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暴利行業“養瘦馬”,連“小腳”都有七條標準

明清時期,以揚州為首的南方多地,出現了一種特別的行業。專門有人從貧窮人家購買幼女,之後根據她們的才貌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待長大之後,再賣給富家或者青樓,利潤極高。因為這些幼女家庭貧困,瘦弱無力,於是被稱為“瘦馬”。我們這篇文章,就簡單聊聊“瘦馬階層”為什麼這麼興盛。

明清時期的暴利行業“養瘦馬”,連“小腳”都有七條標準

《繡春刀2》中畫師北齋提到了“瘦馬”

“瘦馬”的名稱,來自於白居易。

白居易曾作《有感三首》,其中之一是:“莫養瘦馬駒,莫教小妓 女。後事在目前,不信君看取。馬肥快行走,妓長能歌舞。三年五歲間,已聞換一主。借問新舊主,誰樂誰辛苦。”

白居易感慨人生無常,用心培養的心愛之物,三五年間就可能易主。他舉例所用的,就是瘦馬和娼妓。所以,明清時期的人們,直接借用這首詩,把買來的幼女比作“瘦馬”。

但是,明清時期的“瘦馬”和娼妓並不一樣。歷朝歷代的女性,身份最低微者為娼妓,其次還有優伶和婢女。地位再高一些的,是小妾。所以明清之前的鉅商富豪,為了滿足私慾,會以各種方式“佔有”女性——買奴婢、納小妾、捧優伶、逛青樓。

到了明清時期的“瘦馬”,綜合了富豪們對女性的種種要求:漂亮、聽話、有才藝、可以獨佔,更關鍵的是,瘦馬依然屬於良家女子,地位遠高於娼妓和婢女,不用擔心有損名譽。

揚州鹽商,在明清時期壟斷全國的鹽運業,個個腰纏萬貫,直接促成了“養瘦馬”行業的誕生。為了滿足大鹽商的要求,稱為“牙婆”的人,會直接到貧窮人家購買小女孩——一般為七八歲,面容姣好的幼女。之後專門集中在一起,找人調理女孩的肌膚,教給她們琴棋書畫、音樂舞蹈等等能力。

不僅如此,因為揚州瘦馬規模龐大,所以“專業性”很強。首先,購買的女孩要分類,一等資質的女孩,教她們“彈琴吹簫,吟詩寫字,畫畫圍棋,打雙陸,抹骨牌,百般淫巧”,還有形體訓練以及化妝技巧,所以很明顯,這就是傾盡全力打造“完美”的女孩;二等資質的女孩,也必須讀書寫字,會一些彈唱,但主要培養一些記賬管事的能力,針對大商人培養“優質助理”;三等資質的女孩,則學習女紅、烹飪,以及其他家庭管理者需要的能力。


所以,從“養瘦馬”的投入上來看,確實耗時耗力,非常細緻。當然,這是針對富商的需求,專門定製的——足見當時的購買“瘦馬”,一定花費不菲。

明清時期的暴利行業“養瘦馬”,連“小腳”都有七條標準

《延禧攻略》中也提到了瘦馬

當然,客商挑選瘦馬,也有一套嚴格的流程。在明朝張岱的《陶庵夢憶》中,專門講述了這個過程。大概就是若有人想納妾,牙婆很快就會得到消息,蜂擁而至介紹生意。客人會被領到瘦馬家中,通過行走、說話等等一系列流程,讓客人挑選,十分複雜。

據記載,單單是對瘦馬“小腳”的評判,就多達七條標準:瘦、小、尖、彎、香、軟、正。

十幾貫錢買回來的幼女,通過培養賣出去,最貴的能賣出一千多兩銀子,可謂是暴利行業。當然,除了被鉅商富豪納為小妾之外,還有些挑剩下的則被賣到了青樓之中,更為悽慘。

很明顯,養瘦馬這個行業,是鹽商崛起之後帶動起來的。

明洪武三年起,朝廷為了解決北方邊防糧餉運輸問題,開始讓商人參與進來。糧草運到之後,商人就按照比例領到憑證,之後可以到各地鹽場支取食鹽。到了萬曆年間,又開始實行“綱運制”,要求之前獨立經營的商人結為“商綱”,登記在冊。於是,鹽業壟斷開始形成。

