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同此月,千江同此水,這人世間銘心刻骨的,何止愛情

前言

整理書架,又見到臺灣作家蕭麗紅著的這部長篇小說——《千江有水千江月》。

隔了20年的時光,當我再次從書架上抽出這本書,撫摸著微涼的書頁,一頁一頁地翻過時,心中竟然湧起莫名的感動。

我發現此時的我和20年前的我已經有了迥然不同的心境。20年前,我的注意力都在主人公悽美的愛情上。

因為那時,我也正經歷著和書中主人公貞觀一樣的心路歷程。母親病逝,男友杳無音訊,工作沒有著落,那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一段時光。

可能是年輕的緣故吧,總愛把悲傷無限地放大。多年後回頭看看,其實事情真的沒有那麼糟,難過一陣子,抖抖灰塵仍舊要上路。

如今再讀此書,令我心生感動的是作者筆下的親情、鄉情,亦或是愛情,因為,它們無一不充滿著人性的光輝和人世間的美好。

原來,人如果太專注於自己的悲傷,就會忽略了許多的美好。

原來,人生的創傷都可以平愈和好起來的,不然,這漫漫八九十年,人生該怎麼過呢?


千山同此月,千江同此水,這人世間銘心刻骨的,何止愛情

1.

故事雖然是以貞觀和大信的愛情悲劇為主線,但是親情卻是貫穿全篇的主旋律。

貞觀出生在臺灣鄉下一個叫布袋的海港小鎮,3歲起就成了外公家的常客,和外公習詩詞,和外婆一床睡,和表兄弟姐妹們一處玩耍,是舅舅舅媽們捧在手心裡的小可愛。

外公家是個講究禮儀的大家族,外公外婆舅舅舅媽姨媽還有一干表兄弟姐妹,一大家子人熱熱鬧鬧地生活在一起。

晨昏定省,舅舅舅媽對外公外婆恭敬孝順,舅媽和表嫂們每天早起折花打水侍候外婆梳洗,大舅媽數十年如一日地精心打理著自己的長髮,只為留給外婆盤髻備用。

貞觀有五個舅舅,大舅被日本人抓去南洋充軍,三十年來音信皆無生死未卜,大舅媽獨自拉扯大兩個兒子。二姨夫早逝,唯一的兒子求學在外,舅舅們將二姨接回來和兄弟們一起生活。

愁人日長,貞觀母親和舅媽們常過來陪二姨和大舅媽打牌聊天說笑,以慰寡嫂孀姐這兩顆孤苦的心。

大家庭裡的廚房是最溫暖的人間煙火,舅媽表嫂們精心地準備著一粥一菜,端上餐桌的是熱氣騰騰的人間溫情。

外公外婆是一家人的主心骨。外公為人忠厚,純樸、善良,極其重視子孫道德品行的教育。

貞觀從小就和她的表兄弟姐妹們一起圍在外公身邊你一句我一句地背誦《千字文》、《三字經》。

對於做人,他對孩子們說,被人負吃得下,睡得著,負了人,不能吃不能困。

對於教育,他則對舅舅舅媽們講,女兒原比兒子貴重,因為德富才生得貴子,家有賢妻,男兒不做橫事。

他敦厚善良,發現鄰居偷摘自家瓜果,他怕對方難堪繞路而行,還不讓孩子們聲張,這不僅僅是給對方留情面,更因為他懂得生活的艱辛和不易。

外婆也是一位見識不凡開明睿智的老太太。

她引經據典條理清晰,分分鐘就能調停好鄰家婆媳爭端。

當大舅要攜妻帶子回鄉時,外婆對大舅媽說:“三十多年來,我只知大房有媳婦,並不知有兒子,他的回程你說了算。”

面對這樣通情達理的老人,大舅媽還有什麼好講的呢,天下又有哪一個母親會拒絕遠方歸來的遊子呢?!

當貞觀對大信的愛猶豫不決時,外婆一語點醒夢中人:寧可選擇被負的,不要看重負了人的,這個世間的情債、錢債,是所有的欠債,總有一天,都要相還的

她不主張女孩子早嫁,鼓勵貞觀姐妹們趁年輕多學習多出去走走見見世面。

生活在這樣一個有禮有愛又溫馨的大家庭,同時又被墨香酒香浸染薰陶,自然造就了貞觀的與眾不同,她純樸善良,聰明美麗,知書達禮,更具古典文化底蘊。

家人閒坐,燈火可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上行下效,一家人和睦又溫韾。有這樣一個溫暖的大後方,人生路上再多風雨又何妨呢?!

