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书评,有哪些要素?

小子88


从2018年10月开始到现在,我已经写了近两年书评了。在前辈的带领下进入书评领域创作,一开始可以说是相当菜的,写出来的东西,现在去看真的是一坨狗屎。但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虽然文字变现的时间比很多小伙伴晚了近一年,但近期每月收益已经能够超过本职工作工资了。

今天想把近两年的写书评的心得分享给大家,详细地给大家说说如何写书评,如何通过写书评深挖一本书的价值,并且给自己创作价值和金钱收益。

话不多说,来聊聊怎么写书评。书评主要分为5个部分:破题、引题、作者介绍、正文部分、结尾。

一、破题

破题是书评的开头,也是一篇文章的开头。如何吸引读者的注意,并且让他继续阅读下去,那么破题是一个关键。针对不同平台,,开头也需要有不同的手法来写。在头条上,一篇文章的垂直领域判断是通过文章题目和开头的几百字作为依据的,如果你是新手作者,还没有过原创,建议写书评时尽量不要去追热点,可以引用书中的一句话进行破题,这样你的文章才会定位在文化领域,你才能够快速地过原创。

我之前在头条号写书评就吃过这样的亏。最初的几篇文章,我的破题都非常随意,所以我的文章被分到各个领域,造成领域不垂直,因此一个多月都没有过原创。后来才知道文章的标题和开头,决定了文章领域的划分。于是,我接下来的文章都以书籍内容破题或是名人名言破题,并在200字以内均不提其他内容,都围绕着书籍展开,大概花了半个月时间就过了原创。

所以在平台上写文破题非常重要,破题要符合平台的调性以及写文的目的来进行选择,而不是很随意的,找一个素材往里放就可以。

二、引题

引题就是要把破题的内容引入到书籍内容中来。如何做一个优雅的转折和牵引,是书评人必须要学会的技能。一开始在追一个热点,讲的是讲述的是热点事件,如何引到你正在阅读的这本书?其实是有很多技巧的。

你可以通过描述整个事件,最后提出一个论点。而这个论点正好是书评的主要内容,那么就可以顺其自然地引到书上。又或者你的破题案例中,人物说了某句话,又正是书籍中主人公所说的话,便也可以成功引题。

其实引题是非常具有灵活性的,有时候不过是一笔带过。我们要记住引题的目的就是让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接下来你所写的书评中。

引题之后就要对书籍作者进行相关介绍,作者的资料经历,以及其他人对作者的评价都可以成为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写在作者介绍这一部分中我们要学会取舍。有些内容与本书并没有什么关联,那么我们就可以删去。而有些内容则有助于加深读者对于书籍的印象,那么就要重点强调。

作者介绍也是讲究技巧的。生搬硬套的作者介绍,只会让人家觉得书评了无生趣,没有什么可读性。有的书籍作者并不是非常出名,如何让读者对作者产生亲近感,这也很关键。我们可以通过描述读者比较熟悉的作家来引入介绍。

比如说很多人都知道蒋方舟这个天才少女,但有的人却并不知道池莉这个作家。要介绍池莉就可以通过蒋方舟来介绍,因为蒋方舟曾说过非常喜欢池莉的作品《来来往往》。那么我们在写《来来往往》书评的时候,就可以引用蒋方舟的话,从而引入池莉的介绍。这种作者介绍会让人印象更加深刻。

四、正文部分

正文通常情况下是输出你对这本书的收获。看完这本书你有什么感想?对书中的人物或是讲述的道理是赞同态度还是反对态度?为什么要赞同又为什么反对?哪些有哪些是赞同的?哪些是反对的?都在这一部分进行论述,这一部分是书评的重点内容,决定了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看的价值,你所做的就是需要向读者展示这本书的阅读价值。

这部分是重点,一般会分为三个部分来写。大部分情况下是总分总结构。一个总论点,三个分论点,最后到结尾处再一次强调总论点。有点像我们高中时候写的议论文。但书评与高中议论文不同的是,书评更注重感情,要写出你对这本书的喜欢。

