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大叔,上有老,下有小,收入大于开支,请问大家怎么办,我都快透不过气来了?

抗日战争剧大叔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提问。

你上有老下有小,收入大于开支,这个问题不用着急哈。只要收入大于开支就好解决。有钱💰能使鬼推磨。第一,你是八零后,家里老人基本上都退休了,能自理,自立,不用你养。也不会给你添麻烦。并且身体健康的老人还能帮你带孩子,何乐而不为。所以你完全能透过气来。第二,如果老人没有自理能力了,孩子还小,都需要你养着的,你也不用着急,因为你收入大于开支,你可以找保姆照顾老人,照顾孩子。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办法吧!你只要努力挣钱吧!



hgy阳光灿烂


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吧!说实话我也负债,负债压得我喘不过来气来。我开过工厂,开过大排档,搞过运输,全部搞亏了。生活一度没了激情,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真的是度日如年,不过庆幸的是,我两年前选择做了海员,否则,我都不敢想象现在会活成什么样子。我曾经想以死为解脱,也想找条可以赚快钱的道,可是真的很难很难,陷入前无出路,后有追兵(第三方讨债者)的步步紧逼,置人死地的架式,弄的家不成家,众叛亲离,太可怕了, 但是看到年迈的父母,可怜的孩子,我哭了。因为我还有责任要面对,不管怎样我都得先活下去,首先应该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债务只能先放一边来慢慢的偿还,当时债权人也都能理解我,但是银行信用卡还在步步紧逼当中,起诉,第三方威胁,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偿还了很大一部分债务,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海员朋友


乐观,努力的生活吧!我在景区有个饭馆,因为过年生意比较好进了十万的食材,因为疫情,一分钱没有买,现在身无分文,还要还贷款,不是一样难受,准备出去打工,把店交给老婆搭理,为了生活没有什么,努力向前看,一切会好的…


富平大朱


可以说太苦了,都说这代人总说自己是最坑的一代人,“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要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当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当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很难找的……”我的同龄人总说,“咱能不能换一代人坑”。

80羡慕90后的年轻,但90后说,你们80后好歹咬咬牙,交个首付就买房了,我们毕业了,好工作不好找,房价都成了天文数字了,你看人家95后,随随便便创个业就有风投了。

80羡慕70后的大哥大姐们,他们现在很多是我们的领导,赶上了60后知识结构陈旧,他们很快上位,不少还成了成功人士。可70后说,你们80后上大学都扩招了,我们好多人还考不上大学呢,70后最苦,基本70后都是多子女的家庭没法靠父母,你们80后多数都是独生子,还可以有父母依靠。

每一代人觉得自己最苦,都羡慕别人的幸福,其实还是无法体会到别人的辛苦,然而攀比谁更辛苦这件事,实在是没有意义的行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也有一代人的甜,只有苦的话,生活无法继续,只有甜的生活,也会腻到毫无意义。

都说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我们其实都一样,一边吃着肉,一边忍受着生活打过来的大板子,呲牙咧嘴,甘苦自知,都说众生皆苦,然而不辛苦的人生,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事情,也就没有了幸福感,不过你说收入大于开支,说的是马云吧!




孤独者记录


活着,就需努力,每天前进一小步,当你回首的时候,幸福多一点,那是你努力了,努力的说:机会无处不在,举个例子,就说这一个多月,除了吃和睡,大多数人的日常。一小部分人一点没耽误赚钱.奉献。懈怠的人,我也是其中一个,不管怎么样,尤其今年多了一份历练,前路漫漫,只要活着,我们还有翻牌的机会,过了今年,希望再回首时,你是幸福的那一个人。



锋行天下50


开支大于收入,入不敷出,家庭财政爆发了危机,先从自身找原因,80后上有老下有小,夫妻俩维持五口之家,确实负担重~~

这个情况如果你是农村的,理论上负担不重,在农村消费相对没有城市高,青菜粮食基本自给不用买,家有田地吃饭不愁,如果夫妻俩都在外面打工,一个月总收入理论上在10000左右,

这样算下来不可能入不敷出,那么你就要好好找原因,哪里开支太大,哪里有不必要的开支!做一个家庭支出明细,然后你砍掉面子上面的奢侈消费,试一试你就会知道家庭消费中浪费的金钱,就可以缓解家庭财政危机,

面子上的奢侈消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男的抽好烟,喝好酒,天天想大鱼大肉,女的买高档化妆品,高档次衣服包包,一家人都高消费!

第二:亲朋好友礼尚往来是不是跟礼太高!

第三:家庭是不是透支消费,

以上几种原因好好反省以下,如果有那么就立即自我整改,立即可以摆脱危机

如果你是城市人员,那么也不可能发生经济危机,你是八零后,你爹妈已经退休了,应该有退休金,也就是说你夫妻俩只需要养一个小孩子而已,理论上说生活很安逸的,那么你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看也需要砍掉你们夫妻俩面子上的奢侈消费了!

现在社会上工作机会多多,只要夫妻俩不是懒人,生活都过得很好,很多家庭经济危机其实都属于奢侈消费,透支消费造成的,还有吃喝嫖赌也属于奢侈消费!

