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館陶縣的“駙馬墳”,是否就是當地人們一直尋找的“陶山”

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的人們自清朝以來就一直在尋找著一座山,這座山就是“館陶”名字由來的“陶山”。據相關史籍記載,館陶在春秋戰國時地處趙、齊交界處的交通要道,為便於兩國民眾來往、以及官方交流,趙王在一座名叫陶山(有史籍也記為陶丘)的小山旁邊建設了館驛,因此在陶山及館驛周圍形成的城鎮就被稱為“館陶”。

河北省館陶縣的“駙馬墳”,是否就是當地人們一直尋找的“陶山”

康熙年間《山東通志》上的陶山、陶丘,誤記為兩個山了,其實二者為一

西漢初設館陶縣。因為交通便利、物產豐富,漢、唐的四位公主以及三國魏時期、明朝兩位王子的封地就在館陶縣。因此,四位公主得號“館陶公主”、王子則為“館陶王”。在今天的縣城北部築先路西側,有一個直徑30米左右、高約3米的一個大土丘,這個土丘在當地人被傳說是四個館陶公主之一的駙馬埋葬之地,稱之為“駙馬墳”,並且目前也繞著“駙馬墳”正在打造、興建以館陶公主為主題的“梳妝池公園”。

河北省館陶縣的“駙馬墳”,是否就是當地人們一直尋找的“陶山”

館陶縣城北部正在打造的梳妝池公園,紅圈處即為“駙馬墳”

今天,來源於館陶公主的“駙馬墳”雖在,但館陶得名之處的“陶山”卻早已消失在人的視線中,僅僅流傳於地理志書、地方誌以及當地人的傳說之中。歷史上曾有清初康熙年間的兩任館陶知縣郞國禎、趙知希還專門撰寫了《陶山記》、《書陶山記後》,以表達自己親自趕赴距離縣城西南五十里(清朝時館陶縣城在今天山東省冠縣北館陶鎮)的地方尋找陶山未果的心情。他們得出來的結論差不多都是陶山是被黃河改道淹沒於泥沙之下。當然,現在館陶縣的一些文史學者在研究之後也是得出了與兩位清代知縣差不多的結論。

但是有些事情往往是“燈下黑”,答案可能就在身邊卻熟視無睹,需要“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才能發現。那麼館陶的“駙馬墳”就是駙馬墳嗎?館陶的“陶山”真的就這樣找不到了嗎?有沒有可能人們苦苦找尋的“陶山”就是“駙馬墳”呢?

如果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一番的話,還真是有可能的。

一、駙馬墳和古籍裡記載陶山的位置極為接近,甚至“重合”

在筆者掌握的資料裡,清代以來的數個版本的《館陶縣誌》、《大明一統志》、《東昌府志》、《讀史方輿紀要》、《元和郡縣圖志》都有關於館陶陶山的記載。其中以唐朝李吉甫編著的《元和郡縣圖志》,是目前能夠掌握的最早有關陶山記載的地理志類書籍。對於陶山位置的記載,這些古代典籍裡均無異議,或是說縣城在今天山東省冠縣東古城鎮的時候“陶丘在縣西北七里”、或是縣城向北搬遷到今天山東省冠縣北館陶鎮後記載“陶山在縣西南五十里”。雖然方位、距離不同,但均指的是同一位置。儘管古人描述距離一般不算很精確,並且古代的裡也和今天的里長短也有一定差距,但也可以大概得出“陶山“的位置就在今天的“附馬墳”一帶。

河北省館陶縣的“駙馬墳”,是否就是當地人們一直尋找的“陶山”

元和郡縣圖志記載的陶丘位置

河北省館陶縣的“駙馬墳”,是否就是當地人們一直尋找的“陶山”

右側為今天山東省冠縣東古城,西側為今河北省館陶縣城,城西北七里在館陶縣城

二、黃河改道的因素極有可能造成“陶山”消失,四位“館陶公主”的駙馬也不一定埋葬在館陶縣

“駙馬墳”真的是駙馬墳嗎?

