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精緻,終於奢華,央視王牌欄目《同一首歌》停播背後

在央視的經典欄目中,很少有哪個欄目像《同一首歌》一樣,從開播第一期開始到最後一期結束,幾乎每一期都擁有很高的收視率和關注度,這個欄目幾乎從頭至尾都處於一個高潮期。不論是早期的《綜藝大觀》還是後來的《星光大道》,在持續熱度上幾乎都趕不上《同一首歌》。

生於精緻,終於奢華,央視王牌欄目《同一首歌》停播背後

《同一首歌》更神奇的地方是,在這個欄目最火熱的時候頻頻推出《同一首歌走進**》這樣的晚會,筆者參加過兩次,一次在山東,一次在遼寧,都是在二線甚至三線城市。

為何那麼多城市願意邀請《同一首歌》呢,因為這中間存在一種多贏的局面。

央視、欄目組、歌星、地方、贊助商、主辦方、歌迷等等,全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種多贏的晚會確實也很少見。

但是,如此高熱度的《同一首歌》為何在開播十年後走向停播,又在之後徹底關閉呢?

這話說起來就長了。

生於精緻,終於奢華,央視王牌欄目《同一首歌》停播背後

一、靈魂

說到《同一首歌》,必須先說的人就是孟欣。她一手創辦了《同一首歌》,也在巔峰期因為《同一首歌》被業內稱為“太后”,最後也是經她的手關閉了《同一首歌》。她就是這個欄目的靈魂人物。

這位身材嬌小的東北妹子從小就喜歡文藝節目,她的母親是音樂老師,父親是電視編導,所以,孟欣的電視導演天才看起來更像是胎裡帶的。

從長春到北京,從地方臺到央視,孟欣靠著自己的才華一步步走入中國電視節目的最高舞臺,她是《東西南北中》和《中國音樂電視》兩檔欄目的當家人,1998年成功擔任了春晚導演,為全國觀眾奉上了一臺以歌曲為主題的華彩春晚。

1998年春晚之後,孟欣連續三次競標春晚導演失敗,她在另一個領域卻取得了成功,這個新領域就是《同一首歌》。

生於精緻,終於奢華,央視王牌欄目《同一首歌》停播背後

二、緣起

2000年元月,正擔任央視戲曲音樂部主任的孟欣要策劃一臺新春歌會,在頭腦風暴大會上,大家經過熱烈討論決定要舉辦一場經典的、懷舊的歌會,讓不同年齡、不同地域和不同職業的觀眾都能在歌會上聽到自己熟悉的、喜愛的好歌。

那麼,這臺晚會的名字叫什麼呢?有人提出“心中的歌”,不好,矯情。有人提出“同一首歌”,不好,這是一首歌曲的名字。但是,討論到最後,大家才發現,也許就是“同一首歌”才能最準確體現這臺晚會的主題。於是孟欣當場拍板,就叫“同一首歌”。

當時所有人都只是將“同一首歌”當成那一臺晚會的名字,誰也沒料到“同一首歌”將來會成為一個全國頂級的演出品牌,於是也沒人會提出版權問題。

當然,這可能也是當年央視的慣例,不太重視版權。

沒想到的是,當《同一首歌》即將停播時,因為這個名字,他們被歌曲《同一首歌》的作者告上了法庭,當然,這是後話。

生於精緻,終於奢華,央視王牌欄目《同一首歌》停播背後

三、發軔

雖然孟欣他們一開始的目的只是一臺晚會,但《同一首歌》一播出,立刻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很過觀眾近紛紛表示,終於有一個想聽什麼就有什麼的歌曲晚會了。

要知道,那時候的晚會很多都是綜合性質的,都像春晚一樣是個大雜燴,對於眾口難調的觀眾來說,並不是每一個節目都是自己喜歡的。

《同一首歌》主打經典、懷舊,邀請經典歌曲的原唱歌手上臺,有些歌手甚至都是消失很久的,觀眾聽到當年自己最喜歡的歌由當年的歌手親口唱出來,那種感覺宛如昨日重現。

簡單說,筆者當年看《同一首歌》的感覺,就像第一次去吃豪華自助餐一樣,平時摳摳搜搜不捨得點的菜,現在管你到飽。

在連續幾期《同一首歌》的播出都取得佳績後,應觀眾的要求,也是孟欣的追求,《同一首歌》作為一個固定欄目在2001年7月份固定下來,央視一套和三套都會播出。

從此,《同一首歌》開始走向成功的康莊大道。

生於精緻,終於奢華,央視王牌欄目《同一首歌》停播背後

四、巔峰

在《同一首歌》的初始階段,這個欄目主要還是以公益性質為主,畢竟這是央視的欄目,但隨著欄目的火爆,《同一首歌》的商業化演變也開始了。

2002年,《同一首歌》舉行了廣告招標大會,很多歌星和導演都來為欄目站臺,場面宏大而熱烈,孟欣甚至為之流下激動的淚水。最終欄目獨家播出權和廣告代理權均以高出底價兩倍的高價成交。

這還只是《同一首歌》欄目商業化的第一步,隨著欄目的日趨火爆,甚至逐漸走向海外,央視也將《同一首歌》徹底推向市場,將經營權下放到公司運行,整個製作公司甚至只有孟欣一個人擁有央視員工身份。

