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和未來幾年就業如何選擇——及背後的經濟社會發展變遷

摘要:對於80後、90後群體的父母而言,政府和國企是最為理想的就業去向。而對於相當一部分80後和90後,熱衷於外企、民企,尤其是阿里巴巴、騰訊等熱門互聯網企業和其他優秀民企、外企等。而在經歷了近幾年的經濟下滑,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當前和未來幾年的就業應該如何選擇呢?


一、20世紀90年代之前

新中國建立之後,國家百廢待興,為了迅速實現經濟社會面貌的恢復發展,以及在當時社會意識形態下,以東北重工業為典型的國有企業大規模建立,並迅速發展。新中國的成立讓廣大中華兒女當家做主,稱為了國家真正的主人,投身於新中國建設事業是無上的光榮。

當前和未來幾年就業如何選擇——及背後的經濟社會發展變遷

並且建國初期,民營企業、手工業等非國有控股類企業,由於當時意識形態的影響,發展還比較弱小,甚至被認為是資本主義。因此很難成為社會主流就業選。

一直到80年代末,政府部門、國有企業、教師醫生及其他事業單位,成為了優秀學習的就業首選,並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甚至會讓人引以為傲


二、90年代初期——21世紀00年代初期

90年代初期,鄧小平開拓性的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國家需要加快推進國企改革,要求政企分開,經營權歸個人,所有權歸國家,以解決國企效益低下的弊端,大批國企改為公司制,合併重組,導致大批裁員。

當前和未來幾年就業如何選擇——及背後的經濟社會發展變遷

隨後出現了大批國企工人下海經商熱潮。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建設初期,我國民營企業發展還很不健全,恰逢當時良好的國內國外政治環境,我國民營企業遇上了千載難逢的大好發展機遇。

民營企業、外資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快速發展,吸納了大量的就業。對於民營企業,效率就是生命,精簡的管理體系,讓企業效率相較於國有企業,有了巨大的提升。因此民營企業就業者的收入也大幅攀升,超越了國有企業的就業者。

而之前幾十年塑造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人們開始逐漸轉換觀念,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人們的就業傾向也逐漸開始發生變化。

經商和民企、外企等逐漸成為大家的就業選擇。


三、21世紀00年代初期——10年代早期

以互聯網技術為引領的發展浪潮逐漸襲來。創立於90年代中後期的網易、搜狐、騰訊、阿里巴巴及2000成立的百度,開始在這一時期蓬勃發展。

QQ、博客、論壇、網上購物、支付寶等開始走進人們的生活。而出生於80年代中後期及90年代早期的年輕群體,他們善於接觸新鮮事物,開始接觸和學習互聯網技術。而互聯網技術也逐漸融入了他們的生活、血液和基因。互聯網技術成為了他們追蹤的對象,他們酷愛技術,因此互聯網也為了很多人的職業追求。

當前和未來幾年就業如何選擇——及背後的經濟社會發展變遷

80年代中後期及之後出生的90後,但他們本科或研究生畢業後,正值00年代中後期及10年代。而此時,互聯網企業發展逐項走向成熟,現代化的辦公環境、相對寬鬆的管理方式、尊重個性化的企業文化、以技術為追求的價值觀、較高的薪資等多重因素,稱為年輕人們追逐的職業選擇。

與此同時,由於911、美伊戰爭等國際因素,轉移了美國的注意力,同時中國加入WTO,這種種有利因素為中國創造了千載難逢的發展契機。各類民營企業迅速發展壯大,我國經濟蓬勃發展。

在此背景下,人們的就業選擇也越發變得多元化,民營企業就業意願不斷提升,甚至很多行業超越了政府、國有企業等,稱為人們的主流就業選擇。


四、21世紀10年代早期——2020年

2008年金融危機,削弱了美國的霸權實力,雖然中國的發展也受到衝擊,但實際上使得中美實力差距縮小,使得美國逐漸認識到中國對美國霸主地位構成了威脅。2011年美伊戰爭結束,隨後美國將注意力轉向亞太,開始“亞太再平衡戰略”。

由於2008年金融危機的衝擊,以及4萬億經濟刺激帶來的後遺症等因素影響,我國經濟結構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開始走向結構調整和升級期。能源、製造業等實體經濟發展受到衝擊,部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等發展受到挑戰,甚至部分企業破產,工人下崗。

由於國外國內多重因素的影響,各類企業快速發展的勢頭受到影響,甚至部分行業影響嚴重。先前快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也進入了調整期,甚至部分企業倒閉,連互聯網頭部企業也不斷傳出裁員信息,甚至部分企業裁新入職的應屆畢業生。

春江水暖鴨先知。從10年代初期至今,應屆畢業生就業競爭壓力越發嚴重,越來越多的本科畢業生為了找到一份理想工作,不得不繼續攻讀碩士甚至博士研究生,來增加就業的競爭優勢。隨著國內經濟形勢進一步下滑,每年考研人數由2011年的約151萬迅速增長至2020年的近400萬。

當前和未來幾年就業如何選擇——及背後的經濟社會發展變遷

2019年底的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感染人數迅速攀升,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央政府壯士斷腕,封鎖武漢,整個國家也幾乎停擺。80%民營企業賬戶只有不超過三個月流動資金,受疫情的衝擊,廣大民營企業危機突至,不斷傳出企業倒閉的信息。面對800多萬應屆畢業生(還不算近幾年未就業的畢業生)的就業需求,對於國家,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五、就業如何選擇

國家有國家的困難,我們暫不討論。但作為畢業生個人,就業時應作何抉擇呢?相較於部分民營企業的發展困境,政府、國企、事業單位的比較優勢逐漸凸顯。

當前及未來幾年,大多數行業頭部民營企業依然是很多畢業生就業追蹤的目標。但相較於過去十年,筆者預測,未來幾年就業價值觀將再次迴歸,政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等高穩定性、高性價比就業意向將不斷提升,甚至超越頭部民營企業。


筆者相信,2019年是過去十年中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中最好的一年。建議廣大畢業生根據國家發展和變遷規律,理性選擇自己的就業目標。

最後,願你們都有一個美好的前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