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寶寶,特別捨不得離開,是去外地發展還是在老家工作陪伴寶寶,該怎麼選?

沐沐Baby


俗話說:世間哪得雙全法,不負生活不負娃

大多數的家長都有過和孩子分開的經歷,在機場、車站、家門口、幼兒園門口

這種或長或短的分開或者分離

無論是因為工作,還是生活,選擇分離,那種心酸,那種對孩子的不捨,對孩子無線的虧欠,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

對於有孩子的家長來說,長久的陪伴是奢侈品。

選擇分開或者陪伴,要看孩子發育時間,也要考慮經濟因素。

  • 孩子剛出生,2歲之前,如果有老人能幫忙帶孩子,工作又忙,兩害取其輕,

2歲之前,帶孩子很辛苦,真的很辛苦。睡不好、吃不好,有過自己帶孩子的家長都在那時候覺得天天昏天黑地的,同時,孩子能給大人反饋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不多,真的不多,這是理性的角度講。同時孩子沒有太多自我意識。放棄這段時間的陪伴,是自私的,但如果生活無奈,兩害取其輕。

  • 2歲之後,5歲之前,儘量多陪伴,

為什麼,因為孩子在這時候發育速度驚人,習慣養成、探索欲提高,俗話說,一天一個樣,就是這時候,所以家長在身邊,能帶給孩子無與倫比的生活體驗。

  • 5歲之後,12歲之前,根據情況來定

根據情況來定,比如,孩子的學習習慣、自理能力、獨立意識,如果都不強,建議家長陪伴並養成,如果孩子很懂事,電話視頻就可以。

如果真的必須離開,哪你要注意哪幾點?

  • 親子感情如何維繫?多久和孩子通一次電話,回去看一次孩子?

和孩子的親子情感是需要維繫的,別說什麼是親生的就永遠是親生的,中國有句老話叫,親不如養,對於孩子來說,誰養和誰親,這毋庸置疑。

對於10歲以下的孩子,真的很容易不記得父母長什麼樣子,一個月,孩子就對父母的長相逐漸忘記、淡化,

建議:一週,至少2-3次的電話或者視頻,一定要看看孩子,同時讓孩子看看你最多三個月,至少讓孩子來自己身邊,或者回去看看孩子。
  • 當和孩子‘不親’了,如何快速‘破冰’。

分開時間一長,生活習慣肯定會不同,親密度也下降,孩子一定有一種‘不親’了的感覺,但記住,那只是家長自己的感覺,孩子可沒覺得。

打個比方,很多領養的孩子,也和養父母很親,所以快速破冰是核心。

建議:快速融入孩子的生活,重回孩子父母的感覺,孩子的生活場景很容易觀察到,無外乎家裡玩玩具、看動畫片、吃飯、和小朋友玩、幼兒園、睡覺、和家長膩歪、學習等等。家長要快速的融入進去,陪伴他們,找到和孩子的共鳴點

打個比方,和孩子玩玩具,你和孩子都分開八個月了,孩子玩玩具,你就陪在身邊,只是看著,說幾句不溫不火的話‘媽媽看著你玩、媽媽陪著你玩’,這種的沒什麼意義。

應該融入進入,和孩子一起給玩具起名字,一起給玩具排隊,讓孩子主導玩玩具的遊戲故事,你參與進來,並且利用大人更多的想象力,帶領孩子玩耍。

  • 孩子每次說‘想媽媽、想爸爸’,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分開一段時間,孩子說想爸爸、想媽媽很正常,原因當孩子2歲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之後,無論看到別人的媽媽愛孩子,還是聽別人說起爸爸媽媽,他已經會對比了,對比後,最直接的想法就是。自己也要,就會想媽媽、想爸爸。

很多家長會說,媽媽很快回去看你啦,這種話不能經常說,因為孩子會認為,說了,但沒回去,等於欺騙,產生更多不信任。很多家長這樣說之後,孩子下次電話就會問,你怎麼還不回來,加重家長的心酸和自責。

建議: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和孩子說說分開的原因,讓孩子理解。同時,告訴孩子,愛著他,可以給孩子購買一些玩具和每天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寄給孩子。我是一四線城市來回奔波穿梭的職場爸爸,喜歡讀書、燒菜、長跑。我認為帶娃永不言累。做好寵妻護子的同時,還能聊聊詩和遠方。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寵妻護子靖哥哥,一起陪伴孩子長大。

寵妻護子靖哥哥


謝謝樓主提出這個問題!小編我來回答;分享下個人看法!

