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小孩一天都停不下來,學習、玩耍的時間又很專注一件事情,怎麼辦?

宇宙0309


慧寧寧:小孩注意力不集中,是每個家長都比較擔心的,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在我們的眼裡,首先我們要知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才能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對症處理。

注意力不集中在臨床上也稱: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與多動症,是一種兒童時期的疾病,以與年齡水平不相稱的注意缺陷、行為多動、情緒衝動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發育障礙。

一、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

  1. 行為多動:主要的表現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因為一點小事就會分散注意力,比如小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你問一句要不要喝水,就可以讓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多動症的孩子往往脾氣容易暴躁,常常能因為一些小事就能發脾氣,會跟別人孩子打架或者時不時亂扔東西,做事都是憑感覺,不思考,這個時候作為家長的就要注意了。
  2. 睡眠不足:睡眠不足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這很簡單,跟我們成年人一樣,我們如果通宵熬夜過後精神狀態也是很差的,如果在這個時候還要去進行別的工作,效率肯定很低,小孩子每天的睡眠時間不應該低於10個小時,因為他們孩子生長髮育的時候,睡眠過少就會容易注意力不集中。
  3. 過於焦慮:我們成年人常常會焦慮,小孩也會有焦慮的,不要以為孩子就不會,焦慮的表現,孩子常常會表現對一件事或者對一個人有害怕的表現,主要症狀有:心悸、頭暈,出冷汗等等,孩子有這些情況就要多注意一下,不是說孩子見到個陌生人,不肯叫人,就要家人抱著,這不是焦慮的表現,這只是在孩子接觸新的事物時,正常的排斥反應,等十多分鐘,孩子自然能跟別人玩到一起就不是焦慮的表現,家長要區分清楚。

如果三歲以上的孩子有這些症狀,我們作為家長就要警惕了,為什麼三歲以上的孩子呢,是因為孩子在三歲時,一個基本意識功能已經發育完善了,所以如果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要及時的進行干預,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發育方向。

二、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1. 病理因素:多動症,主要的症狀就是表現注意力不集中,遺傳,很多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多家族中有這樣的現象,缺鋅,也會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還有一種情況是,媽媽在生產過程中,導致孩子腦部缺氧時間過長,也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
  2. 環境因素:有事實證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也跟環境因素也有很大影響,如媽媽在懷孕期間有不良嗜好,吸菸、吸毒等,或者爸爸常常在媽媽面前吸菸,導致媽媽吸入二手菸,還有就是像孩子在認真的做一件事時,家長總是打斷孩子的思維,總是問,孩子要不要喝水,餓不餓等等影響孩子的事,孩子的思維還不夠成熟,很多時候你問他,一件事,他就把他原來正在做的事忘記了。
  3. 社會因素:家長關係不和,家長常常吵架也會給孩子造成影響,或者教育方式不當如孩子正在做語文作業,你又給他佈置數學作業,給他形成一種心理壓力。孩子在學校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孩子總是想著某件事導致其沒辦法注意力集中,

引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很多,我們要進行干預的時候,首先要確定是否有病理原因,如果是病理原因,我們就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治療手段,如果是環境或者社會因素,我們應該及時進行改變。

三、注意力不集中的解決辦法

  1. 心理與行為治療:首先應到醫院檢查是不是多動症,如果確診是再進行干擾。行為治療:就是給孩子一個正面的信息讓孩子自己去學習,告訴他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不正確的,讓孩子去學習如何解決問題,有的小孩就是因為某某東西打不開就開始脾氣暴躁,在這個時候,我們要給他的不僅僅是打開某某東西給他,而是細心地教會他如何打開,給他一個正面的引導,才能慢慢的減緩症狀,這就是心理治療。

2.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父母要注意,一個好的環境對於一個孩子的心理有著極為重要的體現。如果在家庭中父母關係不合,常常吵架,孩子的行為上是會模仿自己父母的言行,而且對於長大後的他也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可能也常常以吵架收場,可以與孩子做一個協定,明確做什麼事能得到獎勵,做什麼會受到懲罰,家庭關係一定要好,不管對長輩還是夫妻雙方,能不在孩子面前表現就不要表現出來。孩子學習,孩子在專心做一件事的時候不要去打擾他。特別是正在學習時,家長時不時就問一句要不要吃水果啊,要不要幹嘛啊,這些行為都得改,不要在孩子這個時候去打擾他。

