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中丁元英為什麼要讓劉冰死?請高人指點一二,謝謝?

匠人2950


個人認為,劉冰的死是全劇的點睛之筆,“神既道,道法自然,如來”。

丁元英並沒有想過要對劉冰怎麼樣,只是給了劉冰兩條路:

一,順勢而為,符合道,並且給了他制衡格律詩的手段,那一信封白紙。但這是一把不能出鞘的劍。只能用於自保。

二,逆勢而為,不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

劉冰選擇了不遵從發展規律,沒有道法自然,結果如來,就是自己把自己逼死。

這裡最有意思的事是那個信封,我覺得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在這裡,丁元英對待格律詩和劉冰是公平的,就看誰的慾望害死自己。


ArkaineBB


在《天道》裡,有一個不折不扣的市儈小人物,叫劉冰。相信所有觀眾都不喜歡劉冰,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我總覺得他壞不至死。

劉冰的壞,充其量只是私慾心太重,愛貪點小便宜,他就像千千萬萬個普通的我們一樣。

我不但認為劉冰不該死,還認為劉冰這種人不會因為丁元英的愚弄與欺騙而選擇自殺。

為什麼呢?因為劉冰在整個“格律詩事件”中並沒有任何的損失,他還一度自封為“辦公室主任”、整年開著寶馬730四處招搖、著實的虛榮了一把。

劉冰從哪裡來再回哪裡去,怎可能因為“黃粱一夢”而選擇自殺?絕無可能,此處絕對是為了影射什麼,而牽強設計出來的一個結局。

劉冰是個喜歡抱怨的人,出了事情他總是歸罪於外、怨責他人。在知道格律詩不會敗訴以後,馮世傑的表現是並無驚訝、反而感恩;葉曉明知道了這個消息後平心靜氣、坦然面對。

只有劉冰覺的是別人欺騙了他、利用了他,喋喋不休的逢人抱怨,毫無理智的憤憤不平。甚至到故事的最後他因為訛詐不成、羞愧難當,而選擇跳樓自殺時,嘴裡還在大喊著“丁元英,你撒謊了”。

劉冰的結局不禁令人唏噓,但做為觀眾的我們更應該記住的是丁元英最後對他的忠告:如果自己行,就行,如果你不行,到哪裡都一樣。

自己行,幹啥都行;自己不行,到哪都一樣。大道至簡,天道的規則從來都是如此簡單。

停止埋怨,方能改善一切。調整好心態,當一個人不再有抱怨時,好事將自然而來。

大自然中常會出現狂風驟雨、火山地震等各種災害,但萬物依然自生自滅、自然生長。故而,道,也是效法自然;人,更應修得一顆平常心。

看《天道》,讀《天道》,悟天道。

人生悟道,悟道人生。

朝聞道,夕死足矣!


牛哥談人生


準確說不是丁元英讓劉劉冰死,是劉冰被利益矇住了雙眼。

從丁元英和劉冰最後的談話中我們知道,劉冰給丁元英說自己以後想留在格律詩,於是丁元英給了劉冰一個密封的文件帶。然後丁元英又交代肖亞文,如果劉冰安心的在公司,就給劉冰一個職位,讓他有口飯吃。

但這個文件對於劉冰來說意義可能就不一樣了,就像一個潘多拉魔盒。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利益,也或許讓自己一無所有。最終劉冰自己選擇了拿著文件去找到樂聖公司,想要以此獲得利益,無果後。又拿給肖亞文,最後雙方徹底撕破了臉皮。

劉冰打開了文件,發現是算是白紙,一切都化為泡影。知道格律詩自己是回不去了,自己也已經沒有任何賭注了。最終接受不了這種打擊,所以才選擇跳樓來結束。

所以,總得來說,丁元英只是給劉冰一個安置了一個陷阱。如果劉冰不去伸手,最少可以留在格律詩公司。安心的混口飯吃,但如果有不軌的心理,就會把自己推入地獄。也許,以他的個性從丁元英手中接過文件的時候,命運就已經註定了。

我正在更新電視劇《天道》的解說,還不成熟,有興趣關注我,我們一起探討。



木知影視


天道看了很多次,我談談自己的理解。

丁元英的強大,盡人皆知。《天道》一劇受到萬千擁躉追捧,其劇中所涉:“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強勢文化or弱勢文化”等等,無不令人津津樂道。彷彿言不及此,出門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看過《天道》。