五、结尾

结尾一般进行总述,再次强调这本书的可看性,对主题进行升华。结尾不需要过长,言简意赅即可。

最后有一个重点大家需要注意,如果一篇书评不提书的名字,那么绝对是一篇失败的书评。在我的概念里,一篇书评至少要三次提到书的名字,这样才能保证读者对这本书有印象或是产生阅读兴趣。


欧阳欣


其实我也是一个书评新手,不过喜欢写点什么,倒是坚持很久了。

作为一个小白来说,我觉得写任何东西,都有其方法,只不过我们还没有找到门路,还没有开窍。而且大体看来,大多数人说的都是理论方面的,我想你应该希望得到“如何去做”这样的回答。

要说如何写书评,虽然不是什么高深的回答,但是有一点自己的想法,仅供参考。

首先确定你写书评是要给谁看

这是我们写书评的第一个步骤,就是你要写的书评是给谁看的,可以是自己、网友、还有一些正规投稿。下面我们分开来说。

一、给自己看

这种情况其实是最好处理的,毕竟是给自己看,说是书评,其实更像是读书笔记,只需要自己能看懂,就可以了。

二、给网友看

这第二种就是我们最多的想法,给更多的人看,并且让别人喜欢上自己的文章。

这个是最考验我们的“学术性”的一种书评,因为他们要的不是白话文,他们需要的是一种严谨、逻辑清晰、且有教育意义的书评。这种书评也是最难的,毕竟引经据典我们的知识储备还是不够。

那么下边我主要说给网友看的这类书评,该怎么写。

要有趣味性,气氛轻松活泼接地气。

没错,现在的人,包括我们自己,都不太喜欢去看什么长篇大论。

更多的是看一些简短的文字,所以小视频才能风靡起来。那么作为书评,首先我们不可能过于简短,那样不太容易把话说全。我写书评常常因为刹不住车而烦恼,因为我怕自己写出的文字“味如嚼蜡”,即便是有点中心思想,又有几个人能看的下去呢?

所以想要让人看的下去,我们的文字就要有“趣味性”,不能把书评写成满满的大道理,适当的开一些玩笑,都能让读者更有兴趣读下去。

标题怎么写?

其实很多人教我们标题要“蹭热点”,这也没错,毕竟蹭热点的确会提高阅读量。但我总是不想去蹭,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只能说我是一个随意的人吧,想到什么标题,就写什么标题,从来不去研究怎样从标题入手提高阅读量。希望你可以避开我的坑,如果哪天有了心得,也请指教。

文章切入点怎么找?

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我们书评的切入点,一定要是我们生活中的小事。

比如:很多人都苦恼怎么和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说话,沟通。

那么如果我要写一本教人沟通之术的书评,我的切入点就是教你怎么和美女搭讪。

我们可以用做饭的话题,看电视的话题。反正是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小场景作为书评的切入点,这样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书评不局限于书本身,书只是一个引子,为的是引出你的观点。

这一点其实就构成了我们书评中间部分的内容:你自己的观点。

书评不是简单的介绍书名、作者、写作背景等等。

甚至这些东西都不必要全部出现在你的书评中,除非它对你的文章有用。

很多人写书评写着写着就变成“抄目录”了。

这就是个人观点的重要性,一篇书评创作的整体流程是这样的:

选书——通读——通读的同时笔记——找到一点你觉得值得深思的观点——动笔——修改——定稿

当然迫于书评文字的局限性,我们也可以一本书写多个书评,但是中心思想不能相同。

这是我个人的方式,当然不见得就很科学,我也在学习之中。


好了,以上就是我个人的经验,也是一个书评小白总结的一点写网络书评的方法。希望对你能有一点帮助。


闻香书坊


我们在读了一本书或报刊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之后,把心得、体会、感想、疑问、意见、评论不拘一格地写出来就叫“书评"。

如果写书评的人对原书、文章的内容、观点和精神实质不完全理解、融会贯通的话,是不会写出好的评论来的,即便了了草草硬着头皮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无凭无据,牛头不对马嘴,无道理的空泛之论。

