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慶帝都敬畏三分的老太太,為何享受不到兒子的孝心


《慶餘年》慶帝都敬畏三分的老太太,為何享受不到兒子的孝心

自古以來孝為先,可一去十幾年,範建從來沒有回到過澹州看望自己的母親,也未曾提及過將年事已高的老母親接到京都進行照顧,看範建平時的行為舉動並不是情感冷漠的人,並且他還被稱作是《慶餘年》中的“好男人”,難道這一切都是裝出來的假象?

《慶餘年》慶帝都敬畏三分的老太太,為何享受不到兒子的孝心

範建沒有裝,只不過是他考慮得比較全面,對待事情以大局為重,他不是不想回去探望範老夫人,也並非不願意把母親接到身邊來盡孝心,這些他都想過,但是卻都無能為力,身為朝廷重臣,沒有慶帝的指令不得隨意出入京都,這是行動與權利的限制。

《慶餘年》慶帝都敬畏三分的老太太,為何享受不到兒子的孝心

他手握紅騎大權,明面上是信任和權利,可背面卻也是一種來自慶帝的試探與監督,範老夫人為慶帝兒時的奶孃,有著較高的身份地位,多年以來必定有一些積攢的權勢,如若範建回老家看望母親,內心多疑的慶帝自然會有所猜忌,這樣就會擾亂原有的平衡狀態。

《慶餘年》慶帝都敬畏三分的老太太,為何享受不到兒子的孝心

老夫人生活在澹州,照顧著自己的“私生”孫子範閒,範建不回澹州的原因除了要顧忌皇帝這邊,還要思前想後,在京都之內觀察大的局勢跟動向,隨時保持警惕,藉以護範閒的生命安全,與此同時保全範府上上下下人的安危,肩上的責任並不輕。

《慶餘年》慶帝都敬畏三分的老太太,為何享受不到兒子的孝心

男主範閒表面上是被範建拋棄在澹州的兒子,這層身份其實是用來掩人耳目,範閒是慶帝與葉輕眉的兒子,屬於皇室血脈,範建之所以甘願養育別人家的孩子,是年少時與葉輕眉之間的交情,他一直把她當做自己的親妹妹,在慶帝未登上皇位之前,他們也是好兄弟。

《慶餘年》慶帝都敬畏三分的老太太,為何享受不到兒子的孝心

範閒是皇帝的孩子,這件事知情的人並不多,如果長期澹州探望並且熱情相待,讓當父親的慶帝顏面何存,雖說自古帝王多無情,但是自然也見不得自己擁有的被別人佔去了便宜,他是聰明的人,怎會猜不到皇上的心思,因此便沒有去過澹州看望。

《慶餘年》慶帝都敬畏三分的老太太,為何享受不到兒子的孝心

朝中臣子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風吹草動都會有所察覺,範建大張旗鼓或是低調出行,都會被有心人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然後進行推測,如果回到澹州,眾人將跟隨他的身影而注意到澹州這個地方,引人矚目意味著無數隻眼睛看著你的一舉一動,這時想要極力掩飾的東西可能就會顯露出來。

《慶餘年》慶帝都敬畏三分的老太太,為何享受不到兒子的孝心

由於範建的身份,註定了他做事的侷限性,不回澹州照看母親盡孝,並非心之所願,誰不希望自己親近的家人能常伴身旁,又有誰希望自己是別人口中不懂知恩圖報的白眼狼,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身不由己。

《慶餘年》慶帝都敬畏三分的老太太,為何享受不到兒子的孝心

範老夫人也非等閒之輩,她是一個明事理的機智老太太,即便遠在澹州,但對於京都局勢多多少少有所耳聞,她時刻提醒著範閒,教導他行為處事要留點心思,猜到了有人將會害範閒,怎會猜不到兒子不回來看她的原因,

只不過心裡明白,沒有說出來而已。

《慶餘年》慶帝都敬畏三分的老太太,為何享受不到兒子的孝心

老太太的智慧也是範建不用回家看望的原因之一,他對自己的母親有信心,這大概就是母子之間存有的默契,遇到事情他相信老夫人可以很好的應對和處理,她若沒有點能耐,怎麼可能成為皇帝都敬畏三分的人。

《慶餘年》慶帝都敬畏三分的老太太,為何享受不到兒子的孝心

至於為什麼不把母親接往京都生活,原因有二,第一是古代官員的父母基本都留在家鄉,這才有了父母逝世後回鄉守孝一說,第二是為了範閒的安危,如果範老夫人搬到京都居住,那麼範閒要麼跟隨前往都城,要麼只能孤苦伶仃無人照顧,那一種結果都不好。

《慶餘年》慶帝都敬畏三分的老太太,為何享受不到兒子的孝心

綜上所述,範建並不是沒有孝心,而是身不由己,不去探望母親這件事情背後,有著一定的原因。

—END—

於萬千人海與你相遇,是三叔所幸,若能得你歡喜,可以關注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