3.培養興趣:知道孩子的需求,看孩子喜歡做什麼事,知道孩子為什麼對這件事這些感興趣,從而加強他對這件事的注意力。父母有時間的時候一定要多陪陪孩子,小孩在看書就選擇安靜的坐著、陪著孩子就行,為了不讓孩子有壓力,大人也可以在旁邊看書,與孩子共同學習,從而培養孩子看書的興趣,做遊戲,家長陪孩子做遊戲,孩子是最開心的。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慢慢引導孩子做什麼都不要急,一定能完成的,就是需要耐心,這樣的正面引導孩子對一件事的專注力是有很大幫助的。我們還需要告訴孩子做事、吃飯、玩遊戲都是一樣一樣來的,不可以在吃飯的時候玩遊戲,告訴孩子要麼吃飯,要麼玩遊戲,養成良好的習慣,也是對他人的尊重,從而讓他人也同樣尊重我們。給孩子講故事,講孩子喜歡聽的故事。在過程中要注意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如果不集中可以提醒孩子要注意融入故事中,不能東張西望,但是要注意是提醒而不是罵。

4、飲食注意:主要以清淡為主,䃼充維生素,帶孩子到醫院檢查是不是缺鋅,如果是缺鋅可多吃牡蠣、扇貝等海鮮類,還可以吃牛奶、豆製品、瘦肉等,這些都是鋅比較多的食物。如果檢查缺鋅嚴重就根據醫生的醫囑給孩子一些䃼鋅的藥物進行調理。

對於孩子不集中的辦法有很多的,最需要的就是家長正面的引導。

總結:對於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我們需要認識病理性的注意力不集中,與生理上的差別,很多孩子在7歲之前注意力集中時間都不長的,他們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注意力集中時間也會增長的。

慧寧寧


我記得有一個小學老師跟我說,最不喜歡的學生就是坐不住的學生,一節課40分鐘,每個班都有一些坐不住的學生,上課20分鐘,“老師,我要上廁所”,上完廁所回來左顧右看;

對於孩子來說3歲之後,家長就要慢慢開始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了,其實方法很簡單,我在我的孩子3歲半時用了這個方法,孩子從幼兒園開始,一節課30分鐘,完全可以坐的下來,後面的學習也可以很專注;

首先我家孩子很喜歡畫畫,我給他買了一本繪畫書,照著畫,每次都是畫個2分鐘就累了,要到處轉轉,於是我跟他說,如果你可以5分鐘畫一幅畫,並且10分是滿分,媽媽評價後打7分,媽媽就可以帶你出去玩;

於是我家孩子真的開始畫,但是剛開始,孩子真的堅持不了那麼久,2.3分鐘就很不耐煩,就開始亂畫,5分鐘後給我看了,我很不滿意,但是我跟孩子說,“這幅畫媽媽打5分,如果你可以在耐心一點畫,很快就可以達到7分了”這時孩子其實不是很滿意,心裡也很浮躁,就是想出去玩,就在家跟我哭,而我是一個說一不二的媽媽,說好沒達標不出去玩就是不出去,於是一番胡鬧後見我不理他,於是就此作罷;

到了第二天,孩子開始自覺自己學著畫,開始可以坐4分鐘了,其實我對這種進步很滿意,但是最後以分數為準,我給了孩子6分,告訴他,“再堅持一天,你絕對可以達到7分”,這時孩子有了目標,他很開心,因為他知道6分和7分之間只差了1分,於是他沒有等到第三天,而是我打分之後立馬又接著去畫,他開始很認真的畫,他堅持了10分鐘;

之後他給我看,我給了9分,孩子很開心,但是作為家長我不會給他滿分,因為害怕她驕傲,所以我給了9分;

慢慢的我用這種小鼓勵,教會孩子從專注的做一件事情5分鐘到10分鐘到15分鐘,甚至他現在6歲玩樂高,可以安靜研究1個小時;

寶媽可以學習借鑑喲~~對待寶寶一定要有耐心和信心滴~~


超人媽咪的小幸運


相信很多的寶媽在孩子沒出生的時候其實非常期待孩子的到來,但是孩子出生後就有些厭煩,當然這並不是不愛孩子,而是無法去適應這個狀態。

特別是大部分的孩子其實在一歲多的時候還比較安靜,等到了差不多三歲的時候就會表現的比較調皮,讓寶媽感到十分的無語。就像你上面說到的這個問題,大部分的寶媽都會遇到。只是或許你還更加幸運一些,為什麼這樣說呢?