其实“书评"也是札记的一种形式。要想写好这方面的东西,除了多看现代在报刊杂志上的评论外,还要多看些古人的札记也是对我们很有启发帮助的。


札记,《辞源》上的解释是:“古称小木简为札,条记于札,故称。”在笔记里,我们提到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顾炎武的《日知录》,就是札记。另外,清代文学家姜宸英有《湛园札记》、校勘学家、藏书家卢文弘有《龙城札记》、《钟山札记》,史学学、文学家赵翼有《廿二史劄记》(箚与札通用)。札记写法比较灵活,除了对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进行评议之类的札记以外,还可以不完全受其内容的限制,也不受字数的约束,自己想写多少就写多少,怎么写都可以,只要得其精髓要义,法无定法,自由评论,才能写出好的“书评"来。







飞龙在天231272723


如何写出一篇爆款书评?

什么是书评?

书评,是应用写作的一种重要文体,即是评价介绍书籍的文章,以“书”为对象,实事求是、有见识的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

而当你学会写书评后,不仅可以让自己吃透一本书,提升写作水平,写得不错的,还能从中赚取到稿费。

书评一般分为三类:

第一类,1500字左右的书评,简单介绍书中的作者,概括书中的核心内容,以及自己对这本书的评价。

第二类,6000~8000字的讲书稿。把一本书的精华,用口语化的方式来概述,然后录制成20~30分钟的音频。

第三类,拆书稿。即把一本书拆解成7~10篇文章,每篇用1500~2500字,讲述书中的一个章节或者核心观点。

写书评需注意的6个步骤:

第一,开头引入主题

开头引入主题,可用讲述相关的故事,或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入书籍的主题。

也可以用案例法、提问法、数据、名人名言等的形式来引题。

第二,概括全书精华

引入主题后,用一两段话概括书本的核心内容,告诉读者,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让读者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为后面的观点埋下伏笔。

第三,作者概括简介

接着,需要简单介绍一下作者,有什么特别之处,经历是怎样的等。从而让读者了解到这本书的作者及其专业能力。

第四,重点介绍书中的三个核心观点或方法

学会有所取舍,挑选3个书中的核心观点,去展开详细说明,切忌贪多求全。

讲述的过程中,可添加案例,助于读者阅读理解。每讲完一个观点后,要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再开始讲述第二个观点。

第五,简单讲述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说完书中的核心,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的感触和收获,以及对这本书的评价,这部分简单说明即可,不需长篇大论。

第六,结尾处对文章做一个总结和概述

在结尾处,做一个升华,及简短的总结和概述。帮助读者再回忆一遍书中的要点。

掌握以上一些基本方法,是写好书评的第一步,但若想写出爆款书评,关键自身需先把书吃透,有一定的积累沉淀。

正如药山老师所说,当你把书评看做自己写作的起点,看做自己的思维、写作等职业必备技能提升的起点时,你会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同时,这个时候,你或许会坚持走的更远,即便一时没有签约,没有得到马上的变现,也会继续坚持下去,持续的沉淀。





飞霞势能圈


相信很多书评新人都会有同样的疑惑:如何写好书评,以及如何才能架构好整个文章的框架?简单地说来,书评有5大要素:破题、引题、作者介绍、正文部分和结局收尾。

写书评的目的

首先要明确你写书评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很多人无非以下几点:

  • 养成阅读的习惯,自己有所收获,也可以给小孩做个榜样;

  • 把知识体系化,通过写书评,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 跟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分享读书感悟,加深感受;

  • 输出倒逼输入,自己成长的同时也成就他人。

除了出发点以外,在网络上写书评,回顾自己看书时的感受,通过输入知识,倒逼自己输出内容,最后写作出来的书评还可以通过各大平台得到一定的收入,这是在公共平台写书评的作者的共识。

既能提升自己,又可以拿到一定的收益,岂不是一件好事?那么,如何才可以让自己的书评结构得到提升,满足平台对书评类文章的要求呢?

