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謊言》:當家暴成婚姻常態,順手拈來的隱忍,是最佳選擇嗎

婚姻中,溝通感情的方式有很多種,要麼一起下廚房,要麼一起去散步。

但是讓你意想不到的是,有人竟然用暴力的歡愛發洩爭吵的憤怒,把跌入谷底的失望重新升級為其樂融融一片靜好的甜蜜模樣。

而且,這對夫妻,一個是女律師,一個是高富帥。

這就是美劇《大小謊言》中,妮可基德曼和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飾演的一對看起來恩愛完美、令人豔羨的夫妻。

這部劇雖然是部迷你劇,但是拍攝精良,配樂精美又契合場景。囊括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女配角獎等6項大獎、艾美獎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女配角獎等7項大獎,當之無愧。更勝一籌的,當然是三大女主和她們面臨的婚姻家庭痛點。

《大小謊言》:當家暴成婚姻常態,順手拈來的隱忍,是最佳選擇嗎

《大小謊言》海報:我們都有一些要隱藏的事情

波瀾不驚的婚姻生活下,都是暗流湧動。家暴過後,就是雨過天晴嗎?

隨著一樁謀殺案的偵破推進,劇中每一對夫妻的生活都面臨被拿出來咀嚼議論,甚至是重新洗牌的境地。妮可基德曼飾演的瑟列斯特和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飾演的佩裡,在小鎮人們的眼中,一個優雅高貴、一個帥氣多金,偏偏這兩人結婚多年卻依然甜膩得如膠似漆,還有一對乖巧的雙胞胎兒子,撐足了婚姻的門面。

用小鎮婦女的一句話來表達大家對她們的羨慕嫉妒恨:“應該要規定夫妻婚後,只准肉麻噁心三年。”

但是,這看似完美的背後,是瑟列斯特背地裡偷偷地用遮蓋液遮住身上的淤青,和一次又一次被丈夫打得躺在浴室地上起不來的恐懼。丈夫有暴力傾向,她早就清楚。

《大小謊言》:當家暴成婚姻常態,順手拈來的隱忍,是最佳選擇嗎

《大小謊言》劇照

只是,每次捱打之後,她享受丈夫痛苦的懺悔道歉和再次被當作女神一樣看待的感覺,彷彿自己被家暴後的禮物就是在婚姻中佔了上風,看,你又打了我,想讓我不離開你,你就得像我捱打時一樣卑微地求我!

兩人一次次用暴力的性愛來求證對方還深愛著自己,然後迴歸平常生活後,丈夫又會一言不合就把瑟列斯特從沙發上拽起來打,用抱枕按住她的頭......他們努力過,共同去看過心理醫生,但是,心理醫生單獨對瑟列斯特說,“離開你的丈夫,這不是正常的愛,這是傷害!”

曾經在法庭上所向披靡的女律師瑟列斯特,都未能逃脫家暴的魔爪,在隱忍、原諒、再次遭受家暴的路上反覆受傷,究竟該怎樣徹底擺脫家庭暴力?這似乎是一個國際難題。

《大小謊言》:當家暴成婚姻常態,順手拈來的隱忍,是最佳選擇嗎

《大小謊言》中的完美夫妻

我最深愛的人,傷我最深,我能挽救他嗎?

我國的《反家庭暴力法》首次給出了家庭暴力的定義,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反家暴專家陳敏老師將家暴中的施暴者歸類為三種類型:偶發型、兩副面孔型、瘋狗型。

偶發型會因為情緒激動實施家暴,如果處理不好,會形成周期性,轉為兩副面孔型。

而兩副面孔型就是《大小謊言》中丈夫的類型,人前是謙謙君子,人後是虐待狂人。這種人使用暴力有著非常明確的目標,他很清楚在他的接觸範圍中,可以打誰、什麼時候打、怎麼打。

瘋狗型是針對誰都可能使用暴力的人,一般有嚴重的心理障礙、反社會人格。

在家暴實施中,兩副面孔型佔據多數。

陳敏老師說,這類人不能靠心理治療來解決,也不能通過婚姻諮詢來解決,他們就是想通過暴力來解決婚姻關係中的控制權問題,你該做什麼、不做什麼,要由他說了算,否則就拳腳相加。

《大小謊言》:當家暴成婚姻常態,順手拈來的隱忍,是最佳選擇嗎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安嘉和與梅湘南

像《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的醫生安嘉和,控制慾極強,知道妻子梅湘南隱瞞了過去被強姦的事情,就懷疑她和一切男人有染。梅湘南正常的社交活動,也能勾起他的暴躁,動輒情緒失控對她大打出手。

瑟列斯特和梅湘南一樣,都深愛著丈夫,都幻想著能挽救無法控制施暴的丈夫。

然而,如反家暴專家所言,在發生家暴的家庭當中,只有偶發型的家暴存在挽回的可能性,而兩副面孔型和瘋狗型的家暴挽回的可能性極小。你在做的努力和隱忍,基本都會打水漂。

來,近距離了解家暴的成因和特點

根據美國司法部的數據,美國每年的家暴數量約為96萬起,受害者85%為女性。平均每天有3名女性被其伴侶殺害,有4名女性死於虐待,有3名兒童死於虐待,每年有約210萬名美國女性遭到男性攻擊。

