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唱響木雕文化底蘊之歌——劍川木雕

“一帶一路”唱響木雕之歌——劍川木雕

2017年7月21日,成都大學“尋尤記”暑期實踐團隊到達大理州劍川縣,對劍川木雕進行了考察。劍川是全國著名的“木匠之鄉”,劍川木雕吸收了漢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生產技術,具有濃厚的白族風情和獨特的藝術價值。

“一帶一路”唱響木雕文化底蘊之歌——劍川木雕


響應“一帶一路”政策,挖掘劍川木雕的文化底蘊

隨著“一帶一路”不斷深入基層地區,經考察調研,劍川木雕文化底蘊深厚,主要表現在用於建築物裝飾,以浮雕為多,現已發展為藝術價值很高的木雕工藝品,尤其是雲木雕花鑲嵌大理石傢俱,用優質硬木精心交出龍、鳳、獅孔雀、梅花等傳統圖案,製成桌、椅、茶几等,再鑲嵌上蒼山特產的彩花大理石顯得古樸大方新穎高雅,富於民族特色,既實用又華美,遠銷歐美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木雕內容以花草動植物圖案為主,也有神仙傳說故事的題材常見的有“八仙過海”,“八仙慶壽”等。木雕圖案有香草、紋龍、紋鳳、獅頭、鳳頭、雲紋等,變化多端獨具匠心和天才。

“一帶一路”唱響木雕文化底蘊之歌——劍川木雕


劍川木雕文化優秀作品展示

木雕是最原始的純手工的有神態、很靈活的藝術品,具有工匠的自身體會。工匠製作一個木雕一般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不等。“木雕製作過程比較精細,容不得半點差錯”“木雕製作方法大致相同,但是由於每個人的製作水平差異,所以人工製作的木雕是獨一無二的”,木雕作坊的工人表示。

“一帶一路”唱響木雕文化底蘊之歌——劍川木雕


劍川木雕工廠工人正認真進行木雕雕刻

通過實地考察,劍川木雕製作主要由選木材、繪圖、貼紙、刻板、打磨、裝框幾個步驟組成,木材選用紅豆杉、榧木等優質木材,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劍川木雕已經發展成為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民族工藝品。

“一帶一路”政策指導下,改革生產及銷售方式

經考察調研,劍川木雕現在在國內主要在雲南、四川、貴州等地區有零售點,在國外主要出口於英國,劍川木雕普及面不廣。以此看來,劍川木雕雖然具有獨特的價值,但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通過團隊成員和木雕廠商老闆的溝通交流,瞭解到木雕文化現在面臨一系列的發展難題。“木雕技藝學習時間過長,現在年輕人一般沒有足夠的耐心進行學習,多半會選擇外出打工,目前師徒傳承的方式也存在傳承週期過長,效益不高的現象。”老闆同時也指出在銷售渠道上,劍川木雕主要集中於面對面交易,網購價格高而且難以讓人放心,目前木雕交易量不高,網購成交量過低的現象,除此出售的區域性現象尤為嚴重。

“一帶一路”唱響木雕文化底蘊之歌——劍川木雕


尋尤記團隊與劍川木雕負責人進行溝通交流

針對劍川木雕發展現狀,在“一帶一路”政策指導下,改變生產方式和銷售方式是必然化趨勢。除了零售之外,廠家還通過提供客戶自己雕刻木雕的服務,使客戶感受到傳統民族文化,通過培訓木雕製作技藝,使劍川木雕更好的傳承。因此,改善木雕經營模式,如用專業培訓機制取代傳統師徒傳承、用互聯網新媒體傳播銷售取代單一面對面銷售等,將是劍川木雕未來的發展方向。在當前“一帶一路”的政策下,對於劍川木雕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依靠“一帶一路”,為劍川木雕“走出去”奠定基礎

雲南劍川在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為全國木雕藝術之鄉,劍川木雕在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劍川木雕歷史悠久,雕鏤精巧,氣韻生動,極具民族特色,遠銷120多個國家和地區。雖然如此,在“一帶一路”政策下,劍川木雕“走出去”仍存在一定問題。

劍川木雕不僅體現了我國西南地區悠久的歷史文化,同時也是雲南民族文化的形象載體,它的存在有助於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傳承,也有助於雲南民族文化的交流,也有利於雲南經濟的發展,旅遊業的開發;讓劍川木雕走入全國市場甚國際市場,能夠提高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同時,劍川木雕產業的發展從一定程度上還可緩解人才就業的壓力,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可見,讓劍川木雕工藝“走出去”,將為雲南帶來無限商機。

“一帶一路”唱響木雕文化底蘊之歌——劍川木雕


劍川木雕優秀作品——“關羽”

落實劍川木雕“走出去”戰略,應該做到生產與銷售的統一,以及產品服務的提升和品牌形象的樹立。“一帶一路”經濟下,我國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應得到地方政府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同時,大力改革木雕生產和銷售方式,在產品售後服務上給予木雕文化愛好者更多保障。通過政府和企業的不斷推廣及產品服務的提升,劍川木雕的品牌形象才得以樹立,從而有更多的機會走向全國,走向國際化。

“一帶一路”唱響木雕文化底蘊之歌——劍川木雕


本次對劍川木雕的調研,是緊緊圍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一次考察實踐。依靠國家"一帶一路"相關政策,劍川木雕在近幾年有了較大且較快的進步,劍川木雕發展到現在,也已經具有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實用價值。若能使劍川木雕當前面臨的問題得以解決,這將給當地經濟帶來一定的發展,同時也能使"一帶一路"戰略更好地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