5大要素写好书评

1. 破题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破题,你为什么看这本书,或者是最近发生的什么让你跟这本书的内容有所共鸣,这本书能带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破好题,读者才能跟随你一起进入你的读书小屋。

2. 引题

引入话题,由某件事或者某个典故破题后,联系到这本书本身上来,跟读者聊聊与本书的关联所在。

作者介绍这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你推荐一本书,需要了解它的作者和故事背景。读者的信任感,会根据书籍作者的背景有所增强。

4. 正文

正文内容是你的读书笔记、感想、书摘等等,最好写你自己由某些部分或者书籍的目录结构生出的感想,不要干巴巴地摘取书籍本身的内容。

5. 结局

结局总结你的读书感受,升华主题。行文最好是的格式,可以帮助读者明了你的整体内容,表达你的中心思想。

总结

  1. 破题
  2. 引题
  3. 作者介绍
  4. 正文
  5. 结局

写好书评,把握这5大要素就可以,最重要的还是通过读书,练习书评,督促自己保持写作的状态,为了自己更大的目标去努力!


猫敏敏


书评是一种很常见的评论性文章,它在传媒业日益发达的今天,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甚至成为人们获取信息、选择读物和进行科研等的重要参照物。

书评的特点就是以书籍为评论对象,其内容要与所评之书直接相关;书评的任务是评论书籍各个方面的得失或特点;书评的目的是对读者乃至作者、出版者产生影响。

简单地说,评论作品的要素,是由书评自身特点、 任务和目的所规定的。据此我们提出构成书评的三个基本要素。

第一个要素:对所评书籍进行价值判断

图书广告和介绍都与书籍直接相关,但是它们不能算是书评,就其本质而言,是因为它没有价值判断。

所谓价值判断,就是在书评中,明确地指出所评之书好与不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又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这是判断的第一个层次,即就书论书式的判断。

第二个层次是社会文化层上的判断,即评价所评之书的社会效益,指出其在精神文明建设和 社会生活中有何积极意义或消极意义。

第三个层次是学理上的判断,又可称为专业的判断,即指出所评之书对其所属学科或艺术门类,是否有所创新,是否具有积极意义和建设意义,它在同类书中所处的地位如何等等。当然,判断绝不是随意的,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在书评中,判断可以作为文章的论点,或冠诸文首,或置于文中,或放在文末,甚至直接作为标题;判断还可以贯穿在所评图书的整个过程之中,夹叙夹议,判断随“议 ”而出。此外,根据评论对象内容上的不同,以及书评人对它的感受,判断可以有所侧重。

总之,书评必须有价值判断,但是,这种判断可以是全面的、综合的,也可以是部分的、有所侧重的。

第二个要素:对评论对象进行内容的介绍

这种介绍不同于图书广告,或内容提要,或图书介 绍,不是单纯地复述书籍的内容 或故事梗概,而要体现两方面的目的:


其一是使读者在读完书评之后,能对其所评之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其二是为书评中的判断服务。具体的介绍方法,因评论对象的文体而异,因书评的视角和判断的特点而异。

比如,对于长篇小说的评论,就应该以白描的方式叙述其梗概,从而说明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等;


对励志读物的评论,则应介绍其章节内容和作者的观点等;对工具书的评论,必须说明其对象、范围、体例、容量、功能等。

此外,书评如果是对所评之书进行全方位的评价,那么,内容介绍也要全面。如果书评是对所评之书进行有选择、有侧重的评论,那么,内容介绍则可以突出重点兼顾其他。


在书评当中,内容介绍绝不是游离于文章整体之外的, 它应是书评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许多时候,它不仅充当书评立论的基础、论点的依据,而且还具有补充说明书评侧重点之外相关内容和使书评作品更加丰满和充实的作用。

因此,我们说,撰写书评时选择视角、设计标题和进行价值判断、确定论点是重要的,但如何使关于评论对象的内容介绍成为书评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及发挥其在书评中的积极作用等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第三个要素:是对所评书籍的著录

