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盡可夫源自何處?

人盡可夫的原意與今大相徑庭,故事出自《左傳.桓公十五年》,主人公為雍姫,春秋時鄭國權臣祭足(字仲,故又稱祭仲)之女,雍糾之妻。

鄭厲公因祭足專權,暗中支使雍糾殺死岳父。雍糾計劃在郊外宴請岳父時行刺。雍姬得知消息陷入救父與助夫兩難中,問母親:“父與夫孰親!”老太太道:“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任何男子都可以成為女子丈夫,父親卻只有一個!豈可將提並論!)”

雍姬於是決心行孝,棄卒保帥,暗示父親宴會有詐。祭足先下手殺了女婿,棄屍周氏池塘邊。鄭厲公以車載其屍逃出,恨鐵不成鋼罵死者:“你居然與婦人謀劃商議,死得活該!”

所以,人盡可夫原意是:天下男子均有做丈夫的可能性。現為貶義,泛指公共汽車般有錢即可上的浪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