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球疫情蔓延,各路资金会为避险涌向中国金融市场吗?

庶民俗话


有两个事实已然存在:

1,疫情已经大流行,全球蔓延开了,还处于上升期。截止3月13日,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感染,破千感染国家超8个,破万已经有3个,累计死亡人数超5000,感染者超13.5万。

2,北向资金连续3天大幅流出,3月13净流出超130亿,而南向资金却是净流入超160亿。这说明什么呢,资金在不断流出,且流向暴跌的地方,而不是流进A股。


为什么会这样?

说好的A股估值低,A股更有吸引力,A股避险资金港湾呢?


1,公认的黄金是一个避险工具,但这轮暴跌,各种资产不能幸免,黄金从1704跌至最低1560,比特币24小时内,最多跌了50%,连这些公认的避险工具都暴跌,所以所谓避险资产这个逻辑并不成立。

雪崩了,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2,“避险资产”的下跌,并不是避险资产失效了,而是流动性出了问题。美股暴跌,美元指数大涨,其它货币下跌,实际上是美国展开了“救市”,他们要救流动性,所以只好卖出其它地方的资产,回笼美元,然后向市场投入流动性。

救市,本质上救的是流动性。需要救的市场,资金没有避险一说,大家都想着现金为王!


3,北向资金大多以价投和趋势为主,当全球市场进入熊市后,他们留现金,更多的会考虑捡那些更优质的公司,逢低抄底。同时北向资金投资的主流还在美股,当美股那边需要提供保证金时,他们只好卖出A股。他们并不是不看好A股了,而是无奈之举。


4,A股向来跟跌不跟涨,美股总市值是A股的好几倍,全球投资者都在那。美股崩了,全球主要市场都撑不住,所以最近美股暴跌,其它市场跌得更惨。A股跌得少,是因为我们已经控制住商情了,另外,我们市场散户多,流动性也充足,刚好又处在结构性牛市且总体估值不高,所以本次调整跌少。

但是请注意,如果把A股整体比作是一只股票,在全球发生系统性风险时,再好的蓝筹股,也会跟跌。想像下08年时,我们有没跌的股吗,没有。

有抗跌的股,只能说相对抗跌,该跌还是会跌。但他们成不了避险港湾。


所以,A股成为避险资产这个逻辑不成立。

但是A股未来向好,表现相对抗跌,这个是肯定的。

因为我们的优势已经体现出来了,一旦外围启稳反弹,A股将重回上升之路。但如果美股持续走熊且还是跌跌不休,那么A股也难独善其身,影响是肯定会有的,只是不像以前那么明显而已。


星星股经


说真话、讲实话、不废话、没套话,让我们今天说一点大家都能够听得懂的人话,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社长。

没有如果,当前的疫情就在全球蔓延,而且愈演愈烈,当前我们并没有看到所谓的避险资金涌入到中国金融市场。

这就说明很多事情表面上看,逻辑上行得通,但实际上受制于国情的影响,完全行不通,北向资金的流入是有限的,如果全球避险资金流入我国股市,我相信当前我国的股市不是3000点而是3万点。

当前疫情情况

当前我国累计确诊病例81,003人,相比昨天增加11人,累计死亡3181人,相比昨天增加7人。

截止2020年3月13日下午1:26,国外疫情现有确诊45,971例,死亡1803人,按照当前这个数字很有可能超越我国当前数据。

其中意大利新增2651人,死亡1016人;西班牙新增869人,死亡87人;法国新增595人,死亡61人。

美国新增415人,死亡41人;韩国新增110人,死亡68人;日本新增53人,死亡26人。

各路资金能否涌入我国进入市场?

社长可以明确的表达,国外各路资金是根本不会涌向中国金融市场,首先各个国家对于外资的介入有着严格的规定。

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资金基本上都要通过沪港通渠道,每日流入的资金都在监测范围之内,如果大量资金集中流入A股市场其实对我国的金融造成了不确定性与不稳定。

好比一个人平时只吃一碗饭,突然吃了五碗饭,本身难以承受,如果资金在疫情缓解之后突然撤出会给我国金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相信很多投资者对索罗斯横扫各个国家还记忆犹新,到目前为止这方面对于外资的引进都是有着严格的规定与监测。

综合来看:全球疫情蔓延,各国股市下跌,盘中出现垄断,投资效应依然明显,因为国外股市做空可以赚钱,与我国股市还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除了股市之外其他金融市场一时之间也接纳不了太多的资金,所以说各路资金涌入我国市场的现象不会发生,也不可能发生,只要有一点点金融常识的人都会明白这个道理。