這個問題雖然看起來比較繞嘴,但卻是解決“駙馬墳”是與否的問題卻是解決“陶山”問題的關鍵所在,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還要了解一下造成“陶山”找不到的“罪魁禍首”——黃河後改道後流經館陶縣的歷程。

黃河在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為阻止金兵南下,人為在滑縣李固渡決口之後,就改經淮河入黃海,徹底遠離開館陶。在此之前,自對黃河有準確歷史記載的時候到南宋近2000年的時間裡,黃河在館陶境內流過的次數很多,時間加到一起也不算短,因此泥沙含量巨大的黃河對館陶縣地形地貌的改變無疑也是巨大的。黃河都是在什麼時期流經館陶,又是什麼時期對館陶地形地貌改變比較大呢?

1、戰國中期到西漢末期,黃河在館陶東北流過。這一時期由於階段並不長,並且擦館陶縣境而過,影響並不算大。

河北省館陶縣的“駙馬墳”,是否就是當地人們一直尋找的“陶山”

西漢的館陶縣與黃河位置圖

2、東漢明帝時期永平二年(69年),王景治河後黃河由今天河南滎陽改向東流,黃河離開的館陶,但之前的大河故瀆仍然存在,或有水流經過。

3、北宋慶曆年間開始,館陶縣一帶先後連續多次被黃河改道之後的河道經過,泥沙也沉積、淤積很多,對地形地貌變化巨大,應該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巨量的泥沙沉積在了陶山周圍,使陶山的相對高度降低,進而在平原上不再彰顯。

河北省館陶縣的“駙馬墳”,是否就是當地人們一直尋找的“陶山”

北宋時的黃河頻繁改道,流經館陶的眾多黃河河道

4、南宋、金代之後,黃河徹底遠離開了館陶。館陶的地形地貌經過金、元兩朝的改造、耕作徹底穩定下來之後,到明、清時的地形地貌和今天已相差無幾。

館陶公主的駙馬有沒有可能埋葬在館陶縣

歷史上一共有四位“館陶公主”,分別是漢文帝之女劉嫖、漢宣帝之女劉施、東漢光武帝劉秀之女劉紅夫、唐高祖李淵之十七女李氏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她們的封地在館陶縣,其封號也是“館陶公主”,但是並不是代表她們要到封地,因為封地有專人管理,將封地內每年財政稅收收繳後交給公主府,到這裡,封地的職能就算完成了,因此封地也被稱為“湯沐邑”。在公主們的眼裡,館陶縣就是相當於給她們吃飯、化妝時提供資金的“錢包”罷了。

這四個館陶公主及駙馬安葬情況大致是這樣的:

唐高祖李淵的十七女,根據《唐會要》記載其死後陪葬於高祖獻陵,按照慣例駙馬是要和她一起陪葬於獻陵的。

漢文帝之女劉嫖,她在四個館陶公主中地位最高,為長公主,位同諸侯王。死後陪葬於漢文帝的灞陵,附馬大概也和她陪葬在一起。之所以說“大概”,是因為她生前喜歡上了“面首”董偃,死後也要求與董偃葬在一起。雖然不知道最後結局如何,但她的“原配”堂邑侯陳午應該也安葬的相當不錯。畢竟除了劉嫖的因素之外,陳午還是漢武帝的老丈人。

漢宣帝之女劉施,歷史上記載雖然不太多,但已知她的駙馬於永屬於“改過自新“型的,年少時輕狂,喜歡喝酒鬧事,但在30歲以後開始修身養性,到了後來官至御史大夫,皇帝還想讓他擔任丞相,卻突然發病去世,這在史書上都有記載,從這一點看駙馬於永的結局,也應該是不錯的。