第一、小編我是90後,由於結婚晚的關係,28歲才結婚間隔一年媳婦給我生了個兒子,自然是高興的不要不要的。現在才六個月,正是不好帶的時候,把我媳婦累的直喊腰疼!由於疫情的關係到現在還沒上班,一直在家幫媳婦帶孩子。

第二、小編我是一個從事十幾年廚師的90後,沒結婚的時候在外地上班,5000+或者6000一個人也逍遙自在!今年有了兒子後準備在老家鎮上上班,一個月4000雖說工資不高吧,但也湊合每個月做做兼職也能有5000左右吧!還行準備在家發現了,最主要的還是捨不得兒子。

第三、如果在老家發展不行的話又捨不得寶寶,可以和媳婦商量是否帶上寶寶一起去外地,老婆帶孩子你上班也可以解決捨不得寶寶的問題。這樣的話壓力就比較大了,所以說是在老家工作陪寶寶還是去外地發展就看自己了!

以上純屬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豫小磊的日常


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選擇在老家工作。

我自己就是兩個孩子的寶媽,一個快三歲,一個三個多月,目前全職在家帶娃。打算等到兩個孩子都上幼兒園了再去找一份合適的工作又或者去做點能兼顧孩子的小生意什麼的。

個人覺得,錢永遠是賺不完的,越多越好,而孩子的童年就那麼幾年,不是用錢能衡量的,如果有一份在老家的工作,工作之餘陪伴下孩子,看著孩子慢慢長大挺好的。

如果為了多那麼點錢,忍受著與孩子一次次的分離、忍受著一天天的思念、甚至忍受著孩子並非自己想要教養出來的樣子,真的好嗎?反正我是不忍心看到那些孩子撕心裂肺喊著媽媽不要走,而他們媽媽依然拖著行李箱出門工作的視頻的,真是太讓人淚目了。

孩子哭了、餓了、摔傷了、難過了等等,就算知道了也什麼都給不了他,甚至給他個懷抱擦乾他的眼淚都不可以。

以上僅僅是我自己的觀點而已,如果孩子已經有點知識了,可以問問他是選擇媽媽在身邊,但是沒有零食和玩具;還是選擇媽媽遠走他鄉,給他多多的新衣服新玩具這些物質的東西,我想大部分孩子還是會選擇媽媽的吧。


言言媽


根據你個人家裡情況去選擇:1:(如果家庭條件還可以)那就帶上寶寶一起去外地,畢竟孩子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會更好,也不至於長年見不到孩子。

2:(如果家庭條件不好)那我就建議不要帶著孩子一起出去了,當然是有人幫你帶的情況下。畢竟帶著孩子在外面開銷太大,而且媽媽還不能上班得帶寶寶,那樣下來爸爸一個人掙不到什麼錢。

說說我的情況:我現在的寶寶1歲4個月,懷孕到現在在老家兩年了,老公是寶寶8個月辭去外地的工作回到老家,在老家沒有合適他的工作,玩的時間多餘幹活的時間,總得下來錢還不夠他打牌的[流淚],我老公家裡有兩兄弟條件不怎麼滴,現在我們準備疫情過去了一起出去外地,雖然我萬分不想和孩子分開,但是顧的了老的(我老公),顧不了小的(我兒子),男人被女人管著好一點不會亂來也不會瞎花錢,而且夫妻還是不要長年分開的好。公婆讓我一心一意出去兩個好好掙錢,攢了錢才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


大耳朵塗塗92


我就是兩個孩子的寶媽,我不想去外地。第一我就是小的時候爸媽為了掙錢把我放在外婆家一去就是十多年,那個沒有父母陪的孩子的內心有多孤獨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想我的孩子也經歷我也樣的童年。第二我想參與孩子成長的過程。雖然家裡工資低,但是陪著孩子長大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我是梓晨媽媽


有了孩子就有了牽掛,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定要陪在孩子身邊!不要錯過孩子成長的任何一個時刻。我是一個二胎媽媽,懷老大的時候辭職回家,為了多陪伴孩子自己開店。開店有時候很忙顧及不到孩子,後來就關門專職帶孩子。我一直對自己說的就是:錢永遠掙不完,也掙不夠,但是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就再也彌補不了。等你老了不會因為有多少財富感到幸福但是肯定會因為缺席孩子的成長時刻而感到後悔。

