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道德經》中還隱藏著這些處世智慧?

從《道德經》中看為人處世的七個原則:

老子在他的道德經中言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憂。”

善地:指選擇恰當的地方,即應處的地方位;仁:友善的意思,孔子的“仁”是“愛人”,但愛憎分明。

老子的“仁”是親而不愛,遠而不恨。兩者是有區別的。

整段話用現今的話來說是“安心處於應處於的地位,心象深淵一樣平靜與清靜,以友善之心與人交往,說話要言而有信,按自然法則處理政務,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善於把握行動的時機。正因為不強求結果,才沒有真正的憂慮”。

原來《道德經》中還隱藏著這些處世智慧?


一、什麼是“居善地”?

說白一點,就是呆在自己該呆的地方。

那哪裡是自己應該呆的地方呢?這很難一概而論的,關鍵是要看自己的才能,個性等等,才決定你合適不合適你在某個地方的,如果你沒清醒認識到自我,站錯了地方,說不準地位不保,而且還有危險。

比如唐朝張易之與張昌宗兩兄弟,因為長得帥,備受武則天的寵愛,旬日之間,名震天下。這兩人一開始倒有自知之明,曾向狄仁傑請教“自安之術”。

後來他們名氣越來越大,巴結他們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就忘掉自己是誰了,最終雙雙被殺。這兩人其實也有些才能的,如果出任州縣一級的官員,位置就站對了,就不至於招殺身之禍。

站位是否恰當的問題,不完全取決於才能。姜子牙的才能足以勝任宰相,在商紂王手下卻連一個小官也當不好,只好溜之大吉也。

而有些人才能平平,貪贓枉法,卻能在很高的位置上如魚得水,這是個人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是否相容的問題,是我們在選擇人生站位時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當然,如果一個才能平平的貪官如能如魚得水般佔據高位的話,這個政府離倒臺大概已經不遠了。

二、什麼是“心善淵”?

也就是心要深潭一樣清澈平靜,不易受外界環境的干擾與影響。

在物質社會的今天,要如何避免受到不良習氣的汙染,受到社會的驚擾呢?這就需要你通過學習,或感悟,或自我修煉,要把自己的心像磐石一樣穩固,不易受外界情況所影響。


三、什麼是“與善仁”?

也就是說,與人交往,要心存友善。對強者要尊重,對弱者要理解與嘉許。

許多人對強者能保持足夠尊敬,對弱者卻心有輕視;或者對弱者表示親近,對強者卻心存排斥。

這不是真正的“仁”。有一句話說得好,“你以怎麼樣的態度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怎麼樣的態度對待你”。

如果你對強者,對弱者都能待之以仁,就可得眾之力,無所不成。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是比比皆是的。


四、什麼是“言善信”?

就是說話要講信用。這個道理很簡單的,大家都瞭解,說得也比較多,我想不必要多的解釋了。


五、什麼是“正善治”?

就是忠於職守,用業績說話。古今中外,無論什麼事物都有可能過時,無論什麼理念都有可能被更新,就是用業績說話這一條永遠不會過時。

如果用業績說話都不靈了,不按自然法則去處理事務,不要說這家公司或這個團體該倒閉了,就是政府而言,也該到了垂危的地步的。所以這一點上,我們不必存任何僥倖心理的。


六、什麼是“事善能”?

也就是說做力所能及的事。將它理解為有辦事才能也未嘗不可。但才能有大小,是相對事情難易程度而言的。

蘇東坡曾說:“挾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有些事情不是我們想不想做的問題,確實力有不逮,也沒辦法。但有些事情我們能做,而且做了有益,也可能不去做。

勉強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或者放棄做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符合“事善能”的自然法則。


七、什麼是“動善時”?

也就是合理把握時機。這是一個說說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

什麼時機做起來才合適?這完全取決於個人的眼光和閱歷。有的人能在適當的時候做恰當的事情,有的人卻讓事情發生在錯誤的時間和地點。如果我們的眼光與閱歷不夠,如何做到“動善時”呢?可以向有經驗的人請教是一個好的方法。

除此之外,抱著與人為善的想法去做,一般錯不了。如果你做的事情對他人有利的,總是合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