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在农村听说书的经历吗?感受如何?

德州水上泉城


八零后的我小时候是非常喜欢看说书的,玩把戏和皮影戏,赶集去听戏,邻村放电影吃过晚饭几个小伙伴就会着急着去。说实话当时就是凑热闹,跑着玩,根本听不懂说的是什么典故。现在我还印象深刻记忧新,记得有天晚上,有位老人家,从下午说到深夜,晚上吃的饭是村里好心人给端的。我们小孩就地坐在头一排,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有时被大人叫走机体上熬到结束散场。当时农村人外出打工的少,热闹的很,冬季因为条件差穿的单薄,脚冻的又疼又痒。说书的基本上到村里会待几天,清晨就听见要粮食要吃的。当时条件都不好,有的人还不愿意给,也给不起粮食。


永军养波尔山羊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乡村集市上有说书的。在一片距离集市不远的空旷土地上,周围满是遮阴的树木。说书的坐在高凳上,面前放一面小型的架子鼓,手里拿着响板,说一阵子敲一会鼓,打会响板。听书的人散坐在周围,津津有味地听着。钱是随便给的,多少都行。我的曾外祖父爱听,后来年龄大了,有时会让他的孙子,我的舅舅去听,回来讲给他听。我跟着舅舅去了几次,情形现在尤记得。






乡镇半生


在七十年代未底左右,由于农村没有电视,电影也很少到农村来播放,于是说书唱戏的就成为农村人所享受的唯一的文化娱乐生活。

起初去听的时候也是去凑热闹,根本听不懂艺人们唱词,好多人们搬个小登子聚拢在一起,会听的听热闹,不会听的乱胡闹,时间听久了,慢慢开始迷恋上那种文化生活了。

说书的乐器都很简单,一个二弦,一个竹板,一个大鼓。也是二弦悠扬的琴声吸引了我,那音色高亢柔美,洪亮清脆,在时而配上竹板和咚咚咚的大鼓声,让我至今记忆清新。最让人所心焦的是听到热闹之处,艺人一个结束语,预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晚分解,于是听戏的人们一路上议论着艺人的唱腔,把美好的念想留在第二天的晚上。

在农村再也听不到那些艺人说书唱戏了,那种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失传了,非常想念那些听书唱戏的夜晚。

我是农民鸿运当头,谢谢大家的分享,希望朋友们关注我,留言评论。








鸿运当头hydt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是60后的,说书这种曲艺表演还是上世纪7一80年代的事,在这里只说民间的说书形式。

记得我那时还是十几岁,还是大集体的时候,由小队请说书艺人来队里说书,那时没电视,条件好的有收音机,听说有说书的来队里说书,老老少少都非常高兴。

说书都是晚上说,地点就在比较集中的人家堂屋里,大家都是早早就去了,特别是象小孩,早早就催大人做饭,生怕去晚了。

说书的人年纪一般都有四十几岁以上,开始说的时候先说一段笑话,一般都能把大家逗得前仰后翻,现场气氛马上活跃起来,说的什么书名现在都记不起来了,反正都是武打带男女相爱的,主角都是武功高强,为人正派的男英雄,英雄落难后定有美女相救,结局都是英雄美女喜结良缘。

等到散场时,说书人故意留下玄念,大家第二天好接着听,那些进来到处乱窜的小孩,散场时都睡着了,只能由父母把他们背回去。

记得我们小队那时一年说书一,二次,说书的来了,就是全队最高兴的事,说书的只有一个小圆鼓和一个竹板子,有时边打鼓,打竹板边说,有时光说不打,一本书一般要说一星期左右,但我们从没看见他所说的书的书,我有时就问说书人吃住的人家,看见说书人看书没有,他们也说没看见说书人看书,我那时老在想,那长的书是么样背下来的?说书人说一晚上,好象是二元钱左右,那时挺羡慕说书人的,白天不做事,晚上说书又快活,钱也赚得多。

再后来就是收音机里听书,记得那时最爱听的就是刘兰芳的(岳飞传),记得那时好象是每晚七点半播送,反正我每天必听。

题主今天的问题,把我带回了儿时的时代,现在回想起来,过去的,那怕是苦难,都值得我们好好回忆,也值得我们好好地珍惜!





