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待國難思良將,中國疫苗之父,一生救人無數,61歲自殺讓人惋惜

1903年,面對內憂外患的時局,楊度在日本創作了《湖南少年歌》,其中有這樣一句話: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

歷史上湖南出現了很多匡扶社稷、救國救民的英雄人物,如曾國藩、左宗棠、譚嗣同、蔡鍔、宋教仁、黃興等,都是湖南人。

今天我要寫的主人公也是湖南人,他用醫術挽救了成千上萬的同胞,始終將國家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大公無私,堅持醫術救國。

他就是湯飛凡醫生。他的名字不應該被淡忘,可是現在很多不是從事醫療行業的人們卻將這位曾經的逆行者淡忘了。


莫待國難思良將,中國疫苗之父,一生救人無數,61歲自殺讓人惋惜

圖|湯飛凡

湯飛凡是我國第一代病毒學家、微生物學家,沙眼衣原體的發現人之一。為了中國的醫療事業,他曾經拿自己做實驗,將將沙眼病毒接種在自己的眼裡。

也正是通過他鍥而不捨的專研,患者的沙眼發病率從將近95%降至不到10%,不僅如此,中國第一批狂犬疫苗、第一批牛痘疫苗、第一批白喉疫苗…,都有他的身影,為我國的醫療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莫待國難思良將,中國疫苗之父,一生救人無數,61歲自殺讓人惋惜

圖|青年時期的湯飛凡

湯飛凡,1897年出生於湖南省的一戶書香世家。湯家歷代都是讀書人,因為不善於理財,這也就導致了湯家在清末時逐漸走向沒落。為了維持一家的生計,湯飛凡的父親湯麓泉在當地辦起了私塾。

年少時期的湯飛凡常常會看到窮苦的農民忍受著病痛的折磨卻沒有錢看病,因此,他立志學醫,希望通過振興醫學改變這種看不起病的現狀。

1914年湯飛凡進入湖南湘雅醫學院學習,後進入北京協和醫院細菌系進修。

由於湯飛凡在北京協和醫院表現優異,因此,湯飛凡有機會被推薦到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繼續學習。

莫待國難思良將,中國疫苗之父,一生救人無數,61歲自殺讓人惋惜

圖|湯飛凡(右一)和夫人(中間)

在去美國之前,1925年,湯飛凡在近而立之年,與何鍵的女兒何璉結為夫妻,兩人一起遠渡重洋來到了美國。

湯飛凡在哈佛學習期間,進步很大,他成功研製出第一代醋酸火棉膠濾膜,成為了研究病毒和細菌之間的支原體的微生物學家之一。

當時的湯飛凡可謂是青年才俊,哈佛大學有意邀請他留在哈佛繼續搞科研,正當飛凡準備繼續深造時,他收到了一封來自家鄉的信件,來信人是他的大學老師顏福慶。信中提到希望他儘快回到祖國,為中國的醫學事業做貢獻。

大家都知道,當時的中國所處環境並不是很好,待遇也沒有美國好。但是湯飛凡並沒有絲毫的猶豫,他帶上妻子何璉回到了中國。

莫待國難思良將,中國疫苗之父,一生救人無數,61歲自殺讓人惋惜

圖|湯飛凡一家三口合影

回國後的湯飛凡,面對國內簡陋的醫學環境,沒有氣餒,為了建立屬於中國的細菌學實驗室,他不僅自掏腰包購買設備,還捐出了自己心愛的顯微鏡用來搞科研。

從此,中國打開了病毒研究學的大門。

回國後,湯飛凡陸續發表了二十多篇關於傳染病預防的論文,在病毒研究學中開始佔有一席之地。

可是,沒過兩年,戰爭爆發了。國難當頭,湯飛凡決定放下科研工作。妻子很不理解他的決定,他痛心地對何璉說:“研究,研究,研究出再好的東西做了亡國奴,又有何用?