最後要說的就是東漢光武帝的女兒劉紅夫。與上面三位館陶公主比,她是屬於最“慘”的。幼年時母親郭聖通被廢皇后位,後親弟弟劉彊的太子位也被廢,沒了根基的她只能嫁給了因為與她結婚才留下了名字的都尉韓光。並且在光武帝劉秀去世後,她更加不如意,向皇帝給兒子求官不許,還被教訓了一通。忍無可忍之下,她和弟弟淮陽王劉延密謀詛咒皇帝,事情敗露駙馬韓光被賜死。因為韓光是以謀反論罪的,埋葬情況不會很好。

在分析了上面四位館陶公主的駙馬埋葬情況,假如館陶縣城北邊的“駙馬墳”真的是埋葬了駙馬的話,最有可能的就是東漢光武帝之女劉紅夫的駙馬韓光了。

但是這個結論真的對嗎?

河北省館陶縣的“駙馬墳”,是否就是當地人們一直尋找的“陶山”

三、館陶“駙馬墳”究竟是不是駙馬的墳墓?

拋開當時的制度,駙馬死後會不會被隨意埋到一個地方,甚至是可以埋葬到公主的“湯沐邑”不談。單從陶山的記載、“駙馬墳”的保存現狀來分析。

既然諸多的歷史地理書籍以及當地的志書均記載陶山的地址在“城西北七里”,也就是今天的“駙馬墳”一帶,相互印證之下,可以說明對陶山存在與否以及位置在哪,是正確、無誤、沒有爭議的。但是真實情況卻是,在記載裡應該被確認的陶山的位置卻找不到“陶山”,而卻僅有一個大家都認為是“駙馬墳”的土丘。這樣一來,這個要高度有高度、要歷史有歷史的“駙馬墳”是不是就顯得特別可疑了呢?

陶山應該有多高?

在古代,地圖屬於戰略管控物資,別說普通人,就連級別稍低一些的官員也很難獲得。如果大家出門怎麼獲得方向及距離呢?很簡單,找一個人們都可以看得到的標誌物做參照就行了,當時的大平原上還是有很多高大的沙丘和土丘的,陶山就是其中較為高大的一個,選擇比較高大的丘陵做為“導航”就是較為常見的作法,像齊桓公的“葵丘”會諸侯、晉會諸侯於“平丘”、趙王在“陶丘”設置館驛等等都是這個道理,為的是方便大多數人能夠在離很遠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可以確定方向。按這樣分析,如果陶山需要被人們在10、20多公里之外看到,那它一定要比周圍的樹木要高大許多才可以,以今天樹木平均為15米計算,

陶山的高度至少要在20米之上

駙馬的墳應該多高?

按照《周禮•冢人》記載:“天子墳高三仞,諸侯半之,大夫八尺,士四尺,庶人無墳”。以此為參照,這四位館陶公主裡僅有漢文帝之女劉嫖位同諸侯王,她去世之後可以享受天子墳封土一半的高度。但劉紅夫的地位就差遠了,天子之女按大夫葬禮八尺封土計算就不錯了。而韓光更是謀逆之身,死後可能僅能混個小墳包或者成為庶人,不能有墳!不過即使按照大夫八尺的高度來算,周朝、漢朝的一尺等於今天的23釐米左右,因此其墳墓封土不超過2米。另外,漢朝的時候已經不太注重遵循周禮,有的諸侯墳墓封土已高四丈,比周禮所規定的標準超出近3倍,按此計算漢朝時候大夫之墓也不過6米左右

如果以上假設成立,並且在漢代時館陶還沒有受到黃河泥沙淤積的影響。大家是不是可以在腦海裡形成這樣一個畫面,在一座陶山高20米以上的小山旁,在東漢某個時候又建了個高6米左右的墳墓。時光荏苒,北宋時期的黃河多次改道給這裡帶來了極多的泥沙,慢慢的陶山周圍的地勢越來越高,顯得陶山也越來越矮、越小。

如果以今天殘存的土丘當做是附馬墳的話,現在高3米,說明淤泥僅僅才3米,那麼它周圍還應該有一個高約17米以上的土丘才對,這可是相當於6層樓高度的一個土丘啊,怎麼沒有呢?今天以及歷史上的人們會看不到?

