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燒的紙錢,為何一夜在國外走紅

文 | 賈永劍

有些外國人在網絡上說,燒了紙錢之後,中了彩票、有了新女友、找到好工作……所以有老外表示:中國人太小氣了,這麼好的東西一直藏著。

是不是感覺有點啼笑皆非,作為一種連近代中國自己人都鄙視的舊習俗,為何能夠在21世紀流行於國外呢?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在國外走紅的燒紙錢。

中國人燒的紙錢,為何一夜在國外走紅

(全景網/圖)

你能想象中國天地銀行發行的貨幣,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亞馬遜購物網站上嗎?價格公道童叟無欺,159.49元人民幣,不知道是一沓還是一張。

還有商品描述。很一本正經:Hell money 是一種 joss 紙,印刷在合法的投標銀行票據上。這筆人造錢至少在19世紀後期就一直被使用,可能更早。20世紀早期的例子,取而代之的是中國各企業在1940年代中期發行的類型的輕微商業貨幣。這些說明不是官方認可的貨幣或法律投標,因為它們的目的是作為中國和若干東亞文化常常用於為死者提供燒製品。

只是老外也太不含蓄了,正面居然直接打印了祖先保佑子孫後代順順利利天天發財。不過呢,冥幣流傳到國外後,也確實被老外直接稱之為ancestor money——祖先錢。

有些外國人在網絡上說,燒了紙錢之後,中了彩票、有了新女友、找到好工作……所以有老外表示:中國人太小氣了,這麼好的東西一直藏著。

是不是感覺有點啼笑皆非,作為一種連近代中國自己人都鄙視的舊習俗,為何能夠在21世紀流行於國外呢?

陪葬和祖先崇拜

燒紙錢這風俗對我們來說,不但熟悉,而且太久遠了。

唐詩有云“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那得到黃泉”。這說明在唐朝的時候,冥幣就已經相當流行了。

紙在東漢才被髮明出來,在此之前,人死後不燒錢,而是陪葬錢,稱之為瘞錢。《史記·酷吏列傳》載:“會人有盜發孝文園瘞錢。”

是的,陪葬所用的錢幣是真金白銀,否則也就不會有盜墓之流了。厚葬這種陋俗雖然一再不被提倡,但王公貴族和殷實大戶的墓裡,不放點好東西怎麼讓逝者有臉去見閻王爺呢。

然而佔大多數的升斗小民,活著都已經不容易了,怎麼可能給死人陪葬真錢呢。可不陪葬的話,又能用什麼來代替呢?

南北朝以後,紙錢才開始出現。有傳說紙錢源於東昏侯蕭寶卷,因為這個南齊最後的皇帝喜歡當小販,整日在皇宮大內佈置街市上的場景來做買賣,很多材料都是用紙做的,包括錢在內。

到了北宋年間,紙錢不但在民間喪禮中普遍使用,就是皇家死人了也在用。此後陪葬的風俗雖然一直還有,但紙錢確立了它在陰間貨幣體系中不可動搖的地位,且一直流傳到了現在。

作為傳統祖先崇拜中最重要的媒介,紙錢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長期以來,我們的信仰體系就是儒釋道三家糅合形成的崇拜機制。看起來很混雜,但其實就一條最本質的原則。宣揚祖先和孝的理念,以家庭和家族為重心。上至皇帝天子,下到平民百姓,都嚴格遵從著長輩去世後敬祖,父母活著時盡孝的原則。

在我們的價值體系裡,家庭是最重要的,家的秩序就是一個國家的秩序。敬祖作為盡孝的一種延續,更是把這種理念給形式化了。比如古代的官員父母去世,必須要辭官回家丁憂三年。逢年過節的祭祀儀式一定要莊重繁瑣,不能出絲毫差錯。

被形式化的祖先崇拜儀式,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告訴活著的人家庭的作用。所以從某種程度上看,中國人燒紙錢並非為了祈福,而是為了給活人看的。其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宣揚孝道,繼而使家庭國家和諧有序。

這一點,和當下冥幣在國外傳播的理念還真不太一樣。

發展好了,世人才會高看你

有理解上的誤差很正常,畢竟在不同文化氛圍的薰陶下,觀念都不一樣。

比如在清末的時候,冥幣肯定不會在國外走紅。那時候東方社會里一切人和事物,在西方人的眼裡都是愚昧和守舊的。

沒辦法,馬嘎爾尼送給乾隆的地圖、機械鐘等那個時代最先進的物件,都被皇帝冷落在深宮內院蒙上厚厚的灰塵了。西方在近代主導了世界發展潮流,就像在盛唐時期,世界各地學習我們一樣。

此後我們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陣痛期。在艱難轉型的過程中,不要說西方人看不上我們的舊傳統和舊文化,即使是我們自己,在當年不是也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嗎。

在那種情形之下,一切舊的東西只有被鄙視的份。

中國人燒的紙錢,為何一夜在國外走紅

(全景網/圖)

可見,社會發展的程度,直接決定著文化理念和生活習俗的高低。過去農村孕婦在分娩時,床上都要墊上一層爐灰(更多是草木灰)。時代在發展,現代年輕人聽了可能覺得很髒太不健康了,可實際上在當年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墊爐灰(無菌)是相對科學的辦法。

同樣燒紙錢這種形式,在舊中國所處的時代,世界的發展日新月異,社會發展程度優於我們的西方人,不會高看我們一眼,更不要說俯下身來去試圖理解我們的一些文化習俗了。

類似於明恩傅這樣的國外傳教士彼時常年生活在中國,並且其在1894年還出版了《中國人的素質》一書。作為一個西方人,和當時的大環境一樣,書中列舉了中國人很多的日常習俗和生活習慣,都是用一種批判的心態來詮釋和解讀的。就像當今的世人看非洲一樣。

冥幣為何能在國外走紅

當我們改頭換面後,也正好迎來了世界多元化的發展時代。各地區之間還有隔閡,不過包容成為一種潮流。我們在外國人眼中的形象,不再是過去那種一塵不變了。

另一方面在當下的信息時代,世界各地彼此之間的交流,須臾之間就能達到。信息傳播的飛速,使得原本只侷限於某一地區的風俗習慣,藉助於電腦和手機,可以散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人有一種天然的獵奇心態,互聯網的助力之下,不同地區的很多傳統習俗都被複活了。燒紙錢這件事,有外國人還在網上搞直播,既能夠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又能收割流量賺錢。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冥幣能走紅國外,綜合起來就四點:

有錢世人看你高,

多元世界心態好,

手機電腦傳的遠,

獵奇心態啥都妙。

我似乎看見了一樁大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