莫待國難思良將,中國疫苗之父,一生救人無數,61歲自殺讓人惋惜

圖|湯飛凡在實驗室中

湯飛凡改變了方向,1937年,湯飛凡臨危受命,為了生產出抗戰急需的大量血清和疫苗,他開始著手重建中央防疫處。

正值戰亂,當時的防疫工作非常艱難,《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作者李約瑟博士,到昆明考察中央防疫處後,他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寫道:

這臺鍋爐常常漏,不安全。每晚用畢都要檢修。……一套重新利用廢瓊脂的設備代表了這個工廠的傳統。……一隻破木船,放在湖裡透析。……沒有商品蛋白腖供應,就自己製造……

可見,防疫處的工作人員面臨的科研環境是多麼的簡陋,簡直是一窮二白。

莫待國難思良將,中國疫苗之父,一生救人無數,61歲自殺讓人惋惜

但是湯飛凡克服了重重困難,硬是將位於昆明農村的防疫處建完了。

不僅防疫工作盡職盡責,在此期間,湯飛凡還研發出了中國首批5萬單位一瓶的青黴素,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能夠成功研製出青黴素的七個國家之一。

此外,湯飛凡還帶領有關人員趕製出10萬份牛痘疫苗,支援解放區。後來改進生產方法,製出大批優質牛痘疫苗,推動了全國規模的普種牛痘運動。

1950年,湯飛凡擔任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生物製品研究所的所長。同年,冀北地區爆發鼠疫,他帶領科研人員趕製出了中國自己的鼠疫減毒活疫苗。

莫待國難思良將,中國疫苗之父,一生救人無數,61歲自殺讓人惋惜

圖|湯飛凡(右一)

為防止帝國主義的細菌戰,湯飛凡還承擔起了對黃熱病疫苗的研製工作,並製成中國自己的黃熱病減毒活疫苗。

1954年,我國成為沙眼病的重災區。湯飛凡和助手黃元酮一起,經過幾百次試驗,終於採用雞胚卵黃囊接種和鏈黴素抑菌的方法,分離出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毒。

湯飛凡對於沙眼病毒的研究,得到了世界醫學界的承認,被譽為“湯氏病毒”,並推動了對鸚鵡熱和鼠蹊淋巴肉芽腫病原的研究。

不僅如此,湯飛凡研製的牛痘疫苗為1960年天花病在中國國內絕跡做出了貢獻。

湯飛凡對於國家的貢獻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如果沒有他,不知有多少人會被病毒奪去生命。可是他最後的遭遇卻讓人唏噓不已。

莫待國難思良將,中國疫苗之父,一生救人無數,61歲自殺讓人惋惜

圖|湯飛凡

後來,趕上了動盪的年代。由於湯飛凡的岳父何鍵是國民黨的重要人物,因此湯飛凡受到牽連。這時的湯飛凡處於人生的低谷期,有人說他是把沙眼病毒送給外國人的賣國賊,又有人說他是與實驗室女同志亂搞婚外情的不忠者。

總之,眾說紛紜,此時的湯飛凡遭到了反對派的唾罵和侮辱。

面對病毒,湯飛凡沒有屈服,面對謠言、屈辱,湯飛凡依然沒有屈服。1958年9月,湯飛凡選擇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61歲。

湯非凡去世後,由於冤情沒有平反,親朋好友擔心受到牽連也沒有去緬懷,他的家屬更沒有舉辦葬禮。只有結髮妻子何璉獨自將湯飛凡的遺體火化後,然後將他的骨灰帶回家。

1979年,原衛生部對湯飛凡所遭受的冤情進行了平反。

莫待國難思良將,中國疫苗之父,一生救人無數,61歲自殺讓人惋惜

圖|湯飛凡與同事合影

湯飛凡雖然去世,但值得慶幸的是,科學界並沒有將湯飛凡遺忘。

1981年5月,在巴黎召開的第25屆國際沙眼防洽組織大會上,為故去的湯飛凡頒發了防治沙眼金質獎章。而中國在1982年追授湯飛凡成功分離沙眼衣原體科學發明獎。

諸將易得耳,至如信(指韓信)者,國士無雙。——《史記·淮陰侯列傳》

國士無雙,指國中出類拔萃者,僅此一人。常指一國獨一無二的人才。

湯飛凡,中國的疫苗之父,國士無雙,實至名歸。湯飛凡的離世,讓人惋惜不已,他的一生都在踐行懸壺濟世,用一生踐行了學醫報國,救民眾於水火。

還記得當年的非典嗎?

當非典肆虐時,一位衛生部的老幹部禁不住感嘆到

“湯飛凡若在,何至於此”

莫待國難思良將,中國疫苗之父,一生救人無數,61歲自殺讓人惋惜

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告訴大家,當病毒肆虐、瘟疫來臨的時候,真正保護我們的正是平時默默無聞的醫護工作者,而不是平時屏幕上的大明星。莫待國難思良將,不要等到危難之際才想起英雄。向廣大的醫護工作者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