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八羽怪”(格里奧斯Helios-44-2,58mm/F2)的心境


初識“八羽怪”(格里奧斯Helios-44-2,58mm/F2)的心境

(網絡“八羽怪”簡介)

在一位資深前輩的指引下,得知了“八羽怪”的名號,在入手這個鏡頭之前,我是一個堅定的“全新黨”,說白了就是堅信在新技術下,相機和鏡頭的素質以及成像肯定會更好。不論機身還是鏡頭,入手必是全新的,入手以後也倍加愛護,對於老鏡頭一直抱著看看就好的想法遠而觀之。

因為工作關係(影視行業),所以很早就入了佳能的門下,從5D2開始(主要是當時拍視頻太NB),一直到5D4,大三元也早早收入囊中,後來又有了一代視頻“神機”——松下GH4,拍了一段時間後逐漸擱置,主要是因為轉幕後管理工作,有2-3年基本沒摸相機了。

初識“八羽怪”(格里奧斯Helios-44-2,58mm/F2)的心境

(上圖:工作時拍攝全景的多臺松下GH4)

重拾攝影,已經主要不是為工作了,更多的是對影像的愛好和對自我審美的提升,選擇很久最終入手了富士XT3,看過不少網上的帖子,大部分都是抨擊全幅如何吊打“殘幅”的,我對這些評價基本不以為然 ,主要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我一直認為攝影不僅僅是相機的事情,更多的是人和相機之間的一種互動。入手富士,主要是看中了它復古的造型以及機械式的操控轉盤,可以在拍攝時做到光圈、快門速度、ISO、增減EV瞭然於胸;在玩慣了各種相機的電子控制後,迴歸到這種機械化的操控感,可以讓我更專注於取景器背後的畫面(我從來不用機背屏幕取景),這使我天天包裡帶著這臺富士相機,並且逐漸從攝影的工作狀態迴歸到了攝影的本源——對世界的觀察。

初識“八羽怪”(格里奧斯Helios-44-2,58mm/F2)的心境

(XT3復古的造型和“八羽怪”很搭)

入手XT3以後先後進了兩隻富士的定焦頭(35mm F1.4/ 23MM F/2),這兩支鏡頭搭配XT3的機身都非常棒;同時還通過接圈保留了佳能的“小痰盂”(50MM F1.8 STM),這樣的組合等效全幅的35MM——50MM——85MM,從人文掃街到人像基本夠用了。也用加圈接圈玩過佳能的大三元,後來又因為喜歡高銳度而入手了適馬的兩隻Apsc“神鏡”(18-35 F1.8 ART/ 50-100 F1.8 ART),富士定焦+適馬變焦組合,就是玩個開心。這些鏡頭中,除了佳能的“小痰盂”是從原來佳能5D系列裡保留下來的以外,其他全部都是全新的鏡頭。

最近剛好在家閉關。受一位攝影前輩的啟發,終於入手了自己的第1只二手鏡頭“八羽怪”(格里奧斯Helios-44-2,58mm/F2)。簡單做了一下功課,原來“八羽怪”也有細分代差,據說最原汁原味的是Helios-44-2,比較新而且鍍膜略優的Helios-44-7。一不做而不休,乾脆一次性和賣家要了兩隻鏡頭,在這裡給賣家點個贊(答應到手比較後選定一個可以退另一個)。

初識“八羽怪”(格里奧斯Helios-44-2,58mm/F2)的心境

(八羽怪44-2(前)和44-7(後))

兩隻鏡頭做工都不錯,兩支鏡頭最大的區別在光圈葉片的數量上:44-2是8片,44-7是6片,所以如果你很在意“八羽怪”的名號,還是選44-2的版本吧(44-7版本應該戲稱“六羽怪”);另一個重大的差別是44-2的對焦環在後,光圈環在前,而44-7對焦環在前,光圈環在後。

如果說從拍攝的體會角度來講。至少我拿到的這兩支鏡頭裡44-7的鏡頭整體感受要更好一些,尤其是在光圈對焦的時候,44-2在對焦圈上會有一些匡量(不知道是不是個案),帶來的問題就是在精確對焦的時候,需要更有耐心更仔細的觀察,才能確保非常精確地合焦,而44-7的鏡頭就要好得多,旋轉起來非常的油潤。從光學成像質量上來講應該是大同小異的,從光圈的控制上來講,老鳥們應該都知道44-2有光圈的鎖死機制,這個光圈的玩法,我還不是特別的熟練,基於原來一直玩新鏡頭的經驗,好像還是44-7更順手一些。

敲黑板!!!44-2的光圈是無極收縮,44-7則不是,所以如果你是視頻玩家,需要無極收縮光圈的話,必須買44-2!!!

關於旋焦,“八羽怪”在全幅上的效果比Apsc要更好這一點我倒是同意,但是在Apsc系統上“八羽怪”也並不是完全不能發揮旋焦的效果,而且我個人並不是特別喜歡“旋”的非常厲害的背景,那樣看起來雖然效果很奇異,但也顯得很假,所以我反倒覺得在Apsc畫幅上,這種“微旋”的感覺要好的多。來看看這兩張樣張。

初識“八羽怪”(格里奧斯Helios-44-2,58mm/F2)的心境


初識“八羽怪”(格里奧斯Helios-44-2,58mm/F2)的心境

(在Apsc畫幅上背景微旋的效果)

對焦用“峰值”對焦完全沒有問題,兩支鏡頭因為對焦行程都很長,所以有足夠的過程讓你去緩慢對焦,順便說一句,這兩支鏡頭倒是讓我真正開始入了手動鏡頭的門,以前雖然鏡頭也有手動功能,但是基本上都會很依賴自動對焦,而手動對焦帶來的是另外一種心境,以前只是在網上看到過很多老鳥們這麼說,只有真正靜下心來慢慢手動對焦以後才會體會這種專注所帶來的不同。就像我前面說,因為喜歡純粹的攝影感和了然於胸的控制感,所以入手了富士XT3一樣。我覺得在“八羽怪”的身上又找到了完全的內心控制和專注攝影的感覺,從這個角度上說,入手“八羽怪”和我的XT3搭配倒也恰好應了我回歸攝影的初心,我想我會把這種感覺堅持下去,因為這才是攝影真正的精髓所在。

初識“八羽怪”(格里奧斯Helios-44-2,58mm/F2)的心境

(上圖:XT3+小痰盂)

初識“八羽怪”(格里奧斯Helios-44-2,58mm/F2)的心境


初識“八羽怪”(格里奧斯Helios-44-2,58mm/F2)的心境

(上兩圖:XT3+八羽怪)

同是500RMB左右的鏡頭。老爺爺“八羽怪”和孫輩“小痰盂”,從厚重感上,我相信你已經能比較的出來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