社长财经


回顾历史,A股跟随美股走势,总是跟跌不跟涨居多,美国股市涨,A股可以不涨,美股下跌,我们可以大跌,现在美国股市下跌,A股就能独善其身,走出独立上涨行情,真像某些人的说的那样,成为价值洼地,全球资金避风港,那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

金融风险是会传染蔓延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下,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都不能独立于全球金融市场,都会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周四是全球股市熔断日,美股历史第3次熔断,道指狂泻2100点!八国同日熔断,法德跌逾10%。

全球股市下跌,北上资金也不会没有影响,一方面是信心受损,抛售股票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可能需要抛售资产,回到国外缴纳保证金,2月21日至今,北上资金共计流出581亿元,

A股历史不长,困扰股市长期牛市的一些因素没有彻底消除,长期牛市本身就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另外全球疫情蔓延,对经济的拖累不可忽视,我国经济三驾马车出口也会受到或多或小的影响,三是投资者不成熟,缺少长期投资文化,也更容易受到外围波动影响造成短期的波动。

外围下跌,别奢望A股短期独立走高,但可以利用下跌寻找自己认可的个股进行中线布局等待机会,机会是跌出来的,风险是涨出来的


杜坤维


实际上从今年以来的全球股市表现来看,中国股市确实是跌幅最小的股票市场,是有可能成为全球主要的避险市场。

今年以来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多地股市已经跌成了技术型熊市了,距离区间高点跌幅最大的股市是俄罗斯市场,跌幅达到38.95%,而美国股市下跌幅度也超过了20%。

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跌幅排在最后第一第二名,从全球市场表现来看,A股确实是非常适合避险的,而且A股确实也为外资进入开通了许多通道。如果外资想要进入中国股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

一是沪港通和深港通,这是几年前就开通的香港市场与上海深圳市场联通的通道,外资可以通过香港市场进入中国股市。

二是QFII,中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经审批进入中国A股市场进行投资。

三是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将更多的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引进来”,同时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四是沪伦通,这将是A股与欧洲市场的互联互通,是A股市场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升级。

觉得我的回答有价值的话,请点个赞吧。


修行路上的韭菜


答案是肯定的,不但是资金会慌不择路从各国各地涌入我国,随之而来的全世界的男女老少。这个假设是全球疫情蔓延。会蔓延吗?不会的!COVID-19是自限性的传染病,50岁以下的确诊患者基本上会产生抗体自愈。


陈淑芳二


WHO已经宣布疫情在全球大流行,而由疫情和原油暴跌可能引起预期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原因为:疫情的流行爆发把需求减少了,就像前一阶段的国内消费一样;石油暴跌,低油价长期看会对现有的工业体系造成冲击,有可能造成预期的通缩。

资本都是逐利的,也是寻求稳定的。

在中国已经走出疫情阴霾,从封城到防输入为主的防控政策转变,复工复产甚嚣尘上。说明中国已经走出最坏的时刻,经济已经见底,基本面长期向好。而石油暴跌有有利于国内工业降低成本,减少通胀压力,只要长期警惕通缩即可。而且,中国的A股现在处于低估值区域,从现在的独立行情就可以看出,A股有多坚挺。

反观,周围国家,资本市场高估且动荡,在疫情的蔓延下,各国政府的反映情况看,都没有治理和防控好疫情对经济的打击,这就是他们不稳定因素的根本,因此,资本如何做选择,显而易见。外国的资本市场选择来选择去都不是资本的最好选择。为啥放着国运在身的的中国不来!再加上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各路资金进入中国的渠道更为方便,肯定会选择押注中国,来到中国的资本市场,成为中国市场的一份子。

我们欢迎各路资金来中国金融市场,来支持中国发展和建设。


进阶之梯


会有一小部分资金涌向中国金融市场,但不会有很多资金涌进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因为中国的金融市场还比较小,相比于美股,我们的a股真的太年轻了,而且容量很少。外资进入的途径也比较有限。比如沪港通深港通。每天流进流出最多也就100多亿人民币。

前几天我们有没有看到一个新闻,全球股市大跌一天损失21万亿美元。大家比较一下100多亿人民币和21万亿美元,这种体量的差距是有多大?所以,目前外资没有办法大幅流入,途径有限,份额也很有限。

另外,如果大型的对冲基金想买a股。一般情况下,他们还要对汇率做一下对冲。但是目前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池子还比较小,为巨量资金做对冲可能不太够用。

