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就算老了,人品也不会变好”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有些人,就算老了,人品也不会变好”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我觉得这句话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不成立的。因为人品的好坏与年龄的成长是不存在逻辑关系的,你不能说“年龄大的人”比“年龄轻的人”人品更好,这是毫无依据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增长的除了皱纹,随之一起的还有人生阅历、经验;而由于这些的变化,那么对于同一事情的看法、做法也会相应的改变。正常逻辑是垂暮老者要比垂髫小儿来的更加懂人情世故,更加成熟,更加阔达。

那什么是人品?汉语字典上说:“人品,是人的品性道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一个人人品的好坏与其从小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以及个人际遇有着很大的关系。

人变老了,人品会怎么变呢?答案是:“Everything is possible(万事皆有可能)”可以是坏人变老了,也可以是好人变坏了;可以是迫于生活而放弃某些做人的底线而使人品变差,亦或是浪子回头而使人品变好……

不要用年龄来为人品做掩护,不能因为是小孩就觉得他做的坏事不是真坏,只是年龄小不懂事,以后长大就懂了。而事实上只有在犯错时及时纠正的不断教育的过程中,那样的小孩才有可能“老了老了”,人品愈发的好了。

同理也不能就认为小孩就是调皮捣蛋,而老人就一定诚实可信,人品好或者差是个很严肃地评语,请一定要实事求是。谢谢!


别有滋味


确实是这样,有些人就算老了,人品也不会变好。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扶老人被讹诈的事件;也不会有老人在公交车上强坐女孩腿上;不会有公交过站老人强抢方向盘;也不会有广场舞大妈扰民强词夺理;更不会有在公交上摔倒赖上让座小孩的无耻事情……这些道德沦丧的负能量新闻就是明证。我还想说一件事,在我们小区里,为了方便居民活动休息,设置了很多木椅,在我家通往小区门的小径上也有,经常有一位老人坐在那里,一般人坐着休息时会自觉收腿,以免妨碍行人,他从不,他个儿高,腿长,就那肆意放着或者翘着二郎腿……每次经过时他直勾勾的眼神很让人不舒服,但转念一想,或许是老了,孤独吧,坐在那儿晒着太阳,看来往的人群也是唯一消遣方式。心里对他是同情的。电梯里碰到邻居说,看见他坐在那儿,口罩挂在一只耳朵上,又是吐痰,又是擤鼻涕,对物业执勤人员的劝说恶言相向。这样的一幕我虽没亲见,却再也不想从那里经过了,宁肯多走路绕过去。疫情当前,人人都响应号召,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常常能碰到口罩拉到下巴下的老人,小小一个口罩见人品啊,戴好口罩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人的爱护。愿怡情早点过去,山河无恙,人间皆安。[祈祷][祈祷][祈祷]






记忆在光年之外


我非常认同

还记得 有一次 我在公交车上,我旁边有一个 老大爷 ,公交车上人很多,我上车的时候不小心被别人挤了一下,碰到他了,当时他就 来气了,我说我不是故意的,他还不依不饶,说我挤他,,嘴里还不停的说这小伙 咋这么没教养,当时我也就不想跟他计较,他还在说,我就走了,不管他,就这样过去了。我当时很不服气,后来跟我一起的同事说,现在是有些人就喜欢倚老卖老,你要知道 那句话 ,现在不是 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

后来 我一想也是,他们那一代那是那么多红卫兵,那么多坏人,现在的确是坏人变老了。想想心理也平衡了。



大家可能认为我说的有点极端,不过 这事让我遇到,不过现实中还是有很多 人是好的 ,我只是分享一下我的说法



爱弹琴蜀哥


“有些人就算老了人品也不会变好”,我对这句话作以下两点分析,就会对这句话有充分的理解。

第一,人品的好坏不与生活习惯雷同,也不是所谓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就说与我同村的一位老大叔吧,年轻时“凶强侠气”很不受人待见,在生活中经常与人争吵,还大打出手。堪称人品极差,后来在村里待不下去了,35岁跑到外地打工,经历了25年又从回故乡,现在他与老家的人关系建立的非常和谐,他经常免费开车送小孩,老人去县城医院看病。老家修桥,修路,他都捐钱捐物。其实从他的吃饭穿衣和生活看,只是比其他人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点,他经常说年轻时太冲动,做事偏激不知世故.......“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所以说世事在变不能一概而论。

