石老二。用偷袭的战术打败后唐军队,杀死后唐1万多人。936年11月,耶律德光册封石老二为后晋皇帝。石老二遵守承诺将幽云十六州孝敬给了他“爹”。

(石敬瑭“儿皇帝”参拜他的“父皇帝”)

幽云十六州,即今天的河北和山西北部的大片领土都割让给了契丹。它的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

幽云十六州及所在今天的具体位置如下

1.幽:(今北京市)

2.蓟:(今天津蓟县)

3.瀛:(今河北河间)

4.莫:(今河北任丘)

5.涿:(今河北涿县)

6.檀:(今北京密云)

7.顺:(今北京顺义)

8.新:(今河北涿鹿)

9. 妫:(音归,原属北京怀来,今已被官厅水 库 所淹)

10.儒:(今北京延庆)

11.武:(今河北宣化)

12.蔚:(今山西灵丘)

13.云:(今山西大同)

14.应:(今山西应县)

15.寰:(今山西朔县东马邑镇)

16.朔:(今山西朔县)

幽云十六州是中原抵抗契丹的天然屏障。此后,北方游牧民族便可以长驱直入中原,中原人民开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事实上丢的可不仅仅是16州。

石老二的岳父李嗣源统治时期就丢了平州(今石家庄卢龙)

后唐灭后梁之战时,契丹趁机夺取了宁州和营州(今河北昌黎县)。

后晋杜重威投降后,契丹又占领易州(今河北省易县)。

收复

幽云16州的丢失也正是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959年后周世宗柴荣攻打契丹,收复了瀛、莫、宁三州和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三关,突然病死,停止了进军步伐。


北宋建立后,宋和辽之间就围绕十六州大战,战争持续了四十多年,直到“澶渊之盟”的签订。北宋后期,联金攻辽取得胜利,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按照约定,1123年把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蓟州归还给了北宋。后来金伐北宋,北宋灭亡,收复幽云十六州的计划也毁了。

到了明朝,朱元璋上位后,于1638年命大将常遇春、徐达率兵冲入元大都,把蒙古人赶到北方大草原,将丢了455年之久的燕云十六州重新夺回到汉族人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