一切的妄自菲薄都顯多餘,過度的神化,只會在無端撥高丁元英的同時,殘忍地摧毀我們僅有的一點自信。丁元英的神奇,源自他異於常人的高智商和傳奇般的人生閱歷。首先,我們應該基於:丁元英是人不是神!這樣一個原則,才能理性地、客觀地回答這個問題。

回到劉冰之死這件事情上,如果說丁元英算到了這一結局,可以說這是毫無根據的主觀意測。畢竟對於丁元英這等能人而言,僅憑五臺山上與智玄大師的對話,我們可以感受到丁元英對佛法的理解非常人可比。竊以為,在整個事件過程中,丁元英只是以一種逆推的思維方式,尊重客觀規律,推動每一步的進程。至於,其結果帶給每一個人的感受,這不是丁元英需要關注的,事實上也關注不來。哪怕你葉小明上吊、劉冰跳樓,也只能算是你命該如此,沒什麼大不了的,用丁元英的話來說就是:當下隨緣!而認為:丁元英是有意除掉劉冰,以此掃清格律詩發展道路上的最後障礙。有這種想法的人,應該是宮鬥劇看得太多,才會有“陰謀無處不在”的念頭。

從劉冰的原話講,丁元英你也有失算的時候。這應該是作者的本意。如果他真的能算到,只能算到貪,死不死不敢說。丁給劉的袋子,是個潘多拉盒子,選擇權在劉冰。丁給肖的交待講得很清楚,就沒算過劉會死。還有一次,丁也沒敢斷定王明陽就能說服,他本人也說失敗了。所以不必神話丁什麼都懂。

不過,這故事裡面的三個人的死就很有必要說了。劉因貪,想用不正道的方法獲取超出自己能力的回報;林因嗔而意氣用事的死;芮是不是算痴,必須要再做兩年警察,對警察職業的痴。遇難當天的電話,丁認為是道別而不做回答。這倒是我覺得這樣寫為了讓讀者思考,但處理得過於殘忍(雖然電視把自殺抹去了),因為援兵只有15公里的距離,打壞車輪後,芮就沒必要下車,這只是為了一句當生則生,當死則死。這三人結局也應了大師的那句 一生一滅一枯榮,皆有因緣註定(電視發行版,這句已刪,小說原文有)。

也許這就是《遙遠的救世主》要表達的,救世主有多遠。雖然還不是很完美(我的完美結局應該是丁和芮還活著,活下一個丁好可憐),但作者給了很多思考給讀者,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以上是我對此問題的理解,如有不同意見在下方評論,過關注後私信探討[呲牙][呲牙]






胖丫家最帥的那位


丁元英沒想過讓劉冰死!

其實,你這個問題說的不對,劉冰的死是自找的,並不是丁元英的本意!

最後在古城,丁元英和肖雅文見面的時候就提到了劉冰的問題,說了他的本意不是打工,如果沒有很出格的事兒,就留著他,讓他能夠安家立命!

但是劉冰不忍心自己參與創建的公司,最後一舉成名卻和自己沒有了任何關係,他想拿著未墊資的股份,想開個豪車,讓自己活的像個人樣在別人面前也是牛氣十足!

其實這個人沒腦子,如果格律詩的大會小會他基本都參與了,根本就不會有內幕文件,即使有,也僅僅存在於他不安分的內心!

他沒有本事,想要的又太多太多了,如果他不去敲詐樂聖和歐陽雪,他就還是劉冰,但是當他邁出那一步的時候,他就收不回來了。他很要面子,但是這次是真的沒臉活下去了!

他死於自己對錢的奢望,對自身的不自知!

丁元英不是真心想讓他死,但是小丹沒了,神話還要在,不能讓任何人破壞它!

格律詩帶著王廟村走向強大的路是對芮小丹的最好紀念!




Andy的視界


《天道》算是一部小眾的劇,只所以說他是小眾,是因為很多人看不懂,他所展現出來的對於文化屬性、對於人性的思考太深奧了。全劇貫穿的"道",讓丁元英的人物既神秘又高深,讓人對他產生膜拜之感!那麼劉冰的死跟丁元英有多大關係呢? 至少我認為是間接的,是劉冰自己的選擇而已!在丁元英和他們幾個人的日常的相處中,丁元英參透了幾個人的性格。

丁元英跟小丹討論,有沒可能在王廟村寫個神話的時候,說出了這樣一段話:

市場不是一塊無限大的蛋糕,神話的實質是強力作用的殺富濟貧,這就有可能產生兩個問題,1.殺富是不是破壞性的開採市場資源.2.這樣做是不是道德?讓井底的人扒著井沿看一眼,再掉下去,會不會讓他們患上精神絕症?

