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疫情之下2020的機器人行業和人工智能

截至今年2月底,已經復工和部分復工的企業達90%,未能復工的企業主要位於湖北地區、北京和天津。儘管復工企業已達九成,但是目前產能恢復在60%~70%左右。

  口罩脫銷令口罩生產線火爆,醫護人士緊缺令送藥機器人走俏,站場監控讓自動測體溫機器人成為網紅,武漢街頭配送出現物流機器人身影……新冠肺炎疫情,給機器人和智能製造行業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新機會。

預測:疫情之下2020的機器人行業和人工智能

送藥、量體溫機器人


  不過,眼下中國機器人行業仍然處於產能恢復的“爬坡”期,而且受客戶訂單延後的影響,2020年國內機器人行業的產值將會出現下滑。高工諮詢董事長張小飛3月4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長期看,疫情給智能製造帶來的機遇大於困難。”


近日,IDC發佈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中國ICT市場的影響》報告。藉此,我們邀請到浪潮資深存儲架構師葉毓睿,共同探討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尤其是對中國存儲市場走勢的影響。

  問:上週IDC發佈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中國ICT市場的影響報告》,新型疫情對中國ICT市場帶來一定影響,也加速了一些新的市場機會,您怎麼看待對存儲市場的影響?

  葉:目前看來,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乃至全球的經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過去的一兩個月,是物理世界(線下)向數字世界(線上)大遷徙的一次大規模實踐:近兩週內,每天有十億設備同時在線,超2億人在線辦公,超1億學生在線學習。抗“疫”、生活和工作的在線化、數字化,促使個體和組織數字化的比率提升進入到快車道,將加速政府數字化治理和數字經濟的發展。

  對IT市場的影響同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類似。從IDC報告裡,可以看到疫情對中國IT市場的影響主要集中在第一、第二季度,對全年也有一定影響。而在細分領域,疫情對於硬件市場的影響比軟件大,對於個人與消費級市場的影響比企業級大。

  IDC預測,2020年第一季度IT整體市場下降約10%,這將是中國ICT市場首次出現季度10%的下降,存儲市場預計將有15%左右的下降。

預測:疫情之下2020的機器人行業和人工智能

新冠肺炎對存儲市場影響(圖片來源:IDC官網)

  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新的市場機會。在線應用中,如電商、遠程辦公、遠程醫療、線上診療、AI輔助、教育、影視、短視頻、遊戲、音樂、閱讀、直播、資訊、社交、非接觸服務和政務等呈爆發式增長,將擴大服務器、存儲、網絡通信、負載均衡、管理運維等IT設備或軟件的採購需求。例如,短短十幾天內,釘釘擴容12萬臺服務器。

  當下的重點在疫情防控,各省地市政府急需將多維數據融合起來,例如交通運輸數據、運營商數據、互聯網App的位置數據等,做好個人畫像、軌跡追蹤,尋找確診病例尤其是超級傳播者的密切接觸者。預計類似智慧城市或者城市互聯網的應用將不斷普及,將催生企業級存儲的需求。

  問:對於新興技術市場,人工智能仍將保持10%左右的增長,大數據、安全、物聯網等2020年一季度同比下降5-10%。從這個角度看,存儲的技術走向是什麼?

  葉:我個人的感覺,在疫情的影響下,人工智能(簡稱AI)的需求更加迫切。快速響應是核心,用來幫助控制疫情的蔓延。因為非接觸的服務和工作、自動化、快速分析決策和響應的需求等,將會爆發。例如,人臉識別(包括免摘口罩的人臉識別)、AI輔助診斷、應急管理、安防監控、知識圖譜、基因研究、醫藥研發、金融服務、智能配送、各行各業的無人值守(例如零售)、物流運輸、個人畫像、軌跡追蹤、輿情分析等等。另外,疫情趨勢預測、風險預警、醫療資源和物質的預測和調配,要做到快速、準確、科學的判斷,也需要和AI結合。


  分佈式存儲將成為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市場的主流存儲載體

  隨著多維數據的融合,AI的廣泛應用,個人和組織數據的安全變得越來越重要,包含零知識證明等隱私保護技術的區塊鏈存儲將逐步得到重視。

  人類的發展史,總是和瘟疫糾纏在一起的,為了避免下一次傳染病的蔓延,人類需要未雨綢繆,儘可能利用已有經驗教訓和科技手段來防範。此次疫情過後,物聯網和5G技術將快速發展,因為非接觸服務能夠避免人群聚集,甚至實現無人值守。傳感器和通信技術的進步,使得非接觸服務成為可能,也將催生大量的邊緣設備,邊緣計算將推動容器和邊緣存儲的發展。


新能源領域,涉及光伏、鋰電、儲能產品。今年光伏的投資持續增長,國內外的需求都在增加,加上產品更加標準化,所以生產的自動化改造是必然趨勢。新能源汽車電池方面,三星、LG、SK、松下等外資公司都在中國擴產,寧德時代等龍頭企業繼續在中國擴產,帶動自動化和機器人的需求。

  醫藥食品領域,醫療器械、口罩、消毒液的緊缺和暢銷,讓國家加強對防疫產品的戰略儲備,很多企業迅速進入相關生產領域,這方面的製造設備和生產線需求旺盛。同時,今年袋裝食品很好賣,產線、後端包裝和倉儲物流有了更大的市場機會。


機器人行業今年還將加速洗牌。這些今年有增長機會的行業,行業集中度都會提升,強者恆強。這也將促使機器人和智能製造行業的集中度提升。很多服務於傳統制造業的中小機器人企業,由於下游客戶經營業績不好,而將經受生存考驗。

  不管怎樣,經歷了這次疫情,少人化、無人化、智能化成為中國製造的發展方向,已是行業共識,這對智能製造行業長期來說是利好。缺一個工位的工人就影響整條生產線的運作,所以能靈活調配到不同崗位、性價比高的協作機器人將大受歡迎。“疫情給智能製造帶來的機遇大於困難,不只機器人本體,還包括自動化的改造和升級,這跟用工難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