书评主要是给读者看的,而读者阅读书评的目的是从中获一取个人所需的信息。这种信息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对其读过的或正在读的书籍的评价信息和对其未读过的书籍的评价与报道信息。


前者可以使其加深对所读之书的理解,后者可以为其选择读物提供参考。书评中对所评之书的著录,主要是为读者提供第二类的信息。

书评中的著录应包括:著者(译者)、 书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版次,必要时还可以加上页数、开本、印数、定价等。有关评论对象的著录,按照惯例可以放在三个位置上:


1. 置于标题之下(通常每行字数要少于正文每行的字数,排版时要在字体上与正文相区别);


2. 夹在正文之中(通常是在正文中第一次出现评论对象的书名时,在其后面用括号把著录的各项内容括起来);


3. 附在正文之后(其格式类似于置于标题之下的方式,加不加括号均可)。还有一种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以上三种情况(上述三种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集中著录),就是把著录的内容分散于正文之中,也就是说它把部分著录的内容同评论对象的封面、 版式、装帧、印刷质量、编辑水平等放在—起,共同作为评论的内容。


总之,书评对评论对象的著录是必须的,而把著录的内容 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则要根据 具体情况来定。

此外,书评是对书籍(包括报 刊)进行价值判断后的成果,因此,它不同于图书广告、图书介一绍或内容提要,也不同于般的书话、序、跋之类的文字。


但是,有些书话、序、跋是以对书籍(或报刊)的评论为主体,或者有明显的价值判断在里面,那么,它们也可以划入书评的范畴。

总结

书评的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对所评书籍进行价值判断、对评论对象进行内容的介绍和对所评书籍进行著录。

其中,最重要的是,书评作为一种论说性的文体,它可以对所评对象进行学理性的分析,也可以进行感性评说,但是,它们都不能离开对书籍内在价值或外在形式的价值判断。


换句话说,没有对所评对象的价值判断,也就不会有书评。而事实上,书评对于读者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一江风


在说书评的要素之前,我们先要弄明白什么是书评?我们为什么要写书评?

有些人会把书评写成读后感,会写自己看完这本书的感受。但是书评的主角应该是书,而不是“我”。

写书评,是把我们自己当作书籍和读者的媒介,甚至是出版社和读者的桥梁。书评人将这本书的优缺点,用自己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提炼出来展现给读者。

书评六要素

1.引题——也就是引出我们将要讨论的话题。可以例举身边的例子,或者采用科学论证,社会现象,统计数据等引入。引题的目的是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

2.破题——紧跟上面的引题,写出我们需要讨论的这本书。这里就开始介绍书和作者。要注意引题和破题,需要自然衔接,要顺畅不能牵强。

3.作者摘要简介——介绍作者具有特色的方面,可以是作者取得的成就,或者有趣的小故事。这样的目的还是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拉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4.逻辑主线——就像地图导览一样,需要概括总结全书。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也为了进入下一部分的亮点解读。这就考验书评人的提炼总结功力。

5.亮点解读——这是书评最重要的部分,一般选取书中三个点进行阐述论证。很多人写不好这一部分,不知道该怎样解读亮点。

这就像我们中学时写议论文一样,给你三个论点,然后你再用论据来论证它。论点来自书本内容,论据就要我们自己找出例子来说明它。

6.总结,立意升华——重新点题,回到书中,升华内容。立意到底要怎么把握?其实可以这样理解,立意就是这本书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帮助,走出书本,回到生活。

最后,讲一下新手写书评的误区。书评的要素也像一个框架,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结构来写书评,但是千万不能被它框住。特别是新手写作,很容易一板一眼对照着写,结果把书评写得死板枯燥。

要知道文字本身是没有感情的,从文字中传递出的内容才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


小生凯凯


一、书评写作原则

*慎选一本你能力范围内可以评论的学术专书。

*一篇评论性的书评要简明扼要地描述这本书的内容,更重要地是,它要对所评书籍的

观念及目的提出深度地分析和评价。

*书评的叙述要素应当是让读者了解作者的论点,并且评论的内容应当详尽地评价该书

的观念。

*在阅读前,评论者要先对该书有所了解。

*注意标题及副标题。透过这些标题看看你如何评断这本书的想法。研究内容及章节标

题以了解作者如何组织这些内容?

