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学会尊重,是所有父母的必修课

湖南台曾经有一档非常火的节目叫做《变形记》

,将城市与农村的孩子互换身份一周,互相感受对方的生活。

在节目中我们看到许多城市里的孩子有着很极端的一些缺点,例如“暴力”“多动”“网瘾”“自闭”等等,虽然互换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周,但是很明显能看到城市孩子来到农村,感受别人的生活,换位思考,潜移默化就有了很大的改变。

很多城市的孩子原本与父母的关系十分的恶劣,虽然父母对他们百般庇护,然而叛逆期的他们像坚冰一样难以融化,所以亲子、教育问题变成了节目中大家关注的焦点。


《窗边的小豆豆》:学会尊重,是所有父母的必修课

《窗边的小豆豆》主人公也是这样一个“问题”儿童,名叫小豆豆,这本书是根据作者的真实亲身经历讲述的, 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小林校长的巴学园。在大家的爱护和引导下,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快乐、优秀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窗边的小豆豆》:学会尊重,是所有父母的必修课


1、亲近自然,发现孩子的优点

卢梭在《爱弥儿》里提到了自然教育主张:“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扰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一方面鼓励孩子更多地亲近自然,另一方面要顺应孩子成长的发展阶段。


《窗边的小豆豆》:学会尊重,是所有父母的必修课

小豆豆来到巴学园,发现这里的一切都很新奇,和以前的学校不一样。这里可以光着身体在泳池里游泳,这里也可以每人认领自己的一棵树,这里有从地里长出的大门,大家有野炊、有温泉旅行,这里一切都是自由美好的。

不难发现,巴学园一切都是顺其自然也是亲近自然的,野外潺潺的流水,鲜艳的花朵,婉转的鸟鸣,茂密的树林,这些都将给孩子带来美的乐趣和遐想,让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

大自然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不管在什么年龄段,孩子总是对自然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心,自然教育是打开孩子想象力、创造力、探索未知世界的大门,让孩子去体验、感受真实的世界。

在大自然下,孩子的所有感官都可以调动起来,视觉、触觉、嗅觉......


《窗边的小豆豆》:学会尊重,是所有父母的必修课


在巴学园连吃饭这件小事,也特别亲近自然有意思,午饭时间可以吃到“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既有趣又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更会让孩子养成主动进食的好习惯。

巴学园也鼓励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因此可以发现孩子身上许多闪光点。

2、学会倾听,保留孩子说的权利

巴学园的小林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的情景让人印象深刻,他将座椅拉倒小豆豆的跟前,面对小豆豆坐下来,然后听小豆豆说话,小豆豆把想说的全部一口气说了,然后发现她遇到了生平第一个真正喜欢的人,因为小豆豆从出生到长大,还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长时间听她讲话呢。而且时间长达四个小时。


《窗边的小豆豆》:学会尊重,是所有父母的必修课

除此之外,小林校长也从不吝啬对小豆豆的夸奖“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巴学园似乎把所有的孩子都当成了巴学园的小主人,他们的好奇心在这里都可以得到耐心的解答,也可以一起在巴学园思考解决问题。学校的树、礼堂都是他们露营、大冒险的地方,有意思极了。

不论是为人父母还是老师,我们都需要学会倾听,这本来也是一门学问,不倾听的结果往往可能会是做出了不全面或者错误的判断。

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访问了想当飞行员的小朋友。

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想说:“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先跳下去。”

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林克莱特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小孩子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的真挚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这位主持人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能够让孩子把话说完,并且在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仍保持着倾听者应该具有的一分亲切、一分平和、一分耐心,让林克莱特听到了这名小朋友最善良、最纯真、最清澈的心语。

“为什么要这么做”一句简单的反问,让孩子有机会道出心中那份最真挚的感情。如果只因孩子说:“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先跳下去。”,

一般人认为这个孩子很自私,只管自己,用我过去所谓的的经验和意识来判断孩子那份天真无邪善良的心,对孩子那份难能可贵的纯真造成伤害,所以学会倾听是多么的重要。


《窗边的小豆豆》:学会尊重,是所有父母的必修课

3、尊重接纳,孩子是自己的主人

在巴学园孩子们可以自己选择从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在这里可以主动交到朋友,并帮助朋友解决问题。

蒙特梭利说:“儿童通过自有支配自己的身体和行动而获得尊严;通过自由使用其选择能力而获得意志上的独立;通过没有干扰独立工作而获得思想上的独立”。

蔡珍妮也在《用接纳成就孩子的一生》提出了学会尊重和接纳自己的孩子,接纳孩子,首先要做到的是接纳自己,抚育孩子的过程,实际上是父母不断地发现自己 ,教育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做到了这些,就能做到接纳自己,接纳他人。


《窗边的小豆豆》:学会尊重,是所有父母的必修课


而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心灵、精神、身体、意识上的成长到独立的过程,能主导他们的从来都只有他们自己的主动性。主人意味着拥有自己创造自己的权利,而这样的权利不能交给别人,哪怕是父母也没有这个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