第二,就算是人老了,人品和格局也会随之而变,乐听赞美,淡然从容,善心观世;管好自己的心,多为他人着想,与人为善,管好自己的口。方圆做人,圆通看事。所以,做人要把自己的高度和深度多与海纳百川匹配,多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能一面看人,要赏识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不足,有爱人之心,有容人之量。善待别人,等于就是善待自己。


杨纯


我也讲一个我亲自碰到的一个老人。

好多年以前,可能也有8.9年了,一次和孩子到城里去逛沃尔玛,刚刚走上电梯,一位60多岁的老人(女),急匆匆的从我们后面撞过来,电梯上也没有什么人,就我们三,那老太太冲撞到我们也没有说一句“对不起”,直接就走了,我们只感觉这老人好没素质。。

进了沃尔玛超市,我们慢悠悠的走到一卖水果的摊位前想买几斤李子,刚刚选了几颗,那老太太又来了,也是一把挤到我们前面,把刚刚售货员倒出来的新鲜李子,急嚎嚎的往袋子里装……

遇到这种没教养的人特别无语,不懂得什么叫教养,什么叫礼貌,眼里只有她自己,这就是所谓的坏人变老了,这种人从不把他人放在眼里,永远都是自我为中心,目中无人……



农民老姐姐


有些人,就算老了,人品也不会变好。这正应了一句老话,山难改,性难移!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潜移默化、一辈传一辈!

为人父,为人母,在社会上立足,必须堂堂正正做人!行善积德,充分发挥正能量!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长大成人一定会继承发扬父母的优良传统!立足社会!

如若不然,就会成为社会上的跳梁小丑!鼠辈!遗臭万年!




泰安方圆


“有些人,就算变老了,人品也不会变好”,赞同这句话。

人品问题与年龄无关,不否认有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多了就会改变一些对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上的变化,但不能说他人品变好了,只能说本质就不坏。人品是一个骨子里的东西,与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有最直接的关系,通俗的讲,假如这个孩子的父母都自私自利,虐待老人,心狠手辣,这个孩子长大后人品会好吗?就是单纯的一个“影响”,可以让每一个人形成他独有的品性,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其父必有其子(女)就是这个道理。根深蒂固的缘由是不容易改变的,如图腾一般的牢固。

我见过一些品行极坏的老人,因为一点小利益他们可以在公共场合破口大骂,倚老卖老强加于人的行为令人发指,难道活了大半辈子了还不知道廉耻吗?当然我不是痛斥所有的老人,这只是少数现象,我是说人品与老少无关,这是本质问题,真正在生活中能随时领悟,慢慢变好的人是一种能力,他是不会等到年老时才去改变的。




虎子de妈妈


赞同。人无贵贱,品有高低。人品层次的高低,不在于地位和财富,而在于他的见识修养。基本可以相由心生,以貌取人,分四大衰贵:1.层次低的拙劣炫富,层次高的低调淡泊。

2.层次低的迷信人脉,层次高的喜欢读书。

3.层次低的两面三刀,层次高的表里如一。

4.层次低的忘恩负义,层次高的懂得感恩。

衰贵向来如此,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别人,不如寄托于自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丛林一棵树


往往基因决定了一个人的品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天生会打洞。当然了,后天培养和严管很重要。现在流行一句话,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人35岁后,性格定型,很难改变了!人老了,若有些事想不开,心里失衡,干坏事更多。唯一一点,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个人分析,肯定是预见死后万一入地狱,内心害怕引起的吧!


缥缈的我1828


我认同,坏人老了也是坏人,只是他老了,并没有人品的变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呀,坏就坏了反正也没几年了,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