所以如果想要中国的金融市场成为全球资本的避风港,那么首先要推行的就是人民币国际化。另外,我们的金融开放正在进行中,预计未来确实会有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中国。但对于流入量来说,确实还比较小。

最后要夸一下全国人民认真对抗疫情,正是这种奉献,才让我们的金融市场成为近期全球最稳定的市场。我们看着美国一周内两次熔断,而我们的a股反应不是那么大。这要在以前,别人跌一个点,可能我们就跌三个点了。如今情况反转了。


莫水宏观经济


俗话说熊市重质,目前来看全球的股市跌幅都比较大,欧洲主要股指年内至今跌幅已经高达30%,美股也不示弱,下跌了20%以上。

在全球股市进入熊市的情况下,优质的资产将会得到投资者的追捧,毕竟股市的下跌肯定是有资金流出,而这部分流出的资金总要找一个地方进行投资,而债券市场目前由于价格较高,收益率较低,已经不是最好的投资向方向。

纵观全球市场,大部分股指都经历了长期的上涨,长期的上涨累加了一定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股指下跌幅度,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原因。

A股作为世界上的大型交易市场,金融也在不断开放。而且A股当中的上市公司这些年涨幅总体比较小,所以估值相对来说比较低。这也是我们看到近两年北上资金频繁增持A股的原因。

其实从去年12月份的PMI数据我们就看到,目前我们的经济正在逐步向好。这是年前大盘指数上涨的主要原因,虽然大盘受疫情影响有一些波动,但是总的方向是没有变的。

资本是逐利的,当投资能够获得巨额回报的时候,资本就会往同一个方向流入。

1.目前来看,A股的估值总体来说并不高,特别是经历了长期下跌的中小盘题材股。

2.经济的高增长给了投资者高额的回报预期,庞大的内需市场也给了消费市场以强大的信心。

3.从技术面走势来看,A股已经在底部经历了长期的盘整。已经在3000点上下窄幅震荡了四年时间,相对来说底部比较牢固。

综合来说,从近期A股的表现就能不难看出,投资者非常珍惜A股的上市公司资产。在外围大跌的情况下,A股依然能保持窄幅震荡。如果按照投资市场的逻辑来看,这其实就是投资市场当中的强势股的特征。


盘手梁勇


当你的所有资产价格都在往下跌之时,你是会选择将最安全损失最小的资产抛售,还是会将损失最大的资产抛售?如果你急需用一大笔钱,你可能什么资产都抛。你还可能将损失最小的资产先抛售,损失太大的先不抛,期望资产价格后期能够回升。出于对损失的厌恶,人们可能会将受损失最小的资产先抛售。

心理学家们通过长期观察,发现了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当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这就是所谓的损失规避现象。如果人们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50%的概率将现金增加1000元,一种是100%的概率将现金增加500元,大多数人会选择第二种。如果人们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50%的概率损失1000元,一种是100%的概率损失500元,大多数人会选择第一种。

现在全球疫情正在蔓延,海外股市都出现了暴跌,从近期黄金等避险资产遭到投资者抛售可见,中国境内的金融资产虽然相对安全,但也免不了被海外投资者抛售,不会形成各路投资者为避险而涌入中国金融市场的现象。


大方妹几


坚定的做多中国!坚定的做多“新基建”!新冠疫情出乎意料的转向国外,感染人数很快就会超过中国。两百年来第一次全球流行病扩散,重创全球股市,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八国股市熔断。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依然坚信中国由于疫情已经结束,国内经济正在快速发展,“新基建”堪比当年“四万亿”放水,但这次刺激是发挥民营经济的活力。为了保就业,这就让传统意义上的蓝筹板块开始转向。而且持续性会超预期延长,创业板指数本周下跌7.4%,看似很多,但和欧美股市相比简直就是没跌。“数据中心”为首的“云计算”板块这周基本上都出现上涨,而且还有大幅创历史新高的标的。中国股市出现的韧性不是偶然,2008年后美国股市出现了长达十二年的长牛,而中国股市很多品种却经历了长期熊市,特别是2015年后创业板股票跌幅巨大。时代车轮滚滚向前,陈旧的投资观念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市场,只有复合社会进步的行业龙头才能穿越牛熊。80%的股票实际上已经被淘汰,抱残守缺必定关灯吃面。最高层已经发出了全面投入“新基建”建设中去,长达五年的“新基建”投资正在展开,不能把握确定性的发展机会就无须在股市里生存。职业投资者喊出的“做多中国”也是做多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基建”为首的新技术革命企业。春季行情节奏被打乱,后春季行情即将展开。中国资本市场抢回属于自己大国地位之战已经打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