以上观点基本是社会常见的问题,欢迎大家拍砖,解决生活中家庭经济危机的问题,


笔之舞


80后终于老了!最大的已经40岁了,最小的也30岁了!


这个尴尬的年龄,谈爱情已老,谈死太早,和年轻人一起谈经历幼稚,和老人一起谈故事又太小,闲在家无聊,出去疯怕吵,时尚说你妖,朴素说你老,觉得累了刚想消极一下,回头一看,上有老下有小,不努力赚钱死都死不了!正式开启上有老下有小的不能死模式!


中年是一把辛酸泪,无论是作为一位父亲还是母亲,一位丈夫或是妻子,既然到了这个年纪,不能逃避也无法逃避,上一代人曾背着支撑着我们家庭,如今轮到我们,也要义不容辞,心疼父母双鬓已斑白,期望孩子成人才,我们能做的,就是拍拍尘土,继续前行。只是生活还要继续,身后还有家庭,父母,孩子,车子,房子,票子……都需要我们不停的努力,去打拼去争取!


80后,请别再抽烟了,请少喝点酒,请别再熬夜了,请好好吃饭,请多吃些蔬菜水果,请别太压抑自己,请你对自己好点,再好一点。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我们身后,是一个家庭,是年迈的父母,是幼小的孩子,是那些最爱我们最离不开我们的人



哈尼德德


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自己老了,80后还没退出历史舞台,兄弟挺住。

收入大于开支,目前看来没什么问题吧?财务还是健康的。你担心的应该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收入可能无法维持开支,因此感到焦虑吧?80后最小的已经31岁,最大的40岁,大多已经成家,上有老下有小是80后的普遍情况。

这个社会变化很快,还想着和几十年前一样一份工作干到退休,这种想法最好放弃。认清现实,才能转变观念,作出改变。

成年的世界没有容易,砥砺前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无法做到大富大贵,做到小富即安也可以啊。大部分家庭,夫妻双方有两份收入,好好经营,粗茶淡饭总是能维持。其实也不用想太多,开好车住大房子之类的,有条件就买,没条件就不买咯。

用物质衡量幸福,这是当代人最大的悲哀。很多人只有到了生死关头,才会想到“生死之外,没有大事”。努力过奋斗过,还没出人头地的大有人在,我们都是普通人,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说不定反而会柳暗花明。

降低欲望,别觉得挣得少了,房子住的小了就对不起家里人,真正爱你的家人,需要的是你的陪伴和温存,物质是让我们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但不是我们获得幸福的全部。偶尔也得停下脚步想一想。

另外,无论如何要储蓄,80后尤其是85前这批人,大部分人往后的打工收入大概率是增长有限甚至逐渐下降的,一定要想一想切换跑道的可能。


落日熏风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应该是收入少,开支大吧!如果收入多开支少,怎么可能透不过气呢?

80后不再年轻,为人父母,确实经济压力比较大,特别是一个人工作一家人用的家庭,那就是雪上加霜,如果两口子上班,父母帮忙带小孩,可能还好点,最少生活不成问题!要不然那真是压力山大啊!



我家就是我一个人工作,开销是顶得住,就是存不到钱,父母这方面暂时还不用操心,要不然也是入不敷出,现在孩子小等孩子大点就好了,老婆可以工作,那就轻松多了。


像你这种情况,如果父母能带就让父母带,两口子去工作,不能带就只有你出来工作,老婆在老家照顾小孩和父母,只要肯吃苦,生活保障是没有问题的。


特区春哥


80后的小弟,您们好啊!

首先您要庆祝自己只是80后,因为您的前半生都是很好的衣食住行!

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可以好不夸张地说,真正的好日子是从80年开始的!

80后,没有遭受到运动,磨难,灾害,饥饿的艰苦岁月!

80后,衣食住行得到很大的提高!

80后,没有因为姊妹兄弟多相互受气闹矛盾,或者没有因为孩子多,受到父母的打骂。有句老话说:阴天下雨打孩子!打打孩子出出气!

80后,在幼儿,孩童时期的教育,也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了。不像孩子多,自由发展,不管不问。

80后,医疗也得到大大改善,很多孩子享受公费,有了病根本没有耽搁时间去医院,不像以前的孩子,伤亡率很大。

80后,父母条件相对都好,不需要子女在经济上给予帮扶,相反父母还替孩子承担了很多。

80后,父母尚且年轻,身体还好,不需要子女过多关注。父母反而帮助子女的下一代,给予经济,人力上的扶持。

80后,有年长的老大哥老大姐——70后,60后,甚至50后。他们的父母八九十岁了,有的老人都离不开人,自己体力不足,忙了小的,再顾老的。精力,财力,物力一起上,走进他们的心声,苦不堪言,唯一好的是有姊妹兄弟多,可以轮流。

总体来说,他们要比80后的苦多啦!

所以,80后有时间拼搏。慢慢来,不着急,放稳心态,降低标准,一切安好!

社会的大发展时期,是80后创造了更多的价值。80后对今后的老人养老问题也提出更加艰难的要求。

不要着急,相应的服务业也跟上了。压力大,主要是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也是一方面,不要那么苛刻就好了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