在所謂講究彬彬有禮的日本呢?2017年日本警察廳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16年日本警察掌握的夫妻間、戀人間家庭暴力事件為69908起,同比增加10.7%,為歷史最多。這是日本家暴事件數量連續13年增加。

我國婦聯也有一個數據,在把農村調查數據包括進來之後,發生家暴的比例高達30%。其中,定為輕傷的家暴,一般不超過1%。

如此高發生率的家庭暴力,有著普遍性、隱蔽性和習得性的特點。

不分文化的差異、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職業的不同,家庭暴力都有可能發生。因為受著諸如“打是親、罵是愛”、“家醜不可外揚”的傳統觀念的影響,往往給家暴披了件厚重的外衣,外人輕易不會察覺身邊的朋友受到了家暴。

《大小謊言》:當家暴成婚姻常態,順手拈來的隱忍,是最佳選擇嗎

究其原因,有人認為是丈夫職場失意,在單位受了批評打擊;有人認為是家中的這個男人情緒失控,存在心理疾病,或者壓力太大,覺得很失敗,迫不得已拿自己出氣。其實,這些不過是施暴者和受暴者給自己或對方找的藉口。

在方剛、丁新華、李璐所著的《和家暴創傷說“再見”:原生家庭中承受暴力者團體輔導方案》一書中,認為家庭暴力與傳統的性別角色規範和性別權力關係有密切的關係。

深挖家庭暴力的成因,竟與背後的文化存在不可分的聯繫。

文化鼓勵男性追求“陽剛”“勇猛”,並允許和慫恿他們用暴力證明自己的地位和解決問題,與此相應,文化認為女性的價值低於男性,並應當服從男性的支配。

這種文化實際默許男性對女性施暴,當一個大男子主義思想強烈的男性,認為妻子或女友沒有忠實履行女性的屈從義務時,他就“有權”對她施行暴力。

當男人錯誤的將“男性氣質”等同於“暴力”時,出現男性氣質焦慮,被別人說自己“不像個男人”,或者認為自己的男性自尊被挑釁時,就會出現週而復始將暴力變成家常便飯的情形。

《大小謊言》:當家暴成婚姻常態,順手拈來的隱忍,是最佳選擇嗎

遭遇家暴後,受暴者的處境如何?《大小謊言》中的瑟列斯特和《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的梅湘南都曾拼命努力想要自我救贖,離開那個殘忍揮拳的男人。現實中的明星宋汶霏,年紀輕輕嫁給富豪,生了孩子,在月子期間就被打得鼻青臉腫,為離開惡魔丈夫復出努力拍戲卻患癌離世;著名的英語教育專家、“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也曾家暴妻子,照片讓人觸目驚心。

曾是情根深種的男人,卻被這個男人折磨的要麼抑鬱焦慮,要麼患上被迫害幻想症,不敢走出家門,不敢與人交流。

都說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之分,如何將家暴控制在對方沒出手之前?是受暴者要面對的重點。

家暴不再是“私事”,“人身安全保護令”護受暴者周全

前段時間,一則新聞上了熱搜,關乎家暴和反家暴。

3月7日,浙江省麗水市景寧法院發出浙江2020年首張人身安全保護令

。男子季某與女子陳某離婚22年,離婚後因季某生意失敗,一直和陳某母女居住。季某多次酒後毆打陳某,甚至持刀威脅。陳某忍無可忍,疫情期間又無處可躲,經過了解,她向法院申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

法院裁定,禁止季某對陳某實施家庭暴力。陳某多年懸著的心落了地,她的人身安全有了保障。

《大小謊言》:當家暴成婚姻常態,順手拈來的隱忍,是最佳選擇嗎

有所突破的,可謂是受暴者的救星的,就是首次提出的“人身安全保護令”。在《反家庭暴力法》中,提到了當夫妻一方遭受到家暴時可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那麼,到底什麼是人身安全保護令呢,它能發揮什麼作用呢?

人身安全保護令,是一種民事強制措施,是人民法院為了保護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親屬的人身安全、確保婚姻案件訴訟程序的正常進行而作出的民事裁定。

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親屬的人身安全,也為那些想要離婚而被恐嚇威脅不敢提出離婚的人提供了離婚訴訟正常進行的保障。

因為法律禁令,不是誰都可以隨便提出,要有具體的請求和事實、理由;要拿出一定證據表明曾遭受家庭暴力或正面臨家庭暴力威脅。然後,由受害人向其經常居住地、加害人經常居住地或家庭暴力行為發生地的人民法院申請,由以上法院受理。

《大小謊言》:當家暴成婚姻常態,順手拈來的隱忍,是最佳選擇嗎

當身邊人已無法挽回,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留好證據,保護自己。

而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證據,可以是傷照、報警證明、證人證言、社會機構的相關記錄或證明、加害人保證書、加害人帶有威脅內容的手機短信等。這也就給受暴者提供了留取證據的範圍和方式。

人身保護令可以說是受暴者的“護身符”,像前面浙江麗水的案件,被害人陳某申請的這張護身符會是永久的嗎?不,它是有保護時限的,有效期不超過6個月,自作出之日起生效。人身安全保護令失效前,受害人可以去申請撤銷、變更或者延長。

親密關係,是我們都要面對的人生問題。在藏得隱秘的親密關係中,家暴如同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謊言包裹下的華麗婚姻,成了家暴滋生的溫潤土壤。

順手拈來的隱忍和自我譴責,並不是真愛的體現,唯有自我救贖、及時止損,方為解決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