同時為了規避商業和政策風險,《同一首歌》在簽訂演出合同時也將自己定位在製作方和演出方的單一身份,一切商業行為均通過合作公司運行。

生於精緻,終於奢華,央視王牌欄目《同一首歌》停播背後

《同一首歌》的這種商業化路線現在看來並不算什麼,就像前文所說,很多二線甚至三線城市以及大企業都對《同一首歌》趨之若鶩,通常地方想邀請《同一首歌》來一次都要提前一年多聯繫和打點。畢竟一臺晚會的舉辦,不僅可以提升地方形象,甚至可以配合當地的招商引資和旅遊項目。一時間,很多省份的城市甚至都有了攀比之風,只有有一個地方辦了,立刻會有其他城市跟進。

《同一首歌》只有一個,他們每年幾十場演出,其中有兩三成屬於公益性質,其他大部分演出都是各種《同一首歌,走進**》的晚會。即使這樣,很多城市的邀請都要排隊到一年以後。

生於精緻,終於奢華,央視王牌欄目《同一首歌》停播背後

五、亂象

在單方市場的條件下,自然而然誕生了很多掮客和中介,這些人裡當然也存在騙子。國內某家報社就曾全程追訪了陝西某市舉辦《同一首歌》的全過程。

地方花700萬演出費,分攤到六家地方企業贊助,然後派出專業人員到北京《同一首歌》欄目申請,在遇到各種掮客和騙子之後連孟欣的面兒都見不到。最終在拖了半年多時間,地方通過更高層關係才見到了孟欣,最終在付出極大代價情況下順利辦了一場《同一首歌》晚會。

在辦完這件事之後,當地的一位官員對記者嘆到,很成功,但也不會再辦了。

而很多歌星也非常願意參加這個高收視率的欄目,過氣的老歌星希望翻紅,當紅的歌星希望維持熱度,除了一線大牌歌星之外,其他歌手在《同一首歌》面前幾乎處於隨叫隨到的被動地位。

生於精緻,終於奢華,央視王牌欄目《同一首歌》停播背後

這中間也不是沒有歌手錶示不滿,高林生就曾撰文痛斥《同一首歌》欄目三宗罪:只播放老歌,不播放他唱的新歌,讓觀眾都以為他一首歌吃一輩子。霸王條款合同,歌手毫無議價能力。演出版權完全歸屬欄目,甚至有時候演出明明有演出費也拿不到手等等。

而在其他方面,《同一首歌》在國內市場的壟斷地位導致很多私營演出公司生意慘淡。

很神奇的景象就出現了,雖然《同一首歌》會讓地方城市滿意,讓觀眾滿意,讓贊助企業滿意,也讓央視以及合作伙伴滿意,甚至也讓很多歌手滿意。但這樣一個多贏的欄目,一樣引起了諸多非議。

生於精緻,終於奢華,央視王牌欄目《同一首歌》停播背後

六、根源

《同一首歌》的爭議不絕於耳,究其原因,《同一首歌》的央視背景其實就是一把雙刃劍,央視平臺是《同一首歌》最大的賣點,擁有這個平臺,那麼多歌手免費也願意上臺。有那麼多歌手和老歌,這個欄目就不愁沒有收視率和觀眾。有這麼高的收視率和這麼多的忠實觀眾,那就會擁有強大的影響力,這影響力就會讓很多城市和大企業趨之若鶩。

越來越多的演出,不僅充實了央視的節目,也讓央視以及合作伙伴賺得盆滿缽滿,捎帶著也讓這個欄目周邊的工作人員甚至衍生出來的各種中介以及掮客賺翻了。

如此完美的商業循環,幾乎每個環節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按理說《同一首歌》應該會一直走下去火下去才對。

生於精緻,終於奢華,央視王牌欄目《同一首歌》停播背後

但是,央視平臺給了《同一首歌》最大的支持,同時也給了這個欄目最大的限制。央視可以賺錢,但同時又不能為了賺錢而賺錢,《同一首歌》過度的商業化就成了欄目停播的原罪。甚至在一些媒體和公眾眼裡,《同一首歌》已經被稱為城市和大企業的大型堂會。

而且,在《同一首歌》越辦越多的時候,演出的同質化也越來越嚴重,過於苛刻的合同也讓一些明星意興闌珊,臧天朔、高林生敢於直接發難,就代表著這種情緒在歌手範圍內已經有了一定的市場。

生於精緻,終於奢華,央視王牌欄目《同一首歌》停播背後

七、結束

最終壓倒《同一首歌》的則是政策,國家對於越來越多的地方商業晚會進行了禁止,要求各地以及各大國企央企不能繼續豪華鋪張搞堂會,而是提倡節儉辦晚會,這就是著名的“節儉令”。

在節儉令之下,《同一首歌》受到的限制和打擊是最大的,反而一些私營演出團隊得到了快速擴張的機會,開心麻花團隊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走上發展的快車道的。、

最終,在國內演出市場如火如荼,開心麻花、德雲社、孟京輝等團隊風生水起的時候,背靠央視的《同一首歌》卻走向了停播的結局。

生於精緻,終於奢華,央視王牌欄目《同一首歌》停播背後

筆者認為,《同一首歌》的初心是完美的,是能夠代表人民群眾文化生活需求的。但越是成功,《同一首歌》的商業化味道就越來越濃,逐漸從公益性質的晚會變成奢華的地方堂會,從精緻的音樂節目,變成一個商業名利場。與此同時,央視的背景給了它最大的助推力,也給了它繼續生存最大的限制。

不忘初心,真的很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