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匿在太行山裡的清朝古村落——大坪村

太行山脈藏匿著許許多多的古村落,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其中一個古村落——大坪村。

藏匿在太行山裡的清朝古村落——大坪村

河北邢臺境內的北太行山東麓,氣勢磅礴,層巒疊嶂,在崇山峻嶺的環抱之中,這裡有一座三百多年曆史的傳統古村落。據記載,清朝康熙九年,有彭姓人家遷入至此,開荒置產,幾經春秋人口漸漸增長,自然而然形成村莊。因為村莊坐落在一片開闊平坦的石坪上,所以稱為大坪村。

大坪村西山嶺層疊,梯田鋪翠,村東柏樹成行,池水漣漪,村南溝壑環繞,植被茂盛,村北湖映碧波,枝連成蔭。村子就地取材依山而建,這裡有保護完好的古石樓、舊院落,巷與巷間,多留有石拱門洞,高巷與低巷相交由石砌臺階相通。

藏匿在太行山裡的清朝古村落——大坪村

民居多為清代和民國建築物,村口有天然巨石板廣場,廣場上是沒有地基的二層民居,人稱“沒有根基的石頭屋”,世所罕見。這裡地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因地勢險要,抗日戰爭時大坪村曾發揮過至關重要的作用。八路軍一二九師先遣支隊進駐大坪村,並將該村開闢成當地最早的抗日革命堡壘和軍用物資中轉站。著名的百團大戰這裡也是主戰場之一。劉伯承、鄧小平、張賢約、張南生及多位革命將領曾短暫居住在大坪村。雖然戰爭年代已離我們遠去,但是這裡依然保留著紅色的印記。

藏匿在太行山裡的清朝古村落——大坪村

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去大坪村走一走。這裡的石頭房屋錯落有致,條條街巷排列有序。石板的街道和各種古石樓,隱現著抹不開的萬古雲煙。腳步輕叩青石小徑,每方古樸的石板,明鏡一樣折射著久遠的時光,彷彿在訴說這個村莊曾經的故事。在小巷的深處,充斥著城市難見的淳樸溫馨,躁動的心緒於這悠然的古村落裡杳然而去。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因為受受飲水、交通等條件的限制,很多村民開始陸續搬離世代居住的村莊,遷至山腳下的新村居住,如今老村裡剩下的人不多了。

近幾年,許多遊客慕名來此體驗傳統古村落的別樣風情。大坪村人嗅到了商機,進行了特色旅遊開發。辦鄉村旅遊是好事,但希望能夠對古村落做好保護,保護好這裡的特色文化、建築和淳樸的民風。如果這裡特有的文化失去了,商機也就不復存在,大坪村也就不會再有了。

擴展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