“讓井底的人扒著井沿看一眼再掉下去,會不會讓他們患上精神絕症?”說明丁元英在佈局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了結果。他清楚的知道馮世傑、葉曉明、劉冰三人的文化層次,也預料到了即將來臨的官司會使得他們手足無措。

果不其然,在接下來的一系列的開會執行的過程中,馮葉劉三人慢慢的對丁元英的決策開始懷疑,矛盾慢慢顯現。他們不知道丁元英的決策為何是要這樣做?為何要那樣做?他們懷疑丁元英是不是在把他們往火坑裡帶?終於在吃上官司後,避開了丁元英直接找歐陽雪退了股份。

這就是劉冰的因,如果退了股份,像馮世傑與葉曉明一樣心甘情願的退出格律詩,那便不會有接下來的事情了。但是劉冰捨不得,他已經習慣了那種整日開著寶馬到處跑,聽別人叫他一聲劉主任的體面。退一步講,即使不能做股東,乾脆留下來給公司打工吧,車還照開,又不用承擔風險。

以劉冰的格局層次,他怎麼想不到,格律詩的生產模式怎麼能夠跟樂聖比較。在他收到伯爵公司送來的收購意向書時,他失眠了,他打電話給馮葉兩人說這是一個陰謀,被馮葉頂了回去。當初是自己火急火燎的退股,導致了這次的損失,不能格律詩有轉機了就後悔埋怨。劉冰爬在井沿看了一眼,他看到了光鮮的未來,卻又狠狠的摔了下來,掉入了原來稀鬆平常的日子裡。一個錯誤的決定,讓他與體面的生活失之交臂。難道就這樣放棄嗎?

丁元英也預料到了劉冰的心有不甘,這樣的人放在公司裡,就是一顆隨時會爆炸的定時炸彈。身在公司打工,如果公司好了,他會後悔退股,進而會搗亂;只有格律詩公司不好,他才會覺著自己當初英明。劉冰真小人,拿著公司的錢,說著公司的壞話,又一心盼著公司倒黴,以此證明自己的決定多麼正確。他決定再考驗一番劉冰,如果通過了考驗,丁元英已經跟肖亞文交代好了,會再給他一些股份。

這是劉冰的第二次機會,丁元英是真的想幫他,想讓他從井裡面跳出來,擁有他所希望的體面生活。但是劉冰又錯過了,他以小人之心揣度了君子之腹,他再次錯過了,幾年的相處,他依然摸不透丁元英的真實用意。劉冰走了極端,他沒有把丁元英給他的證據當做保住飯碗依據,而是拿著去找了樂聖公司的高管,想以此謀取利益。

當樂聖拒絕了劉冰的貪婪,他又轉頭拿著證據去找歐陽雪進行威脅。歐陽雪跟丁元英經歷了那麼多,她對丁元英無比的信任。歐陽雪除了開飯館,別的都不會做,但是有一點她做的非常好:聽話。正因為自己不懂,她選擇聽丁元英的,事實也證明,聽丁元英的話不會錯。儘管憤怒,歐陽雪還是拒絕了劉冰的威脅。一氣之下她拎起包準備找丁元英對質,為何要把一份證據交給劉冰,讓他來為難她?

氣急敗壞的劉冰,已經失去了理智。他想要的生活近在咫尺,就握在手裡,如果不能以此來完成自己的夢想,怕是這輩子再也沒有這麼好的翻盤的機會了。他決定放手一搏,不惜任何手段。

當他打開證據準備在這個特殊的場合公諸於眾的時候,他傻眼了。這哪裡是什麼證據,只是一堆白紙罷了。就在這一瞬間,他蒙了,或許此刻他也有點明白了丁元英的真實意圖,他打開的是自己的心魔,通往地獄的門啊。

已經喪失了理智的劉冰,一直以非常講義氣來標榜自己。此刻卻看到自己在做一件多麼齷齪的事情啊,他淪陷了,這事要傳出去以後他還怎麼立足?不單單是格律詩,樂聖,所有的人都會嘲笑他的小人之舉。他把自己逼上了絕路,他嘴裡喊著“丁元英,你撒謊了。”一躍從樓頂跳了下來,結束了他的一生。

劉冰死了,這不是丁元英的本意,在丁元英看來,劉冰在接受了上次的教訓之後,應該能夠吃一塹長一智的。即使他觸碰了心裡的底線,他不過是在某天安靜的時候,自己打開證據來看個究竟而已。丁元英沒有想到,劉冰如此的著急想要體面的生活。他迫不及待到沒有看看裡面的文件,心魔就催著他去找樂聖談判、談判不成找格律詩威脅。人性是可以貪婪到這種程度的,可以不計後果不計生死。影片以劉冰的死結局,也是在給觀眾敲一個警鐘吧。芸芸大眾,我們本都是普通人,雖夢想著一夜暴富,但是取財有道,不能沒有底線。