河北省館陶縣的“駙馬墳”,是否就是當地人們一直尋找的“陶山”

沒有整修之前的“駙馬墳”

但是假設今天殘存的土丘是陶山,則就解釋的通了,在今天館陶縣一帶的黃河、漳河氾濫留下的10幾米、20多米深的淤泥層比比皆是,漢唐時期的古代墓葬大約都是10多米之下。因此,高約20多米的陶山剩下這個3米高的殘存土丘絕對說的通的。

綜上所述,今天館陶縣城北部的“駙馬墳”絕對不是某個駙馬的墳墓,而正是大家苦苦尋找了幾百年的“陶山”。

四、駙馬墳有沒有可能是北宋以後的金、元、明、清等朝代的其他達官貴人的墳墓?

這個答案也是否定的。因為到了明清時期,地方誌書編撰已經極為成熟,並且也形成制度。每個縣定期都要編撰《縣誌》、《鄉土志》等地方誌書,所謂“盛世修志”,地方誌書裡專門有對官宦、顯達進行記錄的條目。館陶縣的各志書裡對元、明、清時的名門顯貴已經記載的極為詳細,在志書裡沒有找到這一帶有哪位顯達墳墓的記載,當然也就說明這個土丘就不是墳墓了。

五、“駙馬墳”之說又是怎麼出現的

這還得從明、清地方誌書編撰大量興起說起。按照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在他的《地方史志不可偏廢,舊志資料不可輕信》中的觀點,他認為:

這些地方誌書,修得好的是少數,大多數是差多,甚至是很差。……除了少數幾部出於名家手筆外,多數是地方官限於朝廷功令,如今地方上的舉人、貢生、秀才等一些鄉曲陋儒修成的。……他們只會做代聖立言的八股文,根本不懂得著述的體例,更不會做學問,他們的作品往往夾儘可能著許多錯誤的記載,甚至是錯誤百出。有些地方誌是修一次便增加若干錯誤,越修越差,越修越錯。

館陶縣的地方誌書對“駙馬墳”的記載正是說明了這個情況。譚其驤先生曾建議在研究歷史時,要注意以反映全國的總志、地理志為準,地方誌書只能參考。在館陶縣這個案例裡,全國性的地理志《元和郡縣圖志》、《讀史方輿紀要》等對館陶“陶山”記載的就比較準確,“駙馬墳”一事則只在當地志書上存在。事實證明,這個記載給館陶縣當地的研究者,在判斷陶山、判斷“駙馬墳”是誰的墳墓時就帶來很大的誤解。可能清朝的兩位館陶知縣,也是這樣,在考察陶山時,在陶山旁邊經過卻“不識廬山真面目”,徒做無用功。

河北省館陶縣的“駙馬墳”,是否就是當地人們一直尋找的“陶山”

《館陶縣誌》中有關駙馬墳的記載,注意“相傳”二字

至於最後一個問題需要解決的是,如果“駙馬墳”就是陶山,那麼韓光又是埋葬在了哪呢?這個也很好解釋,既然他是作為謀逆罪進行賜死的,為了殺雞儆猴,肯定是在東漢時的首都洛陽殺掉的,至於埋葬地極大可能就在洛陽周圍找了個地方埋了就是了。至於像“駙馬墳”所說的那種情況,專門埋到他老婆湯沐邑的可能性極小,也沒有必要。

文章最後以清朝流傳下來、描寫館陶“古八景”之一的《陶山夕照》作為結束:

茲邱閒且曠,日落見山情。

趙館煙無跡,禹書僅有名。

千林歸鳥下,半壁彩霞生。

牧笛知何處,悠然時一聲。

您瞭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