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糾纏:生與死,意識層面的衝突

對於人的生命這個層面講,量子糾纏並不能決定人是生是死,但是如果更深一層探討,比如在分子、原子層次,量子糾纏一定會對原子的運動產生影響,而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所以對分子也有影響,而人是由分子構成的,所以歸根結底,量子對人體也有影響,順理成章,量子糾纏對人的生命也有影響。

但是,在討論量子糾纏與生命的關係時,其實人們更感興趣的是量子糾纏對人的意識的關係。或者說,人的意識的本質是什麼?意識的本質這個問題在分子和原子的水平根本不可能找到答案,所以,答案一定在量子層面,量子糾纏成了解開這個秘密的鑰匙。

量子糾纏:生與死,意識層面的衝突

2016年,清華大學副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教授在“未來論壇”年會上發表了題為《生命科學認知的極限》的演講。施教授說,我問四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你們相信有第六感官嗎?很多人會說不相信。第二個問題,有沒有可能,兩個人會以未知的方式進行交流?你會說也許,不會像第一個問題那樣肯定地說不信。第三個問題,量子糾纏是否存在於人類的認知世界裡面?存在於大腦裡?我相信聽了我的講座,你會覺得很有可能。第四個問題,量子糾纏是不是適用於地球上的物質呢?你一定會說一定適用,因為我們已經證明了。但其實簡單講,這四個問題是完全一樣的問題,倒推回去就說明一定有第六感官,只是我們無法感受,所以叫“第六感官”。

為什麼是這樣?因為我們所理解的物質其實有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宏觀的,就是我們可以感知到的,直覺可以看到的東西,比如人是一個物質,房子也是一個物質,天安門、故宮都是物質。第二個層面是微觀的,包括眼睛看不到的東西也叫微觀,我們可以藉助儀器感知到、測量到,從直覺上認為它存在,比如說原子、分子、蛋白,比如說很遠的一百億光年以外的星球。第三個層面,就是超微觀的物質。對這一類,我們只能理論推測,用實驗驗證,但是從來不知道它是什麼,包括量子,包括光子。儘管知道粒子可以有自旋和能級、能量,但是我們真的很難通過直覺理解,這就是超微觀世界。這三個層面物質的關係是超微觀世界決定微觀世界,微觀世界決定宏觀世界。我們人是什麼?人就是宏觀世界裡的一個個體,所以我們的本質一定是由微觀世界決定,再由超微觀世界決定。施一公說,我毫不懷疑我就是一個薛定諤方程、一個生命形式、一個能量形式,但不知道怎麼解這個方程,不知道思維是怎麼產生的,僅此而已。我相信,你也應該相信,我們每個人不僅是一堆原子,而且是一堆粒子構成的。"我們人究竟是什麼?我們只不過是由一個細胞走過來的,就是受精卵,所有受精卵在35億年以前,都來自於同一個細胞,同一團物質,一個處於複雜的量子糾纏的體系,就這麼簡單。"

量子糾纏:生與死,意識層面的衝突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CSB)著名的理論和實驗物理學家Matthew Fisher就篤信,人的意識、記憶和思維是量子糾纏的,他們已發現神經細胞裡面的微管可以形成量子糾纏,並正在進行實驗驗證。量子糾纏的意思是說,兩個糾纏的量子不管相距多遠,它們都不是獨立事件。當你對一個量子進行測量的時候,另外一個相距很遠的量子居然也可以被人知道它的狀態,可以被關聯地測量,很不可思議。但這樣一個簡單的現象既然存在於客觀世界,我相信它會無處不在,包括存在於我們的人體裡。是不是這樣呢?當然是這樣。量子糾纏怎麼樣影響我們的生命,其實我們不知道,為什麼?因為這不是我們可以用直覺去感受的。並且,已有證據可以推論,有一天我們人類會發現量子糾纏是一個可以進化的現象,它可以保存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也就是說,量子糾纏,它在遠古的時候就存在了,在進化過程中被保存了下來。

既然如此,既然所有的物質,都有可能有量子糾纏,動物、植物乃至無生命的東西,都概莫能外;而量子糾纏是一種久遠存在的現象,並可能在進化的過程中被保存下來了,那麼,合理的結論就是:所有的宏觀物質都存在意識(當然這種意識千差萬別,不在一個層級),而這種意識也是可以延續的。這裡,當然首先是人的意識,必然也是這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