所以,當貞觀從失戀的悲傷中走出來時,她想到我還是家裡人見人愛的阿貞觀,我是海港的女兒,我要回到布袋鎮的家裡去。

千山同此月,千江同此水,這人世間銘心刻骨的,何止愛情

2.

貞觀是最捨不得離開家鄉的人,她羨慕一輩子不離鄉的人,說他們才是可以言喻最幸福的人。

貞觀要考學離開家鄉了,她是如此地不捨。她羨慕那些一輩子不離鄉的人,她說他們是多麼幸福,這就是故鄉情結吧。

魚塘月色,一水一月,千水即是千月,在看遠方近處,各各漁家掛出的燈火隱約閒散在凜冽的夜空,畫面時而清晰時而充滿氤氳氣息,如同張大千的水墨畫,又象戴望舒筆下的《雨巷》。

對於海港的女兒貞觀而言,她眷戀的是在魚塘上空打著轉伺機打劫的鷺鷥,是清晨魚塘上空的氤氳的圓月,是趟過草地露水打溼的褲腿,是表兄弟姐妹們結伴同行的歡樂嬉戲。

故鄉的親人們認真地過著每一個節日,過節,吃飯,唱戲,捕魚,從清明到春節,極具儀式感。

這是臺灣鄉下布袋鎮的風土人情,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在作者的筆尖深情款款。

端午節,新媳婦要縫製小巧別緻的馨香荷包分送給小孩子們,家裡的水缸裡要曬午時水;

七夕節,要做油燜飯分送給左鄰右舍,收到油燜飯的鄰居會回禮,晚上搓湯圓,要在湯圓上捏一個窩,據說是給織女盛眼淚的;

中元節,黃昏時分,家家戶戶都要給先人做普渡……

小孩子過日吃一個雞蛋一個鴨蛋,就表示已經吃了一隻雞一隻鴨……

歡喜是踏實的歡喜,憂愁是平實的憂愁,一切都是如此地情真意切,這就是不加任何雕飾的樸實而又親切的故鄉。

席慕容說:“故鄉的歌是一隻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地方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彷彿霧裡的揮手別留。”

因為,千山同此月,千江同此水。遠在異鄉的人,只要活著就一定要找著舊路回來。

就如大舅,好的地方也不一定要經年累月常住,是隻要曾經住過,知道了它的山川日月風土人情,也就相知在心不負斯土了。多少年過去了,老了的時候還是要回到故鄉來的。

故鄉即是這樣,每個人真正的息息相關,再不相干的人,即使叫不出對方名字,到底心裡清楚,你是哪鄰哪裡哪姓哪家的兒子女兒。

因為,故鄉永遠是我們一衣帶水的血脈至親,自己這一身,不僅是父母生養,還屬於這一方土地和山水。


千山同此月,千江同此水,這人世間銘心刻骨的,何止愛情

3.

愛情,於大舅媽而言,最多情原是無情;於貞觀而言,則是一場寂寞同誰訴,算前言,總辜負。

貞觀和大信的愛情雖然是故事主線,但是作者的筆觸並未全部著眼於此。

雖然,有人深情,有人執著,但全文的基調卻始終沒有脫離親情這個主旋律,傷了,痛了,身邊那個默默相伴的永遠是血脈至親。

可惜當年的我只顧悲傷卻是沒有明白作者的用心良苦。

因為,這人世間,銘心刻骨的,不止愛情,一春一夏,便已是一生。

愛情於年輕人而言都是轟轟烈烈的,好象不大鬧一場不把自己折磨的死去活來一回那就稱不上愛情。

其實,真正的愛情是深沉的,是發自內心的心甘情願,只要你過得好。就如大舅媽對大舅,三十年來,吃齋唸佛,只願大舅能平安地活在這世上的某一個角落。

她撫養兩個兒子長大成人娶妻生子,她替大舅父母跟前盡孝,漫漫三十載春夏秋冬,望眼欲穿,默默煎熬,大舅離家時她青春正好,大舅歸來時她已華髮盈巔。

終於有了大舅的音信,本以為苦盡甘來,卻是大舅攜妻帶子榮歸故里。

可大舅媽終歸是豁達的。她說,我與他三五年夫妻情份怎敵他與那日本女子三十年患難之情,且人家於他有救命之恩,我若不容,那豈不是連帶咱們這個家都成了無情無義之人了嗎?!

