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舍里死后康熙皇帝为什么直到驾崩一直都不册封皇后?

云里雾里34370680


康熙皇帝一共有四位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其中前三位都是康熙帝在世时册立的,最后一位乌雅氏为雍正皇帝的生母,死后由雍正追封成为皇后。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在这四位皇后中,赫舍里是康熙皇帝的元配皇后。赫舍里氏出身名门望族,其祖父是开国功臣索尼,四朝元老;其父亲是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其叔父则是大学士索额图。康熙四年(1665),太皇太后孝庄特下懿旨,册立索尼孙女为皇后,并在当年九月举行了大婚典礼。尽管这一婚姻带有很强的政治味道,但是婚后康熙帝与皇后赫舍里氏的感情十分深厚。但是不幸的是,康熙十三年(1674),赫舍里氏因生育皇子难产而死。而康熙帝为了慰藉皇后,在皇子刚满周岁之际就被立为皇太子,这就是后来深陷夺嫡漩涡的胤礽。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赫舍里氏皇后去世后,为了不使中宫之位空虚,康熙十六年(1677),康熙帝册封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为皇后,但是第二年就死于坤宁宫。康熙二十八年(1677),皇贵妃佟佳氏病重,皇太后特下旨册立其为皇后,但是第二天下午佟佳氏就病逝。此后,康熙皇帝就再未册封皇后。


老照片


这个问题从何说起?赫舍里氏是康熙的发妻和首任皇后,于康熙四年被正式册立为皇后,婚后和康熙的感情据说还很不错。康熙十三年,赫舍里氏因难产(很可能是产后大出血)去世之后葬入景陵地宫,谥“仁孝皇后”,雍正即位后改谥号“孝诚仁皇后”。在赫舍里氏去世的次年,康熙正式册立赫舍里氏的儿子胤礽为皇太子。和赫舍里氏感情好归感情好,但是康熙身边从来不缺女人,而且皇后也不止一位。实际上,康熙的皇后有四位,三位正牌皇后、一位追谥皇后。因此,根本没有赫舍里氏死后,康熙一直到驾崩一直都不册封皇后之说。不知道提问者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康熙的这四位皇后。



首任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领侍卫内大臣葛布喇之女(并不像电视剧《康熙王朝》里说的那样,是索额图的女儿。实际上,索额图是赫舍里氏的叔叔。)、康熙初年的辅政大臣之一、索尼的孙女。康熙四年被正式册立为皇后。彼时,鳌拜弄权,而辅政大臣中唯一可以制衡鳌拜的只有索尼。因此,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被选为了皇后,这很大程度上是一桩政治婚姻。但是,少年夫妻,赫舍里氏和康熙婚后的感情并没有因为是政治婚姻而冷淡,相反二人感情还相当不错。康熙十三年,赫舍里氏因难产去世,谥“仁孝皇后”(仁孝,同样是明成祖朱棣原配徐皇后的谥号,徐皇后和朱棣的关系想必大家都知道。由此也可见康熙对于赫舍里氏的肯定。),葬入景陵地宫。后因与康熙谥号“仁”重字,于雍正元年改谥“孝诚仁皇后”,后世累谥“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康熙初年的辅政大臣之一、遏必隆的女儿,清朝“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的孙女。康熙四年,差不多和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同期入宫,被册封为妃,因为清初的制度问题,并没有位号。康熙十六年,在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去世三年之后,钮祜禄氏被正式册立为皇后。但是,仅仅几个月之后的康熙十七年初,钮祜禄氏便去世了,谥“孝昭皇后”,入葬景陵地宫。后世累谥“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这位钮祜禄氏和康熙的感情也是非常不错的,深陷康熙初年政治漩涡的遏必隆之所以能够软着落,很大程度上有这位女儿的功劳。此外,遏必隆的外孙允䄉并不是这位钮祜禄氏的儿子,而是她妹妹温僖贵妃钮祜禄氏所生。换句话说,这位孝昭仁皇后是允䄉的嫡母兼姨母。