*透过阅读「前言」或「导论」来了解作者在写作此书时的动机及目的。

*对作者要有初步了解,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并做一些研究,以了解作者写这本书的主

题的权威性。

*你的介绍(introduction)应当包括对这本书的概述(overview),其性质是一种浓缩的摘要

(summary)以及你对本书的一般性评断(judgment)。对全书的摘要不要超过书评全文

的三分之一。一般而言,中文的书评在 3500 字,英文书评约在 1500 字。

*在写作书评时,不应只提到你是否喜欢或不喜欢这本书;而是还要告诉你的读者为何

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只说「这本书是有趣的」是不够的,你必须解释「这为何是有趣或不有趣」。

*为了要了解你对这本书的态度,你必须小心地及批判性地阅读这本书。

*作为一位批判性的读者,你的角色不是被动的,你应当提出读后对此书的一些疑问以

及回应。

*作者尝试回答什么问题?作者如何去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作者以何种方法讨论这本

书的主旨?回答本书的主要问题有何其他可能的方式?作者的回答有何任何遗漏

的?你对作者的论点有何异议?这本书所提出的问题和回答和你所熟知的其他历史

著作的资料有何不同?

*除非你已经成为一位经验老道而又具有权威性的书评者,否则一开始时最好不要去找

其它的书评来当作参考,这容易使你的想法受到这些书评的影响。

二、书评的架构

有关书评的架构,通常可粗分为三部分,初学者可以此为规范,熟悉此道之后,

则可以任意变换架构及段落。

(1)导论:在这部份,书评者必须说明这本书的研究课题及论点对历史学有何贡献。透过

这一段文章,阅读你的书评的读者将可以对这本书有个初步及良好的印象。

(2)书评的主体:在这一部份,你必须描述这本书作者所提出的观点,并说明作者的依据

是什么?切记,这部份不是要去摘要整本书,而是透过下文三「如何设计问题」中的一

些问题,对整本书提供读者一个较为详细的摘要。如果只是对全书提供一种章节纲要式

的介绍,这是一种非常枯燥无趣的作法(注:逐章的介绍内容,事实上包括我早期的书

评在内,许多学者都不免这样进行书评写作。我现在已经尽量避免这样介绍内容)。因

此,我们必须将书评的焦点放在二至三个你认为这本书的重要见解,例如尝试去问作者

如何提出他的观点?他的观点与一般历史学界的看法有何关连性?

(3)在结论部分:书评者的焦点则在对这本书的评论。你应当详细列举作者在史料的运用

上的缺点、证据使用的类型、作者提供的历史分析,最后做个总结。最好的方式是将这

本书的优点及缺点、成果与不足之处做平衡报导。

三、如何设计问题

以下的问题设计提供书评者在提出问题时参考。你无须回答所有的问题,但在书评

中设计至少一至两个是必要的。这些问题并无前后关系,所以无须一整个段落就只回答

一个问题,然后再以另外一段回答另一个问题。你的答案应当相当小心地运用主题句

(topic sentences)及转换句来构筑你的书评。你的标题应当悦耳易记,而句子应当要能吸

引读者的兴趣,这样读者才会有兴趣读你其余的评论。

(1)你对这本书的全面看法是什么?本书所阐述的看法的立论凭据是什么?也就是说,你

必须告诉读者,你所想的以及如何进行评断。当你拿起这本书以及阅读前言时,你

期待从中获得什么?这本书与你的期待相符到何种程度?你期望能对作者有何回馈

呢?最后要进一步陈述你对本书的回应。

(2)确认作者的论题,并以你自己的语言予以诠释。这些论题是如何清楚地陈述以及是在

何种脉络下陈述,之后的发展又是如何?这些论题被证明到什么程度及如何有效?