老大上幼兒園我又重新開始上班,後來意外懷孕,現在辭職在家專職照顧兩個孩子。孩子在媽媽身邊才最有安全感。



o小艾麻麻o


您好,我是一名育兒師也是一名寶媽,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關於您這個問題 也是我一直在困擾的問題,我相信,您可能也是因為生活被逼無奈,不得不離開寶寶,到外地去工作,但是實際上心裡面又非常捨不得根本不想離開。只想陪在寶寶身邊。畢竟孩子還那麼小,有幾萬種理由不想離開。

那麼作為一名全職媽媽的我,我個人給您的建議是,您可以到家裡附近找一份工作,可以離孩子近一點的地方,不要去太遠了,這樣可以隨時陪伴孩子。沒錯,生活可能給你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你也可能覺得出去機會就更多,可以賺更多的錢,但是現在孩子還小其實都離不開媽媽,有媽媽的陪伴勝過千千萬萬的玩具,重點還是孩子在自己身邊,自己更放心。比如說孩子著急找媽媽呀,或者小生病啊什麼的,你在外面肯定也是不放心的。那有可能你覺得在附近就沒有工作可以找的,那我建議您可以跟你老公商量一下,兩人弄個攤子或者什麼小店,在家裡看店,還可以陪伴孩子,這樣都會更好一點呢?

因為我也是親身經歷這樣的選擇,我知道你能有多糾結,但是不管怎麼樣還是要考慮到孩子,做父母都不容易!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叫我瘋果果


我寶寶四個月的時候,我產假就到期了,考慮到以後要在北京買房給孩子上學。還是毅然決然的回北京上班了,真的是想慘了,半個月坐火車回家一次,每次要走的時候都忍不住偷偷的哭。現在房子買好了,但是要等明年才能收房,也算有個盼頭了。生活總要取捨,放棄了這段時間的相伴,是為了更長時間的團聚。加油!


愛吃的小茉莉


你好!我是一個兩歲多孩子的媽媽,我從孩子出生一直在家全職帶娃,從我家孩子出生到現在我家孩子每晚都是由媽媽陪著入睡的,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你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對孩子的捨不得和現實生活給出的挑戰。當這兩個問題落在一個媽媽身上的時候,確實是很糾結、很難。但是,我又不能瞭解你的真實情況,因為真實情況可能遠比我們想象的甚至遠比你看到的更難。所以接下來,我將結合自己和多位身邊朋友的經驗來幫助你分析一下帶娃和不帶娃的情況,希望能夠幫到你。

去外地發展

1.你收穫的是:更好的工作機會、人際關係,能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

去外地發展,可以看到更廣闊的天地,無論是從薪資、工作內容、甚至是吃喝玩樂都會比老家優越。當然,因為你的成功發展,你帶給孩子得物質條件可能回越來越好。你家孩子的吃喝玩樂都會比老家的小朋友要好很多。鄰居朋友們都會認為你是一個好媽媽,為了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辛苦在外面打拼。

2.你失去的是:孩子成長階段的陪伴、淚水和笑容

孩子的成長速度是非常的驚人的,也許在你不經意的眨眼間都過去了。孩子的成長過程充滿著歡歌笑語、眼淚鼻涕,只有在他身邊你才能真切感受。

在老家工作陪伴孩子

1.你收穫的是:有媽媽陪伴的孩子

《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是我在當了媽媽後才把歌詞弄明白的,有媽就是寶,沒媽就是草。有媽媽陪伴的孩子,內心是富足的,心情是愉快的(儘管有時候媽媽要打人),語言是自信的。你們平時可以多觀察觀察身邊的孩子是不是有這樣的情況。

2.你失去的是:短暫的高薪、暫時的發展機會

孩子的關鍵成長期只有幾年時間,過了孩子的關鍵成長期你再去努力奮鬥都還來得及。

最後,我想說,去外地還是留在老家,這是個家庭議題。不管你最終是去還是留都必須得到大部分家人的支持。


滿媽蘇小慧


2013年大學畢業到佛山工作,女朋友從桂林過來。2015年女朋友意外懷孕了,考慮到小孩出生以後會遇到各種問題,父輩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不放心給長輩帶,覺得隔代教育會不好。我更不希望小孩成為留守兒童,果斷辭職回老家發展,現在的老婆也非常贊同我的做法。自己的小孩還是自己帶好,現在女兒四歲了,很乖巧,二娃也半歲了。看著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工資少點,自己少吃點,少用點。用老婆的話就是,不用大富大貴,錢夠花就行,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可以在一起,再苦再累也是幸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