第三任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康熙的亲娘舅、佟国维之女,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的亲侄女,康熙的表妹。佟佳氏于康熙十六年被册封为贵妃。康熙二十年,晋封皇贵妃、摄六宫事,成为副皇后、代理皇后。康熙二十八年,在临终前被丈夫兼表哥康熙正式册立为皇后,当年年底去世,谥“孝懿皇后”,入葬景陵地宫。后世累谥“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这位佟佳氏不仅是康熙的皇后,同时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雍正的嫡母兼养母。雍正出生之时,因为生母乌雅氏地位较低,按清制不能自己抚养儿子。因此,雍正自幼被父亲康熙交由佟佳氏抚养。后来雍正称佟佳氏的弟弟隆科多为“舅舅”实际上就源于此。当然,称嫡母的弟弟为舅舅也无可厚非就是了。由于佟佳氏家族出了两任皇后(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为儿子康熙追谥),终康熙一朝,佟佳氏家族子弟出将入相,被时人称为“佟半朝”。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包衣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出身内务府包衣,康熙十二年通过一年一度内务府的选秀,以宫女的身份入宫,其出身相较前几位皇后要低很多。因此,终康熙一朝,乌雅氏的身份只是德妃。但是,康熙十七年儿子胤禛的出生彻底改变了这个女人的命运。雍正元年,乌雅氏的儿子胤禛即位,是为雍正帝。同年,雍正尊生母乌雅氏为皇太后,拟上徽号仁寿。还没来得及正式上仁寿皇太后徽号,是年五月,乌雅氏便去世了。乌雅氏死后被儿子雍正追谥“孝恭仁皇后”,入葬景陵地宫(彼时康熙还未正式下葬,因此乌雅氏被葬在了景陵地宫,而没有另建后陵)。后世累谥“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因为雍正从小并不是乌雅氏带大的,乌雅氏和自己带大的另一个儿子恂勤郡王允禵要更加亲密一些,与雍正关系一般。但是,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妈,雍正心中再多不爽,皇后的名分还是得给老妈的。毕竟,皇帝的亲妈追谥皇后是清朝的祖制,为的就是给庶出的皇帝一个迟到的嫡子身份。至于野史中什么雍正弑母之类的故事,就纯属子虚乌有了。


农民工歪说历史


题主是真的不知道哪,还是考我们,明明康熙在第一任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死后,又册封过两位皇后的,她们分别是孝昭仁皇后钮钴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康熙帝的原配妻子,满洲正黄旗人。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之女,索额图的侄女。

两人在康熙四年九月大婚,当时虽然有一定的政治因素,但因为两人从小就认识,婚后也算夫唱妇随,非常恩爱。康熙八年生子承钴,可惜不到四岁就夭折了。

康熙十三年又生子胤礽,赫舍里却因难产而死,看着爱妻对这个刚刚出生的孩子那不舍的目光,康熙的心都碎了,为了安慰妻子,当场宣布立胤礽为太子,赫舍里才欣慰的闭上了眼。

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日,康熙立前辅政大臣遏比隆之女钮钴禄氏为第二任皇后,可惜这位皇后在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也就是才当上皇后的半年后就病逝于坤宁宫,死后谥号为“孝昭仁皇后”。

康熙的第三任皇后佟佳氏,是康熙的亲表姐,舅舅佟国维的女儿,她的姐姐是惠皇贵妃,姐妹两个都嫁给了康熙皇帝。其实自从孝昭仁皇后死后,这十几年来康熙再也没有册封皇后。这次是佟佳氏病重,康熙念其一生侍奉自己任劳任怨,也为了给妻子冲冲喜,特意册封佟佳氏为皇后。可惜这位皇后命更苦,当上皇后的第二天便去世了,也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

康熙的第四个皇后,就是我们在《雍正王朝》上看到的德妃,雍正的生母,她是雍正继位后追封的皇后。就是说她一天皇后没做过,上位就是皇太后了。

好了,这就是康熙的四位皇后情况,如有错误,欢迎朋友们留言探讨。


风雨中的小草


首先纠正一下,由康熙册封的皇后一共有三位,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所以说赫舍里氏死后,康熙没有册立皇后是不正确的。


孝诚仁皇后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1654年—1674年),康熙帝原配妻子,满洲正黄旗人,辅政大臣索尼孙女,领侍卫内大臣赫舍里·噶布喇之女,同时也是索额图的亲侄女。

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与康熙大婚,时年11岁。康熙八年生嫡长子承祜,康熙十一年二月承祜夭折死,四岁未序齿。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诞育嫡次子胤礽时因难产崩逝,是年仅有21岁。康熙赐谥号为仁孝皇后。后因原谥号与圣祖谥号出现重字,于雍正元年改谥,及后乾隆、嘉庆年间累加谥,曰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赫舍里皇后与康熙帝感情深厚,康熙帝非常思念她,加上太皇太后的恩准,立两岁胤礽为皇太子。


孝昭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1653年-1678年),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帝第二任皇后,清朝开国名将额亦都孙女,辅政大臣、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鳌拜义女。

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入宫为妃(未有赐册封号)。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二十二日,立为皇后。康熙十七年(1678年)二月二十六日已时,驾崩于坤宁宫。前前后后只当了一年的皇后。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月初八,入葬景陵地宫。全谥曰: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1689年),满州镶黄旗人,康熙帝第三任皇后,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国舅佟国维女,世祖孝康章皇后亲侄女,因此也是康熙帝的嫡亲表姐妹。

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二十二日册封为贵妃。康熙二十年(1681年)晋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代行皇后之职。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皇八女,闰六月殇。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初九日立为皇后,时已病亟,翌日崩逝于承乾宫,前前后后只做了一天的皇后。十二月二十日,葬景陵。全谥曰: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所以康熙在赫舍里皇后去世后,还册立了两位皇后,分别是孝昭仁皇后钮钴禄氏以及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可能是康熙觉得自己命太硬了,先后克死自己的三位皇后,因而在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之后,康熙就再也没有册立过皇后了。