明清兩朝,形成了大量的鹽商世家。其中揚州是規模最大的鹽場,也是漕運貿易重鎮,聚集了更多有權有勢的鹽商。正是在此基礎上,“揚州瘦馬”產生,並且名揚全國。

至於這些從小被培養的貧家幼女,必然是失去了自由。客觀上說,她們雖然有可能進入豪門,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但並非所有女孩都能嫁入豪門。淪落到青樓的也比比皆是,其中的大多數人,命運都是悲慘的。


下面,我們用《客窗閒話》中的一個故事,看看清朝瘦馬的遭遇。

明清時期的暴利行業“養瘦馬”,連“小腳”都有七條標準

揚州瘦馬

牙婆尋購的幼女,主要來自貧困人家。但是,也有一些不願出賣子女的,牙婆就會連哄帶騙,把看上的女孩帶走。有一個地方官徐某,因為公事抑鬱而死,親友僕人都四散而去,只留下一對母女,非常可憐。母女倆沒有了收入,只能尋個人家,做女工為生。結果因為不小心,誤入了瘦馬家。

家中管事的牙婆,並沒有告訴母女倆實情,只說家中主人在外地做官,只把女眷留在家中。既然如此,母女倆也就放心在這裡做工了。而牙婆之所以願意收留她們,是因為看上了十三四歲的徐某女兒。徐女年齡雖小,但是秀外慧中,在這裡屬於一等資質。於是,牙婆不僅留住了她們,還百般照顧,同時教授徐女讀書認字、彈琴作畫等技能。

三年之後,徐女已經亭亭玉立,到了婚配的年齡。不知真相的母親,請求牙婆幫忙談婚論嫁。牙婆很快就找來了某富家公子,一番挑選之後,富家公子還真看上了徐女。旁邊的僕人還附和說:“這女子絕對尤物,千金也不算多,趕緊定下來!”

徐女一聽,立刻知道有問題,馬上和母親一起質問牙婆。結果牙婆笑著說:“你們母女都窮成這樣了,還指望找什麼樣的?現在進了富家當小妾,以後慢慢來,說不定還能扶正呢。如果不願意的話,我養你們三年,你們拿什麼還給我?”

一番威脅之後,徐女之母被趕了出去。為了救回女兒,徐女之母進入當地御史家做女紅,謹慎小心,逐漸取得了御史家人的信任。終於有一天,徐女之母將實情說出,御史願意為其做主,召見地方官員,解救了徐女。

大致的故事就是這樣,可見揚州瘦馬中,也有被拐騙威脅的女子。當然,之所以講上面這個故事,因為其中有個很小的細節,當地御史取締瘦馬家的理由,是“地方容留人販,失察之咎,已無可辭。甚至霸佔宦室之女,為地方官者,昏憒無知,所司何事耶?”

對,首先是“販賣人口”,這在清朝屬於重罪。而更重要的,是“霸佔宦室之女”,也就是拐賣官員子女,這才是重點。“養瘦馬”在當時很流行,地方官府肯定非常清楚,而這種行為深究起來,肯定屬於拐賣人口——只不過官員都默認了,不追究而已。

徐女之所以能被救出來,還是靠她的身份,官員的女兒。


實際上,買賣江南女子這種事情,不僅是當地的鉅商富豪,各地有權勢的人都參與了進來,甚至連皇家都牽扯其中。

明清時期的暴利行業“養瘦馬”,連“小腳”都有七條標準

康熙南巡圖

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南巡到達到達蘇州,給工部尚書王鴻緒下了密旨:“前歲南巡,有許多不肖之人騙蘇州女子,朕到家裡方知。今年又恐有如此行者,爾細細打聽……”

而王鴻緒之後的密摺則顯示,他調查的情況非常驚人,不僅當時南方買賣女子很常見,而且大量的官宦人家參與進來。就連康熙身邊的侍衛都有牽連,尤其是查到了曾被康熙賜予御箭的候補僉事道範溥,竟然拿著御箭四處強買女子,沒有人敢過問。因為牽扯到的人太多,康熙最後沒有追查下去。

實際上,當時隸屬內務府,實為皇帝秘密情報機構的蘇州織造局,也經常幹這種事。康熙三十二年十二月,蘇州織造李煦就上密摺,表示“今尋得幾個女孩子,要教一班戲送進,以博皇上一笑……”

所以,清朝“養瘦馬”之所以明目張膽,是因為有了自上而下的默許。從鉅商富豪到皇家,都參與其中,臺前幕後,共同推動了“養瘦馬”這一特殊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