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山东大学冯大诚认为博士生从事研究并不扎堆,建议先行回校?

guai66


实际上,高校科研工作的主力军是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这样说吧没有博士生的工作,其导师基本上,将是一事无成。这样说,过分吗?毫不过分。做科研工作要进行大量的具体工作要做,也包括体力活,费时费力。比如一个工科院校研究生要做的工作有,资料的查阅,整理,报告 ,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材料和实验的准备,有时要根据实验的需求,还要设计建造实验设备。进行实验,大多数实验需要很多人共同完成。数据记录整理分析,理论分析等等论文的前期的繁琐细致工作。没有众多研究生,靠老师自己,将无法进行。研究生,尤其博士生的许多工作需许多人一起合作,但也有许多工作自己一个人独立来完成的。所以山东大学的教授建议博士生先行回校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老g3231676013


3月7日,山东大学冯大诚教授在个人博客上发文,建议博士生先回学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3月11日,澎湃新闻网专门进行了相关报道,也有不少大学的老师坚决反对。老吴基本认同冯大诚教授的观点,不过建议湖北省内的大学不建议博士生返校。理由如下:


一、国家大力推行除湖北省以外的省份的返工复工


国家相关省份在二月份中下旬就开始发布了要求今年计划不变,任务不变,要实现弯道超车,要求坚持防疫和项目建设“两手抓”,鼓励企业早日复工,因此博士生返校也是对政策的支持,科研就是生产力,及早攻关科研,有助于发展生产力。


还有,长沙市开展“大干一百天实现双半过”竞赛活动,要求抢抓三月份,大干100天,奋力实现双过半。由此可见,长沙这次下了大血本,充分利用疫情,实现弯道超车,超越武汉,有要树立中部老大的意图。



因此,从国家以及各省市的要求,复工复产是现在的大势所趋,同时体现了疫情可控,不然不会让企业复工复产,因此,博士生回学校搞研究也是可行的。


二、博士生作为成年人,自身安全意识比较强,因此建议回校开展科研


博士生作为成年人,一般都快三十了,书读的多,自身安全意识比一般人要强,山东大学冯大诚教授建议博士生回校也是能理解,毕竟现在的农民工兄弟们都能做到防护措施,我想博士生更应该可以做到,当然冯教授也是这么认为。


虽然在很多省市教育部门已经发通知,大学生不得私自返校,中小学生延迟开学,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已经有不少高中、初中逐步开学,老吴认为,这些初中、高中都能逐步开学,难度博士生的防护意识不如他们?何况初中、高中等均是聚集一起,而博士生主要是在学校进行科研工作,单独一人行动,因此,在安全防护方面要比农民工、高中生、初中生等聚集一起生活、学习的更为安全。老吴认为,只要有效加强在校博士生的管理,限制一定的对外联系,博士生回校搞科研还是很安全的。


三、各省市推行错峰开学,博士生提前返校也是符合政策


教育部在二月底发文,要求各省市根据当地疫情情况制定开学时间,推行错峰开学方式,这种方式在不少省市已经实施,虽然大部分是在高中、初中,像大学生和研究生暂时没有开学计划,毕竟考虑到了大学生人数比较多,而且生活比较自由,在疫情当下,减缓大学生开学也是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博士生相对于大学生而言,人数比较少,人口流动对社会的影响相对较少,居住环境也与大学生不同。如果提前让博士生返校开展科研工作,有助于全国科研攻关,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而且现在出行人数比较少,如果让其错峰返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学生开学的交通压力。因此,老吴觉得让博士生返校应该支持。


当然,让博士生返校开展科研,总体上是利大于弊,虽然人口流动可能导致交叉感染,可能危及到大学,但是,做好自身防护,返校后做好14天的隔离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这一点,大学也应该考虑到相关的隔离措施和应急预案,平时要严格限制人员的出入,要求博士生为了学校和自身安全没事就不要出门,避免被感染病毒。


老吴跟你谈教育


博士生因为人数及活动范围的特点,对疫情防控的影响微乎其微。但要强调的是,博士生的返校,要有学校相应的系统比如后勤,保卫,环卫、总务等部门的保障。而且重点是餐厅等场所,人口密度可想而知,绝不是冯老师认为的博士生开学上课活动范围那么小。另外因返校产生的人员流动,带来的感染风险到底有多大,还是没法评估的。所以还是要遵从教育主管部门的防控指令及专业疾控部门的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