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公元618年,李氏家族接過了歷史的接力棒,李氏家族特別注重文化治國,尤其以唐太宗李世民為代表,因個人酷愛《蘭亭序》,極大地提高了文人墨客的創作熱情,

詩和書法,到唐代都達到了鼎盛時期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為《妖貓傳》所建唐城

生於晚唐的全能高手

杜牧出生在晚唐時期,是一個天賦極高的“全能高手”

  • 眼界開闊,憂國憂民。畢竟在23歲這樣的年紀,便能寫出《阿房宮賦》這樣的曠世之作,非常人所能做到。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

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

二川溶溶,流入宮牆。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

廊腰縵回,簷牙高啄。

............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

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

————《阿房宮賦》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阿房宮舊址公園

  • 文學奇才,能寫能作

在歷史上,杜牧所創作的千古名句一抓一大把: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過華清宮絕句三首》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山行》

造詣之高,世人擔心與杜甫搞混淆,所以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也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有《樊川集》二十卷傳世。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楓林


  • 風流倜儻,放蕩不羈

他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就是杜牧用來懷念自己曾經放蕩不羈的青年時光的。

官三代出身的杜牧,絕對是一個會玩的主兒,一生中對歌姬情有獨鍾,有歷史記載的就有好幾個,如寫給歌女張好好的《張好好詩》,為杜秋娘所作《杜秋娘詩》,之後還與詩人張祜賭酒取姬的故事……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揚州


  • 書法功力深厚,天賦異稟
  • 歷史上,杜牧唯一傳世的書法真跡是《張好好詩》,而這個杜牧33歲寫下的作品(史料記載《張好好詩》大約創作於835年),堪稱唐代書法中的精品。

    直到民國時期,溥儀被趕出故宮時,都不忘帶上它。

    宋徽宗在《宣和書譜》中說:“氣格雄健,與文章相表裡。”

    清初詩人、文學家王士禎在其《漁陽詩話》說:“愚按《宣和書譜》:唐詩人善書者,賀知章、李白、張籍、白居易、許渾、司空圖、吳融、韓偓、杜牧。而不載溫飛卿,然從他處見李商隱書,亦絕妙,知唐人無不工書者,特為詩名所掩耳。”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張好好詩》

    看著初戀淪落街頭,33歲的杜牧寫下千古佳作

    《張好好詩》作於835年,是杜牧用硬毫筆寫在麻紙上的作品,字裡行間充滿著遺憾和傷感。

    故事的由來: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杜牧畫像

    828年,杜牧給江西觀察使沈傳師當幕僚時,看中了13歲的歌女張好好,但身為幕僚的杜牧僅有垂涎的份兒,沈傳師的弟弟先人一步將張好好納為小妾。

    六年後,杜牧與張好好在洛陽不期而遇,此時的張好好早已被薄情夫君所拋棄,淪落為他鄉之客、賣酒為生。

    此時的杜牧,心情是複雜的,遺憾而充滿了感傷:

    遺憾的是這份可遇而不可得的初戀終究不屬於自己;

    感傷的是自己曾喜歡的人居然落得如此下場,命運不公。

    時年三十三歲的杜牧,提筆揮毫,寫下了這個千古佳作《張好好詩》。

    書法作品介紹: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此卷,杜牧寫在麻紙上,橫長有162cm,縱28.2cm,錄自作詩《張好好詩》。詩中描寫了作為少年歌妓的張好好身世經歷,寄託了對她的無限同情,並藉此發揮自己的感慨之情。

    全篇共四十八行,每行約八字不等。杜牧於麻紙上用硬毫筆書寫,能見頗多叉筆,筆法勁健。全卷書風雄健,筆勢放縱,結體姿媚,很有魏、晉書法的古樸風度。

    北宋《宣和書譜》曾評杜牧書法:“氣格雄健,與文章相表裡”,說的就是杜牧的詩文、書法相互配合,共為一體,相得益彰。

    此卷曾被清遜帝溥儀攜出宮外,流散民間,後歸大收藏家張伯駒所有,1956年張伯駒先生將其捐獻給故宮博物院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清代梁清標題字