我家大寶三歲的時候,真的是弄得人身心疲憊,和你現在的狀態差不多。每天早上一大早起來就要玩玩具,讓我帶他出去玩。

可是相比於你家孩子,他的專注力不足,總是喜歡搗亂。自己明明在玩玩具,你在看書,他也會一下子跑到你身邊搗亂。

最後慢慢長大一點,送到了幼兒園,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就變好了。所以看到你家孩子這樣,我覺得還是比較好教育的。

我們可以分析,你家孩子身上有這個特點:好動活潑還專注。實際上對於大部分三歲的孩子來說,他們確實是比較調皮的,畢竟玩是孩子的天性。

特別是這時候還是處於執拗敏感期,還喜歡和父母頂嘴,這時候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就比較高一些。

你家孩子一天都停不下來,或許就是孩子小精力旺盛,只要沒有傷害到自己和周圍人,其實我們不必過分的擔憂。

再加上你家孩子比較專注,不管是學習還是玩耍,這其實就表現出來孩子本身的一種狀態。作為父母,我建議你還是放寬心。

可能孩子精力充沛讓你感到比較累,實際上我們可以和孩子交流溝通,這時候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可以告訴媽媽內心的期待。

除此之外,可以尋找一些孩子適合的繪本、遊戲、玩具來供孩子選擇,這對於他個人的培養極為重要又能減輕你的負擔,何樂而不為呢?

你家孩子已經算得上是比較好的孩子了,放寬心是最好的處理方式。孩子慢慢長大,也就會改善這樣的情況。


圖圖爸爸


三歲小孩愛動是很正常的,孩子還小,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和興趣。就像在幼兒園,小班和中班的小朋友大部分是以遊戲、跳舞為主,我家的小孩在三歲的時候,白天必須要鬧騰好,不然晚上不睡覺,在床上也得蹦躂。您孩子這種情況應該開心,玩耍和學習時候專注一件事,孩子精力充沛很正常。等孩子大一點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班,我家寶貝7歲,前段時間接觸了編程,老師線上教學,我們會陪著孩子,孩子學的特別開心。現在天天回來做動畫,做遊戲,做完了就叫我和他爸爸去看,或教我們玩。小孩子特別有成就感。

孩子再大些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繪畫、書法、舞蹈、少兒編程等,不要太多了,就一個或者兩個,孩子比較喜歡的。現在孩子搞得比我們都要忙,天天各種輔導班,作為家長,不叫孩子上輔導班的話,其他的孩子都在上輔導班,害怕自己的孩子比別的孩子差,但是特長這種藥按照孩子的愛好興趣去培養,現在大部分的輔導班都可以去試聽,不要怕浪費時間,帶著孩子去試聽,選擇孩子感興趣的,孩子不管是學習還是特長班回來,都要耐心的去和孩子交流今天學習的感受和他今天的成就,一定要和孩子多溝通。

不管孩子多大,一定要和孩子多溝通,要有耐心。孩子三歲還小,正是好動的年紀,不用擔心,多多陪伴孩子。


開心媽ma


三歲的小朋友,活潑好動很正常,動靜皆宜可見是個機靈的小傢伙。

這樣的寶寶挺好的,就是帶的人會累一點。這個時期千萬不要為了大人省事,而約束孩子的行為、呵斥孩子頑皮,從而壓制孩子的天性,給孩子帶來不快。

  • 按題主說的所謂“好動”,其實細分開來是身體與心理上的發展過程 :

1、三歲的孩子,在肢體運動上的發育相較嬰幼兒更趨成熟,他已經能很好地按自己的意願想跑就跑、想跳就跳,愛冒險、愛刺激、愛一切新鮮玩意兒,又精力充沛,所以帶這個時期的孩子很累。


針對孩子肢體運動的發展,家長可以安排一些戶外運動來幫助孩子滿足他的運動願望。如:早間晨起後帶孩子在小區裡散散步,既鍛鍊了骨胳的生長,又藉著清晨的陽光,促進了鈣的吸收;或是下午午睡醒後安排一次的游泳,在玩樂中讓孩子愛上一項運動;或是晚餐後帶孩子到公園溜達找小朋友玩……等各種玩法。