书评者应当适当地引用书中的例句去进一步阐述你的回应。如果本书遗漏了某些论

点或观点的话,你认为应当如何才好?

(3)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这些目的站得住脚或能够自圆其说吗?书中有能让你强烈反应

的段落或句子吗?有哪些字或句子?你的回应是什么?

(4)你觉得作者所提出、解释及支持的主要论点是什么?这些论点背后的假设是什么?对

你而言,那些是去浓缩或重组作者所提出及争辩之方案的最有效方式?

(5)作者的研究取向(approach)是什么?确认作者为书中的研究取向及写作所做的假设。

例如,哪些是作者希望读者所拥有的较为重要的知识。你认为作者不应该去做哪一

种假设?为什么?

(6)作者的讨论的时代断限是什么?涵盖哪些地理区域?

(7)作者运用了哪些历史研究方法(methods)?社会史、知识史、文化史、思想史或者经济

史等等。

(8)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数据?正史、档案、方志、文集、笔记、医书、报纸、地方文书

等等。

(9)阅读此书后,你具有哪些新的视野?你的世界观可曾改变?如果有,那是为什么?如

果不是,那又为了什么?

(10)你认为作者的说法是公允及正确的吗?其诠释是有根据的吗?透过此书,你已经了

解历史的新的途径了吗?

(11)你对作者的评论是什么?

(12)你的推荐是什么?你认为其他读者会喜欢读这本书吗?读过此书,你有何收获?如

果你对此书有负面的看法,请告诉读者你为何不喜欢这本书。

(13)这本书有哪些缺点?有哪些问题尚未解决?

四、写作风格指引

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修辞学」课程中所刊载的「论文写作注意事项」,

撰写书评时,书评者在书写句子时该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请以学术语言撰写书评(设想你的读者为思虑缜密的专业人士)。论文需简明易读(观

念与观念之间要有明确的关联)。论文需正确精准、明了清楚、生动有趣。善加使用鲜

明的比喻,尤其是当你想唤起读者的同理心。请善加变化你的句型结构、句子长短、及

基本要素。大声朗读你的论文来感觉其音韵节奏。使用好记的词句来陈述重要的概念。

善用修辞学中的文体资源,展现你的文学灵思。正确使用文法及写作技巧。

以论文的层次而言,学术论文尽可能地保持客观。譬如说,避免使用第一人称单数:

我(I)、我的受词(me)、我的(my),以及相关的用语如:「我认为」、「我觉得」、以及

「我相信」;此类用语现在已经较少有人使用,而且多数学术论文都会刻意避免此类的

用语(例外:讨论自身经验以及撰写个人说服式论文时,应该使用第一人称单数)。

使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我们的」、「我们的受词」。比起较为正式且疏

远的第三人称(除非教授或编辑特别指定使用,否则应该避免),第一人称复数较受喜好。

第一人称复数至少有两个附加好处:你可建立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且可避免过度使用被动

语气。尽可能避免第二人称「你」,第二人称会把读者带入你的论文,却也会将读者推

离你的想法。

以段落的层次而言,学术书评主张一个段落需完整发展一个观点。此外,每一段需

有一明显的主题句(95%的主题句会是每段的第一句)。然而有时候为了某些特殊原因,

可以把主题句放到段落的最后一句。要确保段落中每一个句子都是用来直接解释、支

持、证明、阐明、或是描述主题句中的观念;该段落中没有其他的噪声。随便放入不大

相干的东西只会破坏段落的整体性。完整发展每个段落,好比只有二到三个句子的段落

很可能就是发展不全(除非该段落的功能为衔接上下,或是用来总结先前段落所提及的

观点)。

以句子的层次来说,学术论文的句子百分之九十八都是完整的句子。句子的长短要

有变化(有些短、有些长、有些适中)。句型要有变化(该混合使用简单句、连接复合句、

从属复合句、及连接-从属复合句)。基本要素的使用需多加变化。以用字的层次来说(遣

词用字),学术论文应专业但不浮夸。避免使用俚语及广告或歌曲中的流行用语。尽量

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如果你的读者群包含非专业人士,而你又非使用学科中的专业术语

