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報考人數增加51萬,擴招18.9萬,考研會比19年難麼?

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已經閉幕。複試也很快就要進行了。今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共有341萬考生報考,比去年增加了51萬人,再創歷史新高,今年也被稱為“最難考研年”。


可喜的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月28日舉行新聞發佈會,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表示,今年將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增加18.9萬。


報名人數增加51萬,招生人數增加18.9萬,那麼今年和往年相比考研難度到底有沒有增加了?小趣化把近十年的數據蒐集整理如下:


考研報考人數增加51萬,擴招18.9萬,考研會比19年難麼?

▲近10年考研人數及錄取率

從數據可以看出每年的錄取率基本在28-35%之間波動。從錄取率看,2020年的錄取率為29%,2019年的錄取率為27%,加上疫情的影響以及近年來新增2000多個碩士點。我認為,今年的考研難度可能會比2019年有所降低。


考研報考人數增加51萬,擴招18.9萬,考研會比19年難麼?

▲近10年考研人數及錄取率


筆試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如果考慮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可能相對更容易些,因為增加招生人數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高校傾斜。同時考慮臨床醫學、公共衛生、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專業


因為,研究生計劃增量,重點投向臨床醫學、公共衛生、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專業,而且以專業學位培養為主,以高層次的應用型人才專業學位為主。


社會對學歷要求越來越高,就業環境也不樂觀,考研人數越來越多,考研也愈發激烈。考研競爭如此激烈,很多考生髮揮失常,或者備考不充分必將面臨調劑。筆試成績不理想的同學有必要好好利用好調劑這一次機會。


其實,通過調劑還是可以去一些不錯的學校讀研究生。抓住現在努力學習科研照樣能獲得不錯的科研成果。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才能調劑到理想的學校,或者說性價比最高地調劑。


調劑選擇學校建議


A:報考985,本科985:一志願校內調劑,調劑至985高校、中科院研究所;

B:報考985,本科211:一志願校內調劑,可考慮調劑至非自劃線985、排名靠後的985、專業比較強的211本科學校和研究所;

C:報考985,本科雙非:一志願校內調劑,偏遠地區的211學校、學科雙一流高校、省內重點一本、研究所;

D:報考211,本科211:一志願校內調劑、211學校、學科雙一流高校、省內重點一本、本科學校,研究所;

E:報考211,本科雙非:一志願校內調劑,偏遠地區的211、學科雙一流高校,省內重點一本,偏遠/冷門研究所;

F:報考雙非,本科雙非:一志願校內調劑,學科雙一流高校,省內重點一本,普通本科學校、偏遠研究所。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條件選擇學校,選好學校後,就要選擇導師。


調劑選擇導師建議:


  1. 選擇經費充足的導師。科研是有錢人玩的遊戲,沒錢就靠邊站。
  2. 優先選有大帽子(院士、長江學者、傑青、千人、萬人領軍),這類導師一般都是課題組內的年輕老師進行具體科研指導,當然這樣的組內沒有差的年輕老師。大牛都是在忙各類大項目,幾乎沒有時間來指導碩士研究生。可能等你畢業答辯的時候你導師都不知道你是TA的學生。
  3. 其次為有小帽子(新傑青/優青、青千、百人、萬人青年拔尖、地方各類人才計劃)。這類導師正處於事業發展期,為了出高影響因子論文,ta會很細緻地指導實驗、論文寫作。因為你的論文也是ta的成果(因為ta是通訊作者),能促進ta更加順利拿到項目、評職稱。
  4. 普通青年副教授/講師。這類導師相對於有帽子的導師,經費相對少一些。


調劑至雙非二本學校讀研一樣可以成才。


總之,根據自身條件先選大平臺。平臺決定高度和速度。


兔子跑得再快趕不上高鐵上的烏龜!


如果你的條件調劑不到211以上高校。那麼選擇好導師是個不錯的選擇。


除了因素要考慮之外,導師的人品師德也是很重要的。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導師把論文一作搶了、免費勞動力派去工廠做、達到畢業要求不讓畢業。當然這類導師畢竟是少數。如果運氣不好也還是可以碰到的。


一般來講,課題組願意留學生的聯繫方式來招生的導師,其人品都還是很好的。


選好導師後,就要通過一切手段找到導師課題組的師兄師姐,獲取最靠譜信息,然後有針對性的準備複試,獲得準確信息後,只要認真準備成功率會大大提高。


最後祝福今年考研的同學都能考上理想的學校,找到理想的導師,各位碩士生導師找到理想的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