楚之声


这位兄台提到的这个问题特别好,一下子给我拉回到了童年

在我小时候的农村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表演手艺人

有杂技表演的,有提头猴就是皮影或叫做布偶的,还有耍猴的等等吧

要说在农村说书的也不少,一般都是眼睛不好的残疾人或两个或三个人,有人拉弦子,有人打板,有人一边说一边唱,很是热闹

每次这些人来的时候,村里都很轰动,都很喜欢听,罗成的斗花枪听了半个月,走的时候基本每家都会送一些粮食给他们。

下面我想说一下住我家隔壁的大爷,他没有读过书一个字都不认识,但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东西绝对让人大开眼界,书中人穿的什么样,长的什么样,都是一套一套的说词

后来我找人打听了一下,不识字的大爷说书为啥那么厉害,他们总结出来就是大爷听说书的听得多了,即使如此,听得多就能记住也算得上厉害人了吧,因为喜欢听书的人也太多了,听了就能全套记住的能有几个人





瓜哥理事


家是农村的 记得 小时候特别是夏天 6点老钟 扫扫院子 扫扫大街 就等着吃完晚饭拿着凉席铺在路上(那时候没有车的)小孩子聚在一起玩 大人聚在一起拉呱 小孩 玩一会在再聚在邻居大爷跟前 听故事 一听都听到半夜 困了回家睡觉 现在想想 那时候的孩子都满村的玩 差不多都认识 不像现在 都住小区了 认识不了几个孩子


农民武二毛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是60后。那时候,农村物质文化生活贫乏,农村没通电,连收音机也很少,更别提有电视机了。每每到了晚上,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息灯睡觉。因此,对一个正处于好玩好动的孩童来说,最大的乐趣莫过于看一场露天电影或听一回大鼓书了。

看一场电影,在那个时候也是一种奢侈,一般要一个多月才能看一次。而农闲时、或是过春节前后听大鼓书却能一连听七、八天或半月。还有喜欢听说书的老亲戚住在我家里,就为了听说书。每天晚上从7点说到12点,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着我,真过瘾,也感慨颇多。

那时候,农村经常有走村串乡拉二胡、大鼓、坠子的艺人,有时候一唱好几天,临走有村干部或村里有威望好事之人到各家传点粮食,以抵听书的报酬。一般说书的都是一男一女两个人,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记得每年夏天和冬闲时节,有一个叫芹得的姑娘领着个盲人都要到我们那边几个村子唱两次,每次都要五六天。芹得当时二十多岁的光景,身材高挑,长相甜美,一双大眼睛黑亮有神,声音清脆婉转,唱腔优美动听,每次开唱都腮染红云,有点小小的羞涩,随着故事的节奏越来越落落大方,自然流畅,每次都是有她来开场唱个曲儿,然后有瞎子艺人唱主场。瞎子艺人外号“翁倒山”说唱词气势恢宏,如排山倒海之势得名。别看他平时不紧不慢,摸摸索索,但进入角色妙语连珠,贯口无人能比,不仅戏唱的好,书会的也多,还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无所不能,远近闻名的能人。记忆力超人,村里人从他跟前过,不用和他打招呼,听脚步他就能知道是谁,有人经常给他开玩笑,让他猜,重来没有猜错的时候。家里喂的母鸡下蛋,他能从鸡的“咯咯哒哒”叫声里分辨出是芦花鸡,还是大黄鸡,还是白草鸡,还是……熟悉他的人都叫他“老瞎能”。