2、三歲的孩子,自主意識也在漸漸增強,孩子的個性開始體現, 並且開始了對周圍事物的探索,什麼都想去摸一摸、動一動。這股內心的精神力量促使他去做他想做的事,玩水、觀察小螞蟻,在用媽媽的口紅在桌子上畫畫……只要是他想做的,他可以玩得專心致志。


這個時期的好動,只要在安全範圍內,家長不要輕易打斷他正在做的事,這種玩的專注力保護好了以後會升級成學習上的專注力。

3、三歲的孩子,經過前斯的詞彙積累,現在已掌握基本語言,語言能力發展得好的孩子,這時已經可以說一些長句。這也意味著孩子接下來,即將進入語言高速發展時期 。

隨著孩子語言能力的增強,他想表達的東西更多,但想說話,跟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還存在差距,所以在表達不清的時候,孩子會情低落,或者無理取鬧,讓大人感覺孩子真能來事兒。


家長可以利用好這個語言高速發展期引導孩子的閱讀啟蒙,在孩子表達慾望強烈的時期給他輸入更豐富的詞彙信息,用優秀的繪本或故事豐富孩子的情感體驗,啟發孩子對周圍世界的認知及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能力。從而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根據以上三點分析,針對精力充沛的孩子,家長不妨給孩子定一個活動計劃,用各種有趣的項目來充實孩子的生活,這樣不僅豐富了孩子的日常,鍛鍊了身體,豐富了認知,大人也不會過於疲憊。


  • 歡迎關注【仟言】專注兒童閱讀與心理成長,期待在評論區留下你的不同觀點。

安昕


經常會有家長私信諮詢我說“我的孩子的專注力不行,他坐不下來,總是動來動去。”這個時候,我一般會反問他,“您的孩子現在幾歲啦?”


其實,這裡面存在著一個家長的認知誤區,專注力這件事情,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和孩子的認知能力和身體能力的發展發育是一樣的,也是隨著孩子的年齡,他的認知能力的增長,他的生理的發育而逐步會得到強化的一件事情。家長需要去調整的是自己的預期,一個三歲的孩子,他的專注力在四到五分鐘是非常正常的。


在三歲這個年齡階段,孩子他有非常多的自己的內在和身體的發展發育的一個需求。從他的身體發育來說,需要通過不斷的去運動,不管是他的大運動還是他的精細運動,還是他的家長以為的不專心的左顧右盼,這都是他去探索外在世界的一個方式和表現。



我們都知道,孩子他要怎麼來獲取對外界這些世界的認知,去促進他的思維能力,他的身體能力的發展,是離不開他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動覺等等身體的這一些感覺能力,去接觸新的事物,刺激他們去發展發育起來的。如果我們讓孩子一天到晚只是坐著,躺著,不動,他又如何去獲取這些外界世界的感知。


當孩子遇到了一個新鮮的事物,他的好奇心,他的探索欲被激發出來的時候,他肯定是會想要去看,去聽,去摸,去嘗,去扔,去踢,這些都是孩子他的內在發展需要的一個表現,家長不用太緊張。


在這些過程當中,就是孩子的一個學習和一個玩耍。在孩子的世界裡面玩耍和學習它們就是一體的。所以我們會叫做寓教於樂,在遊戲中進行學習,他和我們成人最大的不同是,孩子不可能像我們成人一樣,端端正正地坐在課桌前一板一眼地去看書,去抄寫。


當然,這也不是說我們就不需要去關注孩子專注力的發展和培養,專注力是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活,工作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我們也應該從小要去保護和培養他。接下來我會具體的聊一聊,怎樣去保護和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第一,我們要保護孩子的專注力。我們的看護人,當孩子他在專注於他的玩耍,專注於他的玩具,專注於他眼前的一個事物的時候,我們家長千萬不要自以為是的去說,“寶寶,你在看什麼?”“寶寶,你看媽媽這有什麼?”“來,寶寶喝口水”“寶寶,你餓不餓”當孩子他本身已經進入在他所專注的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不要用我們的這一些言情去打攪孩子的專注,這是對孩子專注力的一個最重要的保護。


第二,我們可以怎樣去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當我們在和孩子進行遊戲的時候,比如,我們在跟孩子讀繪本的時候,我們可以在這段時間裡面,去吸引到孩子的注意力,我們給她講故事的時候,除了我們要有語言,我們要有表情,我們要把這個故事的內容傳達給孩子,讓孩子在這個時間裡面能夠跟著我們故事的講訴,專心地在這個故事的情境當中。三歲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力了,我們怎麼能夠讓他在這個故事情境當中不跑,我們可以用這種啟發式的提問,去問孩子一些問題。比如,我會常問孩子的問題是”你覺得這個故事他說了什麼“”你覺得如果我們把這個故事當中的主人公換成是你自己,你會怎麼去做“。