    卷前綾有清代梁清標題字“唐杜牧之張好好詩”,卷後有明代張孝思,清代年羹堯,元代錢佑、伯顏、班惟志、薛漢、吾衍,近代張伯駒的題跋。因為據《式古堂書畫記考》所記,此卷卷後元人諸跋,是從唐趙模《千字文》後移來的,所以,我們放大來看明代張孝思、清代年羹堯和近代張伯駒三人的題跋。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明代張孝思題跋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清代年羹堯題跋

    年羹堯(1679-1726),字亮工,號雙峰,安徽懷遠縣人,歷仕康熙、雍正兩朝,曾立下赫赫戰功,清朝名將的他,竟寫得一手清秀的字,書風並不像馬革裹屍的戰場驍將的手筆。仔細一翻年羹堯的史料,才知他是進士出身,並且自幼就很有才學見識,21歲就中得進士。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近代張伯駒的題跋

    在全卷最後,有最後一位私人收藏家張伯駒的題跋,題於1950年。張伯駒(1898-1982),字叢碧,別號好好先生,正取自他所收藏的杜牧《張好好詩》卷。

    張伯駒自30歲起開始收藏中國古代書畫,中國現存最早的名人墨跡——西晉陸機《平復帖》、傳世最早的一幅獨立山水畫——隋代展子虔《遊春圖》,還有唐代杜牧《張好好詩》、唐代李白《上陽臺帖》、宋代范仲淹《道服贊》、宋代黃庭堅《諸上座帖》、宋代趙佶《雪江歸棹圖》、明代唐寅《王蜀宮妓圖》等等,件件堪稱中國藝術史上的璀璨明珠。

    而在1956年,張伯駒與夫人潘素將這8件精品,無償捐獻給國家。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張伯駒與夫人潘素

    張伯駒最初收藏出於愛好,到後來,他以保護祖國文物不外流為己任,甚至變賣家產,也不改其志。正如他自己曾言:“予所收蓄,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

    《張好好詩》釋文及高清放大: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張好好詩並序。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始以善歌舞來樂藉中。後一歲,公鎮宣城,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復置好好於宣城藉中。後二年,沈著作述師以雙鬟納之。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又二歲,餘於洛陽東城重睹好好,感舊傷懷,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故題詩贈之。 君為豫章姝,十三才有餘。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翠茁鳳生尾,丹臉蓮含跗。高閣倚天半,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晴江連碧虛。此地試君唱,特使華筵鋪。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主公顧四座,始訝來踟躕。吳娃起引贊,低徊暎長裾。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雙鬟可高下,才過青羅襦。盼盼下無袖,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一聲離鳳呼。繁弦迸關紐,塞管引圓蘆。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眾音不能逐,嫋嫋穿雲衢。主公再三嘆,謂之天下殊。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贈之天馬錦,副以水犀梳。龍沙看秋浪,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明月遊東湖。自此每相見,三日以為疏。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玉質隨月滿,豔態逐春舒。絳唇漸輕巧,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雲步轉虛徐。旌旆忽東下,笙歌隨舳艫。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霜凋小(此字點去)謝樓樹,沙暖句溪蒲。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身外任塵土,尊前且歡娛。飄然集仙客(著作任集賢校理),諷賦期相如。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聘之碧玉佩,載以紫雲車。洞閒水聲遠,月高蟾影孤。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爾來未幾歲,散盡高陽徒。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洛陽重相見,綽綽為當爐。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怪我苦何事,少年生白鬚。朋遊今在否,落拓更能無。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門館慟哭後,水雲愁景初。

    唯一存世的唐代詩人書法真跡,竟是其為歌女所作《張好好詩》高清

    斜日掛衰柳,涼風生座偶。灑盡滿襟淚,短章聊(下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