不可的话,请加注说明该术语的意义)。从同义词辞典中查到的字,你若没先用好字典

来仔细确认其真正意思的话,就别使用。

最后,同学们若想要找一两篇书评当作范例的话,可以参考《新史学》中李贞德及

李尚仁的书评,他们的书评字数恰到好处,不会太过冗长,也不会过短,文字内容及评

论深度都能兼顾,可以做为各位写作时的典范。


攀阅


写书评没有标准,作为爱好者,只有信天游了,真正的书评都是有一定书艺理论者,而今大多数,说自己的体验,以及自己的管窥蠡测,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皆因为水平的浅显理解,因为书法艺术的开放性,而今对于书法艺术理论,学习理论少于书法习练者。一般都是先有书法习练后有理论的点滴略知。

理解能力的不同,便会迥异的诠释,书墨的底蕴深厚,且有几千年的书法史,真正懂得书法的来龙去脉,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习书者都对晋唐有些许了解,因为学习一般从唐楷开始。从晋王羲之伊始,学习的局限性,每一个人的认知,就有深浅不一。

如何写书评,在中国书协考级,就必须写一篇书评。

那么如何写出一篇叫好的文章,我的感觉是首先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语句通顺,另外引用古典书论观点,且有对中国书法史的通晓。

把自己的观点鲜明托盘而出,不可尚在两可,论断清晰明了,不可用艰涩难懂的语言,应该属于雅俗共赏的辩证态度。评论文,实际就是一篇论点论据皆存得申论。

如何开头,应该是点名讨论的问题,然后开宗命题之辞,给予论足。

最好是用自己的风格语言,带有生动形象的语言。切忌那种万马齐喑,从故纸堆中截取古董。

中间的论据,且有实际的比喻,以及较大的例子充斥于文章,显达实例表述事理。终究是文采,需要雅致的文句。又是书法艺术书评,要有一定的才情,语句的铿锵有力与对仗,都对于文章增色许多。

另外写文需要一定的激情,若没有意气,难得文思泉涌,故日常的积累,是写文章必不可少的课程。

吐纳需要一定的文化艺术底蕴。所以尽然写文技巧,胸无点墨,也是妄然。

古云:

智存笔墨,饮和心自醉

慧藏山水,何必管弦摧。


狂喜淡墨a


写书评,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想法,哪怕你整篇文章里只提到书中的一点,你有自己的见解,能够不人云亦云,就可以。

写文章为了什么,放在现在就是“分享”,每一个人都自己的生活经历,而且人本身以及经历本身都是不同的,这样世界在你眼中就是不同的,不同到什么程度?不同到独一无二,全宇宙仅此一家。

仅此一家的观点被表达出来,结局一共三种。

1.引起共鸣,你说出了他们想说但没能说出来的话,一般都是这种反应“对对对,他说得太好了,就是我想说的”

2.遭到反对,这很正常,有支持就有反对,而智慧的人不是只怼你,而是想你的观点从何而来,它有没有道理这样就会导致第三种反应。

而你呢?你也会想人家的观点是不是也有道理,它的逻辑是怎样的?自己的观点符不符合逻辑?是不是真的经得起推敲,一个巴掌拍不响,有出去的就会有回来的,总会有收获。

3.心得火花,一加一在什么情况下大于二?在你有一个观点,我有一个观点,大家一起来碰撞的情境下,因为说着说着,就有新的观点出现了,而且不止一个。观点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换个角度来看世界,你发现你眼中的世界多了新的精彩。

其次,如果你还能由点及面进行深挖,那你就更优秀了,抛砖引玉多了,都能凑齐好几本书了,列个书单,都能召唤神龙了。这个点是在上面说的第三种反应基础上,一加一可以是你的加上作者的,多看点书吧,你也能做到雌雄同体,自己授粉自己生。

然后,坚持。眼过千遍大V的,不如手过一遍自己整理的。

最后,自信。人家的终究不是你的,结果你还不知道自己其实已经有了,就是不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