人生相見唯有禮。大舅媽親捧洗臉水,又端上吃食湯水,待那日本女子如客。

大舅是愧疚的,而大舅媽並無芥蒂,令人心生敬重。彼時,大舅媽對大舅已不止夫妻之情,更多的是姐弟親情,只要平安歸來一切都是好的。

大舅平安歸來,大舅媽再無牽掛,義無反顧地為大舅碧雲寺還願出家,餘生唯有青燈古佛晨鐘暮鼓,她心生歡喜且無怨無悔。

原來,人生最多情原是無情,入世是眷戀,出世是曠達。


千山同此月,千江同此水,這人世間銘心刻骨的,何止愛情


貞觀和大信,十三歲時相識在布袋鄉下,大信是四舅媽的侄子,二人的情義起於少時。

而後,貞觀臺南上班,大信臺北讀書,尺素往來,鴻雁傳書,情愫暗生。

他們是兩個志趣愛好相通的人。他們談歷史人物,從周武王到司馬光,談詩詞歌賦,從元好問的摸魚兒到李商隱的緣是身在情長在,還有曹植的骰子韓信的博局……真是談古論今無所不及。

他們的愛情是古典而含蓄的,從沒有說過愛字卻又愛的刻骨銘心。

大信說他和貞觀是:前世已照面,今生又相逢。

象極了《紅樓夢》裡的寶黛初相見:這個妹妹,我原是見過的。

好象冥冥之中一切都已安排好了似的,寶黛的愛情悲劇是生死不復相見。

而貞觀和大信的愛情則是山高水長此生再無交集,一樣是個悲劇。

貞觀說,她和大信有太多相同之處,如若二人同性,則可為兄弟姐妹,若為異性可做男女夫妻。

其實,於戀人而言,這樣的相似未必就是好事。這年,大信金門服役,貞觀臺北上班。因為一場事故,部隊中的大信處於艱難境地,貞觀卻誤會了大信,飛也似的把大信給她的信物一併打包歸還。

她以為只是鬧鬧而已,大信還會如從前一樣回到她的身邊。可是,這次,大信真的斷了音訊,冬天輪著夏天,秋天換過春天,貞觀一日等一日過,她終究沒等到大信的一字一紙。

年少時不懂愛,不懂得體諒和珍惜,以為只要愛了就是一輩子,就不會分開,卻忘了人生若止如初見,因為最親近的人往往傷人最深。

貞觀本來有解釋的機會,可以為愛爭取。因為在大信出國的前一晚,她已經走到了大信家的樓下,但是她卻看著大信的窗子站了一宿,而大信同樣亮了一夜的燈。

兩個同樣驕傲自負的人,就這樣錯過了彼此,餘生,只留遺憾。

一場寂寞同誰訴,算前言,總輕負。

原來,人世的折磨,是易舍處舍,難捨處亦得舍。

因為,怎樣的痛苦,怎樣的吐絲,怎樣的自縛,而終究也只是生命蛻變的過程,它是藉此羽化為蛾,再去續傳生命。

千山同此月,千江同此水,這人世間銘心刻骨的,何止愛情

結束語

讀書的目的,為了要與好的東西見面:好事、好情、好人、好物

《千江有水千江月》是一本有溫度的書,它會引領我們對世間事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知,特別是故鄉和親人。

對於緣分,貞觀如是說,很好的人和事,也不一定要與自己有關,它可以是眾人大家的,而彼此相見時,只是有禮與好意。

對於故鄉,一如貞觀在給大信的信中說:“鳳凰是心愛的花,臺南是熱愛的地,然而,住過就好。”

因為,無論是大信也好,臺南也罷,這些都是經過,只有那個海港的布袋小鎮才是她一輩子的故鄉。

有人說,蕭麗紅的臺灣,王安憶的上海,宗璞的北平,蕭紅的呼蘭河,女子心中的城不是男人,卻是從小到大一點點的懂得,懂得什麼為大,什麼為重,什麼為流水,什麼是青山。

原來,人生最是有情痴,只是因為,千江有水千江月,只緣身在情常在。


千山同此月,千江同此水,這人世間銘心刻骨的,何止愛情

參考資料:《千江有水千江月》——蕭麗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