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教授的三位女弟子:一師門三女英,科研成果共長天一色

施一公教授的三位女弟子:一師門三女英,科研成果共長天一色

大家常說虎父無犬子,世界級別的老師手下的學生自然也不會差。今天要介紹的這位老師和他的三個學生可是中國科學領域和生物領域的翹楚,每一位取得了領域內令人敬佩的科研成果。獲國內外無數大獎。他們就是施一公先生和他的三位女英傑-顏寧,萬蕊雪,白蕊。

顏寧:

1977年出生在山東省章丘市,顏寧不僅是一位出色的結構生物學家,還是一位清華大學醫學教授和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在小時候,顏寧就會暢想思考宇宙外面的樣子。到了初中接觸到細胞就對細胞產生了興趣;看了孫悟空七十二變,就想知道自己要是能變身是什麼樣子。現在的顏寧成為了一位世界頂尖的結構生物學家,研究蛋白質在原子層面怎麼工作。

在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回到清華大學聘為博士生導師。回國之後的顏寧致力於研究膜蛋白結構與工作機理的探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成就是攻克了生理代謝中葡萄糖轉運蛋白的原子結構,這種蛋白質是給細胞能夠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質。

施一公教授的三位女弟子:一師門三女英,科研成果共長天一色

世界上無數的實驗室都想要攻克這個難關,但是都沒有成功,是因為這個轉運蛋白很容易變形。而在幾年前,顏寧研究組解析出了葡萄糖的三維研究模型,用一系列的技巧講蛋白固定住,成功結晶提出。

在剛開始實驗的時候,顏寧面對著“殘破”的實驗室瘋狂了,實驗室裡面什麼都沒有,自己要完全重新的組建試驗檯,訂購試劑和儀器。再後來採訪中,顏寧對於那段日子說到:“當時每天都是癲狂的狀態,大約有半年時間都是從早忙到晚,過了這半年時間好了起來,一切都順利了。”

在普林斯頓大學,剛開始跟隨著施一公先生做實驗的顏寧,總是想鑽空子。但在科研中這些都是失敗的大隱患。事情和預期一樣,顏寧的實驗總是失敗。施一公嚴厲的批判了顏寧這種坐井觀天的實驗觀念,後來的顏寧痛定思痛,腳踏實地的做實驗,最終被《自然》雜誌評為“中國科學之星”。

施一公教授的三位女弟子:一師門三女英,科研成果共長天一色

萬蕊雪:

萬蕊雪,施一公團隊成員,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入選世界僅有五人的“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剛剛準備畢業的萬蕊雪還在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讀書,面臨當時的人生選擇,萬蕊雪有點迷茫。一邊是可以穩穩當當在中山大學成為研究生,但另一方面萬蕊雪還是有點不甘心,覺得自己應該再往高一點的地方試一試。於是畢業的那個暑假,萬蕊雪放棄了自己出去玩的機會,去尋找自己未來前進的方向。

她清楚自己熱愛的是生物學,她內心深處想要用生物的能量來解決人世間的疑難雜症。身邊的朋友知道了她的想法,就問她為什麼不去施一公先生那裡試一試。萬蕊雪一聽連忙搖頭,她知道施一公老師是全中國生物學的大牛,想得到真正的生物學知識,施一公的團隊是再好不過了,但是她又陷入深深的猶豫。

最終萬蕊雪在朋友的鼓勵下給施一公先生髮了封郵件,一週的時間沒有回信,萬蕊雪認為自己的消息石沉大海了。再後來某一天萬蕊雪接到了一封電話“你好,你是萬蕊雪嗎?我是施一公

”接到電話的萬蕊雪喜極而泣,知道了自己成功了。

就這樣萬蕊雪進入到了施一公的團隊,但在這個團隊中,萬蕊雪就像井底的蛤蟆,身邊的隊友都是世界頂級的實驗者,自己感覺笨極了。笨鳥就先飛,萬蕊雪把自己扔進了實驗室,每三個小時休息五分鐘,每天工作十四個小時。勤奮會換來成功,日積月累的努力換來最終的成果。《Cell》《Science》《Nature》三大期刊光萬蕊雪一個人就發佈了9篇論文。這是什麼概念,要是能在這三個期刊上發佈一邊,就會有無數的學校聘請你去當教授了。

施一公教授的三位女弟子:一師門三女英,科研成果共長天一色

白蕊:

白蕊,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博士,共發佈高水平論文8篇,一共被引用600餘次。白蕊的清華之路是從被拒絕開始的。在參加清華夏令營之前,白蕊是帶著北大和中科院的錄取通知的,覺得自己穩過清華的面試,但沒想到被拒絕了。拒絕帶給了白蕊冷靜,讓她想清楚自己的人生價值是在學以致用,而不是為了考試。

就這樣,白蕊與清華大學死磕。最終通過了面試,進入到了施一公老師的研究部門工作。剛開始見到施一公老師時,白蕊驚呆了,面對施一公老師的嚴格,高效的辦公策略,白蕊還沒有準備好,倍感壓力。但是壓力又是動力,沒過多久白蕊就適應了這裡的工作節奏,還成為了課題組的主幹人員。

實驗室裡的白蕊總是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在開始的三個月,除了上課以外都待在實驗室裡面。隨著日夜辛苦,白蕊的身體逐漸支撐不住了,被確診為自身免疫病。看到了醫生的診斷,白蕊對自己的選擇產生了懷疑,在老師和師兄師姐的勸導下,白蕊放緩了自己的工作節奏,身體健康了工作效率就上來了,沒過一年就發表了兩篇論文,其中的苦痛掙扎只有自己知道。

施一公教授的三位女弟子:一師門三女英,科研成果共長天一色

沒過多久在5月的下午,白蕊發現自己的論文被搶發了。這意味著自己所有的學術成果,一切的研究都不重要了。白蕊不敢相信這一切,回過神來又自己研讀對手的論文。失望,沮喪,憤怒,悲哀種種情緒都聚積在了白蕊的內心。

可是白蕊想起來自己考上清華時的種種努力,在哪裡跌倒就在哪爬起來。一年過後,白蕊的團隊攻克了世界上最大的剪切體結構,全世界將這一發現譽為歷史上最重要的,最關鍵的剪接體結構之一。而巧的是,她們也搶發了別人的論文。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施一公先生的三位弟子組成的女子軍團,在世界舞臺上屢屢斬獲頭角。希望在未來的日子中,中國能出現更多的像雅寧,萬蕊雪,白蕊這種優秀的學生來帶領著更多的人為世界作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