我們都曾是劉冰,為了生活奔波努力,看到一絲機會都不願意放棄;不願意一輩子碌碌無為,想要一個體面的未來;有時也會耍耍小聰明,以為成功會來的更快些;也曾死要面子,希望可以受人尊敬,滿足自己那點虛榮心……

或許,或多或少,我們身上都有一些劉冰的影子吧。




李香蘭1880


我們知道劉冰與丁元英結緣是因為,丁元英有生活困難,因賣唱片而認識了賣唱片的劉冰。從劉冰賣唱片的精明處,我們可以看出丁元英的精明,我覺得只能用精明,而不能用聰明,因為在劉冰身上的是小聰明。劉冰更多的時候就是生活中常見的小商小販通過自己的精明的經商之道,認為可以通過這樣的努力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一個可以在人前體面的身份,這些也是劉冰希望的生活。

葉曉明與馮世傑通過芮小丹與丁元英結識,後來芮小丹的覺悟便有了殺富濟貪的事件。劉冰精明的頭腦再次的發現了商機,雖然剛開始他對丁元英是否真正的有本領持懷疑態度,但是還是因為葉曉明與馮世傑的原因加入了這個扶貪計劃之中。劉冰對於自己想幹的事情,他可以放下一切的情面,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後來,他自己低頭與丁元英談自己加入計劃的想法,可以看出劉冰內心深入的想法。丁元英的回答,只要葉曉明與馮世傑他們沒有意見,他不反對,對於劉冰是什麼樣的人,他已經心中有數。

公司還沒有成立,劉冰就開始給自己印名片,自封頭銜。他便覺得有了派頭的感覺,到處發自己的名片,真正的把自己當成了這個公司的主人。

公司因為得罪樂聖公司,劉冰的急急退股不敢承擔責任。

最後,知道格律詩的公司的官司可能會贏的時候,再次表現出了劉冰的精明之處,再次的要求回到公司,可以委屈的當個司機,因為他認為可以東山再起,可以最後分一杯羮。但是,他處處時時的抱怨,從來也沒有真正的想過自己應該做什麼,應該努力的為這個公司付出一些自己的努力。但是,結果呢?他還是失去了這些機會。

故事的最後,丁元英給了劉冰一個空的文件檔案,其實這個事件可以從多個角度分析。丁元英其實再次的給了他一機會,因為丁元英在最後告訴了肖亞文,如果劉冰沒有什麼異常可以給他適當的股份與名位,可以給他想要的生活,給他人前體面的機會,但是精明的劉冰再次的選擇了世俗的決斷,選擇了死路。丁元英也知道劉冰會打開這個空文檔袋,就意味著他打開了惡魔之門,從此萬劫不復。丁元英也是從格律詩公司的角度,為了保護格律詩公司所以也需要防著劉冰,因為劉冰始終是一個隱患,不得不防。

我們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劉冰的精明,也是他為什麼最後必須會死的原因。當然劉冰身上體現的不僅僅是精明,還有不敢承擔,處處算計,時時抱怨,並不真正的真心努力等等吧。

劉冰就是那位,爬著井沿看一眼,最後患了精神絕症,而不能自拔。最後,成為一個行為上的瘋子。

劉冰的機會其實非常的多,但是沒有那麼大的眼光,胸懷,氣魄,沒有那樣的學識,更沒有那新膽量,從而這些機會都擦肩而過。

我們常講,做一個有準備的人,但是需要準備什麼呢?我們真正的準備好了嗎?機會來到眼前可以抓得住的嗎?我們應該自己問一問自己。

丁元英的思維角度來講,劉冰的死,是文化屬性的結果,因為弱勢文化造就弱者,劉冰只是其中之一而矣。

劉冰不按規律辦事,處處算計,佔小便宜,處處精明,自以為佔了大便宜,其實失去的更多。

胸懷與格局不僅是做事情的基礎,更是眼光的體現,能夠通過表象看到背後的本質,才是真正的智者。


至尊寶娛樂


救人者自救,殺死劉冰的不是丁元英 而是劉冰內心的心魔。

丁元英給的是五字紙,就如當年姚啟聖到任福建總督時候替代原總督給付的無字聖旨一樣,聰明的人知道自己的位置,愚昧的人才自絕退路。

天道在心,心成魔則亡,心成善則生,這就是劉冰與歐陽雪是人物角色鮮明對立的,生死之間,在於心的鮮明對比。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因此,丁元英的原意應該讓劉冰放下過去的自我,從零開始。