我們儘量的用一些開放式的語言,去抓住孩子的興趣。讓他的專注力在這段時間內跟我們是同頻的,也可以把我這個方法引用到和孩子的其他的遊戲過程當中去。


第三,我常用的方法是和孩子一起看沙漏,在孩子小的時候,沙漏可以幫助孩子去鍛鍊他的專注力,同時也是讓孩子能夠去建立對時間概念的一個感知的非常好的工具。所以,也可以和孩子在一起玩兒,看沙漏,看看誰是木頭人這樣的遊戲。我們可以準備一個兩分鐘或者三分鐘左右的沙漏,我們家長把沙漏放在自己和孩子的中間,大家都盯著這個沙漏一動不準動,除了眼睛可以眨,看誰能夠堅持的久,看看誰能夠獲得這個小木頭人的這個稱號,用這樣的遊戲,一方面是讓孩子能夠專注,另外一方面是讓孩子建立起了對這個時間概念的一個感知。


總結一下:

1、家長要放低自己的預期,我們要知道三歲孩子的專注力時間就是在四到五分鐘。

2、家長要知道,孩子的成長過程,他就是寓教於樂的,他就是在遊戲中進行玩耍的,他不可能像我們成年人一樣是一板一眼的去學習。

3、家長可以通過一些遊戲的方法,去和孩子進行專注力的鍛鍊。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三個好媽媽


您好:

孩子好動這是天性,學習,玩的時候又很專注一件事情,我覺的這是非常好的。

孩子好動這是天性。

孩子學習翫的時候專注,說明他能在一件自己喜歡的事上用心,表現出興趣。

我一直覺的孩子不管怎麼表現,一定有他的道理。

當我們遇到了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時,這時我們可能已經試用了很多的方法:批評、教育、安慰、給方法。卻發現,孩子根本不想聽,一聽就煩,就算聽完也沒什麼表現。

這時候,我們通常的做法是,立馬批評、教育、指責。最後你發現,孩子還是根本無動於衷。

這時候我們需要反思

什麼意思呢?

就是先放一放你的需求,好好的看一看對方的需求,試著進到對方的感受中。

正常化的看待孩子的問題,我們要做的是,從行為層面跳出來,上升到感受層面。

在孩子這個年齡層,結合他的生長環境、自然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反思他的這些行為背後的感受是不是正常的合理的。

就像孩子三歲,處於自我意識形成發展階段,主要表現是獨立,和媽媽分離。行為上會表現出和我們對著幹,反著來,不配合,唱反調,喜歡說不,你越不讓幹什麼 我越幹什麼等。

那我們要考慮孩子的心理特點,生理特點和生長環境外,我們就要看下自己在處理孩子的行為時候,是如何做的。

比如:如果媽媽的情緒不穩定,孩子的安全感可能缺失,會以此來尋求關注

如果媽媽常說,不準動,不許跑,不能跳,不,,,那孩子可能越是表現出動,跑,跳,,,

所以,看到孩子的感,瞭解孩子的自身發展情況,看自己平時和孩子的應對方式等更客觀的去看待孩子的行為才能更好的解決。

當然媽媽自身的學習也是很有必要的。很多時候,父母成長了,孩子也會隨之改變。


大魚故事屋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我們作為家長要找到癥結所在!」

首先,父母可以思考一下是誰在打擾孩子的專注力?

生活中那些看似不經意的細節,恰恰是扼殺孩子注意力的“根源”!就好像串通好了要阻礙寶寶擁有專注力。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天才,首先是注意力”。注意力是一切學習的前提和基礎。

比如:寶寶有時在專心地拼積木,搭著他心中的城堡。堆的時候一臉凝住…家長一會兒過來,“寶貝該喝水了。”一會兒,“寶貝,吃一塊水果好不好?”寶寶就玩了一半去幹別的了……才發現,家長的一番折騰下來,寶寶都不能專心了!

家長不要處處“打斷孩子”,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自由!