  吃罢晚饭,辛苦了一天的人们拎着马扎,搬着板凳,或拉着席子,抱着孩子搀扶着老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来到场院里。村里没有电,一般都是用气灯或瓦斯灯,隔一段时间要打打气或添加点嘎子石,灯挂在支起的木杆上,照得四周通明。一圈人围着一张桌子,桌子前坐着一男一女两个艺人,桌子上摆着 一面小鼓、鼓架和鼓棰,还有一把竹板,两个茶碗,瞎子抱把二胡斜倚在桌子旁。来的早点的,东拉西扯,说话聊天,等来人越聚越多,时间也差不多了,芹得姑娘右手执棒“铮铮淙淙”敲打起鼓来,左手里的简板有节奏地“哒哒哒哒”作响。鼓点音色鲜明,音量宏大, 刚柔并济;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又如潺潺溪流,音色明亮,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清脆。简板的色韵在她手里发挥的淋漓尽致。一旁的瞎子艺人,这时也把二胡弦子弄得“吱吱扭扭”一手不时地调和着紧线坠,先来一个小段子,引引人,闹闹场,活跃活跃气氛。

虽说是说书,但其中也夹杂着唱腔,说一段唱一段。说书人很会调动现场气氛,说唱声情并茂,肢体扭动配合着唱词做出各种动作。面部表情也是夸张有度,时笑时怒,紧张得意,唯妙唯笑,故事演绎的活灵活现。听众被逗的一会哈哈大笑,一会愁眉不展,现场情绪被他拿捏的恰到好处,说到高潮处,他会拖着长腔来一句,且听下回分解。停下乐器,喝口水,休息一会,再书接上回,接着往下说去。

说书的经典故事是《三国演义》,《杨家将》,《隋唐演义》,《水浒传》,《罗成算卦》、《呼延庆打擂》等。大部分故事都是从串乡艺人的节目里知道的。这些故事带给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不仅慰藉了那寂寞清贫的岁月,还让我们学会了分辨善恶美丑,分辨忠与奸,邪恶与正义,懂得了忠孝仁义,懂得了做人的担当和道义。

  随着岁月的推移,遛街串乡的艺人是越来越少了,说书的艺人只有在集市一角偶尔看到,日子好过了,家家有了闲钱,都购置了收音机,电视机,可以看的节目更多更广,也没有人再听说书了。

  发展到今天,各种娱乐设施,文艺形式,多彩多样。甚至发展到人手一机都成了低头一族,手机上什么节目都有,大把的光阴都浪费在网络上,一机在手天下拥有。大鼓,落子,评书,坠子等传承几百年的民间艺术就这样没落了,再也无人问津。那些老艺人差不多都已老去,就是有的也六七十岁的人了,后继无人了,这些好的文化遗产也无人继承,好遗憾啊。


厚德载物49056


1、记得,读小学时有个年纪大的老师每次都会在讲课之余跟我们讲一些聊斋故事,听着就上瘾了,听故事比读书还认真

2、另外就是每天放学回家和村里人一起去山上放牛,那时候都是三五成群的人一起去放牛才有伴,趁牛去吃草的空闲,大家就会聚在一堆聊天,村里的长辈们也喜欢讲故事,每次都听的津津有味

3、也因此让我出社会以后,特别喜欢买故事书,故事汇,这些书籍来看。

现在想想,童年真美好



乡村靓点


我们村可能比较偏远,小时候没有见过说书先生,小时候听的故事都是从奶奶的嘴里讲出来的。

每当寒假的时候,几兄弟姐妹和奶奶一起围在火堆旁烤火,或是暑假时,陪着奶奶一起给玉米脱粒的时候,奶奶总会给我们讲一些精彩动人的故事,有些是神仙妖怪的故事,有些是穷人斗地主的故事。

奶奶讲的故事很多都是故事书上没有的,而且她经常会把故事套在亲人的身上,让人觉得好像真人真是一样,比如说一则神仙夜晚借宿农民家得到农民的款待而留下金子做为答谢的故事,她就会把故事的主人公说成她外婆的奶奶身上,还有一则农民交不起地租而被地主刁难最后机智化解的故事,她就会说成外婆家的某个亲戚身上,生动鲜活。

如今已经不太记得多少个完整的故事了,也查不到故事的原型的,但是当年奶奶的故事里也教会了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小县城里的故乡往事


我77年的,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现在已步入中年。小时候听书都是在收音机里听,河北的大山里还没有电视,最爱听岳飞传,梦想着自己也拜一位武林高手为师,刻苦练功,只为惩恶扬善,劫富济贫,保家卫国!理想真的好丰满,现实好无奈,现在已沦为一个满身油腻的大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