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丢了一块手帕子而已,李纨为什么那么着急往回找呢?

《红楼梦》的第七十回一开篇,就发生了一件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就是一大早,李纨的丫头来到怡红院,寻找李纨头一天掉落在这里的手帕。

初读《红楼梦》并没有觉得这个情节有什么特别之处,随便看看就翻过去了,可是重读几遍之后,发现这个情节安排是有深意的。

忽有李纨打发碧月来说:"昨儿晚上奶奶在这里把块手帕子忘了,不知可在这里?"小燕说:"有,有,有,我在地下拾了起来,不知是那一位的,才洗了出来晾着,还未干呢。"碧月见他四人乱滚,因笑道:"倒是这里热闹,大清早起就咭咭呱呱的顽到一处。"宝玉笑道:"你们那里人也不少,怎么不顽?"碧月道:"我们奶奶不顽,把两个姨娘和琴姑娘也宾住了。如今琴姑娘又跟了老太太前头去了,更寂寞了。两个姨娘今年过了。到明年冬天都去了,又更寂寞呢。你瞧宝姑娘那里,出去了一个香菱,就冷清了多少,把个云姑娘落了单。"

不过是丢了一块手帕子而已,李纨为什么那么着急往回找呢?

这一天的一大早,怡红院里的人刚刚起床不久,收拾的、打闹的正热闹着,李纨的丫头就来寻找手帕子了。原来,头一天李纨等人在宝玉这里玩,大奶奶的帕子掉在了这里。那么,就叫人觉得很费思量了,不过是一块手帕子罢了,丢了就丢了,这也值得一大清早的就到处找吗?这大奶奶也太小气了吧?其实,如果我们了解了这手帕子在古人眼中的重要性、私密性还有大奶奶的为人,我们就一定不会这样想了。大奶奶为啥急着找回手帕子,主要是因为以下这几点原因:

一、手帕子在古代属于私密物品,有特殊的意义

古人用手帕子可不像我们理解的就是拿来擦汗、擤鼻涕的,人家古人的手帕有多重功能。

首先,手帕的材质、样式体现了主人的身份、等级、个人品味,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手帕。人们还会在手帕上绣上不同的图案、诗句,这手帕就属于私人定制,有了私人属性,不会轻易示人。

其次,在古代手帕和香囊等物都属于“定情之物”,不能随便送人或遗落。

很多戏文里面讲到男女约会、定情的时候,不都是送给对方手帕啊、香囊啊这些小物件的吗?

不过是丢了一块手帕子而已,李纨为什么那么着急往回找呢?

最明显的,那书里面的小红和贾芸不就是通过互相交换手帕而定情的吗?还有那次宝玉挨了打,黛玉跑去看他,两个人没得说话。后来黛玉走了,宝玉不是晚上打发晴雯送了两块旧手帕给黛玉吗?黛玉当时不是感到又甜蜜、又害怕吗?这些都说明了手帕具有表达相思的功能,是定情之物。

既然手帕在古代具有这样的特殊意义,那么,李纨丢了帕子自然会着急找回去的。

二、曹雪芹通过李纨急着找回手帕,暗示贾府人多口杂、有人喜欢造谣生事

贾府里主子不太多,奴才可不少。这些奴才的能量可不容小觑。平日里各种偷奸耍滑、造谣生事、挑唆捣乱,简直要造了反,就连凤姐都不得不打点起十二分的精神对付他们。那边东府里,各种小道消息、桃色新闻满天飞,这里面的真实性有多大,可谓是见仁见智。

但是,谣言这东西,特别是和男女关系沾上边的谣言,是最有杀伤力的。人们才不会去辨别真假,有乐子看就好。李纨没了丈夫,她明白人言可畏的道理,所以她一发现手帕没了,还极有可能掉在了小叔子的屋里,她就立刻派人去找,以免给小人造谣的机会。李纨这么害怕、这么着急,就说明他们府里的小人极多,他们的“黑恶势力”极其猖獗。

不过是丢了一块手帕子而已,李纨为什么那么着急往回找呢?

三、李纨急着寻回手帕,说明李纨为人十分严谨、守礼

李纨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他对李纨的教育很严格,完全符合封建社会对女子的要求。在父亲李守中的教育下,李纨为人正直、守礼,从不“多说一句、多走一步”。在丈夫去世以后,她更是按照封建社会对寡妇的要求那样:贞静守节、侍奉公婆、陪伴小姑、课子读书。

不过是丢了一块手帕子而已,李纨为什么那么着急往回找呢?

李纨才二十多岁的年纪,却心如死灰,连胭脂水粉都不再预备,衣服也只是穿一些素色的。这些除了是那个时代对寡妇的要求以外,也主要是李纨这个人自我要求严,她是自觉遵守封建礼教的。所以,她这样的性格是绝对不会让自己陷入是非当中的。那么,丢了帕子当然要赶快找回来了。

《红楼梦》这部奇书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就是一块小小的手帕,也值得我们深入的去思考、去探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