“ 粗魯打斷 ” 孩子正在進行的事情,第一不利於孩子專心做事,第二也容易讓孩子學會粗魯打斷別人!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只是小時候比較淘氣而已,長大一些自然就能夠專心做事了。其實,這樣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

專家指出:只有六成孩子的專注力能夠隨著年紀增加而增強,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孩子則會因專注力不足而引發其他的問題。

那我們該如何讓孩子保持專注力呢?

  1. 規律生活作息,保持身體健康。身體條件是孩子一切活動的基礎,良好的作息習慣能夠幫助孩子保持旺盛的精力,這也是孩子擁有專注力的先決條件。

  2. 關注孩子的情緒,及時減壓。良好的情緒是保持專注的前提條件,當孩子情緒出現問題時,家長要及時疏導,幫助孩子解開心結、甩掉煩惱。
  3. 提供安靜的環境。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他們還沒有足夠的意志力排除外界的干擾。因此,當孩子學習、做手工時,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小世界。在這個小世界裡,孩子可以專注地做自己的事而不被幹擾。
  4. 興趣是專注力的原動力。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孩子往往能保持較高的專注力。父母應該多鼓勵孩子在喜歡的領域探索,讓孩子愛上學習。

最後,為了能更好地保持孩子的專注力,我們再分享幾則關於注意力集中的小遊戲~


周洲有養



在一些人的觀念中,似乎只有認認真真地給孩子上課或者一本正經傳授知識的過程才算學習,事實上很多知識可以從玩耍中習得,父母要學會在生活中獲取「教學資源」。

其實,對孩子而言,「玩」就是學,學就是「玩」!現在我們要做的,不是阻止孩子,而是幫助孩子更懂得「玩什麼」和「怎麼玩」。孩子是用身體來學習的,他出生後的每個動作都是在「學習」。他們似乎早已經知道自己要學什麼、做什麼,像自帶編程一般,直至達到他內心深處那個「導師」的要求。所以,3 歲前的孩子基本是不太受外界干擾的。他們走到哪,學到哪。怎麼學?他做了就叫「學」!這個時期的孩子尤其是 2 歲前,可以這麼說,他們的每個動作都有重要意義,其目的只有一個,即我要做我自己,你們最好不要阻擋我,只在我需要的時候你們再幫助我。我把他們的這一行為模式統稱為:讓我來!我們得承認,哲學家卡爾·波普爾曾指出,作為科學家,如果你看到有數據不符合你的理論,你應該對這樣的數據特別感興趣。所謂探索,就是要尋找各種意外。只有孩子完好地保留了這個探索的火種!他們是天生的科學家、哲學家、探險家……「玩」與上課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玩」是一種主動的探索,是親自面對真正的意外。按照老師說的做,那不是玩,而是完成被排除了風險和意外的「任務」,這不可能幫助孩子應對真正的環境。當我們發現孩子的這些潛質時,我們就不必再企圖做「教」孩子這種無用功了,因為它並不能讓孩子真正學到知識,還有可能讓其過早厭學。所以蒙臺梭利的教育也被稱作「不教的教育」。根據孩子成長的自然規律去協助他們長大,就是讓這個階段的孩子聽從他們內心的指引(內驅力),充分地「玩」!讓他們在成人為他們預備的科學而有意義的環境中,自己教育自己,從而獲得生存的眾多本領。


煩惱嘎嘣脆


首先,3歲孩子愛動,這是天性,無需緊張。

小孩的精力旺盛,對所有的事物充滿好奇,都想去探索研究,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就像成人看小孩玩的東西,覺得這有什麼好玩的,一樣的道理。其實,在孩子看來,大人怎麼這麼麻木,這麼好玩的東西還不感興趣,您想是不是這麼回事?

再次,不要以成人的標準來判斷孩子。

小孩一天都不停下,就像成人可以一天窩在沙發上玩手機一樣的,甚至說,成人的懶惰還沒有孩子的運動更有意義!

最後,學習是一件專注的事情,這個沒有錯。

不管是學習還是玩耍都是一件專注的事情。孩子玩的時候,請不要打擾他,讓他專注的玩。學習的時候,也不要打擾他,讓他專注的學習。專注力,是需要慢慢培養的。五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逐次增加,慢慢來,要看到孩子的進步,多去鼓勵他,孩子也會當做一件很有意義,很開心的事情來做。其實,學習對一個三歲的孩子來說,一樣好玩的,只是換了一種方式而已。

這是我的個人經驗,希望對您有點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