而另外一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并不是由康熙册立的,康熙驾崩后,雍正继位,尊乌雅氏为皇太后,并拟上徽号仁寿皇太后,但是还没有举行册封仪式,乌雅氏就病逝了,所以乌雅氏“母以子贵”,被雍正追封为孝恭仁皇后,也就是康熙的第四位皇后。


雍亲王府


问题有错误。康熙帝生前曾册封了三位皇后。

第一位即赫舍里,康熙帝的原配,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噶布喇的女儿、索额图的侄女。康熙四年成婚,即册封为皇后,当时才11岁。康熙八年生嫡长子承祜,但夭折未序齿。康熙十三年生嫡次子胤礽,因难产死,才21岁。谥孝诚仁皇后。

第二位钮祜禄氏,遏必隆的女儿。康熙四年与赫舍里一起入宫,康熙十六年八月立为皇后,第二年二月就死了,卒年25岁。谥孝昭仁皇后。

第三位是佟佳氏,佟国维的女儿、隆科多的姐姐,也是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亲侄女。康熙十六年册封为贵妃。二十年进封皇贵妃。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立为皇后,第二天就去世了。谥孝懿仁皇后。生年不详,但去世也很年轻。

前两位曾住在坤宁宫,之后大清皇后都不住坤宁宫了,那里成为象征性的地方。

以上三位皇后都与康熙帝合葬景陵。

另外雍正帝一继位,即追封胤祥生母为皇贵妃,并迁葬景陵合葬。而雍正生母被尊为皇太后,但不久就病逝了,一同合葬景陵,谥孝恭仁皇后。

综上的问题是,康熙二十八年佟佳氏去世后,直到康熙六十一年,都没有册封皇后。实际上后两位的册封,也与其家族地位有直接关系,且都是在病中或病危册立的,且两人都没有孩子,算是给个名分。对比来看,康熙帝感情最深的还是赫舍里了。后期不册立皇后,也是觉得意义不大,且会影响朝局,特别是立储的问题。


几苇渡


首先,这个问题就是错误的,赫舍里死后,康熙还曾两度册立皇后,分别是孝昭仁皇后和孝懿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是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儿,于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册为康熙帝第二任皇后,但是半年后即逝世。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佟国维的女儿,康熙皇帝的亲表妹,康熙二十八年,被册封为皇后时已经命在旦夕,仅过了一天就去世了。

从此之后直到康熙驾崩再为册封过皇后。

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

三度失去挚爱,让康熙悲伤到了极点,或许他不想再经历这种生离死别。除此之外还有更深层的政治意义。

赫舍里死后,康熙册立的两位皇后都没有皇子,这在政治上对胤礽的皇太子地位够不成威胁。虽然后来康熙两度将太子废掉,但是面对“九子夺嫡”的局面康熙没办法再册封皇后,因为无论谁被册封,那么他的孩子毕竟在皇位争夺中占据优势,或许康熙还没有考虑好未来的接班人。


一点点历史


政治需要


体坛师


册封皇后的政治意义重大,康熙皇帝一共册封了三位皇后。赫舍里是孝庄太皇太后为康熙慎重选择的皇后,是四位辅政大臣之一索尼的孙女。后两位皇后是钮钴禄氏和佟佳氏,她们都是以皇贵妃的身份负责后宫的事务,直到病重临死前才被册封为皇后,而且这两位皇后都没有儿子。册封皇后一方面要看皇后家族的地位,就像孝庄为康熙选择赫舍里,就是因为索尼家族的地位,另外,为什么不是四大辅政大臣中其他几位的家人被封为皇后?这是通过了慎重考虑的。

另外一方面,册封皇后意味着抬高其所生皇子的身份,原来不是嫡子的一下子变成嫡子了,那太子的地位就受到威胁。康熙对于赫舍里感情深厚,而且赫舍里家族权势很大,康熙如果贸然册封其他皇子的母亲为皇后,那太子胤礽的地位就受到威胁。所以,康熙前期不再册封新的皇后是为了巩固太子的地位,而后期诸子争夺皇位的情况严重,就更不能册封新的皇后了。历史上皇后死了不再册封的情况很多,不只是康熙,皇后以及皇后家族地位显赫,不能轻易册封。


传奇历史观


立过,后来因为他的皇后全部都英年早逝。他就会怀疑自己会不会有克妻!的嫌疑呢?所以从这几年开始,他就从未过皇后。还有一位皇后是死后追封的。他的表妹佟佳氏刚开始也是封她为皇贵妃。死后追封她为皇后。康熙皇帝一生有四位皇后第一位皇后就是赫舍里。第二位皇后是顾命大臣遏必隆之女。第三位,也就是我们刚刚说的佟佳氏的。第四位,也就是雍正的母亲。乌雅氏,是死后追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