Bluemoonhill


《天道》改篇《遙遠的救世主》從片名或書名就可以看出來講的是什麼。

《遙遠的救世主》書籍側重講的是救贖文化,講的是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所謂的救世主就是自己,自己學習強勢文化,學習傳統文化的先進一面,去除傳統文化的糟粕,否則終究是趴在井沿看了一眼,飽了眼福,苦了貪心。殺富濟貧只不過是為了緣起得救之道的探討,如大師所言,責必診,責而不診無異斷為絕症,所以當有識之士罵丁元英這種殺富濟貧的行為的時候,得救之道其實也就浮出了水面。否則殺富富不去,扶貧貧不離,就無從談起得救之道了。

《天道》取佛家六道中的首道,即天道。雖然為首道,亦在六道輪迴之中。

今天不扯遠,就扯題主關於劉冰的結局的討論,其實在作者給書中人物取名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結局:丁元英(盯元英),看見事物本質的英雄;芮小丹,睿智而鐵血丹心;歐陽雪,冰雪聰明(一切都聽大哥的);朱小明,小聰明(聰明是有,一眼就能看出來丁元英是高人,但是格局太小);宋世傑,世間豪傑(從他為王廟村扶貧的出發點可以看的出來。他還是有大愛的),劉冰,冷冷冰冰。所以儘管丁元英困難的在賣唱片,但是冷冷冰冰的劉冰也不厚道,還要賺錢。以上是人物的基本交待,從這些人名和性格中,其實就已經代表了這一類人的結局。

下面正式回答劉冰的結局為什麼是死亡:

1,丁元英有頭有尾,他很清楚劉冰並沒有悟透得救之道,他們選擇退出格律詩之後,宋世傑說是自己沒用,朱小明也有點恨自己,唯獨劉冰是用陰謀論來解釋,這就說明他離得救之道還很遠。

2,劉冰的人物特點決定的。雖然丁元英使了一個局,但丁元英也確實和肖雅文說了要留著劉冰,但劉冰並不甘心做個普通的員工,不明白劉主任不是靠別人給的,而是要自己能力能夠勝任的,而劉冰他很明顯不能勝任,因為做事情但凡有點踏實的人就會去看看這些文件的真假,而不是那麼急功近利就去了,所以,劉冰不能悟透得救之道,只能出局。

當然要很好的理解本書的意境,有個默認的前提就是要懂得尊嚴是什麼,王明陽要一個靈魂的歸宿也好,韓楚風和小丹過招也好,還是林雨峰的結束方式都是建立在尊嚴的基礎之上,因為只有懂了尊嚴的可貴才能看淡生死,死就是用來保全尊嚴的。從這點上說,作者還是給了劉冰這個人物以尊嚴。

以上回答僅圍繞題主所問的回答,並非全書的理解,要展開全書的理解真的鋪的太大,目前還沒有理出頭緒。


HGP123


看了天道,我剛一開始為其中有些含混晦澀的臺詞不解,再靜下心想一想,作者的原意是不是就是你的出身、教育、格局、性格、環境、甚至性別、健康狀況等等,還有時間點、空間點等等,決定了你的宿命,誰也改變不了,這就是為什麼丁元英在最後一次與小丹的通話中沒有勸阻小丹,丁元英勸與不勸這也就是小丹的宿命;劉冰的結局也不是丁元英所設計不設計的,他的結局也是他的宿命;書中其他人都一樣。就象軌道,上了哪條線就駛向哪個終點。努力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善未必會有善報,因為一切都是天道。一切結局都在空間和時間的某個契合點上由你自身和周圍的一切決定的。大白話就是天意難違。有人難以承受親人的死於非命,想為什麼有那麼不巧的車禍;有人難以接受自己年紀輕輕就癌症晚期,心有不甘別人能活到百歲;有人拼命努力卻窮困一生,嫉妒那些含著金鑰匙出身的富二代……殊不知這都是天意難違啊。有人說那你這是不是宿命論啊?那不是有很多人通過努力改變了命運嗎?如果你這樣問我的話,我只能說你還是沒有明白什麼是天道和天意。小丹可以辭職留學,她就上了另一條人生軌道,她的結局就是另外一種。命運不是不能改變,而是改變之前的命運根本就不是你的宿命。中國文學真是博大精深,要知道命運和宿命是截然不同的。宿命是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