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測試是什麼及其測試方法

一:黑盒測試是什麼:

黑盒測試也稱功能測試,它是通過測試來檢測每個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測試中,把程序看作一個不能打開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慮程序內部結構和內部特性的情況下,在程序接口處進行測試,它只檢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規格說明書的規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適當地接收輸入數據而產生正確的輸出信息。黑盒測試著眼於程序外部結構,不考慮內部邏輯結構,主要針對軟件界面和軟件功能進行測試。

黑盒測試是以用戶的角度,從輸入數據與輸出數據的對應關係出發進行測試的。很明顯,如果外部特性本身設計有問題或規格說明的規定有誤,用黑盒測試方法是發現不了的。

黑盒測試是什麼及其測試方法

二:常見的測試方法:

常見的測試方法有等價類、邊界值、錯誤推測法、流程圖法、判定表法、正交試驗法等。

①等價類步驟:

第一步:劃分等價類並進行適當細分;

第二步:為每個等價類進行編號;

第三步:設計一條用例儘可能多的覆蓋有效等價類、繼續設計用例至所有有效等價類均覆蓋;

第四步:設計一條用例儘可能多的覆蓋無效等價類、繼續設計用例至所有無效等價類均覆蓋。

②邊界值步驟:

第一步:確認邊界,包括隱藏邊界的上點和離點;

第二步:確定增量 設計測試用例。

③錯誤猜測法步驟:

在測試程序時,人們可以根據經驗或直覺推測程序中可能存在的各種錯誤,從而有針對性地編寫檢查這些錯誤的測試用例的方法。

④流程圖法步驟:

第一步:根據說明,描述出程序的基本流及各項備選流;

第二步:根據基本流和各項備選流生成不同的場景;

第三步:對每一個場景生成相應的測試用例;

第四步:對生成的所有測試用例重新複審,去掉多餘的測試用例,測試用例確定後,對每一個測試用例確定測試數據值。

⑤判定表步驟:

第一步: 分析被測應用,確定原因(輸入)和結果(輸出);

第二步:確定因果邏輯關係;

第三步:把因果圖轉換為判定表;

第四步:根據約束條件簡化判定表,並給出結果;

第五步:設計測試用例。

⑥正交實驗法步驟:

第一步:判斷有哪些因素(輸入);

第二步:判斷每個因素有哪幾個水平(輸入的可取值);

第三步:選擇一個合適的正交表;

第四步:把輸入的值映射到表中;

第五步:把每一行的各因素水平的組合作為一個測試用例;

第六步:加上你認為可疑且沒有在表中出現的組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